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8章 1874.交權中樞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10 07:39      字數:2139
  第2198章 1874.交權中樞

  夜色愈發沉了。

  趙洞庭從武鼎堂離開以後直到禦書房,其後陸秀夫、鍾健、溫慶書、王文富、辛景福、趙與珞等中樞內閣官員也陸續趕到。

  他們在禦書房外間房間裏召開中樞內閣會議。

  “朕此時召諸位愛卿前來,是想暫且將一應國事交由諸位。”

  才剛剛開口,趙洞庭就語驚四座。

  陸秀夫等人全都露出驚色來。

  王文富道:“皇上何以突然生出如此想法?”

  趙洞庭道:“朕打算閉關修行武道。在此期間,全國事務由中樞內閣投票表決,除去關乎前線戰事之事宜,無需向朕匯報。”

  “皇上!”

  身為副國務令兼中樞內閣副閣主的陸秀夫聞言皺著眉頭站起身來,“老臣以為此舉不妥,皇上何不待戰後再……”

  “嗬嗬。”

  他話還沒有說完,趙洞庭卻是笑出聲來,道:“國務令不必如此緊張嘛!”

  他故作輕鬆之色,“有中樞內閣在,朕是放心的。朕這也是想考究考究中樞內閣是否真有治國之力。說起來朕創立內閣製度也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如今也是該看看此製度是否真的於國有用、於民有用。

  有朕在,你們始終有種束手束腳的感覺,什麽事都得向朕請示,朕有什麽事通過中樞內閣投票表決,你們也都是應著朕的意思辦。如此,於大宋並不是種好現象。

  朕創立各級內閣,為的就是防止一言堂的出現,為的就是各級官員都能有主見、有作為,而非是唯主官馬首是瞻。朕不怕你們敢直諫、敢否定朕的決定,怕的就是你們對朕唯命是從。因你們如此,下麵各級內閣定然也是如此,那麽內閣製度,也就沒有什麽意義。”

  “這……”

  陸秀夫等人都被趙洞庭這長篇的話弄得有些啞口無言。臉上有著若有所思之色。

  在他們心裏,皇權是至高無上的。而現在,皇上卻是在把這種皇權落下來。

  他們大概直到這刻才真正意識到,趙洞庭創建內閣製並不是鬧著玩兒,而是真正想要大宋不再是“一言堂”。

  皇上這是要把自己作為表率。

  朝堂上不再是“一言堂”,下麵的各級府衙也才會如此。

  而正如趙洞庭所說,他們中樞內閣此前的確是沒有什麽作為的。說到底朝廷的任何決策,還是趙洞庭在做主。

  他們投票之類,都不過是走個形勢而已。

  過好半晌,陸秀夫才對趙洞庭道:“皇上真打算讓我們投票來表決國家決策?”

  他臉上仍然還有著驚疑之色。

  因為以前的皇上絕對是不會這麽做的。這和以前的君王之道絕對是悖逆的。

  皇上雖然本來就和以往的先帝們行事大相徑庭,但這回不同以往,是真正打算削弱自己的皇權。

  陸秀夫可以想象得到,隻要是中樞內閣真的開始決策國策。那麽如此下去,終有一日,皇權將不能再一言九鼎。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這種事情不會再出現。

  “當然。”

  趙洞庭很肯定地點頭,“等會兒朕會擬旨,軍情處從此直屬於中樞內閣,不再隻對朕負責。總管萱雪納入中樞內閣。”

  陸秀夫等人更驚。

  如果是趙洞庭讓中樞內閣表決國策很可能還隻是作態,那將軍情處大權交給中樞內閣,便絕對是在賦予中樞內閣決策權。

  這夜,陸秀夫等人直到很晚很晚才離開禦書房。

  到離去時,他們這些大員眼中仍然留著驚色。

  翌日。

  有早朝。

  趙洞庭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肯定了以他為首的中樞內閣的決策權,並且首次明確規劃了內閣的等級劃分。

  單以內閣而言,自是中樞內閣為首。具有決策權。

  但中樞內閣又受明鏡台的製約。

  明鏡台有對中樞內閣組成成員的選舉權、檢察權以及罷免權。

  這算是真正將“權”交到了百姓們手中。

  在中樞內閣以下,則是國務內閣、軍機內閣、律法內閣還有監察內閣。再往下,便是各部、各司內閣。

  他們在本部衙門有著決策權,但都受到上層內閣的製約。

  至於各路各州各府的各種衙門內閣,自然也是歸屬在他們所屬部門的內閣之下。

  實際上大宋的各級衙門並沒有任何變化,隻不過是由主官決策製變成內閣決策製。而內閣,又受上級內閣和各級明鏡台雙層監督。

  並不具備實權的明鏡台可以說將自此真正掌握百官“生死大權”的機構。

  軍情處總管萱雪成為了中樞內閣閣員。

  始終遊離於朝廷個部之外,顯得頗為神秘的軍情處也自此定級。屬大軍區級別,但又獨立於社安部、軍機省之外。

  在劉公公宣讀這份旨意的時候,殿內百官都看向萱雪。萱雪自己也是滿臉震驚之色。

  她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能夠進中樞內閣,而且會得到和“元帥”同層次的地位。

  她以前隻當自己是皇上的耳朵而已。她也知道自己從來不被百官待見,甚至瞧不起,但或許,以後這種局麵將會轉變。

  軍情處行事必然依舊神秘,但卻絕不會再是藏在陰影處的“小人”。

  早朝散去,百官成群結隊的離開大殿,俱是竊竊私語。

  隻有萱雪孤零零,但她絕美的臉上卻是泛著笑。

  剛剛竟是有幾個官員主動向她表示“恭賀”。這在以前,是絕對沒有過的。

  軍情處比監察省的人還要讓人敬而遠之得多,甚至說是懼怕都不為過。

  趙洞庭最後才從大殿裏出來,然後以頗快的速度向著武鼎堂方向而去。

  整夜過來,他現在已然有些壓製不住心中的欲念。或許再過兩個時辰,就會像當初白玉蟾那樣迷失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