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現代生態農業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5      字數:3121
  現代和農業的中間再加上生態兩字之後,就代表了一種更新的理念。

  關於環保的話題,已經喊了幾十年了。但在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全世界各國其實都沒太過關注環境問題,即便已經有很多科學家發出各種預警,但和眼前利益相比,絕大多數的領導者都選擇以後的事兒以後再說。

  這一點上,是具有普遍性的。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的活動對於環境的破壞就越發嚴重。但對於財富的執念總是讓人們從來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隻有當情況發展到十分嚴重的時候才會想要去解決問題。

  未雨綢繆和亡羊補牢,結果當然不可能相同。

  相對而言,我們的國家在國家層麵上已經做到了最好。未來幾十年裏,中國植被覆蓋率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僅這一條,就甩了那些對自己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選擇性失明的所謂發達國家幾條街。

  植被覆蓋麵積的增長,除了顯性的減少了戈壁和沙漠麵積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量代謝二氧化碳,減緩地球溫室化的進度。雖然全球變暖的過程始終沒有停止,南北兩極的溫度也始終在不斷升高。但至少我們正在努力。而不像某些國家那樣,隻為自身利益考慮,始終推諉各種他們作為發達國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生態現代農業這個概念,在胡楊上輩子所在的時代也是個很新的概念,而且並沒有被廣泛的認同。但胡楊很確定的認為,現代化的生態農業必然是未來的大趨勢。就像礦物燃料必將退出曆史舞台,就像清潔能源必然會上位。

  當然這個未來是真的未來,三四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後的未來。這對人來說是很長的一段時間,而對自然環境來說卻是非常短暫的,所以更要從現在就開始。

  自然環境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而人工種植和養殖的平衡更容易出問題。因為人工種植和養殖,就是要將這個係統變得簡單。簡單才好操控,簡單才會高效。簡單的機械係統是經久耐用的,但簡單的生態係統卻是極其脆弱的。

  因為生態係統的多樣性,本身就為了承受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衝擊和影響。多樣性中那些看似並不重要的部分,其實是整個係統的“意外保險”。

  而關於這一點,人類的傲慢和自大已經讓自己吃過了不少苦頭。比如病蟲害的耐藥性,比如想當然的外來物種引入,大量生物的快速的滅絕等等。也難怪有人會把人類稱之為“地球癌症”。

  人類的活動的確對大自然產生了太多負麵的影響。而且造成的後果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逆的。

  有道是,出來混早晚都是要還的。人類同樣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早晚都會承受人類自己造成的這些後果。

  所以才會在現代農業的概念之後,又有了現代生態農業的概念。隻是加了兩個字,但核心的思路和方向卻有非常大的區別。

  現代農業的核心三大塊,種子、化肥、農藥。

  種子的部分,追求的目標是高抗病性以及穩定的產量。為了這些目標,甚至是可以犧牲部分產量的。而在播種之前,還可以通過給種子浸泡藥液,增加種子的發芽率和抗病性。除了現在正在進行的雜交培育,未來還有“轉基因”和“太空”培育這兩個大方向。

  化肥不用說,目標就是更快的給作物補充營養元素。但問題是,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一係列不好的後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土壤逐漸板結。不僅會影響到含水量,還會影響植物紮根和類似馬鈴薯這類作物的產量。同時化肥通過水解進入環境之後,也會導致自然環境中微量元素失衡。結果就是某些動植物瘋長,從而侵占其他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從而導致本地生態鏈崩潰。

  農藥,是三者之中對環境破壞最大的。就像人類濫用的抗生素,農藥在有針對性的殺死某種有害的生物的同時,可能連帶著還會殺死其他多種中立甚至有益的生物。而關鍵是很多時候,不僅無法殺死有害生物,甚至讓這種有害生物不斷的產生了抗藥性。

  就像人類濫用抗生素會產生的超級細菌和超級病毒那樣,濫用農藥也會有可能製造出“超級害蟲”。

  自動化和智能化,並不是現代化農業的終點,生態化才是。

  這個理念放在胡楊上輩子都還有點新潮,所以他還從沒有跟大家說過。但這次回國之後,胡楊已經著手完善華夏科技自己的農科研究部門。設備和場地都沒問題,人員這塊不能上來就有太高要求,基本上都是邊工作邊學習,以實戰代培訓。

  不過總體來說問題並不是很大。農科這個方向上,初期研究有很大部分都是搜集資料、采集樣本、長期觀察、資料分析。這些對於新手來說都是比較容易上手的。而在這些基礎工作之上才是專項研究。這些就必須要找專業人才來完成。

  現在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還缺少一位有能力的專業帶頭人。隻能像其他部門剛剛組建時那樣,由胡楊自己先兼任著。等日後找到合適的人選才把這個部門交給他或者她。

  人才,很多時候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就像真愛,想要找到總還是需要幾分運氣的幫助。但至少對於能夠找到的信心,還是要堅持的。

  雖然表麵上是“走馬觀花”的看,但對於這個縣的自然條件,胡楊還是很滿意的。山區的分布還算是可以,水係這塊稍微差點兒,但可以自己改造,同樣問題不大。

  最主要是鐵嶺距離沈陽足夠近,農科部門那邊半個月準備,下個月就可以進駐這裏。

  相對其他兩個縣,農科部門在這個縣要做的前期工作要豐富很多。精確的勘測,環境調查和各種要素的采樣,然後就是分析和長期跟蹤調查。至於改造的部分卻是不急,要排在那兩個縣的工作做完之後。

  畢竟是要進行長期合作,肯定是要更加謹慎才好。當然,這並不是說那兩個縣的工作就不謹慎。而是目標和難度都有明顯差距。那兩個縣的條件好,改造工程量不大。主要就是三大塊。

  首先是打破耕地之間原本戶與戶之間的界限,其次是重新規劃修整灌排水係統,最後就是規劃鋪設可以讓大型設備可以暢通轉移的村級公路。

  在鐵嶺停留了三天,以前所未有的高效,敲定了包括合作方式、資金、收益、年限以及特殊條款等等幾乎所有的問題。

  這還第一次,在這樣等級的單位裏遇到這麽高效的領導。

  當然,大家都明白這是為什麽。

  在接下來的四五十天的時間裏,胡楊他們一路向北看了幾十個的地方。其中讓胡楊走馬觀花的有十三個,最後確定下來的有八個。

  遼寧這邊隻有兩個,吉林和黑龍江各有三個。雖然數字上差距不大,但麵積上卻有著巨大倍差。吉林和黑龍江真的有大片優質的耕地,胡楊也真是有些挑花了眼。最終確定下來的那些,都是麵積在百畝以上的巨大地塊。

  祝老最後並沒有跟著胡楊他們一起到走到最後,這四五十天其實已經超出祝老最早的預期。而且這段時間馬不停蹄加上舟車勞頓的,這位老爺子也已經顯出了疲態。

  雖然祝芷雲因為眾所周知的理由還有些不舍,但為了祝老的身體考慮,他們還是在齊齊哈爾分開。

  雖然胡楊不是習慣八卦的人,但柏青是。所以對於祝芷雲和戚揚的發展,胡楊還是有所了解的。用柏青的說法就是,萬裏長征剛起步。

  這裏有兩層意思,除了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他們已經開始走了。

  雖然出於種種原因戚揚並不主動,甚至說是有些抵觸的。但這小倆月的相處下來,就真是塊石頭也能給捂熱乎了,更何況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

  兩個人能走出這一步,還真的挺不容易的。但後麵也真的是還有萬裏長征要走。

  柏青對於這倆人的感情情況,時常在胡楊這裏抒發感慨。胡楊不負責任的猜測,這可能就是為什麽言情小說在女生之中能夠非常流行的原因。

  女孩子總是會有豐富的情緒,會與看到和聽到愛情故事產生共情。柏青顯然就是被祝芷雲和戚揚的感情故事感動到了。為了他們的關係發展,這她也是明裏暗裏可是出了不少力。

  此北上之行有祝老的麵子加持,很多事情都做得非常順利。對於胡楊和華夏科技來說,這趟路程都是收獲豐厚的。尤其是人際關係方麵收獲,未來會帶給華夏科技十分巨大增益。

  但這還不是最好的,胡楊在這次旅程中還有意外驚喜。

  這個驚喜就是兩個司機之一的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