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日軍突圍3
作者:牧雲兒      更新:2020-08-02 05:34      字數:1944
  光是在一處街區,他們便集中了十挺重機槍,其中更是不乏火力凶悍至極的加特林重機槍。

  在街區的屋頂上,或者是陽台上,凡是機槍陣地,到處都能夠看到散落在地上的子彈殼。黃燦燦的就像是一顆顆色澤極佳的手工藝品。

  因為彈殼太多,很多機槍陣地上,不得不將滿地的彈殼扔到街道上麵去。這就讓街道上麵,也都布滿了金燦燦的顏色。

  照明彈升到空中,那些金黃色的彈殼,映射著鎂條劇烈燃燒散發出來的白色光芒,像極了波光粼粼的金色水麵。

  日軍在巷口和兩條街區的連接處,發動了持續不斷的衝鋒,但是卻無一例外,都被重機槍擊退。在巷口處留下來一大片屍體。

  其他日軍士兵,紛紛往房頂上攀爬,在屋頂上方構築起來機槍陣地和迫擊炮陣地,從而盡最大可能地壓製對方街區的敵人。

  魏星在夜視儀裏麵,看著大批擁擠到了西城區的日軍,便立刻高聲道:“其他城門的部隊,立刻組織清剿部隊,進入街區內部,對擁擠在西城區的日軍進行清剿。”

  之前他沒有下達讓其他方向部隊行動的命令,是因為魏星不確定,日軍這是在佯攻,還是真的要從西城門突圍。

  但是現在看來,日軍已經是鐵了心,要在西城門打開缺口。

  所以他便果斷下令,讓其他方向的部隊,向日軍靠近。將他們包圍在西城區之中。

  其他方向的四軍士兵,早就已經等待了多時。此時聽到了魏星的命令之後,便立刻組織了清剿部隊,開始向西城區方向開進。

  而之前被日軍占領的地區,則被他們迅速地占領。

  本多立元的部隊,慢慢地被集中圍堵在了幾個街區之中。他們後方的街區,開始受到圍剿部隊的持續進攻。

  “敵人從我們的兩翼和後方包圍上來了,如果我們再不打開缺口的話,可能就都要死在這裏了。”他的參謀冒著密集的炮火,跑到本多立元的旁邊大喊道。

  本多立元轉過頭去,在他們的側後方,確實有密集的槍炮聲傳來。敵人的部隊,已經圍上來了。

  “走!一口氣衝過去!要麽衝出去,要不然就都死在這裏。”本多立元這樣喊著,拔出來腰間的軍刀,便帶著主力部隊,直接向前方的街區殺了過去。

  “機槍掩護!!”

  日軍的指揮官大喊著,他們設置在屋頂上的機槍陣地,立刻便開始對著三號街區咆哮了起來。

  上千名日軍,此時已經不管什麽戰鬥隊形了。一邊高喊著“板載”一邊瘋狂地向前衝鋒。

  “開火!!!”

  在三號街區駐守的士兵們,大吼著將手中的步槍和機槍,對著日軍不停射擊。很多士兵手中的步槍,槍管甚至都已經被打紅了。

  在兩條街中間的道路上,日軍留下來了大批屍體。但是倒下去了一個日軍,後麵就還有十個日軍,踩著這個日軍的屍體繼續向前衝鋒。

  如同是海嘯一般的攻勢,讓駐守在三號街區的三個連,也有些支撐不住了。

  “命令三號街區暫時後撤,城牆上的火力,準備覆蓋三號街區。”

  看到了這裏,魏星立刻下令道。

  他知道,三號街區的三個連,已經很難頂住日軍如此凶悍的進攻。但是沒有關係,後麵的城牆,同樣會是日軍的噩夢。

  在三號街區的連隊接到了撤退命令,立刻便開始順著他們預定的撤退路線,向後方臨近城牆的陣地狂奔而去。

  此時在城牆下方,他們的阻擊陣地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隻要是日軍從三號街區裏麵衝出來,他們便會立刻開始對著那些日軍展開攻擊。

  “打開缺口了!!”

  充當前鋒的日軍部隊,此時看到四軍的防守部隊開始撤退,立刻大吼起來。在後方的日軍,毫不猶豫地跟進上去,轉眼便湧入了三號街區之中。

  “城頭火力,覆蓋三號街區!!”

  魏星看到三個連的士兵,已經從三號街區裏麵撤退了出來,便果斷下令。

  伴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在城頭之上,連射擊參數都已經調整好的迫擊炮和火箭彈,立刻便將炮彈和火箭巢發射到了三號街區。

  剛剛湧入三號街區的日軍,立刻便遭受到了凶悍的轟擊。整個三號街區,立刻便籠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看到了這一幕,本多立元大吼道:“繼續衝鋒!!衝出這片街區!!!”

  他已經不管不顧了,此時他們隻能向前衝鋒。如果再次撤退回去,不知道又要浪費多長時間,犧牲多少士兵,才能夠再次打出來一片缺口。

  而他們身後的敵人,顯然不會給他們這麽多的時間。他們已經越來越近,留守在後方的阻擊部隊,也是被這些敵軍陸續消滅。

  所以在本多立元身後的日軍,紛紛頂著迫擊炮彈和火箭彈的轟擊,便衝出了三號街區。

  從三號街區衝出來,他們便毫不猶豫地向城門口衝過去。

  此時在城門口構築起來的防禦陣地,以及城牆上大量機槍步槍火力,頓時便將這些衝出來的日軍當成了射擊的目標。

  “噠噠噠噠!!!!”

  輕重機槍咆哮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就像是爆豆一般。密集如暴雨傾盆的子彈,轉眼便掃射到了那些日軍的身上。

  最早從三號街區衝出來的幾十名日軍,無一例外都被密集無比的子彈給打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