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打好基礎
作者:已達      更新:2020-08-01 00:48      字數:3930
  紅衣大祭司被氣壞了。這天選之子也有人敢加害。

  某些人真是和平安逸慣了,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不知道什麽是敬畏。

  紅衣大祭司到祭司殿後,馬上下一個令:凡是涉及到這次謀害天選之子事件裏的人,統統給抓起來。

  .

  結果,保衛隊和執法隊的人,一下子給抓起來60多人。

  這還了得?

  這就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和祭司殿對立的人都形成團夥了。

  紅衣大祭司突然警醒過來。

  什麽時候自己的勢力內部成這個樣子的?別的地方也是這樣的嗎?看來,咱這個地區,領導不力呀。

  紅衣大祭司開始著手整頓這裏的藍衣祭司殿。

  選一個時間,把這60人都判定了必死之民間懲罰。罪名是謀害天選之子。

  主犯托而斯被判定烈火之民間懲罰。警告大眾:不要再有謀害天選之子的動機。

  .

  處理完外部的事情,紅衣大祭司開始整頓內部的事情。

  青衣大祭司由於管理不善,內部出現大問題,自己的治下出現這麽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事前還沒有察覺,缺乏鬥爭嗅覺。被降為藍衣。另選人員來管理這個地區。

  原藍衣大祭司因為發現天選之子有功,搶救天選之子有功,但謀害天選之子的事件上有過。功過相抵,職務不升不降。這對藍衣大祭司算是網開一麵。

  .

  小阿列夫順過氣,醒來之後,就在紅衣大祭司的安排下,選好墓地把父母安葬。

  安葬完父母,回到住處,小阿列夫發現,他現在舉目無親。

  成孤兒了。

  還遠在異國他鄉。

  怎麽辦呐?我應該幹什麽呐?一時間惶恐不安,手足無措。

  .

  現在,這裏就藍衣大祭司還算和他有點關係。

  媽媽生前也告訴過阿列夫,以後要好好報答人家。

  紅衣大祭司以後也許要做他的師父。

  但現在還不是。

  自己應該怎麽辦呢?

  不知道怎麽辦呐。

  爸爸,媽媽活著的時候,不需要自己知道怎麽辦,隻要跟著爸爸,媽媽就行。

  現在跟著誰呢?

  誰能讓我跟著呢?

  .

  一個6、7歲的孩子,能幹什麽?

  小阿列夫可不是李鵬飛。

  李鵬飛是穿越人士,很多事情都知道怎麽辦。

  可阿列夫不是。

  在小魚村時,由於身體虛弱,阿列夫也沒有學到什麽知識。

  空有30萬的意識量,還被這些迅速增長的意識量,迅速生長的八識心體給折磨得欲死欲仙。

  現在,小阿列夫就更不知道自己怎麽辦了,六神無主。

  藍衣大祭司怎麽安排就怎麽辦吧。

  在阿列夫的心裏,現在也隻好依靠藍衣祭司爺爺。這裏他就認識藍衣祭司爺爺呀!

  阿列夫現在,就是一個傀儡人,人家讓他做啥,他就做啥。感覺壞極了。

  這以後可咋辦?

  在阿列夫的眼裏,還好有一個藍衣大祭司爺爺主動幫自己。

  聽這個藍衣祭司爺爺的話辦吧。

  .

  “車轔轔,馬蕭蕭。”

  經過一段亂哄哄的日子,阿列夫聽從藍衣大祭司爺爺的話,跟著紅衣大祭司離開特洛阿姆市。

  去往紅衣大祭司所在的祭司總殿。

  藍衣大祭司爺爺說了,等到祭司總殿後,紅衣大祭司就收自己為徒,自己就有師父啦,自己以後就聽紅衣大祭司師父的話,照師父的話去做就行啦。

  .

  祭司總殿離這裏可遠的很。坐高鐵也得走好幾天。

  何況,小阿列夫的身體也不支持阿列夫每天都坐在高鐵裏走。

  紅衣大祭司現在也不想走這麽快,他要到沿途的各個祭司殿考察整頓。

  .

  紅衣大祭司是一個70多歲的老頭子。

  稀疏的白發也沒有幾根。到是有幾根稀疏的白胡子。頭頂鋥明瓦亮。精神矍鑠。

  別人都叫他康勒姆大人。

  康勒姆大人看小阿列夫的眼神,還是很慈祥的。

  有這麽一個慈祥的白胡子老頭帶著小阿列夫,阿列夫的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

  .

  在路上,每天到了晚上,康勒姆大人必定是住宿在各地的祭司分殿。

  在祭司分殿裏,康勒姆大人除了視察整頓之外,就拉上阿列夫,和祭司們一起作晚課。教阿列夫基礎手印及咒語。

  晚課之後再吃晚飯。

  第二天作完早課吃完早飯再上路。康勒姆大人在祭司殿都做了什麽,小阿列夫也不知道。

  康勒姆師父教阿列夫好幾個咒語和手印,這樣,在做晚課的時候,阿列夫吸收的能量更穩定,更多起來。身體也在慢慢地恢複。

  往回走,紅衣大祭司也不著急。

  .

  康勒姆大人不愧是紅衣大祭司,功力深厚。

  和小阿列夫一起結手印,念誦咒語。就在小阿列夫和紅衣之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力場。

  天地的能量不停地往阿列夫的身體裏鑽。

  小阿列夫的身體,一天天地好起來。再也不是那個弱不禁風的小小孩童了。

  .

  紅衣大祭司所在勢力的總殿,坐落在東州的南高伽印地區。

  據說,南、北高伽印地區,以前各出了一個不世出的人才。

  由於這兩人的功力不相上下,所以,整個東州,就被這兩個人的勢力給平分了。

  他們的勢力各占東州半壁江山。

  .

  而紅衣大祭司所在的勢力,就隸屬南高伽印地區那個人控製的勢力。

  又據說,創建南、北高伽印的這兩個人,和南州的軒轅大帝的功力也不相上下。

  現在,他們和北州的大帝聯合起來,一起去闖星空去了。

  因為北州的大帝功力也和他們不相上下。又都比別人功力高,各自打下一片江山。

  所以,就造成現在三大州各踞一方的這個局麵。

  而西州因為沒有特別突出的強力人物,現在卻是一盤散沙,那裏大小勢力多如牛毛。

  .

  雖然說東州是‘東部丘陵州’,但也不乏高山大澤。

  這個星球上流域最長的河流,就產生在東州。

  而且,東州還有一個最大的人文景觀。這就是東州刀穀。

  .

  據說這個刀穀,就是當年一個星外來客,在和這個星球上的一個大帝,在戰鬥中,被那個星外來客,給劈一刀。

  這一刀,把東州的地麵,劈開一個長長的大裂穀。

  這個裂穀,長幾十公裏,寬一公裏,深十公裏。

  大裂穀兩邊,巨石磋峨,筆直陡峭。好多年寸草不生。

  隨著時間的延續,巨石風化,局部地方就有草木開始生長。但也生長緩慢。隻是給這個景觀以點綴作用。

  .

  在這個大裂穀的一個邊上,正好有一座高山。

  山不太高,海拔3000米。但這座山,是平地起高山。

  在整個的平原上看,這座山,就異常高大。

  山上古木森森。各種房屋點綴其間。

  .

  在山腳下,建了一個十分巨大的廣場。

  廣場靠山的一側,山體被陡峭地切開一塊地方。

  在這個地方,供奉一個長18米,高27米,厚9米的青玉巨石。

  這塊青玉石,正對著廣場。

  這個青玉上,不知道是怎麽刻上去的,反正裏麵的圖案活靈活現。

  是一個紫衣人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煉功的圖案。

  這個巨大的廣場,能同時容納百萬人一起共同觀看這個圖案。

  .

  在廣場的旁邊,建起一長溜的大排檔,供人們進食。

  在大排檔後,建一排各色的酒店。供一些經濟條件好些的人就餐。

  在酒店的後麵,建一溜的高層賓館,供來這裏的遊客,參拜者住宿。

  .

  在山下的大峽穀裏,在立陡的穀壁中上部,分別開鑿出來9個巨大的石窟。

  除第一個石窟外,每個石窟都是長180米,高63米,深90米。

  石窟的邊上開鑿出通向頂端地麵的之字形石階。

  石窟的底端,是深不見底的刀穀大裂縫。裏麵經常雲霧繚繞,給人以極其神秘的感覺。

  .

  這9個洞窟裏,也分別放置、供奉9塊和廣場上的青玉石一樣大小的青玉石。

  隻是這九塊青玉石裏,煉功的人的衣衫顏色和環境都不相同。

  其中,有六塊的青玉石裏的煉功人的衣衫,顏色分別是紅、橙、黃、綠、青、藍六色。

  另外三塊青玉石上的煉功者,普通人都看不清裏麵的東西,就是一團的虛影。

  到這裏朝拜、參悟的人,都十分的虔誠,一坐就是一整天。

  .

  這座刀穀旁的高山,叫印伽巴馬山。也是旅遊勝地。

  通往印伽巴馬山山頂的道路,都是人工開鑿出來的石階,隨山勢起伏走行。

  有一段最難走的地方,叫‘山路十八彎’。

  山路陡峭、狹窄,幾乎步步登高,步步驚心。

  .

  在印伽巴馬山山頂,特意修建一個巨大的觀景台。

  在這個觀景台觀看日出,據說有不少人都頓悟了。

  頓悟之後就成為修煉者。

  在普通人的眼裏,這就一步登天了。

  .

  所以,隻要是有些經濟實力的普通人,必定會來到這裏。

  參悟一下供奉在廣場上的紫衣人修煉圖,之後,再登印伽巴馬山。

  在望日觀景台前觀看日出,

  期待著自己也能得到上天的眷顧,突然頓悟,成為修煉者。就算不能頓悟,不也是旅遊來了嗎!

  來朝拜的人,都把印伽巴馬山叫它‘聖山’。

  .

  在‘聖山’的山頂,觀景台的對麵,起一座雄偉的寶殿,裏麵供奉的是他們勢力所屬的大帝。這裏香火不斷。來這裏禱告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在這座寶殿的後麵,就是紅衣大祭司辦公,生活的地方。

  紅衣祭司殿。這裏就不讓遊客進入了。

  阿列夫跟著紅衣大祭司,來到這個建在印伽巴馬山山頂上的祭司總殿旁的紅衣祭司殿裏。在這裏生活起來。

  .

  由於阿列夫這些天來,天天跟紅衣大祭司一起作功課,所以,阿列夫的身體,恢複得很快,現在也不虛弱了,看上去比普通人的同齡孩子還略健壯一些。

  在登山的時候,阿列夫沒有費太多的力氣,自己爬上山頂。

  .

  整個的這座印伽巴馬山,以及山附近的平地,山附屬的大峽穀的一部分,現在都屬於祭司總殿管轄範圍。

  每天來這裏參觀,參拜的人絡繹不絕。

  參悟出來某些功法的人,固然欣喜若狂,沒有參悟出來功法的人,也沒有多少沮喪。

  畢竟參悟出功法的人比較少。祭司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上的。

  他們就當到這裏旅遊觀光,度假來了。

  小阿列夫,也被這裏的風光震撼一下。

  要說這裏的‘山路十八彎’,對普通人來說,可真的難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