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華夏信息》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4      字數:3213
  火候適當的時候,就需要自己人出來點一下題。

  而在這個包廂裏,這活兒也隻有項淩江來做。今天之前,他應該是除了管衝之外最了解胡楊想法的人。

  收到胡楊暗示之後,項淩江開口說道:“你是想告訴我們,大型城市人口集中是一種發展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的發展方向。”

  這麽到位的總結之後,就連趙援朝兄妹和孫福生也都明白了。也想到了這個線索後麵,胡楊一直不願意直接說出來的東西。

  在他們明白之後,看向胡楊的眼神中震驚之外還有一絲擔憂。孫福生看向胡楊,剛想開口卻被胡楊的眼神阻止了。

  胡楊大約也猜得到他想要說什麽。包括他和趙援朝都會擔心的是同一個問題胡楊也知道。也就是因為知道,他才會這麽小心翼翼,循序漸進,溫水煮青蛙,甚至有些墨跡的一點點,繞著圈,拐著彎的說。

  這個包廂裏要麽是自己人,要麽是胡楊自己選出來的人。按說都是可以開誠布公,胡楊也的確是開誠布公。

  但這個問題中最核心的點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抽象的思想和意識。

  所以今天主要目的,還是和這四位透個底。但並不是全盤揭開。胡楊明示和暗示了一頓,但始終沒有靠近核心。因為這個核心要他們自己想出來,因為那樣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同。

  茶局就這麽戛然而止。在這裏結束很突然卻並不令人意外。大家都感到了那層窗戶紙,同時也都知道不該現在捅破。

  大家都走了之後,胡楊並沒有離開。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有個人又回到了包廂。

  那個剛剛一直都在管理自己表情的男人。

  賀平源今年三十六歲,副處級。這個年紀就能到這個級別,前途是肯定光明的。而從胡楊的了解來看,他本人也有很強烈的企圖心。

  坐下之後賀平源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口:“你的想法很危險。”

  胡楊端起公道杯給他倒了一杯鐵觀音:“彼此彼此。”

  賀平源沒有碰杯子:“既然這樣,能算我一個嗎?”

  胡楊端起茶杯,輕輕的和他的茶杯碰了一下。

  賀平源隻停留了的差不多一壺茶的功夫,就又匆匆忙忙的離開了。時間雖然很短,但胡楊和他說了很多真正的幹貨。離開的時候他的臉上雖然平靜,但眼神深處卻是壓著一團火的。

  這麽多來賀平源一直認為自己是孤軍奮戰,今天終於找到了和自己有相同觀點,而且還要比自己看的更遠,想的更多,甚至有了計劃並敢於付諸實施的人。

  對賀平源來說除了驚喜之外還有一點感動。單獨回到這裏,卻並不是衝動。他是經過認真思考之後做出的決定。因為他需要夥伴,胡楊也需要。

  對胡楊來說,賀平源也算是一個意料之外的驚喜。當然,就像之前說過的那樣。驚喜之餘,還是要有點反思。

  胡楊有兩輩子的記憶,又受過專業訓練。所以很少有看人不準的時候。但世事無絕對,胡楊不是神,做不到全知全能,總還是會有走眼的時候。這就是胡楊提醒自己的。

  而在自省之後,胡楊也立刻著手對賀平源重新進行調查。胡楊很想知道一個能讓自己看走眼的人,到底有什麽不同之處。

  是過往的經曆奇特豐富,還是天生妖孽,胡楊拭目以待。

  在離開廣州之前,胡楊還要親自參與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這次廣交會對胡楊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獲並不是華夏科技的收獲的訂單,或是那些大院孩子們加強鞏固的關係網。

  胡楊最看重的是那份《華夏信息》雜誌。這份雜誌在胡楊和管衝設計的商業情報網絡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所以這件重要的事,就是《華夏信息》雜誌在廣州正式創刊。

  就在廣交會全部結束之前《華夏信息》雜誌創刊申請正式得到上級主管機關的批準同意,在廣州正式掛牌。並且正式開始出售《華夏信息》1985年的創刊號。

  《華夏信息》暫時定為季刊,而創刊號是1985年第二季度的季刊。季刊的模式也是暫時的,因為現在的信息更新速度並沒有那麽快。一年四次更新的已經滿足需求了。但以後是肯定會加快更新頻率的。

  胡楊給《華夏信息》的定價是五塊。在報紙還兩毛一份的年代,這無疑是一個十分昂貴的價格。這也是營銷的手段之一。高價會進一步提高話題度。

  當然,《華夏信息》的印刷質量,包括美工設計和紙張的選擇,都是超越這個時代的。這個差距是外行人也能輕易分辨出來的。

  而在宣傳口號上,胡楊則是毫不客氣的使用了“囊括所有參加廣交會的企事業單位關鍵信息。一書在手盡在掌握。”

  宣傳單肯定也是少不了的。這次準備時間充裕,足足印了幾萬份。依然是華夏科技的輪滑宣傳隊,活動範圍覆蓋整個廣交會會場。

  而在這次廣交會中,胡楊通過各種營銷手段把華夏科技知名度炒的很高。

  不敢說每一個參加過廣交會的人都知道華夏科技,但說有十之七八還是沒問題的。而當一看就是本家的《華夏信息》一出現,自然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而胡楊的最後一個手段就是饑餓營銷。《華夏信息》的創刊號隻準備了五百本出售。當然成品肯定不止這些,但公開出售的就隻有這五百本。

  其他都是非賣品,是用來送的。什麽兄弟單位啊,關係單位還有合作單位等等。

  參加廣交會的人來自天南海北。所以他們也會將《華夏信息》帶回天南海北去。

  華夏信息雜誌社未來肯定要有分社,而且不會隻有幾個,將會遍及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國門。

  離開之前,胡楊和華夏信息雜誌社的社長房堃,有過一次計劃之外的長談。這次交談,胡楊使用了一些很少會用的技巧。胡楊很謹慎的再次確認了他的可靠性之後才放心的離開。

  房堃這個位置太重要,而且現在管衝又不在國內。所以胡楊認為自己可以過分的謹慎一點。

  一天之後胡楊他們三人的回到了北京。這個速度自然不會是火車或者輪船。他們很奢侈的買了飛機票,因為胡楊突然想起柏青就快到了。

  確切的說,柏青的生日就是今天。

  說起來,這還真不是胡楊忘記了柏青的生日。而是有一個小小的誤會。

  胡楊的意識中,生日是應該過農曆的。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北方的人都是過農曆生日的。一般來說,農曆生日都會比陽曆的晚一些。胡楊雖然記得柏青的生日,卻沒有專門問過她們家是過哪種生日。就想當然的以為,也是和他一樣是過農曆的。

  而事實卻是,柏家都是過陽曆生日的。剛剛從趙小白口中知道這個重要信息之後,胡楊立刻讓趙援朝找關係給他買了飛機票。

  一個生日而已,胡楊這個反應是不是有點過度了?

  其實還真是有一點。但胡楊答應過柏青要和她一起過生日。不管當時的情景如何,但對胡楊來說,這就是一個承諾。

  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底線,就是對自己說的話負責。所以,真的有很多人隻是身體達到了成年的標準,但除了肉體之外都還停留在熊孩子的階段。

  胡楊對自己要求沒有那麽低。所以對於承諾胡楊的態度一項都是的非常謹慎的。承諾一旦做出了,那隻要有能力就一定要盡可能的去完成。

  買機票的錢和關係他都有,那還有什麽理由不買一張立刻回北京,完成自己的承諾呢?

  而這也並不是因為他是胡楊,他是華夏科技的創始人,他是重生者或是其他任何東西,而僅僅隻是因為他是一個有底線的成年人。

  胡楊沒有像普通所謂有情趣的年輕人一樣,製造一個突然出現的,充滿了喜劇感的驚喜。

  這方麵胡楊對自己的自我認知還是比較清楚的。雖然他受過訓練中,的確也有關於處理兩性關係的專門課程。但那是在執行任務,是扮演另外一個特定角色。

  這大約可以橫向對比一個演員。劇本和導演就像是專業訓練,而任務的過程就像是按照劇本和指導的拍攝。他是在扮演另一個人,另一個角色。

  在這個角色之中,你可以情場高手也可以是純情處男。但總歸那不是你自己。而他在一段真正的戀愛關係中,就是一個典型的直男。

  而直男之所以飽受詬病,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擅長製造驚喜和浪漫。而是明明不擅長,卻還是硬要去做。

  像這種錯誤,胡楊是肯定不會去犯的。更何況胡楊自己不喜歡驚喜,以己度人他也不願意給別人製造驚喜。

  所以在離開廣州之前,他就已經打電話聯係了柏青。

  於是在胡楊下飛機的第一時間,就見到了今天的壽星本人。

  胡楊張開雙臂,將柏青擁入懷中。

  “生日快樂,壽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