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史無前例的不世之功!
作者:紙花船      更新:2020-02-29 17:29      字數:3627
  今天繼續三更,跪求訂閱支持,小船多謝

  ~~~~~

  邱民仰如此強硬的態度,一眾人等都是有些無言。

  即便此時很多人對徐長青的好感,依然要遠遠高於此次‘冒進’的惡感,但此時,邱民仰如此憤怒的發話了,誰,誰又敢忤逆位高權重的遼東巡撫邱民仰?

  許多人都是為徐長青擔憂又可惜起來。

  縱然天縱之才,可,被撫台大人惦記上了,徐長青之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了喲。

  唯有洪承疇,依然是死死的眯著老眼,用力看著前方,不發一言。

  …

  很快,已經有徐長青三部的前鋒衝到了鬆山城這邊,開始大呼著對鬆山城報功:

  “大勝!我大明大勝哇!”

  “中軍徐長青徐爺,東協曹變蛟曹帥,大同王樸王帥,深夜突襲奴酋皇太極王帳得手,陣斬奴酋皇太極!”

  可惜,隔的距離還有些遠,一時聽不到到底喊得什麽。

  邱民仰頓時更加憤懣,一揮衣袖道:“通知城門,今天如果他們想進城,絕不可能!我大明,絕不能留如此跋扈愚昧之人!”

  邱民仰真的是被氣的找不到北了。

  他雖然主要負責遼東的後勤工作,在之前主力匯聚的時候也是時刻壓製著自己,保持著他的本分。

  但是,他邱民仰還不想死啊。

  主力戰陣的失守,有洪承疇在頂著,可~,鬆山已經是他最後的屏障了啊。

  如果鬆山有失,按照大明官員的守土之策,他邱民仰隻能為鬆山城陪葬。

  這已經涉及到了他的核心利益!

  尤其是此時洪承疇體弱,監軍張若麒不知所蹤,他邱民仰不出來主持大局,誰又來主持大局?

  “大勝!我大明大勝哇!”

  “徐長青徐爺,深夜突襲奴酋皇太極王帳,陣斬奴酋皇太極!”

  就在邱民仰忍不住還要發作,發泄心中邪火之時,不遠處的呼喊,又是傳了過來。

  此時那些將士已經衝到了鬆山城北大半裏之內,聲音清晰了不少。

  頓時,城頭上一眾人等都有些蒙了。

  “啥?”

  “我剛才聽到了啥?大勝?難道,咱們的人偷營打勝了?”

  “我,我好像也是聽到大勝呢。怎麽回事?”

  “沒錯,我也聽到了,好想是真的勝了啊。徐長青徐爺可從來沒有讓咱們失望過啊。”

  “真的勝了嗎?太好了,太好了啊。”

  “……”

  “勝,勝了?”

  邱民仰就像是被掐住了嘴巴的鴨子,剛到嘴邊的話一下子又被懟回到了嗓子眼裏,臉色一片陰沉,死死的盯著前方混亂又躁動的身影。

  很快,報功的將士們已經衝到了百多米外,急急的喘著粗氣,再次通報。

  “什麽?”

  “陣,陣斬奴酋皇太極?徐長青他,他斬殺了奴酋皇太極???????”

  邱民仰差點沒跳起來,整個人一時直有爆炸般的感覺。

  這怎麽可能?

  這怎麽可能呢?

  徐長青就算是神仙,又怎麽可能衝殺到精銳密集的皇太極的大營中,還,還陣斬了皇太極…?

  開什麽玩笑?

  不可能!

  這完全不可能啊。

  周圍,張鬥,王三禎,王廷臣,楊國柱,饒勳,王國峰等一眾人,也全都是傻了,根本不敢相信啊。

  因為這沒法相信啊。

  皇太極是什麽人?

  就算問遼地的三歲小兒那也能知曉啊,這可是滿清之主,大明最大的苦主啊。

  徐長青居然衝入皇太極的營地,把皇太極給宰了?????

  虛報這種功績,可不僅僅是要殺頭這麽簡單了,誅九族都有可能啊。

  許多人不由得開始為徐長青捏了一把汗。

  這位爺,膽子也太大了,膽大包天啊,居然敢報這種功績≈ap;……

  報功的將士們這時已經衝到了鬆山城下,眼見城頭上的大佬們居然不相信,他們也火了。

  他們拚死拚活,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好兄弟的性命,才是立下了如此大功,現在,大佬們居然不相信?

  領頭一個曹變蛟麾下的千戶當即道:“既然大人們不相信,那卑職等也不多說了。反正徐爺馬上就過來,皇太極的首級、屍體和儀仗也馬上就要過來,到時候各位大人親自看一下便知!”

  說著,這改了曹變蛟姓的曹姓千戶也懶得再理會這些大佬們,帶著他的兄弟們便是繞著城牆原路返回!

  “嘿!”

  “大膽,大膽,簡直是膽大包天!區區一個千戶,居然敢對本官這麽說話!氣煞我也,氣煞我也!徐長青,當誅啊!”

  邱民仰再也忍不住了,大發怒火。

  但片刻,邱民仰的火氣便是發不下去了,因為,前方已經有明軍兒郎扛著皇太極的金黃色正黃旗王旗大纛趕了過來。

  隨後,徐長青,王樸,曹變蛟,以及皇太極的屍體,皇太極的更多儀仗,皇太極的那把白老虎皮椅子,全是出現在了城頭上眾人眼前。

  尤其是徐長青腰後掛的那顆還滴著鮮血的首級,以及後背那還沒有來得及取出的鋒銳箭矢,是那麽的刺眼奪目。

  “這,這……”

  邱民仰還想說些什麽,卻是一個字也再說不出來,隻感覺老臉上火辣辣的疼。

  這,這徐長青,並不是冒進,更不是吹牛皮,而是,真的做成了嗎……

  幾分鍾之後,徐長青三人已經帶著數百號親兵,衝到了城頭之下。

  看著正被小廝攙扶著,顫顫巍巍的激動的想說些什麽,卻是張不開嘴巴的洪承疇。

  徐長青忙單膝跪地,將皇太極的首級和他的這把七星偃月刀,高高舉過頭頂,重重道:

  “督臣,卑職徐長青,幸不辱命,斬了奴酋皇太極的首級來給您報功了!”

  “……”

  “……”

  “……”

  洪承疇沉默半晌,這才是回神,再也控製不住他的情緒,老淚縱橫,顫抖的艱難道:“好,好,好啊!長青,你是個好孩子,吾相信你!吾早就說過,吾會一直相信你!你,沒有讓吾失望,你沒有讓天子、讓朝廷諸公、讓天下百姓失望啊!!!!”

  說著,洪承疇當即跪倒在城牆上,麵對西南方京師城的方向,拚命磕頭:“皇上,皇上啊,老臣洪承疇,就算是死,也能對您交代了哇!!!!”

  “東,東,東,東,東,東翁,這,這真是史無前例的蓋世之功啊,唉喲……”

  謝四新此時已經有點傻了,一邊嘟囔著,一邊想要把洪承疇扶起來,卻是自己先沒站穩,一個踉蹌一屁股摔倒在地上。

  若不是扶著洪承疇的小廝眼疾手快,恐怕,這廝能把洪承疇撲倒了。

  但此時卻沒有人笑謝四新,因為大家都差不多一個模樣,真的是被嚇得心肝兒都炸了。

  誰能想到,這位徐長青徐爺,不鳴則已,一鳴,這天地都要倒轉啊……

  國朝開國二百餘載,誰,又有誰,還有誰,立下過這種不世之功?

  而不遠處的邱民仰,整個人都是有些控製不住的哆嗦起來。

  這徐長青,真的,真的斬了皇太極?那,事情,似乎還沒有到最壞的程度啊……

  …

  城頭這邊的糟亂幾分鍾後才是稍稍平複下來。

  隨著城頭上放下了繩索吊籃,徐長青,曹變蛟和王樸都上到了城頭上,也帶上來皇太極的屍體、首級和大纛儀仗,洪承疇和邱民仰等人輪番確認之後,全部確定無誤,整個城頭上所有人這才是真正的放心徹底的興奮呼喊出來。

  王樸此時儼然已經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光點。

  哪怕他後背還插著一支羽箭,隱隱有血絲兒從箭矢頭上滲出來,可這廝卻是渾然不在意了,從上了城頭,這廝咧開的大嘴巴便沒有閉合過,跟這個聊幾句,跟那個問個好,直羨慕的楊國柱、王廷臣、饒勳他們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了。

  老曹雖是比王樸強點,可不知怎的,他那張大黑臉在此時居然不黑了,雖是極度想忍著不笑,可笑意根本就控製不住的從他的老臉上展露出來。

  至於洪承疇就更不要提了,此生都沒有像此時這麽暢快過。

  邱民仰更是早已經拋卻了之前的狠厲與尷尬,陪著無比熱切親昵的笑,看徐長青簡直比看他的親兒子還要親。

  徐長青此時臉上雖是掛著笑,連連對眾人拱手致意,可心底裏,早已經平靜下來。

  現在斬了皇太極,滿清群龍無首,必定會內鬥,的確是大明一個巨大的優勢。

  但是,這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不穩定、而且有強大致命威脅的可怕因素。

  曆史已經證明,豪格是爭不過多爾袞兄弟三個的。

  一個是豪格實力太單薄,皇太極沒有真正的給他鋪好路,這死胖子太自信了。

  再者,滿清內部自老奴時代的殘留,導致中立派有些過於強大了。

  豪格就一個正藍旗,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兄弟就兩白旗,剩下的兩紅旗,鑲藍旗,全是中立派!

  而兩黃旗在此時也可以看做是中立派,肯定會待價而沽。

  八旗中有五旗都他麽是中立派,這事情肯定不好搞!

  也無怪乎曆史上,滿清會推出福臨這個幼主,而摒棄就差太子頭銜的豪格了。

  幼主肯定比成年君主更好控製,也能更好的協調各方利益。

  而有‘八王議政’體係的存留,再加之老代善還活著,濟爾哈朗也不是等閑之輩,這種混亂,恐怕絕不會持續太久!

  一旦這些滿蒙王族勳貴們回過神來,要為皇太極報仇,鬆山區區小堡,拿什麽來守?

  另一個時空,清軍之所以吊著鬆山堡,無怪乎是殺雞儆猴,同時又圍點打援,要擊殺大明的有生力量。

  而此時,皇太極被徐長青斬首,不論是豪格得勝,還是多爾袞兄弟得勝,必定會拿鬆山城來祭旗、證道!

  鬆山,已經不能留!

  此時,曹變蛟、王樸的副將已經帶兒郎們返回南門營地,看著眼前眾人的興奮稍稍進入了舒緩期,徐長青清了清嗓子,開口了:“諸位,諸位暫且安靜一下。”

  眾人頓時都被徐長青的聲音吸引,停止了興奮,忙看過來。

  徐長青看向洪承疇,又看向邱民仰,旋即便是張鬥,王三禎,楊國柱,王廷臣,曹變蛟,王樸,饒勳等人。

  眾人一看徐長青這模樣,便是知道,徐長青似乎要宣布大事,都有些緊張起來。

  見眾人都開始冷靜,徐長青也不再保留,直接道:“督臣,撫台大人,諸位大人,軍門,我軍此時雖是斬了奴酋皇太極,但對大勢而言,卻並非是太有利!”

  看眾人都是有點懵逼,徐長青趁熱打鐵,直接把他的分析推斷對眾人敘述一遍。

  說到最後,徐長青眼睛一片凝重:“督臣,撫台大人,諸位大人,軍門,現在,是我們最好的機會,同時,恐怕也是我們最後能選擇的機會!為了我大明的國祚,為了我大明的億萬子民,還請督臣和撫台大人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