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弟弟們覺得自己又行了
作者:紙花船      更新:2020-04-16 18:40      字數:3680
  沒人知道朱慈烺與馬士英到底聊的是什麽,後來流傳出來的小道消息傳說,兩人似是聊了一個多時辰。

  當日晚間,朝廷便是派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開始控製輿論,避免不利於徐長青的風向傳播。

  而到了次日,南京京營的十幾萬軍力便是運轉了起來,開赴到大江沿線布防。

  隨之,朝廷向天下發出了勤王令,號召天下軍馬前來勤王,共保揚州。

  而內閣此時也是難得的高效率了一把,中午時分,便是對徐長青‘重開五軍都督府’的事情有了決議。

  ‘鑒於此時爭議太大,隻能先暫時擱置,但是內閣和朝廷、包括天子,都希望徐長青能及早出兵,化解這天下危局。繼續給徐長青增加了五千戶的食邑。’

  令人意味深長的是,這等命令,保密性竟然並不強,在發往海城的同時,也迅速在南京城內傳開來。

  由於朝廷的禁令,各人都已經不敢在公共場合議論此事,但是私下裏關上了大門,那等議論與消息的傳播速度,卻有點有過之而無不及。

  ……

  徐長青在次日中午便是收到了朝廷的回複,馬上召集李岩、楊忠良、李紅雲等人過來議事。

  海城此時已經動員了二十幾萬人的兵馬。

  其中十萬出頭的輔兵預備役係統早已經成行,隨時可以當做戰兵參戰,而剩餘十幾萬人的篩選工作也是緊鑼密鼓,預計三兩天內便是能有確切成果。

  海城在政令執行方麵的速度,不說冠絕天下,怕是也差不多了。

  “糊塗啊!”

  “內閣怎能如此糊塗!天子怎能如此糊塗!這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嗎!他們怎敢,他們怎敢啊!”

  李紅雲看完朝廷的公函便是要炸了,直捶胸頓足。

  此時李紅雲雖隻是政事署的三把手,但楊忠良已經老邁,任是誰都能明白,李紅雲更進一步,隻是時間問題。

  這也讓他一直充滿了幹勁,每天恍如都有使不完的力氣,乃至已經開始籌謀安撫江北,好好幹些實事,作為他的政績,為他上位做基礎。

  誰能想到,興奮的等了幾天,竟然等來的是朝廷的這等消息!

  這儼然是明擺著的對徐長青不信任,對他們所有人不信任!

  楊忠良也深沉的歎息一聲道:“朝廷此舉,讓人心寒那。但此事,若天子不授意,朝廷恐怕也不敢為之。”

  李岩用力的掐著印堂道:“天子與朝廷這個試探,未嚐不是想將咱們的軍!若是咱們不出兵,怕,那些風傳,就都要坐實了……”

  李紅雲此時也冷靜了些,眼睛卻是依然有點發紅,啐道:“他們這麽搞,就不怕揚州失守嗎?若揚州失守,看他們還能不能在南京坐穩屁股,天天享受榮華富貴!”

  李岩苦笑:“老李,發泄是沒用的。咱們現在還是得找出解決辦法來。”

  說著,他看向徐長青道:“不過主公這一招確實是妙,這麽一試探,什麽魑魅魍魎都跳出來了。”

  徐長青此時倒是極為平靜。

  此時這結果,很大程度上也在預料之中。

  用後世的玩笑話說,就是‘天晴了,雨停了,弟弟們覺得自己又行了。’

  南京這幫人這些年可沒少賣力積蓄實力。

  四年前,剛南遷時,南京雜七雜八的力量加起來,號稱是二十萬又三十萬的,但真正能戰之力絕對不會超過三五萬。

  這一點,後來徐長青還與史可法單獨聊過。

  但此時,徐長青的情報網絡已經得到了比較準確的消息,南京此時,三十萬戰兵或許有些困難,二十五萬,乃至二十七八萬卻是並不難。

  就算這其中多是私兵,烏合之眾,但帶給南京那幫人的信心儼然是無以複加的。

  這才是他們此時敢這樣的最大本錢!

  “嗬嗬,大家也別生氣,預料之中而已。帶著情緒工作可不是什麽好狀態。軍師,你先說說吧,你有什麽思量?”

  徐長青品了口茶,笑著看向李岩幾人。

  李岩苦笑,臉色卻隨之鄭重:“主公,這就是在將咱們的軍,逼著咱們做選擇。依屬下之見,咱們怕還是要出兵的。否則,揚州若有失,我大明的根骨都要遭受到重創啊……”

  說著,他忍不住深深歎息,難得的罵了句髒話道:“這些XX養的雜碎,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紅雲當即梗著脖子啐道:“難道,咱們真的要用咱們模範軍兒郎的鮮血,換取狗日的雜碎們日夜享樂嗎?”

  楊忠良也看向徐長青。

  徐長青笑了笑道:“老李,你別上火。現在已經這樣,咱們被人拿捏著,不想做也得去做。不過,那句老話怎麽說的來著?有因必有果!別看這幫人現在吃得歡,說不定哪天他們就要拉清單!”

  ……

  沒有得到‘元帥’的頭銜,徐長青依然決定出兵!

  並且,非但是徐長青出兵,王樸,王廷臣,劉肇基,包括劉澤清在內,皆是出兵。

  大明弘光四年三月二十九,徐長青大手一揮,模範軍點齊八萬精銳,率先乘船,直接沿海路直逼揚州方向。

  三月三十,博興的王樸,萊州的王廷臣,登州的劉肇基也相繼出兵,隻不過他們多是精騎,走陸路。

  隨之兩邊人便發出公告,號稱二十萬大軍,支援揚州。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便是南京的風聲一時間都是啞了火,沒人再敢輕易議論什麽。

  縱然他們再不爽徐長青,認為徐長青隻不過是個上不了台麵的泥腿子,但徐長青這麽多年的赫赫威名究竟擺在這裏,誰又敢輕視?

  南京。

  紫金山腳下的一座私密又幽靜的宅院裏。

  馬士英喝著苦茶,卻是感覺不到絲毫的苦味,再沒有了尋常的雅致,牛飲一般。

  旁邊,老友阮大铖儼然是看出來馬士英的波動,笑道:“瑤草兄勿憂。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咱們海城侯爺能走到此時,確有其過人之處。咱們何須拿咱們的短處,與之爭鋒?況乎,此次韃虜幾如是傾國之力,又哪像是尋常那麽簡單?瑤草兄且把心放到肚子裏便是,搞不好,這是一石三鳥之計。克複天下,隻在旦夕之間!”

  馬士英聽聞此言,忙是看向阮大铖,老眼逐漸亮了。

  阮大铖這話雖是說的沒有太明白,他又豈能不明白其中深意?

  說白了,就是隔岸觀火,坐山觀虎鬥。

  不僅讓清軍與模範軍殺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連帶著還能把史可法也給做掉。

  那時,他們還真有北方複土的可能。

  不過,想的雖好,但馬士英是深深了解徐長青的底蘊的,苦笑道:“就怕到時不如人所願,要引發更大波折啊。”

  “他敢!”

  阮大铖冷笑:“瑤草兄,你就是太過軟弱了。連帶著什麽候旬、高宏圖之流,都敢不給你麵子。現在好了,又來個黃澍。瑤草兄不會感覺不到此人的危險性吧?這幫人,都是居心叵測之輩,虎狼也。瑤草兄,現在你還不明白嗎?想救大明,想挽天下之傾頹,唯有瑤草兄你才行啊……”

  說著,他又引經據典,大肆對馬士英洗腦,讓的馬士英心底的忐忑逐漸的便是平複下來。

  不得不說,阮大铖有句話說的很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而他的長處,便是在於播弄是非,撥弄人心。

  這張嘴巴,簡直舌燦蓮花,便是馬士英都被他快忽悠瘸了。

  最終,馬士英堅定道:“既是如此,哪怕要做這個惡人,哪怕要被那徐長青報複,我馬某人也認了!”

  說著,他又對阮大铖保證,隻要熬過這一會兒,他必定會親自舉薦,讓阮大铖起複,乃至是入閣。

  阮大铖等的就是這句話,不由大喜,忙是連連作揖。

  當年在秦淮河上認識的一對酒肉朋友,儼然已經將江山作圖。

  ……

  模範軍主力與王樸、王廷臣等人出兵的消息擴散開之後,清軍也迅速進行了新的戰略布局。

  一直在揚州周邊肆虐活動的吳三桂、白廣恩、孔有德等諸部力量,紛紛回收,合圍向揚州方向。

  幾天時間,揚州四麵已經匯聚了三四十萬的人馬。

  這還隻是戰兵。

  若是加上輔兵、雜役、奴隸、女人……

  人群儼然是已經達到了百萬人以上。

  此時,站在揚州的城頭上看過去,四麵,到處都是營帳,到處都是旌旗,到處都是人影,簡直如林如海,一眼根本就看不到盡頭。

  史可法已經料到形勢危機,卻哪又能想到,事情竟然演變到了這等規模?

  百萬人圍城。

  這是個什麽概念?

  饒是揚州城內也有幾十萬人口,可,戰兵卻究竟隻有兩萬餘,還都是新軍。

  按照這個比例來算,清軍就算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他們給淹死……

  半晌,史可法歎息一聲,看向旁邊的揚州總兵周昌道:“周軍門,南京那邊的援軍什麽時候能到?”

  這周昌不是別人,正是徐長青當年在孝陵提拔的那位周副將。

  南京這幫人在私底下一直積蓄,圖謀不軌,徐長青儼然也沒閑著。

  周昌一聽這個話題就止不住來氣,啐道:“閣部,別說是援兵了,二月的餉還沒到呢。本來前幾天就要發給咱們,卑職也一直在等著,卻是一直被拖到了現在。今早卑職的人又去催問,您猜他們怎麽說?”

  周昌看史可法轉頭看向他,當即狠狠啐道:“他們說京營已經在大江沿線布防,軍需要先以京營為主,等京營完了,才輪到咱們這邊!”

  “什麽?”

  史可法不可思議的看向了周昌,眼神隨即變的冰冷,死死的盯著周昌,以為他在說謊。

  周昌頓時更憋屈,負氣般道:“閣部若是不信,隻管問史副將便是了。今早他的人也一起過去了。”

  史可法忙看向他的親侄子史德威。

  史德威也是滿臉不爽,忙道:“閣部,的確是這樣。本來一早卑職便要給您匯報,但您一直在城頭這邊……”

  “……”

  史可法的臉龐肉眼可見的飛速漲紅起來,止不住就要破口大罵。

  可罵聲還沒出口,不遠處忽然有士兵驚呼:“閣部,不好了,韃子要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