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察明原因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666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此地並不是說話的地方,蘇玉畹引著他去了往日自己跟馬掌櫃商議事情的小院子,這才停下腳步問道:“怎麽?查出什麽來了?”

  阿九原先也不過是個機靈些的護院,但後來蘇長清去世,他時常幫蘇玉畹跑腳辦事,又時常得到吳正浩的指點,為人越發的能幹沉穩。剛這一路,蘇玉畹不問,他也不說。直到這時才稟道:“袁姨娘的事暫且不急。姑娘,是護院們捉到了袁姨娘派往外麵傳遞消息的人。”

  “哦?”蘇玉畹進到廳裏,剛剛坐下,一聽這話“騰”地又站了起來,問道,“是什麽人?現在在哪兒?”

  “是袁姨娘院裏的一個姓陳的粗使婆子。姑娘曾吩咐大家順藤摸瓜,不要打草驚蛇,所以護院們見她出去,並沒有驚動她,而是一路跟著她出去了一趟。那婆子去了城裏東泉巷一個姓莫的人家,在那裏呆了一會兒就回來了。她剛走,那莫姓人家就二十來歲的男子往吉祥茶棧去了,在那裏呆了足有一頓飯的功夫才回去。”

  說到這裏,他抬起眼:“那姓莫的人家,我們也查了查。不知姑娘還記得沒有,當初老爺去世,二房人挑唆咱們茶園的人鬧事,當時就有一個叫莫剛的茶農。剛才小人說的那個男人,就是莫剛。”

  “吉祥茶棧?莫剛?”蘇玉畹的眼眸冷了下來。

  蘇長亭的長子叫蘇世吉,次叫蘇世祥,而他名下的茶棧,就叫吉祥茶棧。至於莫剛,則是受了二房的收買,到茶園裏挑唆著茶農們鬧事的領頭人。

  原來她以為蘇玉若的奶娘劉媽媽跟二房有勾結,還找了個名目把她賣了出去。如今看來,不光是劉媽媽,而是袁姨娘本身就跟二房有來往嗎?

  可她圖的什麽?

  她既沒兒子,女兒又是這樣一副身子,往後即便病好了能出嫁,也是公中幫她置辦嫁妝。雖然蘇長清不在了,但殷氏是個寬厚的,她蘇玉畹雖說管家厲害了些,卻連家中下人都從不苛待,以往有什麽好東西也從來不忘蘇玉若。身為蘇玉若親母的袁姨娘,不應該盼著大房的日子越過越好嗎?隻有家中寬裕,才會給蘇玉若請更好的郎中,以後才會給她置辦更豐厚的嫁妝。精明如袁姨娘,難道連這點都想不明白?

  想想還被養在徽州府附近莊子上的孟姨娘,再想想跟二房勾結的袁姨娘,蘇玉畹揉了揉了腦門。

  蘇長清打小把她捧在手心裏,她對父親的感情至深,即便在心裏也從沒腹誹過父親。可眼前這樁樁件件的事,實在叫她不知說父親什麽好。

  男人,就非得納妾,把家裏攪得烏煙瘴氣嗎?

  見阿九還立在原地等著自己拿主意,蘇玉畹摒除腦子裏亂七八糟的事情,朝他點了點頭:“你繼續說。在袁姨娘娘家村子,你查出了什麽嗎?”

  “自打袁姨娘嫁進咱們家,她娘家的日子就一天天好過起來,置了百來畝地,都佃出去給人種了。再加上她們家兩代單傳,她那侄子自小就被寵著,被寵得好逸惡勞,還結交了城裏的一些小混混。我聽村裏人說,就在青鸞那事發生之前,袁廣勝,哦,就是袁姨娘的侄子,他還到城跟那些小混混進了賭場,據說還贏了些銀兩,回家時買了好些東西送他父母。”

  說到這裏,阿九頓了頓,繼續道:“至於青鸞,村裏人對這門親事也覺得奇怪。袁廣勝已有十六歲了,他父母這兩年一直想幫他張羅親事,因袁廣勝長得還不錯,家境也還好,所以一心想給兒子娶一個嫁妝豐厚的女人;袁廣勝本人心氣更高,一直跟人說他要娶一個城裏姑娘,要長得好看的,其實他是看中了東城豆腐店老鄭家的閨女。可沒過多久,他忽然就娶了媳婦,說是他家姑奶奶的丫鬟,因長得好,識文斷字,還十分能幹,他家姑奶奶覺得好,就讓嫁給了他。因村裏人都知道袁家能有今天的日子,都是靠了袁姨娘,所以對這門親事並沒有什麽閑話。那青鸞進了門後,並不常在人前露麵。那段時間又正好是農忙,村裏人忙著收割稻穀,也沒空去關注別人家的事,所以對於青鸞嫁進去後的情況,大家都不清楚。”

  “袁家可有下人?需要青鸞去河邊洗衣服嗎?”蘇玉畹問道。

  “沒有下人。以前他家的衣服都是袁廣勝的母親去河邊洗的。青鸞到了袁家後十天左右,就跟著她去河邊洗衣服了,不過那時候即便有老人小孩不用下地的,白天也都要給下地的人做飯送飯,所以她們去的時候河邊都沒遇見人。青鸞出事那天,袁廣勝他娘解釋說她因為家裏有事,就沒有去,青鸞主動說要去洗衣,她想著地方青鸞也知道了,而且河邊也不遠,就讓她一個人去了,誰曾想就這麽送了命呢?又說對不住自家的姑奶奶,她好心把她看重的丫鬟托付給他們,自己都沒護好她,哭哭啼啼的悔恨得很。袁廣勝看著也挺傷心。”

  這件事,袁家做的還真沒什麽破綻。要不是蘇玉畹使出一計引蛇出動,讓袁姨娘按捺不住送信給莫剛,她還真抓不住袁姨娘的把柄。

  她交代道:“你們派人,分別盯著那家姓莫的,也查查如今吉祥茶棧裏是誰在主事,還有二房宅子那邊,看看他們下一步有什麽動靜。再派一個人,去雲翠庵查一下那個三十來歲的師太。”

  “是。”阿九見蘇玉畹沒再有什麽吩咐,告辭退了下去。

  阿九剛出去,留在府裏查事情的霜降和夏至就進來了。

  蘇玉畹打起精神,問她們道:“怎麽樣?查出什麽來了?”

  霜降道:“咱們剛去府城的時候,袁姨娘還挺老實的,緊緊地看守著門府,她不出門,也不許家裏的下人常出去。可咱們離開後的一個半月的初一,袁姨娘到山上去上香,遇上了那個雲翠庵的年輕師太,跟她很聊得來,就時不時上山去。不過也就是初一、十五去一趟,而且也不過夜,去山上燒了香,再到聽那位師太講一會兒經,就回來了。起變化的是青鸞出事的那一次,那次上香回來後青鸞出嫁,而袁姨娘隔得三五日就要上山一趟,有時還會在雲翠庵留宿。”

  “她上山,誰跟著?”蘇玉畹問道。

  “青鶯,就是袁姨娘派去外麵通風報信的那位陳婆子的孫女。”

  蘇玉畹眉頭一皺:“護院呢?”

  “是程英和羅庚林兩人。這兩人的秉性我爹還是了解的,說他們不錯,不會幹那等賣主求榮的事情。我爹叫我順便問姑娘,這兩個人要不要捉起來盤問一番。”

  蘇玉畹點點頭:“不光是他們,把那青鶯和陳婆子也悄悄抓起來審問。如果莫剛那邊沒有別的動靜,把他也一起抓起來,由你爹親自盤問。這些事,別驚動家裏的下人和袁姨娘就可以了。”

  這些人,即便是地位最高的袁姨娘,也不過是蘇家的半個主子,其餘的都是下人,賣身契都在她手上。對於這些人,她完全不用忌諱太多,直接審問就可以了。至於那個莫剛,也隻是攀上蘇家二房的茶農。如今,蘇長亭本人她都不怕,更不怕莫剛這麽個賴頭混子。簡單粗暴的把事情解決,才是正理。她可沒功夫為了這麽些事情,在這裏磨蹭下去。徽州府有那麽多的大事等著她去做呢。

  說完,她吩咐穀雨:“你也去幫忙,我身邊隻留立春一人就可以了。”

  穀雨和霜降領命而去,蘇玉畹和立春回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