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京城,我來了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30      字數:269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黎媽媽卻看出了她沒精神,借口送湯給她喝,讓小丫鬟去廚房取了燕窩粥,便去了蘇玉畹院子,看著她把燕窩粥喝了,問道:“怎的了?可是為著姑爺去京城的事?”

  蘇玉畹在黎媽媽麵前,是最孩子氣的。她搖搖頭,把邢予妍的情況說了,道:“媽媽,是不是天下男子都一樣?”

  對於這個事,黎媽媽還真不好說。

  她搖頭道:“這個媽媽不哄你,天下男子,大多如此,但也不是沒有那重情重義,不納妾收通房的。但這得賭運氣。”她撫摸著蘇玉畹烏黑油潤的頭發,聲音溫柔,“而且這種事,婚前是看不出來的。我看哪,邢姑娘的做法就很對。女人,最要不得的就是傻傻的一顆芳心全撲在男人身上,即便成了親,也得保持理智,要有自我。男人對你好,你自然要對他好;要是他對你不好,你也不必傷心,自己個兒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成。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兒女的教養上,才是正理。孩子,他總不會負你的。”

  她看著蘇玉畹,表情認真:“女人最傻的就是被男人傷了心,連孩子都不願意生的。沒有孩子,在那深宅後院裏過著,有什麽意思呢?豈不是沒有了奔頭?所以對男人再失望再不屑,也得咬咬牙跟他生個孩子。”

  這一兩年顏安瀾對蘇玉畹如何,她是一點點看在眼裏的。雖說顏安瀾對蘇玉畹十二分的上心,時不時地送些禮物過來,偶爾還會偷偷過來瞧自家姑娘一眼,說說話,但這是婚前。婚前的明月光,有多少婚後就變成了桌上的那粒剩飯呢?男人婚前的種種情深厚誼,都做不得準。

  她最擔心的就是自家姑娘慢慢就這樣餡進了溫柔鄉,一顆心拋付到顏安瀾身上。待往後成了親,顏安瀾有負她的深情,她定然會傷心欲絕。

  自已養大的姑娘,黎媽媽最是了解。蘇玉畹看著冷靜自持,實則重情重義。但太過重情義的女子,是最容易被傷害的。她性子又驕傲,到時候不願意讓顏安瀾近身,沒有孩子,那她一輩子就毀了。所以她不得不先給姑娘潑瓢冷水,讓她冷靜冷靜。

  “媽媽放心,我知道怎麽做。”蘇玉畹點點頭。

  這一年多來,她確實被顏安瀾的情誼打動,對他也自產生了感情。但她依然保持著冷靜。她看多了身邊女子的不幸,對於婚姻,她的期盼值真的不高。更何況,兩人是否能順利訂親成親都還是未知呢,她自然不可能放任自己一顆心都懸在顏安瀾身上。

  即便現在顏安瀾來提了親,她對這門親事是否能成,依然持懷疑態度,自然不可能失去理智,跟那些無知少女一樣,非君不嫁,至死不渝。

  顏安瀾回京城去了,蘇家大房的生意都上了軌道,又有邢家和陳家庇護,日子過得波瀾不驚。除了蘇世昌帶著兩個管家和幾個護衛去了一趟京城,再沒有什麽可道之事。

  至於蘇家二房的蘇長亭和魏氏等人,自打蘇玉淩被算計嫁給了小混混,蘇長亭還被那小混混敲過兩次竹杆後,就不敢再在徽州府呆下去了。而且他已沒有了徽州府這邊的茶園,還欠了一屁股債,府城的物價又高,宅子還是租的,沒奈何,蘇長亭隻得領著老娘、妻兒又了休寧。

  偏看他這樣灰溜溜的回休寧,還帶著那個小妾,魏氏哪裏肯放過他?天天上門追債,弄得蘇長亭苦不堪言,直跑到蘇長風那裏去借錢,蘇長風哪裏肯?先前借那一千五百兩銀子,他就知道打了水漂,現如今哪裏還肯再借?兄弟倆為了這事鬧了一場。蘇長亭沒奈何,隻得賣了一百畝田地和一個鋪麵,還了魏家的債。

  蘇長風因著此事,也算是看透了這個哥哥和偏心的母親的嘴臉,想起蘇玉畹的話,借著臨安候再到休寧來收茶園,將鬆蘿山上的茶園賣了一萬兩銀子,拿著銀兩跑到屯溪那邊去買了茶園和宅子,幹脆搬到那邊去住,不回休寧了。

  鬆蘿山上的茶園,蘇長亭倒是想賣,但光禿禿的沒有茶園,誰願意買呢?即便要買,那給的價錢自然也不是茶園的價,滿足不了蘇長亭的欲望。

  茶園被砍之後,蘇長亭就叫人重新種了茶樹。這時他也不急,準備過了兩三年,等茶園長起來再賣茶園,可沒等他的茶園長好,別處的茶樹也能炒製鬆蘿茶的消息不脛而走,鬆蘿山茶園的價格一落千丈,別處的茶園價錢反倒漲了起來,而且隨著開海禁的消息傳來,這價錢便有越長越瘋的架式。

  蘇長亭聽到這消息,一口老血噴了出來,直接就倒下了。

  “娘,二叔病了,咱們要不要派人回去看看?”此時已長成小少女的蘇玉若如今幫著殷氏打理後宅,在長姐的有意培養下,她自打身子好了之後,就愈發能幹了。而因著蘇玉畹的親事,今年十三歲的蘇玉若也開始有人來提親了,而且身份地位都不低,條件都不錯。

  “回去看他做什麽?”殷氏現如今也不是以前那等心軟容易被欺負的內宅婦人了。日日被黎媽媽和陳老太太等人教導灌輸,她也知道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道理。除了逢年過節要送些節禮給蘇老太太,她半點都不想跟休寧的那些人沾上關係。

  聽到殷氏的話,蘇玉若抿著嘴十分欣慰的笑了起來,決定一會兒就去把母親這話說給長姐聽,也好叫她出了閣後,放心家裏。

  九月底很快來了,顏安瀾如約從京城過來,迎娶蘇玉畹。為了不那麽辛苦,他們坐了一段馬車,便直接坐船北上,下了船又坐了一段路的馬車,終於於十月十日到了京城。

  “姐,你看,這是我在京城給你置的宅子。”馬車停下,送嫁的蘇世昌指著門前有兩個大石獅子的宅子道。

  這是個三進的宅子,地段也不錯。蘇世昌人小鬼大,特意把宅子選在離永安候府遠一點的地方。這樣如果蘇玉畹在永安候府受了委曲,想安靜安靜,還可以住到這裏來。這裏是城南,永安候府在城北,蘇玉畹出來了,便不大會遇上永安候府的人。

  蘇世昌不光買了宅子,還叫人把這裏都收拾過了一遍。蘇玉畹等人進去看了一轉,都十分喜歡這個宅子。

  “我們家昌哥兒長大了,知道疼姐姐了。”蘇玉畹知道在京城這樣的地段買這樣的宅子,需得不少銀子。而蘇世昌不光置了這一所,另外在城西也置了一個三進的院子,同時還買了幾個鋪子和三百畝田地,給蘇玉畹做嫁妝。蘇玉畹承弟弟這份情,沒有拒絕,坦坦然地接受了這份嫁妝。

  而對於蘇世昌拿出家中全部的存銀,還賣了兩個茶園和幾個鋪子來京城幫蘇玉畹置嫁妝,孟姨娘沒少在背後嘀咕,殷氏倒是沒說什麽,隻每天忙著一針針一線線地給蘇玉畹縫嫁衣,即便熬紅了眼睛,被蘇玉畹說過多少回也不舍得把嫁衣放下。

  她終是舍不得女兒。

  想起母親,蘇玉畹的眼眶便有些發紅。

  “姑娘,這些箱籠放哪裏?”黎媽媽見狀,連忙用旁的事來引開蘇玉畹的注意力。

  黎媽媽是舍不得她的姑娘的,在蘇玉畹出閣時就求了殷氏,要跟著來。殷氏正好也不放心女兒,雖說有黎媽媽在她身邊,這些年就像是有了主心骨,她舍不得放黎媽媽走,但比起對女兒的需要來,她一句話不說就答應了黎媽媽的請求,還囑托她好好照顧蘇玉畹。為此,黎媽媽便得以回到蘇玉畹身邊,隨她到了京城。而許媽媽則仍去了殷氏身邊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