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界和穿青人
作者:西風緊      更新:2020-03-10 11:09      字數:3240
  幾天時間漸漸過去了,漢王府終下達了一道不太合理的命令。讓雲南府城的文武官員,以及周圍各地的知府、軍民指揮使、衛指揮使等官,後天到漢王府,祭祀先帝的靈位。

  此時中秋節已經過了,在這段時間裏,朱高煦倒不是隻在等待。

  他做了很多事,隻是沒再出昆明城。比如他昨天派遣了一個百戶隊偽裝成商幫,提前出發去了豆沙關。

  本來大夥兒商量的結果,大軍不會走五尺道;那條路有幾段路既不能行車、也不能騎馬,行軍會很慢,也容易擁堵。不過雲南入川的道路一共就三條,先拿下五尺道的重要關隘,總之不是壞事。

  朱高煦還聽取了各種各樣的稟報,以及幾個文武的建議,與他們推敲了一套大概方略……當然祭祀的事也做了不少準備。

  ……今天的風還是很大,朱高煦想到一句“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話,又覺得不太應景。

  他帶著幾個部將以及一隊親兵,開始巡視漢王府周圍的各校場。

  前不久征安南之戰,朱高煦帶走了過半護衛軍;期間漢王府又須將士戍守,大多護衛軍便未遣散去軍屯。等安南國的人馬撤回雲南後,三護衛幾乎都駐紮漢王府內外。

  這時他到了北邊廣智門軍營。軍營營房就在校場附近,此地現在駐紮的是中護衛大部人馬,指揮使韋達。這裏的武將們都來迎接了,朱高煦隨便問一些戍守換防之類的事。接著他走進一間署房,便揮手讓大夥兒散了。

  當年燕王府發動“靖難之役”,已經過去九年,朱高煦試圖感受其中隱約的關係。忽然他想到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靳石頭。靖難初這個小卒年紀不大,頭兩次偶然與之攀談,朱高煦連名字也沒記住。

  “靳石頭在中護衛?”朱高煦問韋達,“征安南國之戰時,他與安南人阮智去升龍城打探消息,立了功,我說過讓他做百戶。”

  韋達恍然道:“末將馬上叫他過來!”

  等了一小會兒,靳石頭便跑步到了這間兵營署房,他氣喘籲籲地抱拳道:“末將靳石頭,拜見王爺!”

  朱高煦點了一下頭,算作回應,他打量了靳石頭兩眼,看到此人已經完全長成了一個敦實黝黑的漢子……畢竟已經過去那麽多年,少年郎也正該變成這個樣子了。

  朱高煦開口道:“最近整個城裏都有些風聲,靳百戶是甚麽想法?”

  靳石頭正色道:“末將等唯王爺是命!”

  朱高煦皺眉道:“我問你自己怎麽想的。”

  靳石頭想了好一會兒,有點尷尬道:“王爺,末將嘴笨……”

  朱高煦忽然和氣地笑了一下,改口道:“我記得在安南國時,你說想一刀砍了你那媳婦,沒殺罷?”

  當時靳石頭說過他媳婦有個姘頭……朱高煦一提起此事,旁邊的大將們都不禁憋起了笑。過去的時間不久,經人提起、大將們似乎想起來了。

  靳石頭的臉頓時漲|紅,搖頭道:“沒有。俺升了官,那娘們悔得很,又是認錯又是討好。俺想著孩兒還是親|娘養著好,終究是算了。不過俺一回來就在外頭找到了個相好,現在拿著官俸,裏裏外外當著大爺,挺舒坦……”

  “哈哈哈……”幾個大將終於憋不住了,頓時哄堂大笑。

  才過去了幾個月,靳石頭的想法、與當初已是完全不同。一個人的心境,或許並不是慢慢改變的,而是一瞬間變的。

  朱高煦沉吟道:“若是傳言成了真,本王起兵了,你怕不怕?甘願不甘願跟著幹?”

  如此直接的話說出來,屋子裏馬上安靜下來。

  靳石頭想了一陣,說道:“在王爺麵前說句掏心窩的話,俺真沒覺得怕。王爺是先帝的皇子,手裏有那麽多兵,不是俺一個人為您幹那大事。王爺打仗也沒害過弟兄們!”

  他停頓了一下,一本正經地繼續道:“大事俺也想不明白,不過心裏明白一件事,王爺比俺富貴多了、也厲害多了!這些年俺聽命於王爺,王爺心裏也想著俺們。王爺說幹、那自然要幹!再說了,俺能從軍士升百戶,將來王爺打下了江山,俺這官指不定還得升一升……”

  “靳百戶說話不知輕重,王爺恕罪。”韋達立刻抱拳道。

  朱高煦道:“不想做將軍的軍士,不是好軍士。”他接著又問:“靳百戶手下的弟兄,都是甚麽說法?”

  靳石頭比剛才放鬆了不少,大約是朱高煦表現很隨和、也一直沒怪他說錯話,讓他莫名產生了某種自信。

  靳石頭尋思了一會兒,說道:“說啥的都有。好些人和俺當年一個德性,壓根不會想戰場上的難處,巴不得早點幹。他們聽了些風和雨就做起了夢,成日指望著王爺這樣威武有名分的大人物,帶著大夥兒奔富貴!”

  屋子裏很安靜,隻有靳石頭在那裏誇誇其談。朱高煦也不再像當年一樣說話,說甚麽平淡的日子才是最可貴的屁|話了,因為他現在急需弟兄們為他賣命。

  靳石頭又道:“還有好些人不說啥,眼下隻管聽命於俺,也知道俺聽命於上頭,奉的是王爺的軍令。”

  就在這時,越州衛指揮使馬鵬在旁邊說道:“王爺,末將有些話,不知王爺願不願聽?”

  朱高煦轉頭道:“說。”

  馬鵬道:“王爺聽說過‘穿青人’嗎?”

  朱高煦搖了搖頭。

  馬鵬道:“末將當年在越州東山的夷族山寨裏,投奔了漢人劉把事。劉把事在夷族山民裏很有些勢力,不僅因為他與越州前土知州龍海、阿資等有舊,而且他手裏正有一幫‘穿青人’,所以很有實力。不然那些夷族土人,根本不會搭理他一個漢人。

  穿青人就是漢人、逃亡的漢人軍士!

  在雲南貴州等偏僻的衛所,地薄山高道路難行,甚麽都缺。軍屯的弟兄們幹著繁重的活、吃著糠菜,命賤如狗,日子非常難過。官府要調他們去這樣的衛所時,當然無人願意,不過軍戶無權無勢、沒法子反抗上峰。隻得忍受!

  但往往那些衛所的地方,山高皇帝遠,武將違|法盤剝欺壓過甚,軍士們實在不堪忍受,解脫之法便隻有逃亡。

  逃亡的軍士決不能被抓回去,否則全家都會被治重罪!他們一般會逃到更偏僻的山裏,一種選擇是去在既沒有官府勢力、也沒有土司勢力地方苟活,這種地方被穿青人稱為‘生界’,過著形同野|獸的日子;另一種便是幹脆投靠土司,當土人的走狗和奴隸。

  劉把事便籠絡了許多雲南貴州邊境‘生界’的穿青人,一起投靠了土司。”

  朱高煦聽罷若有所思,良久之後才回過神來,對馬鵬道:“你說的這些事很有用。本王就藩雲南之前,真沒去過那偏僻艱苦的衛所,連那些地方的人也一個不認識,生界、穿青人,我還是頭回聽說。”

  馬鵬抱拳一拜,對自己講的事不作置評。

  朱高煦一來就是宗室貴人,接觸的大明朝人多是富貴者,偶爾會與靳石頭這等底層結識,但靳石頭怎麽也是藩王府上的軍士……這個世道,果然還有一些他到現在也沒了解到的人。

  他雙手拍在大|腿上,人便一下子站了起來:“走了!”

  朱高煦走出署房,見校場上聚集了許多將士。不知武將們出於何種心思,把好些人馬都整齊地排在了空地上,好像要給漢王增加排場一般。

  趙平牽著一匹棕馬過來,朱高煦翻身上馬,拍馬來到空地上,瞧著站在那裏的隊列。

  他應該說點甚麽,想了許久便大聲道:“大明軍戶,守著最艱險的山,幹著最重的活,冒著最大的險,保障了大明江山穩固、百姓安寧。弟兄們不是農奴!我若能做主,定然給弟兄們發軍餉、封良田,讓軍士堂堂做人,叫那小娘都願跟你們!”

  這時一個武將大喊道:“漢王才是咱們的王,漢王常勝!漢王!”

  “漢王,漢王……”眾軍跟著呐喊了起來,喊聲此起彼伏。無數的眼睛都注視著騎在馬上奔跑的王。

  朱高煦又大聲道:“要將士有武德,必先善待之!本王說到做到。”

  ……不久後朱高煦回到了漢王府,鐵麵人見麵便道:“漢王真乃大才,世人攻城,漢王攻心、天下軍心!此等爭戰,甚麽人都不重要,隻有天下諸衛軍士最重要。武德這個詞,實在是神來之言。”

  朱高煦道:“李先生過譽了。”

  鐵麵人道:“在下以為,漢王還須頒一份法令,用實際的好處收買軍心。”

  朱高煦提醒道:“有些軍製沒法子,咱們也要考慮將來的軍費。”

  鐵麵人沉聲道:“不必管那麽多,反正先許諾了再說。隻要能贏,法子總是有的……”

  朱高煦明白鐵麵人說的法子是甚麽,畢竟他的先父朱棣幹過不止一次。他頓時瞪了一下眼睛,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