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步跨
作者:韭菜盒子      更新:2020-08-01 06:24      字數:3267
  就在那封律師函挑動了各方神經的時候。作為這一切的計劃者,胡楊卻完全沒有關注這些動向,而是和項淩江一起來到了丹東東麵的虎山腳下。

  虎山最出名的是明長城,但今天他們並不是來看山的,而是來看水的。

  中國和朝鮮以鴨綠江為界河,鴨綠江在虎山的山腳下有一個很細小的分支。基本上就像一條溪流,正常人隻要一步就能跨過。

  這就是“一步跨”,丹東著名的邊境景點。額...是以後的著名景點。現在這裏還是一個看著很普通的小溪流。

  如果不是這裏每天都會有荷槍實彈的邊防軍人巡邏。恐怕沒有人會特別注意這裏。

  胡楊和項淩江在幾公裏之外就下了車,徒步走到一步跨。就在幾米之外,站著一位便裝的老人。

  “金旻道上校您好,我是胡楊。”

  “你好,早聽說過你。”老人就是金旻道,今天沒有穿軍裝。但身上那種軍人的氣質依然非常強烈。

  說話間,兩人又都向前走了兩步,再往前一點就是冰麵,踩上去,就等於是才在國境線上。

  金旻道說道:“聽說你很想見我。”

  胡楊微微一笑:“是的,不過我更願意相信我們都有,想要見到對方的急迫心情。”

  胡楊的笑容並沒有能立刻打動對麵這個老人。他沉默著注視著胡楊,而胡楊也同樣看著他。

  這當然不是準備從金旻道的眼神中讀出他現在想法。因為這明顯就是一次簡單的試探。

  對視,其實是最直接判斷兩個人心理差距的方式。顯然這位金上校是準備給胡楊一個下馬威,以確定這次談話中的強弱對比。

  如果換一個人,比如胡楊身後的項淩江。雖然在同齡人中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了。但也肯定會在對視中敗下陣來。年齡、閱曆、經曆、地位和心理狀態,都不在一個等級上。

  但胡楊不同,他的眼神中沒有一絲的動搖。

  漫長的沉默在金旻道臉上露出笑容那一刻結束。他很滿意的點點了頭:“小夥子不錯。聽說當過兵,上過戰場嗎?”

  胡楊點點頭:“差一點把命留在南邊的林子裏。”胡楊說的是雲淡風輕,但那其中夾雜的劫後餘生的味道,隻有有同樣經曆的老兵才能體會得到。

  因為種種客觀原因的考慮,胡楊和金旻道的交談隻持續了一小會兒。但胡楊對這次見麵的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

  首先,他證實了自己的推測。金旻道本人有很強烈的危機感。主動離開政治核心,並且主動到最偏僻的新義州。說明這人的政治嗅覺很靈敏。

  其次,敲定了這次旋耕刀片堆焊加工的合作。同時還就其他合作,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金旻道對工業發展的渴望程度,要比胡楊預想的還要強烈。

  最後,也是今天最重要的目的。胡楊特別留到最後才小心的說了出來。卻沒想到金旻道大手一揮,甩給胡楊三個字“沒問題”。

  果然不愧是封疆大吏,也就俗稱的土皇帝。這種帶點敏感的要求,竟然也是毫不猶豫。胡楊原本以為這個要求,肯定會讓對方為難。誰曾想,他竟然答應的這麽痛快。

  旁邊項淩江也是一樣的傻眼:“我原本以為最後一個要求,還需要付出一點代價來交換,沒想到他會這麽痛快的答應。”

  胡楊說道:“朝鮮那邊的情況你也知道。隻要軍權還在手中,部隊還在身邊,金旻道就是這片的土皇帝。”

  項淩江說道:“可這件事涉及到了敏感的東西。”

  胡楊說道:“可能在他看來,這就是件小事吧。其實在很多政局不穩定國家,我們以為所謂的敏感,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麽。”

  項淩江忍不住問:“那對他們來說是什麽才重要?”

  胡楊說道:“活著,活著最重要,一切能讓他們能活下去的東西都重要。對眼下的朝鮮來說,糧食、藥品是排在需求第一位的。”

  項淩江點點頭:“我回去就開始準備手續,和那邊對接一下簽證的事宜。”

  離開一步跨之後,項淩江帶著胡楊又繞著丹東轉了一圈。胡楊已經明確了,接下來華夏科技的發展重心就在丹東。而既然叫做重心了,第一步當然是“圈地”。

  胡楊完全沒有要去搞房地產的意思。所謂圈地就是為了以後的發展預留空間。胡楊太知道城市規劃的意義,同時他也很知道這方麵我們的城市做得有多糟糕。

  二十多年之後,有一個詞會經常在夏秋時節出現在媒體上,這個詞就是內澇。

  內澇aterlogging在百度百科裏解釋:是指由於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

  而導致內澇產生最直接原因,就是城市建設缺少規劃。

  一個城市的排水係統有問題,那其他像飲用係統、燃氣係統還有北方的供暖係統也不會好太多。這很能直觀的體現出這個城市的規劃水平。

  所謂規劃也可以直白的說成,遠見或者是長期發展的眼光。不能隻看眼下一兩年,也不能是三五年,至少十年以上。

  去過很多國家的胡楊必須公允的說,城市規劃上我們做的真的不夠好。

  改革開放的政策讓中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我發展的太快了,快到很多事根本來不及仔細的想好就要做決定。這可能也算是高速發展的代價之一吧。

  但這個代價胡楊不願意付,至少在丹東不行。

  丹東不適合發展重工業,卻是一個發展輕工業和進出口貿易的好地方。沿江、沿海、沿邊的特點隻要利用得好,必然會成為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八十年代的丹東轄區麵積不小,有三區四縣,但城區的麵積很小,隻是集中了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醫院、車站還有文化宮這些每個城市都要有的東西。談不上有什麽繁華景象。

  真正人們聚集的地方,還是各個工廠自己的小生活圈。所以市區胡楊基本沒有興趣,他主要考察的就是這些市區周邊地方。

  項淩江在丹東待了幾個月,對這裏的情況已經非常了解。這幾天他們一直在交換意見。

  現在華夏科技在丹東的振安區有一家華夏農機。全部占地麵積大約有五畝左右。

  丹東是屬於典型丘陵地區。雖然不像著名的山城重慶那樣,幾乎沒有什麽平地。但平坦的土地都是被一些小山脈分成一塊塊的。

  而接下來他們不會走遠,依然在這裏向西繼續延伸,直到西麵那條小山脈下麵,大約有十幾畝地。都已經被項淩江以工廠擴建的名義租了下來。

  這個過程並沒有費什麽周折,現在的政策是鼓勵私營企業發展的。

  兩人把城市的三個區繞了一圈,中午之前回到火車站接人。李西平和兒子的火車,12點05分到站。

  前一次見李西平大約也就是一周前的事。這才幾天的時間,就能明顯的感覺到他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有了變化。可見境遇和心情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見到胡楊親自接站,可讓李西平感動了一把。不僅是因為胡楊現在是他老板,更因為這幾天來他搞的東西。

  胡楊在離開北京之前,給了李西平一份關於工業陶瓷的資料,其中不僅提及了三氧化二鋁陶瓷、氧化鋯陶瓷、氮化鋁陶瓷和還有李西平隻聽說過的碳化矽陶瓷。

  這些資料對李西平來說,可不僅是開了眼界那麽簡單,說是醍醐灌頂都不為過。僅僅一遍粗讀,就解決了好幾個這些年研究中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些資料給他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完全是為他以後的研究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五所那個絕緣瓷瓶已經不是問題,最多一個禮拜就能解決。如果不是胡楊特別交代了一個任務。李西平都恨不得抱著材料在實驗室裏住上幾個禮拜不出來。他都已經想不起來,上一次對工作這麽有熱情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都說搞技術的人本身都不好搞。原因很簡單,搞技術的人都服技術比他們牛的人。而想搞他們的人,一般都是不懂技術的人。最怕的就是外行人領導內行。

  在這方麵胡楊就一直都有強烈的危機感。遇到真正的專業人士,每每都要做足了準備。既不能讓人感覺自己是個外行小白,又不能弄的太專業,生怕之後解釋不清楚這些知識的來源。

  這次胡楊給李西平留下的任務是氧化鋯的熱噴塗陶瓷塗層。國內知道這方麵知識的人都很少,研究也都基本隻停留在討論上。因為這項技術基礎之一的納米技術,是七十年代才剛剛出現的新東西。

  胡楊這次就是準備讓李西平提前把這部分搞出來。以胡楊的最基本要求來說,難點主要是壓力設備、燃料和原料上。

  熱噴塗用的氧化鋯要達到超微細粉體,也就是小於10μm的納米粉體等級。這個製備水平暫時國內做不到,所以氧化鋯原料需要進口。

  壓力容器和燃料那塊就要組織人攻關了,但相對而言難度並不大。因為胡楊這次要求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