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攻開江城(上)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258
  第1156章 攻開江城(上)

  這些大軍有禁軍以及各府守軍組成,成分駁雜,或許戰鬥力並算不得強,可畢竟有這麽多人。柳弘屹等人也不敢輕易攻城。

  於是,大宋邊疆竟是忽的顯得有些平靜下來。

  在經曆過最初的幾次戰役以後,各方都對對方實力有些了解。現在怕都是在想著應敵之策。

  如此又過一日。

  蘇泉蕩、劉再遠、文起等人率著軍民趕回到江陵府內,和呂文煥駐紮在長林的元軍遙相對峙。

  鄂州何方鬆等人、隆興府天暗等軍仍未和元軍交鋒。

  雖趙洞庭下令讓他們主動和元軍決戰,但打仗本就是耗日長久的事情。在這短短時間內,他們縱是有些動作,也未必有成效。

  天速軍軍長賀成華和天殺軍軍長陳吊眼各自率領大軍從鬆溪、政和兩縣也得以回到建寧府內和文天祥匯合。

  兩縣元軍在吃得大虧以後,沒有再行追擊。

  而在他們進城之前,他們得勝的消息自是已經通過信鴿傳到長沙城內。

  長沙城內又是喜慶洋洋。

  趙洞庭收到密信時正在和陸秀夫等人議事,看到密信,便不禁是哈哈笑出聲來,“哈哈,鬆溪、政和兩縣又有大勝。”

  陸秀夫、王文富等人都是露出驚喜之色。

  趙洞庭將信遞給陸秀夫,道:“速速將此捷報也傳往全國各地!”

  現在的大宋風雨飄搖,正是需要這樣的大勝來安撫人心。隻有常勝,才能讓百姓們對大宋充滿希望。

  而隻是百姓們始終凝聚在朝廷之下,那這大宋,便能屹立不倒。

  這捷報,如當初長林之勝的捷報那般,很快便以極快的速度向著大宋各地蔓延開去。

  僅僅隻在這日,長沙周圍諸城中便也都有焰火衝天而起。

  過數日。

  整個大宋境內驅逐敵寇的呼聲高漲。

  自從開戰以來,大宋軍先是滅越李軍,其後又是橫山寨外大勝、長林大捷、鬆溪大捷、政和大捷。這接連的勝利,足以將大宋百姓們的血性和熱情給拔升起來。

  連國內原本因為趙顯遇刺而引起的那諸多輿論,都在這接連的戰事中悄然淡去。

  大宋朝堂再現上下同心的盛況。

  各部緊鑼密鼓,團團圍繞在趙洞庭周圍,隻為守護住這大宋土地。

  趙洞庭讓監察省在各地重新實施政審也頗見成效。

  有些漏網之魚被直接軟禁,甚至被貶官、降罪的都有。

  除去夔州路仍舊有州縣投向新宋或是大理,亦或是被攻破之外,大宋其餘諸路並未出現什麽亂子。

  而這時,坐鎮重慶的嶽鵬以及坐鎮達州的杜滸等人也終是有所動作。

  重慶府內,趙大、趙虎兩人率領飛龍軍出城,大軍萬人蔓延向著東邊培洲郡城培陵而去。

  嶽鵬親率天魁軍南下進攻南川。

  苗右裏、鄭益杭、龐文波等人留守重慶。

  達州。

  肖玉林率天捷軍於清晨出城,奔赴開州郡城開江。僅到下午,劉子俊也率天雄軍出城,同樣奔赴開江。

  達州這邊的情形較之重慶那邊更是難堪,大理軍占據數州,有合圍夔州府之勢。

  肖玉林、劉子俊兩人出城,未必沒有去馳援夔州府的意思。

  相較於區區達州,無疑夔州府才是堅壁清野戰略中的重中之重。

  而相應的,在大宋禁軍有所動靜以後,大理軍也很快便有了針對性的調動。

  此時他們的兵力散布在被他們占據的州縣之內,在弄清楚大宋禁軍意圖以後,自是免不得要調兵遣將前往抵擋。

  牂州大理軍似是也知道北部的形勢變化,忽的率軍離開牂州,繼續往北行進。直接兵進珍州綏陽。

  珍州和這些少數部族的州縣可是不同,乃是真正大宋治下的城池。

  張玨得到斥候匯報,也當即率軍啟程,緊追牂州大理軍的步伐。

  粗略算來,夔州路境內竟是已匯聚新宋、大理、大宋三國兵力共計數十萬之巨。

  戰火似乎又將燃起。

  如此僅過兩日。

  肖玉林、劉子俊兩人率領大軍便到得開江城外。

  開江城外東麵有清水、疊江流過,不乏水源,護城河內渾濁的河水滔滔。

  以磚石搭建的城頭上,可見得大理軍的旗幟蔓延,軍甲森森。

  看軍旗,乃是白馬軍中的虎賁軍。

  新宋龍遊、虎賁、鐵馬三軍從達州沿線進攻大宋,虎賁軍雖名氣不如龍遊軍,卻也是白馬七軍中僅次於龍遊軍的存在。

  此時誰也不知道開江城內到底匯聚著多少虎賁軍。

  而肖玉林、劉子俊兩人軍中,卻並不足兩萬人。

  兩人率著大軍直到得開江城西門外數百米處才緩緩停下。軍中騎、步軍卒約莫各占半數,俱是穿著整齊的墨甲。

  旗幟、披風在風中搖蕩。

  天勇、天捷兩軍各自成陣。

  遙遙望去,可以見得劉子俊、肖玉林兩人俱是在陣中深處。旁側有大纛高高豎起。

  軍前有軍中猛將持槍立馬,怒視城頭。

  而在城頭,也有不少大理軍將領冷冷看著這城外。

  在他們旁側,是許許多多的投炮車。

  弓弩手們站在牆垛之後,僅僅露出箭矢尖端,寒芒閃爍著。

  還有弩車,那如同標槍般的利箭更是顯得動人心魄。

  弩車雖欠缺靈活性,但用於守城卻是利器。其射程較之擲彈筒都不差太多。

  如此對峙有約莫十餘分鍾。

  肖玉林軍中先有動靜。

  隻見得行女車上的令旗兵搖動起手中紅色令箭。

  然後,軍中便有士卒弓著腰匆匆跑到了陣前。

  有約莫兩百人,正是擲彈筒營。

  跑到陣前以後,這兩百人俱是半蹲在地上,然後其中一人將背上木匣子取下,放在地上打開。

  裏麵是黑黝黝的擲彈筒。

  士卒以兩人為組,相互配合,以很快的速度將擲彈筒組合起來。

  緊接著劉子俊軍中也見動靜。

  同樣是擲彈筒營將士跑到軍前架炮。

  大宋的這種神兵利器,對於大理軍而言絕對是種莫大的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