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嘉靖四零式步槍
作者:鑿硯      更新:2020-08-21 08:07      字數:4380
  網 ,最快更新我的人生模擬器</a>最新章節!

  童誌林參觀過後,陸離馬上派出了農業專家。

  這些農業專家,帶著陸家莊的佃戶,耕牛,還有各種農作物種子,來到童誌林的朱涇千戶所,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春耕大生產。

  除了種田之外,陸離的“工業區建設同樣需要人手,也從童誌林的千戶所裏請了不少人來做工,給錢給糧,算是緩解了朱涇千戶所缺糧的問題。

  金山衛劉指揮使得知此事,馬上找到陸離,表示:都是兄弟,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陸離馬上答應,金山衛的春耕生產,全由這些農業專家帶著隊伍來幹,種子同樣由陸離提供,並且還從金山衛大肆招工,隻要願意來的,能幹活的,全都要,全都給錢給糧。

  這樣一來,金山衛上上下下喜不自禁,對陸離感恩戴德。

  滲透金山衛的進度,比預想中的快得多了。

  陸離一開始還以為,要等童誌林這邊合作一段時間之後,別人看到好處才會加入,卻沒想到金山衛已經窮到這個地步了,看到一點點好處就迫不及待的靠了上來。

  那真是……獸人永不為奴,除非包吃包住。

  這樣一來,陸離的那一箱子珍珠,又源源不斷的花了出去。

  花錢如流水,工作進度卻大幅增長。

  除了進行農業生產的人手之外,陸離的工業區裏,磚窯、煉焦、選礦,煉鐵高爐,甚至是各處作坊,都得到了大量的人手,各種基礎建設不斷加快。

  農業生產陸離沒有去管,點化之後的農業專家,帶著家中佃戶和金山衛的人手,幹得熱火朝天,根本不用陸離插手。

  陸離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坊區。

  基礎建設不能少,為了方便原材料的進出,陸離修繕了陸家莊通往華亭縣的官道,還在靠近工坊區的涇河岸邊,修建了一個港口碼頭。

  這裏麵不得不說一下水泥這種建材。

  明朝其實已經有水泥的雛形了,叫做三合土,成分配比跟水泥差不多,隻需要混合起來燒一下就行。

  陸離看到明朝的工匠修路築三合土的時候,這才想起……水泥也是個大殺器啊!

  水泥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高中化學就能搞定。考過無數次高考狀元,甚至還學過工程學的陸離,弄一個水泥窯出來也不是什麽問題。

  於是,陸家莊的一處山頭,除了磚窯、煤窯之外,又建了一座水泥窯。

  雖然還沒有足夠的鋼鐵來弄鋼筋混泥土,但是……用竹竿代替鋼筋,一樣能用,而且效果還不錯。

  水泥的出現,讓陸家莊的基礎建設進度大幅加快,甚至還更省錢。

  把這些基礎建設工程安排下去之後,陸離一頭紮進了工坊,開始造槍了。

  高爐煉出了第一爐鋼鐵。

  取樣測試之後,陸離確認,這些鋼鐵都是合格的中碳鋼,強度硬度高於低碳鋼,卻又沒有高碳鋼那麽脆,用來造槍管是很合適的。

  說起造槍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鑽!

  其實這是很沒效率,而且加工難度更複雜,更困難的方式。

  造槍管,最好的方法就是“無縫鋼管的製造方法。

  高爐開閘,鋼鐵熔液流出,等到鋼鐵呈現凝固態,後麵接上一連串的旋轉擠壓機構,就跟搓麵團一般,將通紅的鋼鐵搓成一條鋼棒。

  當通紅的鋼鐵搓成鋼棒之後,旋轉擠壓機構的末端,伸出一根芯條,這些通紅的鋼棒繼續旋轉擠壓,芯條就在通紅的鋼棒中間貫穿了。

  切斷,把芯條取下來,就是一根完整的無縫鋼管了。換上下一根芯條,繼續搓鋼棒,一根根無縫鋼管就製造出來了。

  把製造出來的無縫鋼管,在車床上切削打磨外圓,在鑽床上切削打磨內孔,修正之後,一根槍管毛胚製造完成。

  然後……還需要製造膛線。

  說起膛線,又有很多穿越前輩產生了誤解,總以為膛線很難加工,很難製造出來,其實……這玩意賊簡單。

  膛線不是鑽出來的,也不是鑿出來的,更不是雕刻出來的,而是……拉!

  把槍管固定起來,用一根類似於製造無縫鋼管的芯條的東西,穿過內孔。在這根芯條上,切一個口子,裝一把刀具上去,一拉一條膛線出來了。

  當然,還要設計一個機構,確保拉膛線的時候,芯條會稍微旋轉,拉出來的膛線就是螺旋形的。

  對於陸離來說,槍管和膛線的加工都很容易,難的是槍栓。

  陸離射擊出來的步槍,在如今這個年代,領先世界三百年以上,采用的是類似於普法戰爭時期的步槍設計。

  雷汞點火,撞針擊發,紙殼定裝彈藥。除了還做不到金屬彈殼之外,就跟後世的單發步槍射擊方式沒什麽區別了。

  拉一下槍栓,打開槍膛,裝彈,槍栓回位閉鎖,扣扳機開槍。這樣的射擊方式,射速可以吊打全世界,一分鍾打個十幾槍不成問題。

  槍栓和槍膛,需要高硬度高強度的鋼材。主要承受火藥爆炸衝擊的部位,就是槍膛和槍栓了。

  好在這仍然不是什麽問題,在煉鐵的時候加一點錳礦石進去,強度,硬度,彈性,韌性都足夠了。

  錳礦石加得多一些,高錳鋼就是彈簧鋼了,槍栓的彈簧也解決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等到五月底的時候,第一批一百支撞針式後裝步槍,已經製造出來了。

  其實產量本來應該更多,槍管加工容易,庫房裏已經堆了兩千多根槍管了。隻不過槍栓槍膛的加工難度高了不少,就算有陸離弄出來的水力機床,也沒有製造出太多的槍栓槍膛。

  這一天,陸離走進庫房,看到庫房裏放著的一百支鋼槍,臉上浮起了一抹燦爛的笑容。

  有了這種領先全世界三百年以上的武器,完全可以吊打全世界了。

  “質量檢測過了?

  陸離拿起一支步槍,伸手一拉槍栓,打磨得細膩光亮的槍膛,如同鏡子一般照見人影。

  “已經檢測過了。所有檢測方法和程序,都是按照您給出的質量檢驗標準驗收的。

  主管槍械製造的大匠郭大元,連忙回答。

  這個郭大元,原本是金山衛的一個鐵匠,以前是負責造火槍的,隻不過……金山衛爛成一鍋粥,造槍的手藝根本混不上飯吃。

  到了陸離這裏,郭大元總算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了。

  “通過質量檢測了麽?

  陸離點了點頭,“那行,我去試試槍!

  提著步槍走出倉庫,陸離又從彈藥庫裏取了一盒紙殼定裝彈,轉身走到了山林附近開辟的靶場。

  “大人,我已經準備好了測試標靶!

  來到靶場,郭大元指著靶場上豎立的標靶,朝陸離說道:“根據大人的要求,我準備了百米靶,兩百米靶,四百米靶和八百米靶。靶子上都裝上了一塊十毫米鋼板。

  這段時間以來,陸離的統一度量衡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至少郭大元這個明朝工匠,已經滿嘴的國際單位了。

  “幹得不錯!

  陸離點了點頭,走到了射擊位,把彈藥放在射擊位的一張桌子上。

  沒有馬上開始射擊,陸離先觀察這支槍。

  這支步槍,全長一米二,全重十斤,口徑10毫米,采用紙殼定裝黑火藥,發射10毫米錐形鉛彈。隨槍配置的還有一支四十厘米長的三棱刺刀。

  看起來像模像樣,跟後世八國聯軍入侵時期用的步槍差不多了。

  不知道威力如何?

  陸離拉開槍栓,取了一顆紙殼彈裝進槍膛,一推槍栓上膛閉鎖,端起步槍瞄準了前方的百米靶,扣下了扳機!

  “嘭!

  一股硝煙從槍口噴出,煙柱衝出了兩米多遠。

  黑火藥就是煙大。這也是沒辦法的了。

  發射後坐力震得陸離微微一晃,脫膛而出的子彈,呼嘯破空,重重的轟在前方百米標靶的鋼板上。

  陸離提著槍朝百米靶走了上去,看到百米靶的鋼板上,打穿了一個洞。

  百米打穿十毫米鋼板,這威力很嚇人了!就算是全身板甲的鐵罐頭,也能打個對穿。

  接下來,陸離又分別測試了兩百米靶、四百米靶和八百米靶。

  兩百米靶,同樣打穿了鋼板。

  四百米靶,鋼板沒完全穿透,子彈卡在了鋼板上。

  八百米靶,鋼板隻有一個凹坑,打不穿了。

  但是……這已經很嚇人了!

  有效射程八百米,這是什麽概念?

  難怪當年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僧格林沁的十萬騎兵衝鋒,被排槍打了個全軍覆滅,敵人才傷亡十幾個人。

  騎兵衝鋒,八百米距離最少也要一分鍾。

  在這一分鍾時間裏,撞針式後膛步槍,可以發射十五次左右。

  當初的八國聯軍有一萬六千人,就算隻有一萬人列隊排槍射擊,一分鍾時間裏也能打出十五萬發子彈!還沒算火炮呢!

  這種鋪天蓋地的槍林彈雨,碰著就死,擦著就亡,也難怪十萬騎兵衝鋒被直接打崩了。

  如果這個冷兵器與熱兵器對決的戰例,還不能體現撞針式後膛槍的威力,那就換一個戰例。

  普法戰爭期間,普魯士用的是撞針式後膛槍,法蘭西用的是前裝燧發槍。下場是……法蘭西六十萬大軍被打爆了!

  如今,有了這樣一支領先世界三百年的步槍,足以碾壓一切不服。

  “很好!很好!這槍不錯。

  陸離朝旁邊的郭大元讚賞道:“郭大匠勞苦功高,賞銀百兩。餘下工匠這個月的工錢翻倍。

  “多謝大人!

  郭大元喜不自禁。在陸大人手下幹活,那真是太愜意了。不打不罵,錢糧給的足,而且還時不時有賞賜。這樣的百戶官,真的太罕見了。

  “大人,您說的左輪槍,我們也做出樣品來了。

  道謝之後,郭大元又向陸離匯報了一個好消息。

  “哦?快拿來看看。

  左輪槍也是陸離設計出來的。

  雖然左輪槍有密封性不好,射程近等等缺點,但是……它能連發。這個優點足以讓人忽略它所有的缺點了。

  想象一下,當敵人冒著槍林彈雨,衝到軍陣前方,準備趁大肆砍殺的時候,每個士兵掏出一支左輪,“砰砰砰的連開幾槍,嗬嗬!

  這就是把敵人消滅在衝鋒路線上,根本不給他近身的機會。

  片刻之後,郭大元送來了一支左輪槍。

  比起後世的左輪槍,現在這支左輪的體形就大得多了。

  鋼材質量和加工技術達不到後世的高度,體積和重量的增加也是沒辦法的了。

  陸離接過左輪槍,掂了掂,重量大概三斤左右。不算太重,跟起現在的燧發手銃重量差不多。

  彈藥仍然是10毫米紙殼定裝彈,隻不過裝藥量比步槍少了一些,子彈的大小也小了一些。

  容彈量隻有五發,轉輪彈鼓也比後世的左輪槍大了一圈。

  把子彈裝進轉輪彈鼓,打開擊錘,陸離舉起槍瞄準了前方的百米靶,“砰砰砰的扣下扳機,打空五法子彈。

  以陸離的槍法,百米靶五發子彈隻有兩發上靶,其他三發子彈不知道飛哪裏去了。

  而且開槍的時候,彈鼓間隙裏又是噴煙又是噴火,比起後世的左輪不知道差多遠。

  重新調整靶子,五十米靶能做到準確命中,三十米靶能半穿透鋼板,二十米靶能打穿鋼板。

  有效殺傷距離五十米,破甲距離三十米,必殺距離二十米。

  這樣的威力,對於1561年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讓護衛隊員進行半個月的射擊測試,如果沒有什麽問題的話,可以定型生產了。

  陸離朝郭大元看了一眼,笑道:“步槍命名為嘉靖四零式步槍。左輪……就叫左輪槍了。

  兩支槍械的定型命名,陸離也是隨口說的。

  後來的使用中,嘉靖四零式步槍的名字倒是被廣泛接受了,但是左輪槍卻被人取了個很“土的名字,叫“五連響。

  對此,即使後來身居高位,威震天下的上柱國陸大將軍,也根本拗不過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想改掉這個土得掉渣的名字都不行。

  陸離對此隻能一聲長歎,算了,就這麽著吧!越土越有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