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道暗室
作者:朽末      更新:2021-04-16 10:39      字數:2167
  <b></b>“兆封明邑固然安全。但我們目前應該麵對的,是九徹梟影最後的基地九篝將營和血霧源頭。”一品紅梅一語點破,“但是,兆封明邑距離這兩地都很遙遠。”

  賦雲歌頓悟了“是說,我們要用這些最前線的有生力量,對他們進行鉗製?”

  一品紅梅頷首“調兵遣將的道理,正在於此。”

  “要撤退麽……咳咳,可行。”

  從遠處緩緩走來熟悉的兩人。月參辰像往常一樣虛弱,而身旁的寇武夫則精神飽滿,隻是對這經久不散的霧氣頗感到厭惡。

  “總算要離開這破鳥地方,整天呼吸這些有毒氣體,都要毒死大爺了。”寇武夫揮舞著臂膀,亢奮地連聲咋呼。

  公孫探看著這兩位老朋友,微笑致意。

  他在思索一品紅梅提出的建議。不得不說,這個想法確實很有見地,是自己想得不夠周全。

  “但是,往哪裏調兵,才能牽製兩頭,互為支援?”公孫探自言自語的聲音大了些,幾人紛紛轉頭看他。

  他慢慢抽出自己的地圖,不顧地上的露水,就地鋪開。

  夷霞崆峒峰和九篝將營,他們都已經標明地點。但是這麽看來,想找一個占盡地利的位置,還真是並不容易。

  忽然,賦雲歌眼前一亮,指著其中一處說“這裏,怎麽樣?”

  公孫探順著賦雲歌的指尖看去。那裏是一處兩河交匯的穀地,似乎隻有一座規模不大的村莊。

  月參辰兩人也走近來看,寇武夫隻看了一眼就搖頭“這麽點地方,怕是去幾百人,這小村子就給填滿了。”

  賦雲歌不答,他在等公孫探的決定。畢竟這裏他是軍師,有充分的決定權。

  公孫探摸著下巴,似乎在認真思考。

  他並不擔心空間問題,畢竟本來這些人手也不會全部挪到一處。另外分批次前往,也可以先建築臨時住所。

  他真正發現的,是這個地方的戰略價值。

  自攬雲閣而出,位於兩條江水的匯流處。水路可以連接瓊天殿派來的人員,更有利於探索血霧源頭。陸路則有交錯的峽穀牽製九篝將營,顯然很有意義。

  “在趕來時,我曾經路過這裏,還沒有被九徹梟影染指。”一品紅梅同樣看著那個點,在旁邊確認說。

  公孫探抬頭,抿著嘴深沉地點點頭,看起來緩慢而堅定。

  “如果這樣,那我們……就要盡快了。”他喃喃說,“就這裏吧。”

  賦雲歌得到公孫探的回應,臉色鬆弛下來。他雙臂抱在腦後,跟寇武夫翹翹嘴角。

  這對於公孫探來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抉擇。因為這樣的轉變與他獨自籌劃的策略大相徑庭,而他們又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選擇了更為冒險的方式。

  一品紅梅同樣知道現在的局麵。他有種預感,似乎最後的決戰,就要緩緩拉開帷幕了。

  腥風血雨,卷著不安定的風吹過。滿目鮮紅,他們能不能搏取到最後的勝利,就看眾人懷抱著何等堅定的決心了。

  …………

  一直沉寂的黑水天壘,仿佛在無邊的深水中陷入了沉睡。

  闃無人聲,森嚴的黑石壁壘,仿佛沉默的龐大巨人。但在重重牆壁內部,隱藏在灰霧當中的巨大腹部,數達千萬的九徹梟影精銳水兵正在熱火朝天地訓練。

  自那日尖嘯之後,黑水天壘仿佛得到了親啟的戰令,每個潛藏的士兵都空前激動起來。

  隨著這幾日城牆以外的血霧同樣攢聚,徹地聞聲心中同樣難以安靜。

  權衡數日,他終於在今天獨自進入了黑水天壘最隱秘的,也是僅存他一人知悉的暗室。

  黑水層疊,在被滲透的水壓掩埋的城基河道裏,一隻鏽跡斑斑的銅環連綴著一扇鐵門,盡管無人發現,這扇鐵門已經忠誠地守衛了百餘年的歲月了。

  衝激的水流往複,厚重的河道浪花仿佛磐石般敦實。

  就在今日,徹地聞聲獨自來了。他來,取回自己最後的籌碼了。

  浸泡在水下的暗室,從來無人生疑。早早驅散了守衛之後,他壓製住自己的心跳,克製著緊張的步伐緩緩前來。

  透過水道,外麵的冷寒吹入他的袖袍。徹地聞聲渾不在意,他找到鐵門的具體方位,站在水道外,毫無動靜地施展內元。

  頓時,他的袖袍一下鼓了起來。強大的力量,徹地聞聲紋絲不動,河道的流水竟爾如同膠體般緩慢凝固。再來,緊貼鐵門的水流緩緩挪開,隱蔽的暗室入口,就這樣呈現出來了。

  踮足一跳,他縱身踏入辟開水流的河道底端。周圍凝固靜止的水流宛如深藍的高牆,映得他的臉龐尤為冷峻。

  緩慢伸手,他抓住那口無比破舊的銅環,心如沉淵,冷寂與熱切不斷交織。

  仿佛驚雨的戰鼓,他的內心反複拷問著自己。但他最終還是不再猶豫,稍一用力,沉寂的鐵門驟然打開。

  撲鼻而來,是一股獨特但並不好聞的氣味。不是單純的酸敗氣味,還有鐵鏽味、糅合在水漬和泥沙裏的腥味,總之,有點令人聞而生畏。

  徹地聞聲仿佛沒聞到一樣,踏著朝拜似的步伐,穩穩進入。背後的水牆正如他的衛士,阻隔了門外一切的視線。

  畢竟誰也不會料到,最汲汲營營斬除九徹梟影的計劃,正是誕生於九徹梟影最隱秘的基地。

  徹地聞聲轉身掩住門,外麵的凝固的水頃刻拍回河道。在暗室內仿佛雷震,仿佛千軍萬馬呼嘯驚霆。

  徹地聞聲眉眼一抖,他又想到了“泥離”釋意中的那句“或入巢穴,又聞波濤之聲在上”。

  留給他的時間有限,他也沒興致自敗意氣。回頭內望,他踱步朝狹小暗室中的一座石台走去。

  漆黑無明,但屋子裏並沒有擺放其他東西,因而徹地聞聲走得很安心。就好像要去懷抱父母的孩童,徹地聞聲每靠近一步,他都感到心中多了一份坦然。

  直到手背觸碰到石台冰涼而粗糙的壁麵,他才隨之停步,駐足深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