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擺脫男主角10
作者:生氣的垃圾桶      更新:2020-07-31 21:20      字數:2206
  鎮南候還得回邊關,這次他連王母跟他娘也一塊兒帶走了,本來想把小女兒帶走,畢竟他們籌謀的事留在京都太危險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還是離京都遠遠的安全,趙楠死活不幹,也就罷了,王漸煬跟王漸榕也直接留下了。

  自從趙楠被賜婚,董少凡來找過她幾次,都沒有見,董少凡很傷心的樣子,如今王漸初也長大了,姑母也去了邊關,王漸煬又娶了媳婦,他一個外男自然留不得了,也就回了董府,趙楠也沒去送他。

  自從她來,就很少搭理董少凡,滿臉的心機,也不知道王漸初看上他什麽。

  這次鎮南候回邊關,趙楠把護神術傳授給了他,交代他回去讓兵營裏的兵都修習這門功法,她們家既然要造反,那就得做好準備,保證萬無一失。

  這段時間,她也一直在督促兩個哥哥修煉,晚上一家人幾乎都是不睡覺,徹夜修煉,薑映雪也沒有被放過。

  薑映雪越發覺得這個小姑子神秘起來,不過一家人總是不會害她就對了。

  有薑映雪這個先知在,他們提前部署了大的方向,也提前拉攏了不少的能人異士。

  很快,京都來了一場誰都沒有事先發覺的瘟疫,皇上還有各位皇子都為這件事焦頭爛額。

  上輩子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赤腳大夫弄出了解藥,這輩子此人早早的被趙楠拉到了自己的陣營。

  在百姓民不聊生的情況下,鎮南候府突然如天神下凡,帶來了解藥,一時之間,鎮南候府風頭大勝,甚至超過了皇帝的威望。

  “該死!”皇帝打翻了一桌的奏折。

  接著冷笑道“好一個鎮南候府,老東西走了,小東西也不省心。”

  鄭淑妃在一旁安慰道“皇上莫急,鎮南候府再蹦躂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罷了,這鎮南候現如今不在京都,就幾個黃口小兒,要生要死還不是皇上一句話。”

  “黃口小兒幹得出這種事?現在京都誰人不知鎮南候府,比朕的威望還要更甚。”

  盡管心中氣急,可就是這樣,皇帝還是不得不讚揚鎮南候府,這節骨眼,他要是對鎮南候府做了什麽,那可就是傷害了百姓啊!這可是百姓們的救命恩人。

  甚至還得賞賜,不然以後還有誰願意做功臣。

  有鄭淑妃在一旁瞎出主意,皇帝有了羞辱鎮南候府的好方法,給鎮南候府賞賜了一塊禦筆親提的“積善之家”牌匾。

  如此,鎮南候府不僅沒得到實質性的賞賜,甚至還一躍成為積善之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累計聲望很容易,要摧毀也不難,一旦給百姓這樣的刻板印象,以後但凡鎮南候府出一點差錯,百姓也會罵死他們。

  趙楠一家人圍著這個牌匾看。

  嗬,皇帝這一手還真是玩的幼稚,也不知道是誰出的這主意,這塊牌匾相當於是全民監督的效用,皇帝能想到的事情,難道他們鎮南候府的人想不到?想逼他們犯錯,那他們就先逼皇帝一把。

  很快,機會再次到來。

  起因是一件很小的事,王漸榕跟鄭家小公子起了衝突,被鄭家小公子告到鄭淑妃那兒去了,鄭淑妃是皇帝寵妃,二皇子的母妃,她自然是討厭三皇子,畢竟這位可是會威脅她兒子的地位的,連帶著三皇子未來的親家鎮南候府也討厭,這些可都是阻擋她兒子奪嫡的絆腳石。

  尤其是鎮南候府,一旦跟三皇子成親,那就是楚澤宸最大的依仗,她絕不容許!

  鄭淑妃當即找到皇帝,又哭哭啼啼告了一狀,皇帝很是安慰了一番這位寵妃,吩咐人直接將王漸榕關進了牢裏,說是此事需要調查清楚,再放人。

  誰知道這件事要調查到什麽去,明擺著就是針對鎮南候府。

  高丞相知道後也隻是搖頭歎息“皇上到底年級大了!”

  鎮南候府自然是不服的,趙楠直接上京昭尹府門口擊鼓鳴冤,京昭尹也不敢不受理啊,隻好開門放鎮南候府的千金,未來的三皇子妃進來,詳細詢問。

  擊鼓鳴冤可是開堂審理,百姓們可都搬好小凳子在門口吃瓜了。

  趙楠霹靂巴拉說了一通,將皇帝的遮羞布徹底拉了下來,又拉上了當日的證人,百姓這才搞懂是怎麽回事。

  原來當日王漸榕去京都酒樓吃食,正好在街上遇到了鄭家小公子,這鄭家公子就是個紈絝子弟,整日不務正業,大家多少也都知道,隻是礙於他是最受寵的鄭淑妃的親弟弟,也沒人敢教訓他。

  當日在街上,鄭公子看到路邊一賣豆腐的美人,當時就見色起意,要強搶民女,嘴上喊著要讓那女子做他的第十八房小妾,那女子自是不幹,可那爭鬥得過權貴子弟,不得已竟是要自戕來保衛清白,幸好鎮南候府的二公子剛好路過,救了那女子。

  就這事,最後卻是鎮南候府的二公子被關進獄中,鄭家公子反而什麽事沒有,聽說還是聖上的決定。

  當日賣豆腐那女子在一旁嬌豔欲滴的哭訴,任誰看了都有幾分心疼,京昭尹簡直頭都要大了,這怎麽辦,不管他怎麽判決,都要得罪人,不管是鄭淑妃還是鎮南候府他都不敢得罪啊,隻好立即送信給宮裏,暫時結束了這場公堂會審。

  一時之間,百姓對皇室的聲討到了極點,這鎮南候府在百姓心中那是大善人,救了多少人啊,鄭家公子也不是這一天兩天這樣紈絝的,就這樣,聖上還包庇他。

  作為大商朝的子民,瞬間就對自己未來的處境堪憂,還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呢,這是同罪嗎?

  這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寵妃的弟弟,就能在京都這麽為所欲為,無法無天,要百姓真碰上皇親國戚,那還得了?雖說民不與官鬥,可耐不住有些貪官就要欺辱百姓,要這件事不公正解決,豈不是說以後隻要百姓遇上權貴,百姓就狀告無門?

  皇帝那邊收到信,倒是又生氣了,不過他也沒打算改,他是天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怎麽可以說翻案就翻案,至於百姓,這群人最是蠢笨,過不了幾天,京都有了別的事,就該忘記這件事了。

  也就沒當一回事,打定主意不放鎮南候府二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