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再獲大勝(2)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10 07:27      字數:2243
  第994章 再獲大勝(2)

  能跑的,都跑了。

  沒能跑掉的,在見得大軍很快離去以後,再沒有戰意,跪在地上乞降。

  這場戰爭,並不算有多大的陣仗。起碼和以前趙洞庭禦駕親征打的那些仗比起來,場麵便要小上許多。

  但戰果卻算得上是輝煌。

  善闡府軍逃竄離開的士卒怕是僅僅就剩那麽三千左右,跪地乞降的說不定都要更多。

  被槍殺的,說不定也許反而是最少的。

  待得槍炮聲停止以後,劉諸溫帶著親衛走出密林,和領軍而來的張紅偉碰麵。

  張紅偉看著密林中那些跪倒在地上的善闡府軍,大笑,“劉軍長,您當真是大才,大才啊!”

  他也是這時才明白,原來劉諸溫當初說的那句隻要有他在後頭掠陣,此戰他便能必勝的深意。

  劉諸溫怕是根本就沒想過兩千特種部族在短時間內能夠覆滅善闡府軍,他想的,隻是將其擊潰而已。

  而張紅偉率領的這趕來的兩三千騎,恰恰是將善闡府軍膽子給嚇破的關鍵因素。

  兩千士卒殺敵近三千,俘虜將近四千,這樣的戰果,哪怕是較之曆史中威名浩蕩的白袍軍,也絕對是不遑多讓的。

  劉諸溫隻是笑著拱手,“張軍長客氣了。”

  張紅偉道:“那咱們且先在這休整休整,然後再繼續前往善闡府?”

  “不。”

  劉諸溫卻是搖頭,“張軍長,我卻是覺得此時咱們前往西邊威楚府,奇襲威楚更為妥當。”

  張紅偉微微皺眉,很是詫異,“可咱們剛剛打敗善闡軍,何不趁此機會直接破掉善闡府?”

  劉諸溫道:“據我所聞,薑夔其人和趙良才很是不同。趙良才是段興智死忠,這些年都忠心耿耿為段興智守秀山郡,和郡內納樓、阿棘、七溪等部始終不和。雖然段興智納三十七部半數人馬進禁軍,但這仍未改善趙良才和那些部族族長之間關係,反而更為惡化。所以,我們攻秀山城時,那些部族都沒有要幫助趙良才的跡象。而薑夔其人圓滑得很,這兩年來和那些部族關係都得到大大改善,我們現在雖然攜著大勝之勢,但終究是士卒疲乏,要攻下善闡府,並不容易。”

  他看向西麵,“而攻威楚府又不同,士卒們可以在進軍途中得以休整。而且,咱們也有時間真正收複這些降卒。”

  張紅偉有些猶豫,“可善闡府軍會看著我們攻威楚府麽?屆時我們不是會深陷重圍?”

  “他們不敢的。”

  劉諸溫搖扇輕笑,“算算時間,張元帥應該也快率著大軍趕到大理境內了。薑夔不可能敢在這個時候還分兵援助威楚。”

  聞言,張紅偉眼中閃過精光。

  然後他重重拍手,“好,那咱們就攻威楚府。他娘的,這次定然就將他大理鬧個天翻地覆!”

  士卒們將一個個善闡軍降卒押到官道上。

  俘獲的兵刃堆積成小山。

  其後,後頭大軍也趕到此處,兩部降卒加起來,已然已有超過萬人。

  這當然會對天機、天閑兩軍的糧草造成極大負擔。

  但兩軍剛剛劫掠過秀山城內的糧倉,軍中糧食富足,自也是財大氣粗。短時間內,不用擔心糧食短缺的問題。

  隻是稍作休整以後,大軍再往北行,然後在官道交叉處折道,往西行。

  如此過幾日。

  張紅偉、劉諸溫兩人所率大軍便趕到威楚府境內。

  大理地域狹隘,這裏已經能夠勉強算得上是大理腹地。而且出威楚府往北的話,就將接壤大理國都。

  同時,張玨率領著飛天、天孤兩軍也終於是從橫山寨趕到自杞,現在已經出自杞,到得大理石城郡境內。

  這和當初張紅偉、劉諸溫兩人入理走的是不同的路線。

  石城郡雖然地域不大,但期內有十一個部族,勢力可謂是錯綜複雜了。

  張玨的進軍意圖很是明顯,剛出自杞便直往羅雄部。這裏,算是前往善闡府的必經之地。

  顯然,相較於石城郡城,他更為樂意去啃下善闡府那根硬骨頭。

  大理八府中,到底還是由國舅親自掌管的善闡府最為繁華,實力也是最為強盛。

  若是能將善闡府給啃下來,那不知道會要讓大理國君段興智如何的暴跳如雷。

  戰火不出意外要越來越向著大理深處蔓延。

  宋軍這種秋風掃落葉似的戰略方針,足以表明他們根本就沒有要拿下大理的打算。說直白點,隻是過來打打秋風而已。

  這,便好似是以往北方遊牧民族當遇到天災時,常常到中原之地劫掠那般。

  而在荊湖南路境內,趙洞庭帶著百草穀弟子們邊走邊玩幾天後,女弟子們那種新鮮感也漸漸淡去。

  其後行軍速度便要快上不少,這時候也是趕到長沙城內。

  趙洞庭帶著數百飛龍軍和百餘百草穀弟子進城,引得長沙城內如何轟動略過不提。

  雖然沒有誰知道皇上也在這群人中,但士卒和仙女們的組合,就足以引人注目。

  這事定然是要在長沙民坊間流傳幾天的。

  他們最終進入皇宮,就更要為這件事添上幾分神秘色彩。

  進宮後,趙大、趙虎兩人帶著飛龍軍士卒依依不舍回營。

  趙洞庭則是親自帶著百草穀穀主和眾弟子們到武鼎堂,又設百草殿,還親自為她們安排住處。

  而後,他才帶著樂嬋、小舞前往楊淑妃寢宮。當然,作為樂嬋父親的樂無償也被叫上。

  兩人相戀多年,等這刻更是等了足足五年。說幹柴烈火不太好聽,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還在回長沙的途中,趙洞庭就已經跟樂嬋和樂無償說起他們之間的婚事。

  樂嬋麵皮薄,隻說此時還得父親答應。

  而樂無償現在對趙洞庭幾乎是佩服得緊了,自是喜滋滋答應。

  論才能、論武功,天下有幾個年輕人能夠和皇上媲美?

  至於地位,就更不用說。整個大宋,都是以趙洞庭為尊。

  哪怕是再為挑剔的嶽父嶽母,怕也難以在這樣的乘龍快婿身上挑出什麽瑕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