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退兵
作者:紙花船      更新:2020-02-29 17:29      字數:3527
  子時末,徐長青這才有些醉醺醺的離開了吳府。

  吳三桂和吳三妹都已經為徐長青準備好了留宿的一切事宜,包括暖床的人兒都選好了。

  但最終,徐長青還是拒絕了吳三桂兄妹的提議。

  與吳家聯姻,的確是徐長青的選擇,但,並不意味著,徐長青就會一根筋的跟吳家綁在一條船上。

  之所以與吳家聯姻,更多的,徐長青是因為吳三妹這個甜妞兒本身,而不是吳家的勢力。

  徐長青今晚與吳三桂聊了很多,也著實對吳三桂了解的更加深刻。

  坦白說,吳三桂本身的底蘊,素質,要遠遠超越徐長青此時接觸過的諸多戰將中的任何一個!

  如果拋卻了其他因素,單純具體到軍事上,吳三桂絕對是人中龍鳳中的龍鳳!

  所以,今晚徐長青也著重與吳三桂聊了遊擊戰的諸多核心問題。

  到此時,徐長青真的不屑於在這方麵藏私!

  主要是大明此時的局勢,真的有點病入膏肓了。

  遼地這邊雖是暫時平息,但是,中原,湖廣,四川,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已然是越發的活躍。

  後世,人們常說,鬆錦是大明帝國的喪鍾。

  因為失掉了鬆錦之戰,明軍九邊精銳基本上毀於一旦,沒兵打韃子了,更沒兵打流民軍了。

  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正確,或者說並不準確。

  大明的確病入膏肓,軍隊有很大問題,但更多的問題是……

  是天子,是朝廷本身!

  後世無數大神複盤,哪怕是鬆錦之後,如果朝廷中樞做出正確決策,大明依然是有著很大餘力的。

  而此時,有著徐長青的存在,大明在鬆錦沒敗,形勢比曆史上要好太多太多了。

  但徐長青畢竟不能替中樞做決定,所以隻能提前籌謀。

  吳三桂麾下的關寧軍精銳,是具備與滿清遊擊戰的實力的,而且,此時吳三桂這個盤子,也隻有遊擊戰這一條路可走了。

  這不僅能解決遼地困局,而且,必將使吳三桂麾下的精銳,愈發的精銳!

  因為吳三桂不缺錢,不缺糧,更不缺人!

  隻要吳三桂能穩住遼地局麵,大明的大盤子至少還能多撐一會兒,這也是給徐長青更多的發展時間。

  而就算之後真的跟吳三桂對決,徐長青也絲毫不虛。

  吳三桂就算是人中龍鳳,卻究竟還是被時代所局限,隻要給徐長青一些時間,徐長青有著充裕的把握,可以打造出一支隻會比關寧鐵騎更強大的精銳來!

  徐長青剛出吳府沒片刻,吳三妹便是追了過來,直接上了馬車。

  然後,一邊服侍著徐長青喝些她剛剛帶來的醒酒湯,一邊撅著小嘴極為不爽道:“喝了這麽多,還非要逞強。我二哥都醉倒了。你們兩個到底喝了多少啊。我還是第一次見我二哥醉倒呢。”

  徐長青此時儼然不會多話,愜意的享用著吳三妹的服侍。

  ……

  因為大框架被定下來,接下來的幾天,頗為的平靜。

  徐長青帶著李幼薇和吳三妹在希望島,鯊魚島往返數次,將兩個大島上的框架體係愈發完善。

  現在這種狀態,徐長青每天隻需提供三四千斤糧食,便是可維持整個大盤、快三萬人的節奏。

  不論是希望島,鯊魚島,以及豬蹄島,現在的捕魚量都是在穩步提升。

  而且,忠叔、光叔、紅叔他們,正在研究利用船隊出海捕魚,一旦這方麵有了收獲,那徐長青的負擔將會更輕。

  不過,一天三四千斤糧食,也絕不是個小數目,徐長青此時雖是還有不少積蓄存留,可是卻沒活水進賬了。

  這也讓的徐長青無比期待,朝廷那邊趕緊傳來音訊,關於退兵的事情。

  不退兵,大家肯定誰都不能走。

  好在有著王承恩在這邊,這個效率提高了很多。

  ……

  大明崇禎十四年,九月初四日,一大早,各部終於等來了守候已久的佳音!

  聖旨到了,通令各部盡快撤軍!

  吳三桂已經接管大盤,清軍主力此時早已經過了遼河、三岔河,退兵的時機已經成熟。

  頓時,整個明軍營地一片歡欣鼓舞。

  在這邊熬了快半年了,終於能回家了啊。

  徐長青也是極為振奮,照目前這個態勢,明後天,徐長青就可以先行返程,返回薊鎮老家,跟母親好好商議下未來的籌謀了。

  之前,徐長青本來還打算到遼河、三岔河一線,趁著封凍期之前,懟著清軍再做幾票的。

  但目前的事態,這有點不合時宜……

  那些人口多是吳三桂、王廷臣、劉肇基、馬科等人治下,關係錯綜複雜,儼然不是好兵源。

  ……

  九月初五,在王承恩的親自撫慰之下,山海關馬科部率先退兵,由此拉開了退兵的大潮。

  九月初五一天,馬科,唐通,白廣恩,包括曹變蛟,王樸,楊國柱,李輔明眾將,都是開始先行退兵。

  徐長青倒也想退兵。

  可惜,實力不允許啊。

  好在徐長青早已經跟王承恩和洪承疇通稟,在寧遠東線這邊的海邊營地築堡,待到封賞具體之後,再進行撤離。

  九月初六,把遼地的整體事務交給忠叔統籌,馬欒,張宏強,梅燕,包括張龍,張虎,趙啟亮,王洪洋等人輔助。

  徐長青帶著李幼薇,吳三妹,包括趙增金,二狗,王安山,毛群,毛鐵錘,秀才,許姑娘等一眾家丁骨血在內的五百多親隨,攜帶著八百多匹戰馬,浩浩湯湯的前往山海關方向,準備先行返回薊鎮老家。

  此時封賞的具體雖是還沒有定下來,但朝廷已經給出了時間,大概在十月初、或是十月中旬左右。

  畢竟打仗這麽久了,肯定有許多後續事務需要統籌。

  而且,誰都有家人,總要回去陪伴下父母,老婆孩子的。

  出了寧遠城,到處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撤離隊伍。

  因為先天性的劣勢,明軍的戰馬實在是太少了,有馬的究竟是少數。

  哪怕是徐長青拚命往懷裏摟,吳三桂、王廷臣、楊國柱等人又送了徐長青一些馬,不過也就湊了八百之數。

  不過,等到了山海關,身為老泰山的李世忠,肯定是不能不出血的,給徐長青添個領頭,把這八百湊個整兒,問題應該不大。

  此時,還有一個事情必須要說明一下。

  那便是吳三妹身邊的一個大通房丫鬟,正是之前吳家準備好的為徐長青暖床的那一位,也被帶到了徐長青身邊。

  這通房丫鬟叫暇兒,已經十七歲,快十八歲了。

  她本來不是吳家的丫鬟,而是吳家當年一位重要家奴的嫡親女兒,被吳家幾乎等同於小姐在養,以後是準備嫁給強有力的將門子弟,為吳家擴展人脈的。

  然而!

  徐長青起飛的速度太快了,又有李幼薇和李家在旁邊競爭,吳三桂和吳家也是出血了。

  暇兒不僅身材高挑,容貌那更是沒的說,肌膚雪白,身段更是一等一的婀娜。

  她的父親雖是吳家的心腹家奴,但是,卻是妥妥當當的江南人,正兒八經的蘇州小家碧玉。

  縱然在遼地長大,可因為她母親的精心嗬護,讓的她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靈韻。

  此時,不僅暇兒過來,她的母親,那位剛剛滿三十五歲的蘇州女人,也是跟著一起過來。

  當然,吳家肯定不會無的放矢。

  暇兒,之後將成為徐長青的三夫人。

  這雖是讓徐長青極為妥帖,穆然又得了一位佳人入宅中,而且,跟那位小丈母娘猶如姐妹一般…

  但是李幼薇的心情卻有點不美了……

  這妞兒一路上一直沒說什麽,可俏臉又恢複了之前的冷若寒霜……

  因為隊伍中有著不少女眷,徐長青也是特意買了幾輛舒適的馬車,讓女眷們乘坐。

  這就讓的隊伍的速度不可能快起來。

  不過,徐長青也不著急,此時他已經派人回三屯營徐家莊傳信了,讓母親那邊多準備一下也好。

  凱旋而歸。

  大家心情都不錯,處處洋溢著歡快與笑意。

  可惜。

  周圍的景兒有點傷了,除了撤退的各部軍兵,更多的便是蕭瑟、蒼涼與灰燼。

  這些韃子是真他麽的不幹人事兒,比當年的小鬼子也差不多了,完全就是‘三光政策’。

  好在此時狗日的終於走了。

  傍晚,隊伍順利抵達了此行的第一個中轉站,蛇山務堡。

  蛇山務堡雖是處在海邊,地形也頗為險峻,然而,此戰依舊是沒有逃過韃子的毒手,堡城坍塌大片,到處都是煙熏火燎後的痕跡,早已經沒有了人煙的跡象。

  幸的這邊有不少沙灘不錯。

  隨著營地在雪白的沙灘上紮下來,眾人的心情也逐漸明朗起來。

  本來徐長青是想走海路過來的,畢竟,船隊的水手們早已經被徐長青唬住了,都巴不得給徐長青效力。

  可惜停泊是大問題,徐長青究竟還是人手太少,根基太淺。

  而且,船隊留在寧遠這邊,萬一發生變故,也會有更好的應對。

  熱熱鬧鬧的吃完晚飯,徐長青的心也開始止不住的火熱起來。

  暇兒此時已經是徐長青名正言順的私產,吳三妹都是應允了,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可徐長青剛想去暇兒母女的帳內,跟她們好好聊一聊,讓她們安心,李幼薇卻是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現在徐長青眼前,無比幽怨的看向徐長青。

  “噯……”

  徐長青頓時愣住了,忙是來到少女身前,“幼薇,怎麽了?”

  李幼薇美眸一下子紅了,卻不理徐長青,轉頭就走。

  徐長青有點無言。

  這特麽的,平時看李幼薇跟吳三妹撕逼,徐長青其實挺享受的,可此時這……

  徐長青一時真的有點啞巴吃黃連,有苦都說不出。

  但此時,肯定還是得先安撫李幼薇為主。

  快步追上李幼薇,李幼薇已經跑出營地幾百米,徐長青隻能拉著她在這邊坐下來,擺手讓急急跟過來的趙增金等人退回去。

  費了不少心思哄了好一會兒,李幼薇心情這才轉好,貝齒用力的咬著紅唇道:“徐大哥,你,你是不是……幼薇可以的,幼薇願意幫你做任何事!”

  看著李幼薇堅定的眼神,徐長青頓時一個頭有五個大。

  隻能小心跟李幼薇解釋,她還太小了,太早了對她身體不好。

  但李幼薇俏臉忽然一紅,然後,咬著徐長青的耳邊低低耳語幾句……

  “這……”

  瞬時換做徐長青尷尬了,無語道:“幼薇,你,你這是聽誰說的?”

  李幼薇俏臉紅的像是隻紅蘋果,卻是略有點小得意,“徐大哥,你不知道,咱們漢人有句老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