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添油戰術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4      字數:3237
  趙鯤不算是一個非常有頭腦的人,但也不能算是一個蠢貨。至少在這種時候,他還知道問身邊人的意見。而當身邊的人也都沒主意的時候,他還會硬著頭皮給家裏的老人打電話。

  這個人就是趙鯤的父親,現在趙家最有話語權的人。趙遷年近六十卻是保養的非常好,加上常年保持運動的習慣,看起來也就剛過五十的樣子。

  早年趙遷就讀於名校UCLA,曾經校劃船隊的一員。他的同學中不乏政經界的精英。

  英美國家一直都有精英教育的傳統。也算是他們文化中的一部分。

  政界人物大都來自幾大名校的政治、法律、人文和哲學相關專業。英國的內閣幾乎就是一個伊頓公學和劍橋牛津的校友會。

  而經濟這一塊,華爾街的那些頭臉人物,很大一部分都曾經是大學中的運動明星。這些人都更加適應殘酷的競爭關係,甚至可以說是迷戀那種能讓腎上腺素飆升的狀態。

  趙遷其實很有這方麵的天賦,但可惜他是一個亞裔。黃種人的皮膚注定他無法進入美國的精英群體之中。這也是趙遷選擇回國的原因之一。這個選擇本身其實也是他政治敏感性的體現。

  在美國,他隻是個比中產稍微有錢點的亞裔,永遠無法被主流真正的接納。而一旦他回到中國,他身份就會立刻變成那種既熟悉美國,意識形態靠近美國主流思想的,同時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中國人。

  這兩個身份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如果是前者,最多成為KBC新聞集團中某個記者的線人。而後者,就有資格成為一個合作者。

  所以趙鯤雖然是執行者,但這個合作的真正促成者還是他的父親趙遷。

  當趙鯤頂不住現在的壓力之後,最終也隻能硬著頭皮給他的父親打電話。

  在監聽的胡楊,對其他兩人說道:“一個優秀的父親,一個平庸的兒子。這種家庭關係中,作為兒子的壓力會非常大。趙鯤那種讓人討厭的性格,應該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這對父子還算是典型的案例,你們正好順便體會一下。”

  簡有德問道:“案例的意思是,優秀的爹和普通兒子,就會像他們這樣?”

  胡楊說道:“倒也沒那麽簡單粗暴。歐美搞這種研究的人管這種叫原生家庭的影響。理論我們不需要知道,要你們體會的就是當我們知道了優秀的父親和平庸兒子的組合,可以有方向的預測他們行為模式。”

  戚揚說道:“那具體這這對父子身上,老板可以預測到什麽?”

  胡楊說道:“從小不被肯定的孩子,一定是急於表現,急於做出某些事情來獲得肯定的。他已經求助了兩次,估計應該就是他的心理極限了。接下來,他大概率的會不顧一切的來證明自己。”

  就在胡楊給兩人普及心理學基礎知識的時候。趙鯤也和父親說上了話。

  有了胡楊的科普,戚揚和簡有德在聽這段對話的時候,也有了新的感覺的。

  這段對話很不像是一般父子的對話,他們倆的情緒是很克製的。能夠聽得出,父親對兒子是不滿的,但表現的並不激烈。但又不是那種袒護自己崽子的溺愛。又能明顯感受到兒子在跟父親的敘述中那種,帶著恐懼的小心翼翼。

  趙遷沒有使用什麽比較重的詞語,但另一邊趙鯤卻明顯呼吸急促起來。

  兩人的對話持續時間並不長。前後也就三分鍾。但感覺趙鯤已經快要繃不住了。

  談話是很短,但幹貨還是非常多的。這說明趙遷對今天這個電話的內容是有準備的。

  首先,幫肯定是要幫的,否則前麵的所有投入都會打水漂。而幫的方式與前次稍微有點不同。

  錢,還會繼續給,但這次是他們“海歸”這一支自己掏。因為自己是掏錢,所以要派個人來負責來花這筆錢。

  這個人叫老於,他除了要負責決定如何使用這筆錢。還要負責再從裏德的手裏,再扣出部分經費來。很明顯,趙鯤會因這個人而被架空。這個結果當然是趙鯤不能接受的。

  給自己再爭取一個機會,是趙鯤整個對話中唯一一次鼓起勇氣試圖提出的觀點。

  趙遷沒有正麵拒絕。

  結束通話之後,趙鯤就像是剛剛結束一次激烈的運動。癱坐在椅子上,額角見汗,呼吸都急促了許多。

  一旁的JIM王似乎對他這種反應見怪不怪,稍微讓他休息了片刻才開口問:“怎麽樣?”

  趙鯤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有些不耐煩的說道:“跟你猜得差不多,讓老於過來看著我花錢。”

  JIM王趕緊安慰道:“是老於就好。不管怎麽說,也算是認識。要是換個人,咱們還得從頭熟悉。”

  趙鯤點了一下,算是認同JIM王的說法。沉默了一陣之後,趙鯤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不行我得到下麵去,老於就交給你應付。”

  JIM王一愣:“這樣不合適吧?”

  趙鯤狠狠的說道:“不合適也要怎麽做。老於在這兒,我是什麽事都做不了。就算做好了,功勞也不是我的。隻有到下麵去,我才能做主。我做出的事,他老頭子才能看見。”

  說到了“老頭子”JIM也知道自己已經勸不了趙鯤了。他和趙鯤認識這麽多年,自然是很了解這個男人心裏想什麽。可以不誇張的說,趙鯤這一輩子都用在向那個老頭子證明自己上。

  趙鯤拍了拍JIM王的肩膀:“JIM,你是我唯一相信的人,老於就交給你了,你不會讓我失望對嗎?”

  JIM王點了點頭:“當然。”

  很快胡楊他們也從他們的通話中知道了趙鯤的這個決定。

  胡楊有些無趣的攤了攤手:“真是個讓人感到無趣的人。”

  戚揚和簡有德也都表示同意。因為已經了解胡楊在這件事上的整個計劃。而現在趙鯤的行為,就是所有計劃中難度最低的一種情況。

  趙鯤做了決定之後,就立刻動身離開了上海,直奔《華夏信息》的大本營所在地廣州。

  對於他的離開,胡楊隻是打了一個電話通知廣州的房堃,而他們三人依然留在了上海。

  趙鯤現在對胡楊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吸引力了。去到了廣州,自然有那邊的人繼續招呼他,胡楊現在關注的目標是留在上海的JIM王。

  老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趙鯤一走,JIM王自然就是這裏的“大王”。而他的表現也算對得起趙鯤對他的相信。把這邊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甚至比趙鯤在的時候更好。

  那位老於,在第二天就來了。人來了,錢也帶來了。對於趙鯤的離開,老於似乎並不意外。這一點,胡楊是從他打給趙遷的電話中聽出來的。

  趙遷這位父親,對自己這個兒子似乎並沒有什麽期待。對於趙鯤去廣州的事情,也隻給了一個“嗯”的回應。

  老於能被派過來,自然是有他的理由。老於的確是有一些過人之處。他和JIM王的配合非常好。或者更準確的說,是JIM王單方麵配合得好。

  而在這之後就連跟裏德要錢都非常的順利,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重新獲得資金支持,《華夏信息》這邊的壓力立刻又大了起來。

  簡單粗暴的金錢攻勢,或許不是最有效的,但從來都不會讓人失望。《華夏信息》的客戶和市場又開始向外流失。

  不過相比上次,這個回合《華夏信息》這邊表現的更加淡定。經過幾個回合的拉鋸,死忠派和騎牆派都已經可以被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會被影響的,基本都是騎牆派。這些客戶不是不重要,但真的沒那麽重要。

  這個回合,《華夏信息》還是有所動作的,但規模和力度都要比之前弱一點。而已經的到了廣州的趙鯤,在注意到這一點之後,立刻就決定要增加投入。

  一定要充分的貫徹“趁你病要你命”的行事風格。而這正式胡楊最願意看到的“添油戰術”。

  務必要讓趙鯤他們不斷的投入資金。每次的數額都不會太大,但隨著次數的增加,這個總額的累計也會非常迅速。很快就會超出所有人的心理預期。

  胡楊計算過,在最理想的狀態下,以趙家和裏德的資金儲備,應該會在一個月左右見底。

  當然,這也隻是一個理論上的計算。無論是裏德還是趙家,都不會真的把錢都花光。總還是多少會留下一點的。

  所以這個時間節點,來得應該還要比一個月更早一點。

  數學模型是胡楊建的,但實際操作則全部由廣州那邊的管衝和房堃來進行。胡楊徹底放權給他們倆,自己則一點都不參與。

  不參與廣州那邊的活動,並不代表胡楊他們就在閑著。就在趙鯤離開之後的第四天,JIM王接到了一個電話,然後出了一趟門。回來之後,在換衣服的時候,JIM2王發現口袋了多了一張打印的紙條。

  上麵寫著:“趙鯤的房間有密室,打開密室,裏麵會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