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好東西要好好用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4      字數:3260
  羅鵬程問胡楊:“你的顧慮是什麽?”

  胡楊直白的說道:“這些的東西隻有交給國家才能物盡其用,我擔心的也同樣是這個問題。現階段而言,碳纖維對於國防發展的意義重大。所有人都應該很急迫的想要把這個東西搞出來,但我怕的也就是這個。碳纖維的製造工藝,太需要細致和耐心了,需要一點一點的來。”

  羅鵬程用八個字做總結了胡楊的擔心:“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這八個字非常準確的總結了胡楊的擔心。

  這碳纖維製造工藝是不是好東西?

  絕對是!

  但這好東西如果不能好好用,就很有可能弄出二流甚至三流貨來。如果到時候隻能弄出的民用級的碳纖維,那就隻能用來做羽毛球拍和自行車架了。

  羅鵬程在這個圈子中身居要職,很明白胡楊為什麽會擔心,更知道他擔心的大概率真的會成真。因為這樣的先例真的不少。

  有多少人和事都毀在這八個字上麵。

  親領導能夠理解,胡楊繼續說道:“我想把手裏的東西,先交給老溫。從他們的係統裏流出去,無論那個部門接手都會格外認真對待。對他們那個係統越有了解,越是會這樣。”

  羅鵬程思考了片刻回應道:“原則上我同意你的想法。但不出意外的話,接手的肯定是軍委直屬單位。那都是一些不好打交道的大門大戶。好肉進了他們嘴裏,你連湯都別喝上。”

  親領導說的就是胡楊擔心的。那些大門大戶的直屬單位可都是親兒子待遇,平日裏就是出了名的誰都瞧不上。

  胡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想這次還是要麻煩您,再去打擾一下秦老爺子,給咱要一把尚方寶劍來。”

  羅鵬程問:“什麽尚方寶劍?”

  胡楊說道:“兩年之後向華夏科技開放共享實驗數據。三年之後有選擇的向社會公開實驗數據。”

  電話那頭的羅鵬程對胡楊提出的要求多少還是有點意外的,思索了片刻之後才回應道:“前麵一個條件應該沒有問題。資料和數據都是你帶回來的,將來和你們華夏科技共享也不算過分的要求。但後一個條件,你要給我足夠充分的理由。”

  理由胡楊當然是有準備的,立刻說道:“之前我就跟您提過,科研不可能全部靠政府。民間科研力量未來將越發的重要。不能把所有東西都捂在手裏。民間資本對於研究結果的轉化效率,要遠遠高於體製內科研機構。碳纖維在民用方麵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能夠創造非常可觀的經濟價值。”

  羅鵬程仔細琢磨了一下,才說道:“雖然可以說服我,但是否能夠說服大領導還不好說。他們對於民間科研力量的認同程度,至少我現在心裏是不太有底的。還有那個時間。三年是不是太短了?換成五年怎麽樣?”

  胡楊沒有改變想法:“三年都已經很長了,五年就沒有什麽意義了。碳纖維的軍用級和民用級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市場,並不會發生什麽根本性的衝突。民用領域的應用的範圍更加廣泛,對於整個工業體係提升都是巨大的。沒有理由放棄這種自我提升的機會。說到底我們不能隻盯著軍工這一塊,藏富於民才是正道。”

  “藏富於民”這個詞讓羅鵬程琢磨了好一會。給民用科研創造環境,是胡楊一直都提的想法。不僅是因為胡楊的華夏科技公司本身就是這類企業,更因為他深刻的明白這將是未來的大趨勢。

  羅鵬程的沉吟了一會才說道:“這個理由在我看來的可能還不太夠,但會去去試一試。倒是你這邊,隻要兩年後的資料分享就夠了?你這次弄回來的可不是普通東西。”

  胡楊笑著回應道:“夠了,我這人知足。”

  羅鵬程一聽也樂了,胡楊可能不算是個貪婪的人,但“知足”這倆字還真和他沒什麽關係。在他看來,這多半還是胡楊想要在大領導那邊留下一個“懂事”的印象。沒人喜歡貪得無厭的人。但自己這個做領導的,肯定還是要給胡楊盡量爭取一些好處。

  想到這一層,羅鵬程又問胡楊:“接下來你是準備立刻回來還是?”

  胡楊回道:“我準備在德國留一段時間,考察考察大型農用機械。我這趟是用自己的身份出來的,怎麽也要做點事才好回去。這些表麵功夫不能省。”

  羅鵬程聽出了一絲不同的意思,隨即問:“安全會不會有問題?”

  胡楊也沒有隱瞞自己的顧慮:“碳纖維不同於之前的數控機床。碳纖維對於航空器性能的提升太直接太明顯。隻要咱們這邊稍微弄出點動靜,我估計外麵就會知道。不是我懷疑咱自己的同誌,但這牆還真少有不透風的。如果查到我這裏,以後在國外就會有很多麻煩。而我在歐洲的布局也有可能受到威脅。”

  羅鵬程也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件事要不要找一下老溫?”

  胡楊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老溫是要找,但不是找他幫忙,而是讓他盡可能的不要和我發生任何關係。”

  羅鵬程不解:“為什麽?”

  胡楊解釋道:“說句老溫估計不愛聽的實話。他那個係統在歐洲發展的並不好,能他們的能力是非常有限。讓他們幫忙,能不能幫得上不好說,但暴露自己幾乎是一定的。這種能力的不足的幫助,對我們雙方都很危險。”

  羅鵬程很讚同胡楊的話,尤其是關於老溫不喜歡的那部分:“你這可是給我出了難題。這話我要怎麽跟老溫表達。”

  胡楊倒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可以實話實說。相信老溫不是一個容易被情緒左右的人。”

  羅鵬程立刻接口道:“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會記仇。”

  胡楊很沒有說服力的安慰道:“可以讓他記到我頭上,反正我這也不差這一點。”

  羅鵬程倒是沒跟胡楊客氣,立刻就表示讚同:“我就是這麽想的。就直接說,胡楊認為你的不行,所以他要自己來,不需要你們插手。”

  胡楊想了想,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妥:“可以,但一定要他保證能做到。不要有行動,包括嚐試打聽消息。如果他願意聽一個小建議,我認為他應該讓這邊的網絡安靜的生長。在這個全世界都在加速的時候,他更應該保持或者說堅守足夠的耐心。”

  兩人結束了通話,抓緊時間繼續是補覺。強行記憶對精力損耗是非常大,是真的會死很多腦細胞的。每次用腦過度之後,都會感覺非常饑餓,那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實實在在的需求。

  大腦的重量通常隻占人體體重的2%~3%,但日常消耗的能量卻能占到整體的20%。這還是日常消耗。所以用腦過度之後會餓,其實就是大腦在通知身體,要趕緊補充碳水化合物。

  胡楊已經補充了足量的碳水化合物,他現在需要的是充分的休息,好讓大腦完成新陳代謝。

  回到德國之後,胡楊三人沒有再回H·金屬回收公司,和那邊的人也再沒有任何接觸。

  三人用自己的護照,在當地一家中等水平的酒店入住。然後開始像個普通外國人一樣,開始了普通的考察。

  做戲做全套是胡楊的一貫宗旨。入住之後,胡楊就讓國內給他傳真來了一整套文件。他們三個現在的正式身份,就是華夏科技的公務考察團。考察的項目,就是農用大型自動化機械。這也是胡楊內心也真的想考察的一個方麵,畢竟我們國家的確就是個農業大國,而不是強國,如何提高生產效率也是重中之重!隻不過這次是趕巧了,計劃提前了而已。

  德國的機械製造業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有太多的世界第一,世界領先,世界頂尖。但說道大型聯合耕作係統,美國才是世界上技術最領先的國家。

  美國不僅是世界第一農業機械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農業出口量同樣穩居世界第一。美國的農業產業總資產估計在一萬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能夠達到了工業總資產的七成左右。

  所以農業也是美國最大的產業之一,但美國職業農民隻有三百萬,連總人口的2%都不到。

  如此懸殊的比例背後,就是強大而完整的農業係統、農業公會,還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耕作技術作為後盾。

  胡楊上輩子曾經去過一些美國的農場,真的是很壯觀。一個幾百上千畝的農場,隻需要一兩個全職的農民。隻有在播種和采收期間,雇傭一些臨時的幫手來工作。

  耕作的高度機械化,就是美國農業強大的原因之一。這也是胡楊希望能夠借鑒的一種模式。

  不過想要從美國弄到設備和技術,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太平洋對麵那個對家,對我們國家針對由來已久。

  而除了美國之外,這類大型自動機械造得最高的國家就是德國和日本。

  胡楊曾經打過交到的日本久保田公司,主要的業務就是農業機械。相對而言,日本生產的農用機械多數是中小型,真正的大型和超大型聯合耕作設備的生產技術,還是要稍遜於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