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嘀咕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8      字數:2657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卻不想蘇玉畹會成為邢家大少奶奶。剛才那話要是傳到蘇玉畹耳朵裏,陳老太太和薑氏定然會以此為借口來拿捏她,叫她再不敢有絲毫反抗。

  “哼,你才知道錯啊。”陳叔卿不滿地睇她一眼,見妻子麵色發白,這才不忍地安慰道,“放心吧,剛才外麵就隻有小冬,沒別人。”

  小冬是趙氏陪房的女兒,是她的貼身大丫鬟,忠心還是沒問題的。

  趙氏這才放下心來,訕訕道:“我、我這幾日因著朗哥兒的親事煩心,所以才發了脾氣。”

  陳卓朗的親事,真是東不成西不就。陳老太爺雖說是個六品官兒,可陳叔卿卻沒有一官半職,而且還是庶出,陳卓朗本人又隻是個秀才。這樣的條件,想要求娶官宦人家的小姐,倒也不難,比如那些沒有什麽背景的縣令之流。好歹陳老太爺陳明生也是個府城的三把手,權勢還是有些的,巴結上了他,升官也來得容易。可這種權勢比陳明生還要低的人家,趙氏又看不上——薑氏要把女兒嫁到京城大官家裏去,她唯一的兒子娶媳婦,總不能跟大房相差太遠吧?可京城裏她誰也不認識,府城中邢知府和何同知家的小姐,她也知道自己兒子配不上人家,根本都不敢跟陳老太太張嘴提這事。

  所以這幾日,趙氏心煩氣躁得嘴上都起了燎泡。

  陳叔卿也知道妻子最近心煩什麽,倒也沒有責怪她的意思,歎口氣道:“差不多就可以了吧。我看那績溪劉縣令家的小姐就不錯。”

  趙氏卻是不滿意:“她才十四歲,又長得瘦瘦小小的,不宜生養。再說,那劉縣令就是個寒門出身的同進士,把女兒嫁進咱們家,還巴望著咱家老太爺提攜他呢,對咱家卻沒有半點幫助。大房、二房的親家都能幫得上老太爺,偏咱們的親家還得他相幫,你想想,丟不丟臉?”

  陳叔卿也沒法了。以他們夫妻倆的能耐,能砸摸出什麽像樣的親事來?劉縣令家已是最好的人家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道:“算了,這事不急,反正咱朗哥兒年紀也不大。沒準明年他就能考上舉人呢,到時候好親事就會自己尋上門來。”

  “不小了,過了年就十七了。咱們就這麽一個兒子,還指望著他早些開枝散葉呢。”趙氏卻道。

  “可這尋不著合適的親事你能怎麽辦?整天在這兒著急上火就能成了?”陳叔卿煩躁道,“順其自然吧。”

  趙氏絞了一下手上的帕子,吞吞吐吐道:“要不,你去跟你姐姐說一說,叫她幫忙給咱朗哥兒留意一下?她如今正往京裏幫嘉哥兒砸摸親事呢,她瞧不上眼的,沒準給咱們正合適。反正,幫咱們也就是幫陳家,陳家好了,她腰杆子也硬不是?”

  一聽叫他去找沈大太太,陳叔卿的臉色就黑了下來。

  沈大太太是陳老太太的親生女兒,妻妾向來就是天敵,陳老太太對陳叔卿的親娘和他都不喜,連帶著沈大太太對這個庶弟也打心眼裏厭惡,對他向來不假言辭。這會子忽然上門去求這事,不是直接伸臉去給人打麽?而且,沈大太太有九成九是不會幫他的。一個府裏,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庶房的威勢起來了,嫡房就要被壓下去。沈大太太能偏幫著他們庶房打壓自己的親娘、親哥哥麽?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嘛。

  “我不去,你也別打這主意。”他斬釘截鐵地道。

  趙氏也知道沈大太太心高氣傲,向來看不起他們這些庶子庶女出身的人,對陳叔卿也沒有半點姐弟情份。剛才的話,也不過是走投無路的時候想試上一試。見丈夫很不高興,心下後悔提起這事,麵上便有些訕訕的。

  “其實,從姐姐這件事上也能看出,商戶,即便做得好,也是能有出息的。”陳叔卿歎道。

  沈大太太嫁的沈家,原先也不過是徽州府的大商人,雖說家裏十分有錢,地位卻是低下的。當初陳老太爺把她嫁過去,也不過是他當時手頭缺錢,正逢有機會升遷卻沒錢打點,才結了這一門親。

  可沒想到她嫁進去沒多久,沈老太爺不知走了什麽門路,竟然投到皇家門下做起了皇商。這皇商雖然也是商,但地位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京中的豪門勳貴都有了牽扯。如此一來,沈老太爺就有了跟陳老太爺平起平坐的資本,沈大太太在娘家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說出來的話越來越有份量。

  所以才有了陳叔卿這番話。

  “就蘇家那樣的,能跟沈家比麽?蘇玉畹還能做成皇商?你也太高看她了。你那位姐姐,也就是運氣好而已,自身能有什麽本事?”趙氏冷笑。

  總之,她嫌棄蘇玉畹覺得她配不上自己兒子,如今有更好的人看中蘇玉畹,她就覺得心裏不舒服。蘇玉畹要是嫁得不好,才證明她的眼光獨到呢。至於沈大太太,她向來既眼氣又十分覺得討厭的。

  陳叔卿也懶得跟妻子辯駁,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正要抬手往嘴裏送,趙氏便搶過茶盞道:“茶都冷了,我叫人給你沏熱的來。”

  陳叔卿一笑,便由得趙氏去。

  趙氏把茶壺遞給丫鬟,轉頭忽然笑了起來,笑容頗有些興災樂禍:“如果這門親事真的成了,咱們實在沒什麽可惜的,大房才滿心懊惱呢。”

  陳叔卿不明所以,抬起眼來望向她。

  趙氏坐了下來,用手帕捂著嘴,小聲道:“大房不是給欣姐兒尋摸親事嗎?京裏的主意打不上,就想著邢家了,還叫人遞了話過去,不過邢家根本就沒接這個茬兒,隻說邢家大少奶奶的喪期還沒過,現在不考慮這個事。沒想著才過沒一個月,邢家就瞧上了蘇大姑娘。”

  她撇撇嘴,搖了搖頭,“你大嫂,不知道心裏是個什麽滋味,通判大人家的長房嫡孫女,還比不上一個喪父的商家女兒。”

  陳叔卿瞅了妻子一眼,心裏很不讚成妻子的興災樂禍。

  說到底,陳家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房結上一門好親,就等於陳家多了一份助力,整體實力就能上去一層。陳家好了,三房自然也沾光,就是兒子的親事恐怕都沒那麽難了。

  不過,他也理解妻子的心思,當下也不跟她爭辯,喝了茶,便起身準備洗漱歇息了。

  蘇玉畹沒想到自己隻是去邢家吃一頓飯,外加做了一首詩,就引來了大家這麽大的反應。即便有馬掌櫃的猜測,她也依然不覺得這種猜測會變成現實,仍然按步就班的過自己的日子,心緒絲毫不因這個猜測而紊亂。

  在別人看來,邢家真是一門好得不能再好的親事,但蘇玉畹卻不這麽看。邢家固然不錯,家風正,邢太太和邢予妍的為人都很不錯,由此推斷邢知府和邢大少爺應該也很好。但這隻是徽州府的邢家,京裏還有一個大家族的人在呢。這樣的世家大族,最是複雜,上麵各層長輩,中間各種妯娌,甚至同年紀的小輩,人數眾多,而且各自的母族和出身都不一樣,關係錯綜複雜,在這樣的大家族裏生活,那真能讓人心力交瘁,尤其是像她這樣出身的人,處處被人瞧不起,須得在夾縫裏掙紮。這樣的生活,蘇玉畹避之不及,哪裏還敢往前湊?

  她隻想選一個家境跟她差不多的商戶人家,嫁進去最好能當家作主,不必太需要看人臉色的,這樣日子過起來才能舒心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