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論戰
作者:牧雲兒      更新:2020-08-02 05:30      字數:2209
  夏陽急忙道:“沒事,沒事,我和戴兄一見如故,所以心情有些激動。”

  戴安瀾笑道:“其實,我也是閑極無聊。這次會議啊,我們這些旅長,沒什麽發言的空間。不過對這次戰役,我卻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啊!”

  “衍功兄,不知道你對這一次戰鬥,有何看法啊?”夏陽順著他的話問道。

  戴安瀾道:“我看啊,這一次戰鬥的焦點,一開始會在台兒莊。但是最終的焦點,會落在徐州!所以,想要在戰鬥的前期取得優勢,就要想辦法在台兒莊集中主要兵力,同日軍在那裏決戰。”

  聽到戴安瀾將軍,竟然一下子便說到了重點,夏陽也是頗為意外。心說不愧是國黨高層重點培養的將領,戴將軍確實有兩把刷子。

  但是夏陽卻道:“衍功兄你說的這些,我基本上都認同。但是我認為,台兒莊其實還不足以讓日軍傾注太多的兵力。所謂在台兒莊決戰,可能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怎麽說?”戴安瀾有些好奇的問道。

  夏陽道:“日軍最終的圖謀,還是我們徐州。真正決戰的地方,隻有可能是徐州城。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

  “什麽問題!?”

  “那就是我軍自身的實力,能夠和日軍在這裏進行決戰嗎?”夏陽道,“想想淞滬會戰,我們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信心滿滿,以為我們能夠憑借著地利,還有人數上的優勢,把日軍趕到黃浦江裏麵喂魚。可是結果又是什麽呢?”

  戴安瀾自然知道淞滬會戰,他們一開始自信滿滿,覺得憑借著幾十萬人的部隊,而且日軍還是勞師遠征,根本無法同他們對抗。

  但是戰事的發展,卻遠遠的超過了他們的預料。

  日軍憑借著海空軍的優勢,以及重火力上的絕對優勢,很快便在上海地區建立了穩固的陣地。

  隨後,日軍又從杭州灣完成登陸,險些將淞滬地區的中國軍隊聚而殲之。

  戴安瀾沉吟了一番,而後道:“夏兄,你的意思是?”

  夏陽道:“我們可能會取得一些小規模的勝利,但是卻無法取得這一次戰役的最終勝利。這是雙方目前的硬實力決定的,同時這種硬實力上的差距,也不是戰法戰術這些東西,就能夠完全彌補的。”

  戴安瀾目光轉移到那張地圖上,然後問夏陽道:“夏兄,那你覺得應該怎麽辦呢?這場仗怎麽才能打贏呢?”

  夏陽道:“這場仗我們打不贏,不過其實沒關係,上海丟了沒有關係,徐州丟了也沒有關係。淞滬會戰我們輸了,沒有關係,太原會戰,我們輸了,也沒有關係。”

  戴安瀾有些奇怪的問道:“那難道要把重慶,成都,武漢都丟給小鬼子嗎?”

  夏陽搖頭道:“當然不是,我們要做的,其實並不是要取得某一次戰役的勝利,那對於整場戰爭來說,起到的影響,隻能說是比較微小的。

  其實現在我覺得,我們很多人在考慮這場戰爭的時候,總是想著快速的獲取勝利,或者是快速的走向失敗。

  但這場仗打到現在,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沒有個三五年時間,這場戰爭是不會結束的。

  而這其實也是我想要說的,那就是盡量將這場戰爭的時間延長,拖住日軍。我們一時半會兒打不過他們,但是我們卻可以憑借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廣闊的戰略縱深,把小鬼子給耗死,磨死他們!”

  夏陽所說的,其實就是後來提出來的持久戰理論。

  這種理論將一開始抗戰初期,彌漫在國內的速勝論和速敗論,慢慢的消弭。

  這個理論,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其實就是簡單的一句話。

  “猥瑣發育,別浪!”

  戴安瀾想了想,好好的消化了一下夏陽所說的這些話。然後拍著夏陽的肩膀道:“夏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你說的沒錯,我們現在的實力,真的不足以在正麵戰勝日軍,隻能步步為營,一點點的拖住日軍的進攻。”

  這個時候,上麵的李總司令道:“討論的如何了?有沒有人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他說完,一雙有神的眼睛,便在下麵的那些師長軍長的身上逡巡而過。

  這個時候,一個有些年輕的師長站出來,上前一步道:“我有些看法。”

  “但說無妨。”白將軍說道。

  那個年輕的師長,看上去不過是三十出頭,但是軍銜卻不低,已經是少將軍銜了。

  夏陽心說這人要麽是權貴子弟,要麽就是牛逼哄哄的百戰將星。否則哪有這麽年輕就當上師長的?

  “我覺得,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對濟南,還有德州等重點城市進行攻擊。”那人說道。

  他一開口,夏陽就愣住了,心說這人得了失心瘋了不成?還是說,這人是個天才,腦子裏麵的想法異於常人!

  李總司令,還有白將軍,也是被這人的建議給嚇了一跳。

  因為稍微有點兒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的知道,此時的日軍,正處於攻勢。而國軍這方麵,則一直都處於守勢。

  此時猛然采取攻勢,雖然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要付出的代價,必然是沉重的。

  “說說看。”李總司令道。

  那個年輕人環顧了旁邊的人一眼,一副睥睨天下的氣勢,而後清了清喉嚨,不緊不慢的說道:“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敵不備。現在日軍一直處於進攻的態勢,而我們則處於守勢。

  雙方也都習慣了這種方式,所以我在想,為什麽我們不轉變一下思路呢?我們主動進攻,這一定會大出他們的意料。更何況,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啊!”

  眾人聽了這個年輕人的話,頓時有些瞠目結舌。

  因為他的這些話,雖然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門外漢的看法。

  此時的戰爭態勢,之所以日軍是攻勢,而國軍是守勢,並不是雙方的作戰方針決定的。決定戰爭態勢的,其實是雙方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