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畏懼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64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不一會兒,吳正浩就跟著立春進了日影閣,蘇玉畹已坐到了小廳裏,指著下首的椅子道:“坐。”待吳正浩坐下,她便將黃家的這門親事一五一十地跟吳正浩說了,甚至連黃懷安和黃文勝說的那些話都沒有漏下。

  卻不想她的話聲剛一落下,吳正浩就道:“姑娘,要是姑娘問小人的意見的話,小人是不同意這門親事的。”

  蘇玉畹一愣,問道:“為什麽?”

  “婚姻曆來講究門當戶對,不是沒有道理的。那黃家是個大戶人家,那黃老爺又隻有兩子,定然是希望兒子多多開枝散葉,妻妻妾妾這些自然是少不了的。我們穀雨沒有個好出身,雖有姑娘給她撐腰,但終是沒有血緣關係。如今黃公子圖個新鮮,起了娶妻的意兒,可等過幾年不新鮮了,他再納個出身比穀雨好的小妾來,我們穀雨的日子豈不難過?”

  因為不好意思,穀雨並沒有跟著過來,屋子裏隻有蘇玉畹、立春和吳正浩,但自己的親事,穀雨又怎不關心?此時她正跟霜降躲在後窗處偷聽呢。聽到父親的話,她愣了一愣,隨即緊咬了下唇,神情複雜。

  屋子裏,吳正浩不待蘇玉畹接話,又繼續道:“姑娘也知道小人以前是在鏢局裏走鏢的,走南闖北見過不少人,聽過不少事兒,這大戶人家表麵上花團錦簇、兄友弟謙、妻賢妾美,私底下爭權奪利、勾心鬥角、黑暗齷齪,數不勝數。雖然和睦的大戶人家也有,卻是少之又少,十分罕見。

  我們穀雨貌似精明,實則心眼再實在不過,我實在不願意她往後過著憋憋屈屈的日子,倒寧願她嫁個平頭百姓,做點小買賣,或是置十來畝田地,平安度日。即便她命不好,遇人不淑,但上有姑娘為她撐腰,下人小人在為她討公道,她的日子絕不會太難過。”

  說這話,吳正浩也是有底氣的。蘇長清和蘇玉畹都不是小氣的主子,他們父女三人在蘇家做下人這麽些年,手裏除了月例銀子,還有逢年過節或是辦事得力時所得的打賞,算起來光是穀雨手上就有三百兩銀子了,更不用說還有吳正浩的呢?即便不指望所嫁的男人,光是他們手上的銀子,就能做個小買賣或買個小田莊了。更不用說,以蘇玉畹對他們的器重大方,穀雨嫁人時,她定然會給她再陪上一筆銀子,不說多,一二百兩銀子那是絕對有的。

  聽了吳正浩這話,蘇玉畹忽然想起顏安瀾那門親事來。顏安瀾跟黃文勝一樣,對她也有情義,但這樣的情義不足以讓她對以後的生活有信心,能下決心嫁給他。因為,她與他,也是門不當戶不對,而且永安候府那樣的豪門也讓她望而生畏,不願意去嚐試那種勞心勞力的生活。

  穀雨這門親事,跟那門何其相像。

  她點點頭,發自內心地讚同道:“你說的很有道理。這樣吧,你跟穀雨好好說說,勸她一勸。她的親事,你們自己拿主意就好。”

  吳正浩站起來恭恭敬敬地朝蘇玉畹行了個禮:“多謝姑娘。”

  他轉過頭,對立春道:“還請立春姑娘去跟穀雨說,叫她來尋我,我有話要對她說。”又對蘇玉畹作了個揖,“如此,小人就先回去了。”

  “去吧。”蘇玉畹轉過頭去,朝後麵露了一條縫的窗子看了一眼。她相信,憑吳正浩的功夫,肯定知道穀雨在後窗處偷聽。

  立春也心知肚子,答應了吳正浩一聲,送了他出院子,便朝屋子後頭而去。可沒等她走幾步路,就見穀雨姐妹倆從後麵出來了,穀雨臉上的帶著一絲落寞。

  “聽到了吧?趕緊去吧。”立春催穀雨。

  穀雨點點頭,耷拉著腦袋朝院外走去。

  霜降還想跟上,立春一把將她拉住:“你去湊什麽熱鬧?趕緊回屋裏去侍候姑娘。”

  霜降一想也是,姐姐的親事雖然她這做妹妹的很是關心,但無論是父親還是姐姐都比她思慮得深。他們無論做什麽選擇,都是對姐姐最好的,她這腦子還是不要去出什麽餿主意了。

  待得半個時辰後,穀雨從吳正浩那裏回來了,眼睛紅紅的,顯然是哭過。蘇玉畹一看就知道定然是吳正浩把穀雨給勸住了。她什麽也沒問,隻道:“我這裏沒什麽事,你且回房歇息吧。”

  穀雨也不推辭,點了點頭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蘇玉畹見霜降抓耳撓腮地也想跟出去,不由笑道:“行了,去吧。”

  霜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扔下手裏正在洗的毛筆,飛快地跑了出去。

  “這丫頭,毛毛燥燥的。”立春罵了一句,將手裏的畫軸卷好,過來把毛筆洗淨,又將案台給收拾了。

  望著窗外,蘇玉畹突然問道:“不知謝方鈴的日子過得如何。”

  謝方鈴在今年夏天就出嫁了,嫁給了臨縣一個姓袁的舉子。袁家是書香門第,家中雖然不是特別富庶,但有三百畝良田,城裏有兩個小鋪子,吃穿不愁,袁舉子有個叔叔在京裏做五品官兒,與謝家也算得門當戶對。不過袁家四代同堂未曾分家,姓袁的舉子是長房長孫。聽說謝方鈴嫁過去就幫著婆婆管家了,也不知道日子過得好不好。

  “不如姑娘寫封信給她。”立春建議道。

  “也好。”蘇玉畹點頭,等立春將信紙鋪上,她便提筆寫了一封信,封好遞給立春,“叫阿九明日快馬送去,取了回信再回來。”

  “是。”立春接過信出去了。

  謝方鈴所嫁的縣城離休寧縣並不遠,阿九又是一個人騎快馬,第二日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就回來了,給蘇玉畹帶回了謝方鈴的回信。

  看完信,蘇玉畹歎了一口氣。

  “怎麽的,謝姑娘過得不好?”立春見屋裏的光線暗了下來,忙將油燈點上。

  “也不是。”蘇玉畹搖搖頭,“她嫁的是長房長子,以後是要做宗婦的,現如今跟著婆婆打理家事,裏外操心,十分辛苦。而家中長輩、妯娌繁多,矛盾也不少,她辛苦點沒啥,卻還得受委曲,稍做得有些不如意,就要被人指責。而她夫君,一個月裏至少二十來天都在外麵,或是與人談文論經,或是遊曆,或是去書院聽先生講課,夫妻兩人相敬如賓。不過萬幸的是,她夫君屋裏還沒添小妾,辛苦了一天回到屋裏,還算清靜。隻是她婆婆最近總是嘮叨,說她嫁進夫家都小半年了,還沒懷上孩子,念叨著要給她夫君納妾。”

  立春聽了,半晌沒用作聲。最後歎息道:“女人出了嫁,就沒見有幾個過得好的,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

  “可不是。”蘇玉畹道,“看著吧,如果方鈴的夫君沒考中進士還好,要是中了進士,以後肯定得留她在老家照顧父母長輩,而他自己則帶著小妾上任。她空有個名份,做著老媽子的事,費心勞力地贍養別人的父母,賺錢給那男人花,而小妾則心安理得地拿著她辛苦賺來的銀子,跟她的男人遊山玩水、雙棲雙飛。”

  立春看她半天,突然問道:“姑娘,您是不是不想嫁人?”

  蘇玉畹無奈一笑:“你說,可能嗎?”

  立春老實搖頭:“不可能。不說太太不允,便是世間的唾沫都能淹死人。”

  “可不是。”蘇玉畹神情鬱鬱,“可我一想起嫁了人,就得像方鈴或是金氏、陳家大表姐那般過日子,我這心裏就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