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有人鬧事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8      字數:2657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想到這裏,她的目光不由得投到了黃記茶莊那頭。

  隻見黃記茶莊門口,正站著幾個人,除了茶莊的夥計,還有掌櫃鄭善。鄭善瞧著那邊的熱鬧,嘴角噙著一抹嘲諷的笑意,那樣子很是的欠扁,看上去十分可疑。

  蘇玉畹沉思片刻,站起身道:“我下去看看。”

  “姑娘,這事還是等馬掌櫃回來再說吧。”立春站在馬車門口卻是沒動彈。

  這事明顯不容易說清楚,否則夥計也不能讓那人鬧成這樣了,這影響多不好。所以即便蘇玉畹過去,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反而會讓自己更難堪。最重要的是,蘇玉畹這一去就是拋頭露麵,跟一群男人唇槍舌戰,這要是傳出去,名聲就可壞了。

  作為蘇玉畹的大丫鬟,立春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攔著蘇玉畹不讓她出去。

  蘇玉畹的想法卻跟立春不一樣。

  她這馬車,也是有標誌的。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她來過這裏。如果呆在家裏沒遇上這事也就罷了。可遇上了,卻不下車,放任別人在自己店門口潑髒水栽贓陷害,這名聲恐怕要比拋頭露麵更壞。

  “讓開,我自有主張。”她喝道。

  立春隻得側開身子。

  蘇玉畹卻沒有立刻走,而是湊在穀雨耳邊,低聲吩咐了兩句,這才下了馬車。

  穀雨並沒有立刻跟上前去,而是跑到吳正浩那頭,跟他說了幾句什麽,這才提起裙子追上蘇玉畹,為她擠開人群開路。

  街的另一頭,顏安瀾聽著街上人的議論,再看看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的葉嘉茶莊,皺眉看向沈元嘉:“這是你叫人做的?”

  “冤枉啊。”沈元嘉大喊,“我打十三歲起就經商,何時用過這麽下三濫的手段?而且,還用來對付蘇家大姑娘!”

  這話顏安瀾倒是相信。

  “走吧,下去看看。”他一掀車簾,下了馬車。

  兩人本就是人中龍鳳,又穿著錦衣,身邊領著護衛和奴仆,這麽往前一擠,誰也不敢不讓路,就這麽直直地走到了人群前麵。

  待看清楚門前情形,顏安瀾不由一怔,腳步隨即停了下來。

  沈元嘉走在顏安瀾身後,被後麵的人一推,鼻子差點撞到顏安瀾的後腦勺上。

  不過,聽到熟悉的女子的聲音,他也顧不得別的,摸摸鼻子,就擠到顏安瀾身邊朝場中看去。

  隻見蘇玉畹今天穿了一身湖藍色縐綢衣裙,頭上戴著帷帽。即便大半個身子都罩在帷帽裏,可通身那一股子嫻靜悠然的氣質,仍然遮掩不住。她正站在場中,不慌不忙地對那鬧事的人道:“……你說這茶是我家茶莊裏出的,可有證據?”

  而圍觀的眾人,則小聲議論;“這位是誰啊?”

  “你不知道?這是葉嘉茶莊的東家蘇大姑娘。”

  “怎麽這東家是個姑娘?他家爺們呢?”

  “你沒在他家買茶吧?唉,說起來可憐,這蘇家大老爺才剛去世沒半年,家裏男孩兒都小,才十二、三歲,還不頂事,所以都是蘇大姑娘打理家業。”

  沈元嘉定了定神,不再聽這些人議論,凝神聽場中那個鬧事的男人說話。

  “證據?什麽證據?我去茶莊裏買個茶,難道還得索要個什麽憑證不成?就算我要,你有麽?”那男人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身上穿著細布夏衫,身邊還帶著一個隨從。看這兩人的穿著打扮,並不像是個有錢人,最多也隻是家境稍微富庶些罷了。

  “這倒也是。”圍觀的人聽得他這話,倒是都讚同。

  到茶莊買個茶,無非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最多就是有錢人在賬上掛個賬,到了月底好叫賬房先生一起來結。但看這男人的樣子,卻不像是家裏請得起賬房先生的。

  那男人說完那一句,又舉著手裏的茶包道:“各位父老鄉親,大家評評理。我家中隻有幾十畝田地,因家中人口多,平日裏也是省吃儉用的。我老父平生最喜歡喝茶,平日裏還舍不得在這上麵花錢,都是喝那粗茶。近日他過壽,我便想著孝順他老人家,花上些銀子給老父親買上幾兩,也好讓他嚐嚐這鬆蘿茶的滋味。卻不想錢是花了,買回去的卻是發黴的茶。白花了錢倒還算了,可要是喝了這茶叫老父身體有個好歹,我這盡孝豈不變成害了老父了嗎?你們做買賣的,講不講良心?”

  “哎呀,這位還是孝子啊。”

  “可不是。唉,沒想到這家茶莊竟然是奸商,連人家孝子都坑,看來以後不能去他家買茶了。”

  眾人議論紛紛。

  沈元嘉的心不由得提了起來。

  天下人重孝道,這人要是說別的,倒也罷了,偏偏拿孝道來說事。這是要把蘇家茶莊往死裏逼啊。

  他轉過頭,對馬彪道:“你去問問黃懷安,這事是不是跟他有關。”

  “是。”馬彪轉身擠出了人群。

  那一頭,蘇玉畹仍不慌不忙,轉頭吩咐了立春一句什麽,立春立刻跑進了茶莊裏,她這才朝人群裏看了一眼,揚聲道:“不知這裏可有我家茶莊的常客?能否出來作個見證?”

  葉嘉茶莊開在這條街上了三四年的光景了,住在附近買茶的常客自然是有的,雖說這地方住的人非富即貴,能到鋪子裏買茶的,都不是喝茶的主子,而是府裏的管家或是采買的人。這會子已過了午時,正是忙碌完午飯該閑著的時候,沒有多少管家或采買在街上晃悠,但凡是在這家鋪子買茶的,對葉嘉茶莊的印象都不錯,願意站出來幫上一把。

  這不,蘇玉畹的話聲剛落,便有三個男子站了出來。有人還自報家門:“我是何同知府上的管事何忠,常在這家鋪子買茶葉。蘇家的買賣向來做得實誠,就從沒出過以次充好的事兒。我們家老爺一直很喜歡他家的茶。”

  蘇玉畹不由看了何管事一眼。

  她做事向來細心,剛到徽州府時,就細細打聽過葉嘉茶莊裏說得出名號的老顧客有哪些。這何同知家的管事,以前並不在葉嘉茶莊買茶,後來還是她秘法炒出了雨前茶,何家才來買了幾次。後來雨前茶沒了,他們還來光顧葉嘉茶莊,想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何二奶奶知道了她家跟陳家的關係。何同知雖說跟陳老太爺關係並不到莫逆程度,但同在一個衙門裏做事,又是上下級關係,照顧一下蘇家的生意還是可以的——反正都要買茶葉,到哪家不是買?

  想來今兒這何管事能出麵作證,也是看在這一層麵子上。

  想到這裏,蘇玉畹有些無力。

  說是要靠自己,不願意靠陳家。可遇上了麻煩,還是借了陳家的光。

  聽到何忠的話,另一個人也忙道:“我是陳舉人家的管家,因葉嘉茶莊的茶好,價格也公道,我們家成為他家老主顧已三、四年了,從沒聽說過他家做過什麽昧良心的事。”

  剩下的一個則是五十來歲的小老頭兒,身上穿著灰藍色的綢緞薄衫,手裏拿著一個折扇,腰間還掛著玉佩,身後跟著個隨從。看那樣子,他倒像是個有錢的主家,而非管事之類的人物。他朝何忠拱了拱手,笑道:“我叫鄭坤,十年前僥幸中得了個秀才功名,家中略有薄產。因嗜好喝茶,常親自來葉嘉茶莊買茶,跟這茶莊的東家蘇大老爺也見過幾次麵的。蘇大老爺為人那是沒話說,見過的人都沒有不誇他不好的。這家店做買賣那是有口皆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