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一個小趣聞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5      字數:3148
  作為的華夏科技的後院兒,丹東必須交給胡楊放心的人坐鎮。項淩江當仁不讓。

  他也是胡楊最放心的人,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管衝也好,李億峰也好,這種智商極高並且執行力極強的人,能做到很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因為他們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是與常人不同。

  看到的不同,自然想得也不同,進而做出的決定也就會不同。所以所謂的天才,哪個沒有點兒常人以為的怪癖。

  而胡楊雖然不能算是普通人,卻自認還到不了妖孽的境界。他隻是占了穿越者的紅利罷了。這份紅利總有吃完的時候。

  到那個時候,胡楊該如何駕馭這些妖孽,是胡楊必須要在那一天到來之前解決的問題。

  用趙小白的話來說,項淩江的特點就是外冷內熱。看著又冷又酷但其實內心細膩又熱情。胡楊基本同意趙小白同誌的看法。

  同時也對趙小白同誌的眼光給予肯定。能從開襠褲階段,就鎖定了項淩江,這份超前的眼光非常優秀。

  農機廠的情況也都差不多,都是在試製新產品的階段。按照預計,年內都能完成大規模生產之前的所有準備工作。明年的廣交會將會是華夏科技新產品集中上市的爆發點。

  不過那些能放在廣交會上出售的產品,都不是胡楊會關心的。農機廠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攻克自動化聯合耕作設備。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其中的初步階段。

  因為後麵兩個階段是需要自動化編程參與的。暫時,還隻有胡楊能做這個。問題是他一個人搞,進度是會有些慢的。因為會涉及到很多編程之後的運行測試,這是很耗時間。就算胡楊能“作弊”,這部分也快不了多少。

  在國內所有這個領域的人才本就數量很少,僅有的也都在各個研究所裏。這些人才都是寶貝,很難挖得動。而且胡楊也不太忍心去挖。

  不過辦法還是有的。但這事兒說起來還有點無奈。胡楊從某些渠道打聽到了某個很牛的科研團隊的消息。這個團隊中聚集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有消息證明這個團隊大概率會在未來兩年之內解散。

  胡楊就在等這個團隊解散,然後全盤接收過來。

  其實胡楊也不希望那個團隊解散,也希望他們原本進行的項目繼續下去。那對中國的未來是有好處的。但問題是,他現在還沒有能力阻止“曆史的車輪”前進。關於這件事,他和管衝還有李億峰進行過推演。

  他們一起調整過幾次計劃之後得到最好的結果,也隻是拚光華夏科技現在所有元氣,接下這個研究項目。大量的資金投入還是其次,關鍵是會因此與對背後的推手正麵衝突。憑空製造這麽多強大的敵人,對於華夏科技未來的發展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傷及根基。

  不是不想做些什麽,是真的力所不能及。隻能退而求其次,保存這個團隊的研究人員。

  現在華夏農機這邊的正在研發和製造的,都小型農用機械。賣多少錢倒還在其次,主要是為了積累研究和製造的經驗。

  雖然是過渡期的產品,但產品本身的設計和質量都還是不錯的。關鍵是因為是過渡期產品的關係,所以售價並不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而是實際應用過程中各種問題的反饋。胡楊給邢鵬底線,就是隻要賠錢就行。

  當然也不是都不賺錢。這個特種陶瓷這邊的情況則好多了。

  特種陶瓷廠的情況也是兩條腿走路。正常生產的就是各種尺寸和形狀的陶瓷刀具。另外一部分就是李西平牽頭的研發組,繼續研究胡楊提供了“思路”的特種陶瓷製品。現在的主要項目就是給防彈衣內襯的陶瓷裝甲。

  陶瓷刀具這部分在國內是沒有零售的。隻作為公司贈送的禮品出現。這一點上,華夏科技內部是達成共識的,國內現在還沒有陶瓷刀的市場。成本價出售也基本不會有人買。

  陶瓷刀具的訂單都來自海外,主要是美國其次是歐洲。在接受新鮮事物方麵,美國人的確要稍微的靈活些。

  產量和品質肯定是會隨著生產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和上升的。但胡楊要求每個季度出貨數量最多隻能上浮兩成。這種新東西,還是要惜售才行,搞搞後期熱炒的饑餓營銷。

  國內這邊也不是完全沒有訂單。趙援朝也不知道從哪搭上了電力係統的關係。簽了份的高電壓線路上使用的絕緣陶瓷零件的采購協議。

  不過說是協議,其實也不過是就是個字稍微多點條子。就連需要的零件數量和規格寫沒有太寫清楚。這種情況其實也算是很典型。高壓輸電線路的鋪設和現在的民用電鋪設單位不同。簡單概括就是,有充足的撥款。

  正式的合同還沒有簽,而且很有可能也不會有。但這個單子肯定是能賺錢的。隻是有個小問題,錢是肯定會撥下來的,就是到位的會比較慢那麽點兒。

  但有總比沒有好。這種帶條子的項目,正好可以用來抵銀行的貸款。

  總體來說,在啤酒廠還沒有上正規之前,丹東這邊還是需要其他地方給這裏輸血的。

  還有些其他建設項目,項淩江就沒有口述,而是直接甩給胡楊一張清單。這些都是胡楊隻需要知道就可以的信息,所以這種方式其實效率更高。

  國內的事情都已經了解之後,胡楊問項淩江:“對岸的情況怎麽樣?”

  項淩江回道:“胃口開始變大了。”

  胃口變大是人之常情不意外,隻要不變的太大就行。

  胡楊又說道:“有要求海外賬戶嗎?”

  項淩江搖頭:“沒有,但他側麵打聽了兩次。”

  胡楊問他:“你怎麽看?”

  項淩江說道:“從他的話中分析,海外賬戶的事情是從某個同僚那裏知道的。雖然他沒有說所謂同僚是誰。但大概率上應該是搞情報工作。他不經意提到了柏林。我估計應該是北麵在德國活動組織。”

  胡楊輕輕點頭,說道:“北麵的確和德國的關係很好。這種可能性還真挺大。海外賬戶對他這類人來說就是後路和養老金。但金旻道對咱們還是挺重要的。所以賬戶可以幫忙,有家人或者朋友想出來,或者在外麵的,咱們也可幫忙。但他本必須要留在北麵,留在這個新義州。”

  項淩江點頭:“我知道怎麽做。但新義州有這麽重要嗎?”

  胡楊給他續上茶水,說道:“當然重要。就像丹東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一樣,新義州也北麵最大的邊境城市。不管現在如何,這個國家總還是要發展的。這個國家隻和兩個兩國家接壤。另一邊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不打仗就已經是極限了,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合作。所以我們這邊就是北麵唯一的選擇。到那個時候,這裏即將麵對北麵整個國家的需求。”

  某種程度上,胡楊這也算是在畫大餅。

  項淩江點點頭,十分冷靜的反問胡楊:“你以前也說過,對岸的情況很複雜。短期內還不會有大的經濟發展計劃。而且那邊的情況反複無常,經常做些前後矛盾朝令夕改的事情。還有,誠信方麵也不太行。這個前提下,我們還是需要重視嗎?”

  胡楊的確說過,所以自然也不會否認:“我的確說過,這些就是我的理由。江那邊的國家越不靠譜,願意或者說敢和能與他合作的人就越少,我們的存在就會變得越稀缺。金旻道是個很好中間人,所以我需要他待在這裏。而且你一定要提醒他,想要活地久就不要太再去靠近權力核心。想把子女送出去也不要送到北美和歐洲。想要錢,跟我們合作就行。”

  項淩江有點意外的說道:“他還問過孩子出過留學的事情。當然是說有他的同誌想要打聽。我記得他隻有個女兒,而且已經嫁人了。所以並沒有往他身上想。”

  胡楊帶著些許曖昧的笑容:“男人嘛,總會有幾次衝動的時候。有幾個私生子完全都不奇怪。有機會查查他的侄子或者外甥。有沒有那種關係特別近或者完全不聯係的。”

  話剛說完,胡楊就感到了一束凜冽的目光殺了過來。柏青臉上帶著笑意,但她那隻白淨的小手卻摸上的胡楊的腰側,三根白嫩的手指捏住那裏的軟肉,開始微微發力。

  幾乎同一時間,趙小白則是滿臉冷笑的靠到了項淩江的身旁:“你衝動過幾次啊?”

  項淩江幹脆、利落、果斷、迅速、想也沒想的回答:“就一次,對你!”

  這一刻胡楊不由在心裏給他豎起翹起大拇指。這個反應,這個求生欲,真男人。

  看趙小白的表情就知道,這個回答必須是滿分。

  既然這樣,胡楊也就毫不客氣抄襲過來,他深情的看向柏青。

  “很多次,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