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決定攻理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10 07:30      字數:2271
  第1221章 決定攻理

  他忙將竹筒從袖袍中抽出來,遞給趙洞庭。

  趙洞庭微怔,“廣南西路又有什麽事?”

  陸秀夫等人的目光也是霎時落在那封密信上。

  廣南西路接連挫敗大理軍,大理主將王子乾投宋,這件事情,他們現在也都是知道的。

  這刻,自是誰都好奇廣南西路是否又發生什麽大事。

  然後他們的目光便自然而然都聚焦到趙洞庭身上。

  全太後也是微愣。

  這事關全國軍務,也就事關大宋興亡。在這個關卡,她也不敢再耍潑。

  更重要的是,她也好奇柳弘屹傳來的密信上到底是何內容。

  她並非是個傻女人。

  趙洞庭抽出竹筒上的封口,將信給抽出來。

  “哈哈!”

  隻幾秒,大殿內便是響起他的大笑聲。

  他沒想到,柳弘屹等人竟在這麽短短的時間內就將池風鼓的大軍給徹底擊潰了。

  這當然要比他當初定的逼大理軍出橫山寨的方針還要好得多。

  這是意外之喜。

  蘇劉義作為副軍機令,最先按捺不住,拱手問道:“皇上,又有捷報?”

  這刻沒誰再去糾結趙顯的事。

  大宋興亡比什麽都重要。

  趙洞庭環顧眾臣,朗聲笑道:“柳安撫使、朱家兩兄弟以及張紅偉、苗成、劉諸溫等將在橫山寨西側大破大理軍。大理潰軍綿延十數裏,折損無數。廣南西路戰事可以告休,大理三軍征我大宋,如今隻剩下那封合璧的大軍還未剿滅,想來也苟延殘喘不得多長時間!”

  他沒提橫山寨被焚的事情。

  相較於整個天下,橫山寨的確算不得什麽。

  而且剛剛被全太後等人這麽鬧騰,朝中眼下也是正需要振奮人心的時候。

  隨著趙洞庭話音落下,群臣眼中俱是有精光掠過,然後便止不住的露出激動之色。

  “天佑我大宋啊……”

  “皇上聖明啊……”

  大殿內又是這般“呼天搶地……”的聲音不絕於耳。

  哪怕是坐在龍庭上麵的太皇太後謝道清,臉上也是有著激動之色。

  當初大宋差點在她手中滅亡,她自己也被擄去蒙古高原。她更能體會到這種興盛的難能可貴。

  這也就讓得她更不願意去追究趙顯遇刺的事情。

  以前她是最為鍾愛趙顯不假,可現在,趙洞庭的成就的確讓她挑不出半點兒刺來。

  她甚至油然生出種想要幫助趙洞庭“脫罪……”的想法。

  因為,大宋需要這樣的皇帝。

  全太後卻是臉色微白。

  若是有人注意,定會發現,她此刻雙手都在微微發抖,眼神極為恍惚。

  這份捷報,顯然是在她心中掀起了滔天波瀾。

  看著眾臣心喜,她隻是失魂落魄。

  這時,趙洞庭卻是看向她,有些誌得意滿道:“太後,你不會要在這個關頭,還要朕下什麽罪己詔吧?”

  全太後回神,盯著趙洞庭,有些惡毒,“你再能征善戰,也掩蓋不了你殺害兄弟的惡行!”

  “太後慎言。”

  趙洞庭見她將話說得這般直白,眼中也是有著森然之意流淌,“恭帝之死,並非是朕所為。這樣的話朕已經說過無數次,若太後再執意這般將此大逆不道之事栽到朕的頭上,就莫怪朕不念情麵!”

  他現在顯然有著足夠的底氣。

  “住嘴!”

  連龍庭上端坐的謝道清都對著全太後露出不滿之色,“全皇後你先退下!”

  她始終是這麽稱呼全太後的。

  全太後在大殿之內這般直接說趙顯是趙洞庭所殺,顯然太過於不識大體。有些事,哪怕是真的,也不能在某些場合說出來。

  聽謝道清出聲,全太後微怔。

  然後,她深深看了兩眼謝道清,便向著殿外走去。

  她現在自也是明白,廣南西路之大捷,已經讓得謝道清逐漸傾向於趙洞庭了。

  謝道清以前執掌朝政,在她心裏,親孫兒是沒有國家那麽重要的。

  皇家多薄情。

  楊淑妃這刻也不再幫助全太後說半句話。

  “哼!”

  見全太後離開,趙洞庭隻是輕輕哼了聲。

  他讓易詩雨起身,向著龍椅走去。

  再度坐回到龍椅上,他眼神又掃過殿下眾臣,道:“朕宣諸位愛卿前來,本是要和諸位愛卿商議籌措糧草、軍械送往橫山寨大營之時。隻現在,在商議此事之前,朕想先行問問,諸位愛卿對接下來的戰事如何看?我大宋在橫山寨的大軍,是否就此逼進大理。”

  眾臣聞言俱是微怔。

  趙洞庭緩緩又道:“大理數十萬之眾分三路攻我大宋,現在兩路已潰,封合璧率軍又是深入荊湖北路。大理國內必然空虛,此時攻理,將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若是不攻理,朕也可以將大軍調往荊湖北路和張副軍機令匯合,聯合剿滅封合璧大軍。這件事,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眾臣仍然隻是沉吟。

  這件事沒誰敢輕易開口的,不深思不行。

  攻理,是可能直逼大理皇城不假。但同時,也就意味著大宋境內仍是隻有張玨麵對封合璧那數十萬大軍。

  若張玨勝,那自是什麽都好。

  而若是張玨敗,亦或是張玨沒能將封合璧大軍給攔住,那封合璧大軍也就將直殺到長沙城內。

  這影響,可就大了。

  直過去半晌,副國務令陳文龍才率先開口,拱手道:“皇上,臣以為,讓張紅偉等人率軍和張副軍機令匯合更為穩妥。大理此次征我大宋折損慘重,短時間內國力無法恢複,等到我朝將封合璧、新宋、元朝之軍盡皆驅退,到時候再出征大理也是不遲。”

  “臣附議!”

  “臣附議!”

  緊接著,竟是有十數個大臣都接連拱手,認可陳文龍的提議。

  其中,便又陸秀夫、王文富等人。

  這有些出乎趙洞庭的意料,不過隨即便恍然。

  這些大臣多是老臣,以他們的性子會求穩妥,這實在是他應該預料到的事情。

  趙洞庭嘴角扯出些微笑意,看向並未表態的蘇劉義,道:“蘇副軍機令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