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這個數據有問題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4      字數:3217
  胡楊沒有掩飾他對這個名字的反應。如果他連周朝先的父親是誰都不知道,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許是注意到了胡楊的反應,周安雄主動微笑著衝胡楊輕輕了點了下頭。胡楊立刻也給予了回應。雙方的動作都不大,但在這個場合裏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試想,考生認識主考官,這是不是個大問題?

  周安雄並不是坐在最中間的那個。所以接下來,開口說道:“這個小朋友我是第一次見到,但早就聽說過。所以為了客觀公正。那這一輪,那我就不參加討論了。”

  毫不掩飾的說出這層關係,顯示出他的心胸坦蕩。主動避嫌,簡直就是高風亮節。胡楊感覺隻差一點就要被他感動了。

  坐在中間的那位,身前的名卡上寫著田震。是一個很響亮的名字,總會讓人印象深刻。人如其名,同樣是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明顯看出在部裏是有話語權的。

  田震說道:“既然安雄同誌提出了,那這一輪麵試他就全程旁聽,最後也不參加投票。賀秘書,這一輪你臨時加入小組表決。”

  被點名的秘書一邊記錄一邊說道:“好的,田部長。”

  “胡楊同誌,請坐。接下來有幾個問題要問你。不要緊張。”

  這段話應該每個進來的人都聽到過。但顯然之前那三位都沒有做到。坐下之後,並沒有人立刻提問。大家都在翻看麵前的文件,確切的說是胡楊的檔案。

  即便之前已經看過,現在也會裝模作樣的重新翻一下。為的就是製造這種氣氛,給被麵試的人施加壓力。

  沉默中顯得格外漫長的半分鍾之後,才中有一個人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聽完這個問題之後,胡楊也大約明白了外麵那三位,為什麽會是那個樣子出去的。直接拿出大隈公司那邊發過來的產品資料。英文和日文兩個版本都有。

  他們選擇一頁,給胡楊兩分鍾準備,然後馬上就就這一頁的內容進行翻譯並回答提問。

  “胡楊同誌,你要是準備好了那我們就開始計時了。”

  “好的,可以開始了。”

  這種方式還真是很貼近實戰,總算沒有太讓胡楊失望。可能這隻是一次理由不明的麵試。可能是為了突擊檢查這些人的能力。也可能隻是某位領導心血來潮。

  但從這種模式本身,還是說明能拿主意的人,還是能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的。

  什麽事都怕外行人領導內行。但現實中很多因素都決定了,隻能由外行人來領導內行。這幾乎是個普世的問題,不是一兩人和一兩件事就能改變的,所以就先放在一邊。

  說回誰領導誰的問題。其實領導本身就是一種專業能力。或者說,作為一個要領導好內行的外行,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至少決定麵試內容的人,不是一個把形式看得比內容更重要的人。畢竟在未來長度不確定的一段時間裏,要在這個領導的手底下幹活。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個好消息。

  一頁紙的內容沒有多少,胡楊幾眼就能掃完。胡楊已經想要要如何裝出努力閱讀的樣子。但很快他就發現,這頁日文資料的內容有問題。

  資料的內容是數控機床的技術參數。乍一看沒有什麽特別,但因為胡楊之前研究過大隈公司的資料,所以他發現這些數據中有一些問題。

  不同版本的數據,在換算不同單位和翻譯成各種語言的過程中,是會產生一些誤差。但這種誤差肯定是要被控製在極小的範圍內。尤其是在精密的數控機床領域,連千分之一都不應該有。

  而這些數據已經遠遠超出這個範圍。這已經不能算是誤差了。尤其是其中有關加工精度的數據。胡楊非常清楚的記得,這個數據是這類設備在理想狀態的最大值。

  也就是說,這個數據隻有參考意義。而寫出來的時候,也一定是要加上完整前綴的。要清楚的指出,這是最理想狀態下的最佳數據。

  大隈公司的三軸聯動數控機床,的確是現在世界上最好數控機床之一。但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說的話,那他們的三軸聯動已經具有了其他歐美廠商五軸聯動的水平。

  這不可能!

  三軸聯動到五軸聯動,這是數控機床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技術門檻。

  雖然五軸聯動和七軸聯動在理論上,都是三軸聯動的升級版。但把這個理論變成實物的過程非常困難。

  而一旦衝破這個門檻,就代表可以精確加工複雜曲麵。而這同樣也是核工業、航空、航天等等領域中最大的技術瓶頸。

  大隈公司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那如果他們是故意,那居心何在呢?

  看到胡楊臉上的表情,對麵這些考官都以為他是被資料難住了。雖然資料上部分體現了胡楊過往的表現。但他畢竟看起來太年輕。

  秘書看了一眼腕表,提醒道:“胡楊同誌你還有一分鍾時間。”

  胡楊突然抬頭說道:“我有個問題可以問一下嗎?”

  在規定時間用完之前提問的,胡楊還是第一個。幾個考官互相交換了眼神之後,還是由田震開口:“與考題內容有關的,我們不會回答。而且我不會讓秘書停止計時,你還要問嗎?”

  胡楊毫不猶豫的點頭:“我想知道這份資料,就是大隈公司提供的原文嗎?”

  田震看向他的左手邊,坐在最邊上的那位麵前名卡上寫著魏寶剛。從他的位置來看,應該是個技術型的中層領導。

  魏寶剛說道:“你手裏拿的就是大隈公司資料的複印件。”

  胡楊又追問了一句:“我的意思是,大隈公司發的原件就是這個?”

  後麵追問的這一句,其實並不太符合上下級之間交流的規矩。可以看得出,魏寶剛眉宇間有那麽一點不悅。

  但因為今天他的位置在最末位,還輪不到他表現出個人情緒。所以隻能再次回答:

  “是的。”

  “這份資料的好像有問題。”胡說眉頭微皺說道。

  魏寶剛看了一眼其他幾個領導,確認了他們的意見之後說道:“這個問題與考題內容有關。”

  胡楊這時也感覺自己是有點心急了,於是說道:“那這個問題先放著。我沒有其他問題了,可以開始提問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田震突然開口說道:“這份資料有什麽問題?”

  雖然不解田震的用意,但其他幾人也都停了下來,等著胡楊的回答。

  既然問了,那胡楊也就幹脆的說道:“這上麵的數據有問題。”

  田震副部長問道:“數據有什麽問題?”

  胡楊說道:“我研究過大隈公司的資料。他們的產品數據沒有這麽漂亮。這應該是理想狀態下的數據最大值。但這裏並沒有進行標注。”

  坐在周雄安身旁的那位說道:“最大值也是數據,這有什麽問題呢?”

  很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官員思維模式。挑一個最大值報上去,有什麽問題?又沒有撒謊瞎說。別說這裏沒有瞎說,就是一些所謂藝術性的誇張手法,在他們這類人看來也都是合理的。

  胡楊很直接的頂了回去:“當然有問題。理想狀態下最大值連參考價值都很有限。一台精密加工機械的常態數據才是最重要的指標。這裏根本沒有特別標注。這會產生後果嚴重的歧義和誤導。

  田震問道:“比如呢?”

  胡楊心裏一動好像發現了什麽,但嘴上依然說道:“按照這個最佳數據,大隈公司的設備已經能部分替代五軸聯動數控設備的加工。也就是說,可以在特定情況下高精度加工複雜曲麵。

  我想諸位領導應該明白,精確加工複雜曲麵意義吧。而實際上,這種情況隻存在於理論中。我們根本不可能實現。如果我們相信了這個沒有進行任何標注的理想數據,那就可能抱著買金子的心情,買回了銀子。”

  田震看向魏寶剛:“是這樣嗎?”

  魏寶剛是搞技術,他當然能聽懂胡楊的意思,更清楚這其中的利弊。被領導點名之後,魏寶剛在心裏權衡了一下之後,才說道:

  “其實我們也覺得大隈公司的提供的資料中,有一些數據過高。已經發函請對方重新確認了。”

  這話裏雖然一個字都沒有提到胡楊,卻也算變相認可的胡楊的話。

  田震點了點頭:“小胡同誌的說的不錯,這個數據沒有進行標注說明的確是不嚴謹。大隈公司今早已經重新發過來了新的,經過更正的資料。等一下辦公室胡主任會把新的資料送給各個部門。”

  果然!胡楊就覺得這位田震顯得太冷靜了。雖說老一輩領導,都追求那種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淡然境界。但這位從頭到尾連點瞳孔波動都沒有。

  如果真是境界到了這個程度,那就太厲害了。所以胡楊更願意相信,這是因為他已經提前知道了所有變化,所以才能如此淡然。

  果然,他就是唯一知道所有秘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