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作者:紙花船      更新:2020-02-29 17:31      字數:3465
  西北的變局徐長青早有預料,可也沒想到,一旦迸發,竟然會這麽猛,更這麽的烈!

  丁啟睿麾下匯聚了西北各地五萬餘人,卻是在一夜之間,被流民軍主力吃掉多半,隻留下他和猛如虎、高傑等不到萬人的殘部,突圍向山西方向。

  這一來,朝廷在西北腹地,便隻有孫傳庭一部可戰之兵了。

  西京方麵,防禦雖還算是周密,可若不能在短時間內盡快化解包圍,按照此時的物資貯備程度,崩盤,隻在瞬息之間……

  大明的末世亂局,已經正式開始噴發了……

  “長青,沒,沒事吧……”

  好一會兒,顧橫波見徐長青長舒一口氣,臉色稍稍轉緩,這才小心問道。

  “嗬嗬,沒事,咱們今天早些休息吧。”

  徐長青笑著攬住顧橫波,眼神卻是逐漸陰翳。

  “好。我去收拾床鋪。”

  顧橫波知趣的沒有多問,乖巧的起身來去收拾床鋪。

  看著顧橫波曼妙的倩影,徐長青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閉上了眼睛。

  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啊!

  ……

  西北的變局徐長青就算擔憂,可此時卻根本發不上力。

  連綿征戰,模範軍的將士們也需要休息調整,更關鍵的是物資儲備現在根本跟不上。

  若是貿然出兵,恐怕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得把自己搭上。

  更不要提,徐長青大婚在即,就算朝廷完全信任徐長青,撥付各項戰略貯備,有求必應,等徐長青和模範軍抵達戰場,也得三個月之後了。

  接下來的數天,徐長青壓製了西北方麵的消息,不讓其在百姓們中間傳播,但在暗地裏,卻是加大了對西北局勢的打探,同時令政事署和軍方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

  很快,西北方麵越來越多的消息傳過來。

  丁啟睿、猛如虎他們之所以失敗,是遭受到了流民軍的‘誘敵深入’之計。

  流民軍以諸多物資和女人為誘餌,拉了個口袋,掘開了洛水,好大喜功又眼高手低的丁啟睿等人根本沒什麽防備,讓流民軍主力懟了個正著,直接導致全局崩盤!

  朝廷方麵此時也算做出了精準的反應,征調孫傳庭部、包括山西諸部和大同王樸部,前去救援西京。

  可流民軍對西京的攻勢很謹慎,圍而不打,隻是切斷了西京與外界聯絡的通道,儼然圖謀更大。

  而幾天之後,還未等孫傳庭諸部趕到西京戰場,一直龜縮在湖廣和四川交界的獻賊張獻忠也有了大動作,開始正式進軍四川腹地。

  一時間,大明的西北、西南兩片腹地,皆是烽火連綿,末世景象,越來越甚。

  “主公,現在的局勢,有些不容樂觀。流賊這擺明了是誘敵深入,可官軍這邊……孫部堂雖是百戰宿將,號稱擁兵數萬,可其麾下,真正能操控的兵力,並不多。而且,在內部,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與流賊有所牽扯。現在,唯一可以指望的,隻能是定北伯的大同軍主力了……”

  官廳內,李岩詳細對徐長青匯報著這些時日他匯總到的核心。

  隻是,這種事情,他也不好說的太直白,隻能讓徐長青一邊看資料,一邊補充分析。

  徐長青自是明白李岩的意思。

  他是不讚成即刻出兵的,因為天下大勢,已經開始發展向一個不可預知的局麵。

  是大亂,但卻也是巨大的機會!

  這種狀態,手裏有強兵在手,隻有穩坐釣魚台,才會獲得更大、更優質的利益。

  就像是在曆史上,清軍是完全有能力攻克京師,進而蕩平天下的,可為什麽不攻,把這塊肥肉留給流民軍?

  一方麵是當時他們的實力稍稍有所欠缺,就算拿下了京師,推平了北國,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大。

  再者,也是最關鍵的,名不正言不順!

  隻有大明的局勢愈發混亂,他們才能從其中收割到最優質的利益!

  徐長青這幾天也感覺到政事署的波動。

  他一直刻意栽培,而且小心嗬護的東西,已經衝破了萌芽期,開始茁壯成長並且發展了……

  如果能有選擇,徐長青真的不想讓清軍入關,天下生靈塗炭,無數大明百姓淪為滿清的奴才,豬羊一般。

  可此時,大明在根子上都已經爛透了,不拔除這些膿瘡,根本改變不了分毫!

  最關鍵的是,以徐長青此時的基業,哪怕拚上了身家性命,也很難阻止這股大勢。

  “軍師有何高見?”

  徐長青的聲音有些說不出的嘶啞。

  這絕對是個艱難的時刻!

  有心殺敵,卻是無力回天,阻擋不了這恐怖的曆史車輪……

  李岩精神一振,思慮片刻,這才小心道:“主公,流賊的意圖已經明顯,這就是圍點打援。以屬下之見……”

  李岩頓了一下,真誠而又勇敢的看向了徐長青的眼睛:“我官軍主力,恐怕並不是流賊主力的對手……這種狀態,流賊勢起,誰去都要倒黴。我模範軍此時雖是威震天下,可內部還有諸多事情沒有處理妥當,若是貿然,恐怕,非但不會有什麽好的效果,反而是……肯定主公三思,以大局為重那!”

  “撲通!”

  說完,李岩跪在地上,拚命磕頭。

  徐長青長長吐出一口氣,心中一時說不出的滋味。

  此時,形勢雖還沒有明朗化,可有著在流民軍效力的經驗,李岩看當下的時局,比其他人都要透徹的多的多!

  他不看好朝廷,也不好看流民軍……

  此時他能做出這番表態,絕對是拿著身家性命對徐長青表忠誠。

  徐長青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些渾濁。

  雖說明知道怎麽選擇是對的,可真要做出這個決定,還是讓徐長青心裏萬般的難受,更是極度的艱難……

  “軍師,你先下去吧,此事,我會好好思量,慎重決斷!”

  “是……”

  李岩不再多說什麽,恭敬退出官廳,然而心中卻是已經下定了決斷,就算是拚上了性命,也絕對不能讓徐長青做出錯誤的選擇。

  看著李岩離去,徐長青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事到此時,徐長青能做的事情,都已經盡最大努力去做了,從鬆錦開始,包括後來的中原,再加上清軍此次入關,徐長青都是拚盡了全力,也算是為大明留下了一絲香火。

  然而,冰凍三尺,又怎能是一日之寒?

  頑疾的源頭不除,在麵臨這種直接關乎大勢走向的抉擇之時,還是沒有足夠的餘力啊……

  ……

  接下來幾天,無數的探馬飛速往返於海城和西北方向,戰場的情報也像是雪片一般,不斷傳遞到徐長青手裏。

  讓徐長青稍稍慶幸的是,孫傳庭不愧是大明最後的脊梁,洞悉了流民軍主力的意圖之後,他並沒有著急冒進,而是匯聚了各處兵馬,在渭南整軍。

  這一來,流賊方麵的壓力就大了。

  明軍就算再窮,卻畢竟還有整個大明為支撐,而流民軍主力這邊,有的隻是這些時日在這些窮困之地、好不容易積攢的餘糧。

  隻要孫傳庭能穩住一兩個月,明軍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就算不能徹底平定流民軍主力,把他們擊潰,將他們重創還是有戲的。

  現在,徐長青最擔心的是,崇禎皇帝到底能不能忍,能不能在這種時候做出正確的決斷。

  倘若崇禎皇帝還是老性子,急功近利,那,恐怕大羅神仙也回天乏力了……

  時間飛速流逝。

  眨眼,還有幾天就到徐長青大婚的吉時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也像是潮水一般匯聚海城。

  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身為徐長青的把兄弟,王樸肯定是要親自過來的,可此時,他顯然是來不了了,當然,令人咋舌的厚禮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隨著各處賓朋到來,也是傳來了西北方向的諸多消息。

  這天,徐長青招呼完了客人,正準備去內書房休息一下,卻是被吳襄懟住了:“長青,西北方麵的局勢,你有什麽想法?”

  吳襄直接把徐長青懟在了官廳,這讓徐長青不想招待也得好好招待了。

  這些時日,吳襄在海城還是極為愜意的。

  他自幼便在遼東征戰,非常適應海邊的氣候,而海城比遼東要往南多了,氣候比之遼東也是更為怡人。

  加之海城的城市建設很好,不僅道路寬,而且更幹淨,尤其是海城貿易很發達,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隻要有銀子,都能買的到,著實是個宜居置地。

  然而西北的變局,卻是讓吳襄一下子緊張起來。

  “嶽父,您怎麽看?”

  俏麗的小婢奉上了香茗,徐長青並沒有著急表態,而是把皮球又踢回給了吳襄。

  吳襄苦笑,長長歎息一聲:“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孫部堂這邊,看似兵強馬壯,實則盡是雜牌。想要真正有所建樹,還是要指望九邊精銳,尤其是定北伯部。不過……”

  說著,吳襄看向徐長青:“老夫擔心,事情可能還會出現變故,到時,長青你少不得又要奔赴西北戰場那。”

  徐長青緩緩點頭,吳襄畢竟老謀深算,他的閱曆和眼光是絕沒有問題的。

  其實,很多事情大家都明白,隻是從沒有人說出來,放在台麵上。

  大明文臣領軍的這一套,在太平歲月,自是沒什麽問題,可,落到此時,真正需要打硬仗,玩命死磕了,諸多矛盾就暴露出來。

  派係太多,山頭太多,文臣沒有直屬嫡係,朝廷日漸式微,怎麽可能鎮得住這幫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慣了的大軍頭們?

  “嶽父,您老有什麽建議嗎?”

  看徐長青根本不表態,吳襄心中暗罵了一句‘小狐狸’,不過,一個女婿半個兒,徐長青此時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比之他們吳家也絲毫不遜色了,甚至還尤有勝出。

  吳襄想了一下,提點道:“當下之際,還是先把婚禮的事情辦好吧。聖賢有雲,齊家治國平天下!長青,你還年輕,有事情提前布局,籌謀,是對的,但也不要太過。畢竟,這世上,有太多的事情,是咱們人力所不能及。盡人事,聽天命即可!老天爺是不會辜負真正做事的人的。”

  徐長青重重點了點頭,心中也是豁然開朗了許多。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已經阻止不了的事情,與其花費心思浪費在這上麵,還不如做好自己,牢牢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東西!

  “嶽父大人教誨,小婿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