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日軍的對策2
作者:牧雲兒      更新:2020-08-02 05:33      字數:1947
  上一次的進攻之後,他們的配合更加的熟練。舉著防彈板的士兵和進行火力壓製的士兵前進和停頓之間,也開始變得更加默契。

  在日軍的後方,大量的部隊也在蠢蠢欲動。他們會在前方的部隊取得進展之後,用最快的速度衝上去,鞏固獲取的優勢。

  如果進攻寬度允許的話,板垣征四郎恨不得將自己手下幾萬名士兵都給投入到衝鋒之中。隻是進攻麵就這麽大,強行塞進去太多人,反倒是白白增加傷亡。

  日軍的部隊很快便推進到了一百米的距離,在上方的碉堡,機槍火力已經開始猛烈射擊起來。

  雖然對日軍的殺傷被防彈板給降低了很多,但是重機槍密集的彈雨,還是能夠透過鋼板的縫隙,來殺傷一部分的日軍。尤其是一些防彈板,在被子彈反複擊中之後,會出現被打穿的情況,這也會增加日軍的傷亡。

  “山炮開始轟擊!!”板垣征四郎高聲喊道。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日軍後方的山炮陣地,便開始進行猛烈的轟擊。一起開始轟擊的,還有半山腰上麵的迫擊炮陣地。

  他的轟擊目標正是山頂和山坡後麵的迫擊炮陣地。

  日軍的火炮轟隆隆的落在了山坡上麵的陣地,迫擊炮陣地雖然比較分散,但是猝然遭受轟擊,也是有些防不勝防。一處迫擊炮陣地被一發山炮炮彈命中,連人帶炮都被轟飛了出去。

  迫擊炮中隊的中隊長張三看到這個場景,立刻高聲命令手下的士兵暫時進入後方的工事隱蔽。在這種轟擊之下,他們迫擊炮陣地很難發揮出來作用。

  “媽的,板垣征四郎這個老鬼子又開始犯神經了。”夏陽罵罵咧咧的說著,開始用手中的狙擊槍,對那些手持防彈板的士兵進行射擊。

  他手中的狙擊槍是大口徑的反器材狙擊槍,那些士兵手中的防彈板根本無法抵擋。

  一發子彈射出去,便直接在日軍的防彈板上麵開了一個大洞。而在防彈板後麵的那個日軍士兵,也是被直接一槍打飛了出去,身體從中間斷成了兩半。

  “釋放圓木!!”黃金雞在陣地上麵大喊著,三處陣地立刻便開始向下麵釋放圓木。

  但是火球卻沒有被釋放出來,山頂上被日軍的火炮壓製著,他們甚至無法將火球從後麵推上來。

  在同一時間,圓木已經滾落到了日軍的身上。

  這邊日軍已經知道了應該怎麽應對,他們並沒有選擇胡亂躲閃,而是直接選擇了直接俯下身來,降低了防彈板的坡度,形成了一個小的斜坡。

  那些滾滾落下的圓木,在滾落到防彈板上之後,直接順著防彈板便繼續向下滾落。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一些圓木,因為衝擊力太大,而直接衝垮了日軍的防彈板。

  那些失去了防彈板保護的日軍士兵,便成為了重機槍和步槍的射擊目標。

  但是日軍的應對方法還是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日軍的大部分防彈板小組,都得以生存了下來。

  而這個時候,轟鳴聲傳來,卻是日軍的山炮炮彈,偏離可軌道,落在了日軍的陣營之中。

  此時他們距離夏陽他們的陣地已經很近了,而越是往前,他們被自己人炮彈擊中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後方的日軍部隊,還在蜂擁向上。前鋒部隊也在繼續推進著,雖然緩慢,卻無比的堅決。

  看到這個情況,夏陽知道他必須趕緊想辦法解決,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被日軍攻下整片陣地。

  “命令步兵,上刺刀,做好拚刺刀的準備。”夏陽高聲喊道。

  聽到了這話,在外麵堅守的士兵們,也都意識到了,真正的血戰要開始了。

  日軍的火炮還在咆哮著,給山頂和山坡陣地的壓力很大。已經有不少的士兵被日軍的炮彈給炸死炸傷了。

  但是另外一方麵,日軍的部隊越來越接近陣地,遭受己方炮彈的誤傷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了。有一支日軍進攻小組,甚至被一發炮彈直接命中,死傷大半。

  “手榴彈準備!!”看到日軍越來越接近,在山坡陣地指揮戰鬥的黃金雞高聲喊道。

  日軍已經開始進入到了手榴彈的投擲範圍,落在他們腦袋上的炮彈也變得越來越多了。板垣征四郎看到這裏,急忙命令炮兵部隊停止轟擊,否則己方的炮彈反而成為了他們衝鋒的阻力。

  看到日軍炮擊停止了下來,被火炮壓製在壕溝裏麵抬不起頭的士兵們,紛紛開始拉開手榴彈的弦,向下方的日軍投擲了過去。

  “轟!!”

  震耳欲聾的響聲傳來,衝在前方的日軍步兵,雖然能夠通過防彈板抵擋子彈,卻沒有辦法抵擋手榴彈。

  但是他們並沒有停止進攻,在後方的日軍,也開始向山坡陣地上麵投擲手雷。雙方互相投擲著手雷,壓製著對方。

  “轟隆!!”

  布置在陣地前麵打的殘留地雷,開始在這個時候爆炸起來。但是那些地雷已經大部分都被火炮給摧毀掉了。還有一些則是被圓木所引爆,能夠發揮的作用實在是有限。

  日軍的板垣征四郎看著坡頂上的情況,嘴角也開始上揚了起來。到了這個距離上,敵人在側翼的重機槍陣地,能夠發揮的作用就有限了。

  日軍的進攻小組距離越來越近,雙方互相投擲手雷,都造成了對方很大的傷亡。

  喜歡抗日之黃沙百戰請大家收藏:()抗日之黃沙百戰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