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吳梅村進海城
作者:紙花船      更新:2020-02-29 17:34      字數:3582
  六月十二開始,海城迎來了連綿的陰雨天。

  空氣裏潮氣雖是重了不少,卻也讓有些燥熱的天逐漸開始涼快下來。

  因為海城主城區的路麵,不是被鋪上了青石板,鵝卵石,就是被水泥硬化過,再加之整個城市中都充滿著大麵積的綠化,幹淨又整潔,讓整座城池都處在一種雨霧朦朧的詩意中。

  這天中午,朦朧細雨中,一輛樸素的騾馬車,緩緩來到了海城南門。

  看著雄渾的城牆,趕車的老車夫一邊準備著安檢進程,一邊對馬車裏的人賠笑道:“公子爺,咱們到地方了。不過這海城跟別處不一樣,進城是需要安檢的。您得起來準備一下。”

  “安檢?”

  “何為安檢?是變相索賄收錢嗎?”

  馬車內,一個三十出頭、長相不甚俊美、氣勢卻是頗為渾厚的青衣男子,撩開了簾子,一雙劍眉頓時皺起來。

  “哎喲,公子爺,您這是說到哪兒去了?咱們大明或許其他的城池,進城都要收錢,但唯獨咱們這海城啊,從來都沒有收過錢。不僅不收錢,來往不論是富貴的客商還是咱們下苦力的腳夫,都可以在通過安檢後獲得一些免費的熱水。”

  老車夫雖是陪著笑,語氣裏卻是已經有了些許不爽。

  看這公子哥也是個讀書人,應該是個明白道理的,可說話咋就這麽不中聽呢?難道他不知道海城可是忠義伯爺的治下啊。忠義伯是何人?能是那麽沒品的人嗎?

  “還有這事兒?”

  公子哥眉頭不由皺的更緊。

  看這公子哥還是不開眼,老車夫也懶得再跟他解釋,“公子爺,您也下車準備一下吧。正好這幾天下雨,來往的人不多,咱們不用排太長時間的隊。”

  說著,老車夫便自顧自的上前去,跟周圍明顯認識的幾個熟人說笑起來。

  公子哥看著前方足足排出來足有半裏多的長隊,眉頭都快擰成‘川’字了。

  什麽意思?

  這還叫不用排太長時間的隊?

  若是太長時間,那得有多長了?

  想著,公子哥忽然不屑的冷笑:“徐長青這國賊,沒讀過幾本書,套路倒是挺多,麵子活玩的挺溜啊。”

  不過,想起太子和皇後娘娘還在海城,又是受到老朋友邀請,公子哥也隻能是先壓抑下心中不爽,一邊拿出幹糧慢慢吃,一邊耐心等待。

  然而讓公子哥意外的是,此時排出的隊伍雖是很長,可進城的效率卻是極高,他這邊半張幹餅還沒吃完,居然已經論到他們了。

  麵對一個個身材高大又強壯,如狼似虎的模範軍守衛,公子哥就算打心底裏看不起他們,可麵上又怎敢怠慢分毫?

  忙是學著前麵老車夫的模樣,高高舉起雙手,任由模範軍的守衛搜身。

  本以為搜身的時候,這些模範軍守衛肯定會有小動作,必定會索賄,給他搜身的這模範軍總旗官卻是笑道:“這位公子,進城門左拐,裏麵有免費的熱水。您若沒有杯子也無妨,咱們這提供匠器坊出品的最新式竹筒保溫杯,隻需三十個大錢一隻,您現在倒滿一杯熱水,保管您午後喝的時候還是溫的。”

  “嗯?”

  公子哥一個機靈。

  什麽意思?

  這些大頭兵還做買賣?是要強買強賣嗎?

  可來不及思慮許多,這模範軍總旗官已經笑著請他進城。

  來到渾厚的城牆內一看,果然,這裏有許多年輕而且很漂亮的女人,有的在燒水,有的在雨棚下的攤子邊賣著所謂的‘竹筒保溫杯’。

  一看到公子哥過來,一個眼睛很大、也就二十出頭的年輕女人忙陪笑道:“這位公子,您需要保溫杯嗎?我們可以給您免費提供一些蒙山香茶,這可都是今年的新茶喲。”

  公子哥本來不想理會,可一看這年輕女人甜美的笑意,充滿期待的眼神,尤其是他此時剛吃了幹餅,嗓子裏幹幹燥燥的,很不舒服,便點了點頭,甕聲甕氣的道:“成。給我來一個吧。”

  “好來。這位公子,您的茶裏需要加作料嗎?我們提供甜味、酸味和鹹味三種。嗬嗬,您放心,這都是免費的。”

  “這……”

  看著年輕女人依然甜美的笑意,公子哥真的有點蒙了。

  這都是什麽玩意啊。

  喝茶居然還有這麽多門道。

  可他一時也來不及多想,隨口道:“就來酸味的吧。”

  “好來。您稍待。”

  很快,公子哥便看到,年輕女人熟練的給他泡了一杯茶,裏麵又加上了一片小小的橘皮。

  須臾,這什麽竹筒保溫杯中的茶葉便擴散開來,綠色的茶葉和黃色橘皮,讓人的眼睛一下子就舒服了不少,而且,盈盈幽香撲麵而來。

  機械般接過了茶杯,感受著其中的熱度,嗅著新茶的香氣,公子哥這一路的疲憊都消散了不少。

  忙又看向旁邊,幾個年輕女人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而不遠處,還有賣各式茶點,以及吃午飯的攤子。

  公子哥想了想,忙招呼過老車夫,“老漢兒,這海城這邊,一直都這麽熱鬧嗎?”

  老車夫很自豪的笑道:“公子爺,這還是不熱鬧的時候呢。主要是這幾天天有雨,道路泥濘不好走,若是放在正常天氣,那才叫一個熱鬧呢。”

  看著老車夫眉飛色舞的模樣,公子哥心中愈發不爽,調侃道:“老漢兒,本公子記得你是青州人吧,怎麽對海城這麽親?人都說故土難離,難不成,你還打算來這海城安家?”

  “咳。公子爺,瞧您說的。我老漢兒雖不是海城人,可我大女兒和二女兒,都找了海城的婆家,我每月都要來這邊好幾趟。要不是舍不得老家的那兩間房,我老漢兒早就來海城安家咯。”

  “……”

  公子哥一陣無言。

  得,白說了。

  這老頭兒明顯被徐長青那國賊洗腦了。

  穿過了一道又一道厚實的城牆,終於來到了寬闊的海城城內,公子哥眉頭又皺起來。

  朦朧雨霧中,他很快便發現了海城的與眾不同。

  第一印象便是幹淨。

  周圍的空地上,有石麵,有鵝卵石,但更多的,還是一種他叫不出名字來的東西,卻又明顯不是泥土。

  而且,周圍的空閑裏,都種滿了花花草草,在細雨的滋潤下,到處都透露著旺盛的生機,讓人的心情不自禁便好起來。

  雖不如南方的雨巷那麽令他熟悉,可這種寬闊中透露出來的雄渾大氣,卻又讓他並不討厭……

  公子哥倒是很想問問車夫,這地,尤其是這路,到底是什麽物什鋪就的。

  可想起老漢兒有點瞧不起他的模樣,他還是忍住了。

  他堂堂進士及第的大才子,難道,要讓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漢兒瞧不起?

  反正他的朋友馬上就過來接他了。

  正思慮間,不遠處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撐著一把油紙傘,急急的迎過來:“梅村兄,可是梅村兄的馬車?”

  公子哥忙撩大了簾子,笑道:“辟疆兄,我在這裏。”

  “哈哈,梅村兄,終於等到你了。我剛才在城門外等了好一通,卻一直沒等到你,一打聽,才知道你已經進城了。”

  片刻,馬車停下,冒辟疆小心收起了傘,笑著上車來。

  老車夫倒也沒說什麽,繼續往城裏趕。

  待拉上了簾子,冒辟疆這才苦笑道:“梅村兄,讓你見笑了,冒某這些時日,手頭略緊,不過我已經在城裏安排好了酒宴,咱們先過去好好吃一頓,給梅村兄接風洗塵。”

  這梅村兄不是別人,正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作者,崇禎四年進士及第的吳中大才子吳偉業,吳駿公,號梅村。

  吳梅村是知道冒辟疆的底子的,更知道他這段時間很不容易,忙笑道:“辟疆兄,你還是那麽客氣啊。成。咱們多日未見,一定要好好喝一杯。”

  但話雖這麽說,他心底裏卻是打定了主意,等吃飽喝足,他一定要提前把賬結了。

  冒辟疆之所以沒有備下車馬過來,必定是要把銀子都花在這頓接風宴上了。

  李太白曾有詩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而人生在太多的時候,比蜀道可是要難多了。

  吳梅村混到此時,年紀輕輕便是上了岸,更與多位名滿天下的花魁交好,他的情商自是不低的。

  此時條件雖是略有簡陋,可兩人在車上一邊看著海城愜意的風景,一邊回想年輕時的往事,倒也是不亦快哉。

  隻不過,吳梅村究竟還是有著他的倨傲,始終不曾問起海城的狀況,更沒有貿然問冒辟疆的近況。

  大半個時辰後,馬車終於來到了海城的內城區。

  這裏的建設儼然比外城要好的多的多。

  一進入內城,繁華,舒適,愜意,便是撲麵而來。

  吳梅村一時也不得不感歎,海城此時縱然還很年輕,缺少底蘊,可那種生機,不論南京城、還是蘇杭,都比不上。

  這裏的每個人,似乎都充滿著無限活力。

  很快,馬車到了一個略有些不上檔次,但是卻極為幹淨的路邊魚館。

  冒辟疆稍有尷尬,但很快便釋然,笑著解釋道:“梅村兄,讓你見笑了,冒某最近著實……不過冒某可絕沒有怠慢梅村兄的心思,梅村兄你別看這魚館條件略有簡陋,可老板娘的手藝著實不錯,許多海城的權貴都經常來這邊吃飯。甚至,太子爺也經常令人在這邊打包呢。”

  吳梅村有點皺眉,但很快便釋然開來,大笑道:“冒兄,你這話可就多餘了。你我同僚,天大地大,喝酒最大。來來來,咱們今天一定要不醉不歸!”

  華國古時的文人就是這樣,條件可以簡陋,但氣節不能丟。

  就像是後世的那句話:“你吃什麽不重要,什麽環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誰陪著你吃。”

  兩人來到竹板子隔出來的小雅間,因為冒辟疆很早就點好了菜,不多時,一條清蒸大魚,幾個精致的小菜,便是被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盈盈端上來。

  冒辟疆這時已經陪著吳梅村喝了幾杯酒,笑道:“來,梅村兄,先嚐嚐。這都是最新鮮的海魚,跟咱們吳中可不是一個做法。”

  這條魚賣相著實不錯,關鍵是香氣怡人,吳梅村這時也來了食欲,小心嚐了一口,片刻,眼睛不由大亮,讚道:“好手段那。鮮而不腥,甜而不膩,嫩又爽.滑,而且,還有很多,很多我從沒嚐過、卻是極好吃的味道。這位廚子,是個好手啊。不比西湖醋魚差多少。”

  聽到吳梅村給了這麽高的點評,冒辟疆也隻覺顏麵生光,用小錢辦大事了,忙故作神秘的笑道:“好吃梅村兄可一定要多吃點。對了,梅村兄,你可知,烹製這條魚的好手,是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