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洞庭封官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10 07:27      字數:2254
  第918章 洞庭封官

  縱是那些禦史台的大夫、禦史們,也不敢以此去觸趙洞庭的眉頭。

  趙洞庭見眾臣麵色古怪,又嗬嗬笑兩聲,“諸位隨朕進殿。”

  眾人便魚貫而入,往大殿內走去。

  剛到殿內坐定,坐在上首龍椅上的趙洞庭就又問道:“諸位大人怕是心中都已經有青睞的學子了吧?”

  眾臣聽得這話,便都忍不住露出些微笑容來。

  這屆考生中除去鍾健以外,的確還有不少有真才實學的學子。某些專業方麵的知識,讓他們這些主官眼中都是大放異彩。

  陳江涵微微沉吟,然後揖禮道:“皇上,真不給這些進士們直接任以要職?”

  這話,是趙洞庭在科舉之前就跟他們說過的。

  殿試是朝廷選擇頂尖人才的途徑,但是,絕不能讓這些個人才們一步登天。

  至於為何,趙洞庭卻是沒有解釋。

  此時,陳江涵等人心裏顯然是有些疑慮。在他們看來,以這些學子們的專業才識,已然呢個個當得起大任。

  卻殊不知,在趙洞庭眼中,哪怕是最為出彩的鍾健,其實也就那個樣子。

  各學府到底才開設專業不長時間,連老師都尚且是邊學邊研究邊教。這些個進士們,又豈能真正入趙洞庭的法眼?

  他們較之後世的大學生要差得遠了。

  隻可惜的是,趙洞庭也是凡人,不可能麵麵皆通。也就自然不可能給這些學府編撰教科書了。

  聽得陳江涵的話,他微微點頭,道:“再有學識的人,也得經過曆練才行。知識和實踐,可向來都是兩碼事啊!”

  眾臣聞言稍作沉吟,然後便俱是頗為認同地點起了頭。

  皇上說的還真是在理。

  有的人能夠將滿腔學識應用於實踐之中,但有的人,卻未必能夠做到,隻能夠紙上談兵而已。

  當下,眾人又準備向趙洞庭揖禮。

  趙洞庭見狀連忙擺手,輕笑道:“不必行禮了。”

  說罷偏頭看向旁邊劉公公,“讓通過此次殿試的進士們都進殿吧!”

  “宣新科進士們覲見。”

  劉公公扯著尖銳的喉嚨對外頭大喊。

  然後,這喊聲便經過許多太監的嘴,向著正德門傳去。

  眾進士們自然而然以鍾健為首,向大殿行來。

  共計一百四十七人。

  因這些進士的到來,原本顯得空蕩蕩的大殿頓時擁擠數分。

  百餘人都在殿內跪倒,對著趙洞庭山呼萬歲。

  趙洞庭眼神掠過最前頭鍾健,然後又掃過其餘人,抬手道:“都平身吧!”

  他並沒有再區別對待,格外對鍾健顯得鍾愛、欣賞。

  待得眾人平身,他揮手。

  殿內角落伺候著的小太監連忙跑上前,將兩個用紅綢蓋住的長條形托盤放在趙洞庭的書案上。

  趙洞庭同時掀開。

  左側,是成疊的大紅色文書。右側,則是許多金晃晃亮眼的金牌。

  眾進士見狀,都是麵露不解之色。

  趙洞庭輕輕拍著左側文書,道:“這是諸位通過殿試的正式文書。”

  又拍右側的金牌,“而這,則是朕賞賜與你們的進士金牌。這金牌上,篆刻著諸位名諱,持此金牌者,縱是不在朝中為官,也可以每月都去戶籍所在地的府衙領取銀餉。這,都是朝廷無償供給你們的。當然,朕還是希望諸位都能夠為朝廷效力,為拜服謀福利。”

  眾進士都是意動。

  他們前來參加殿試,有幾個不是想到朝中為官的?

  “鍾健。”

  趙洞庭拿起左側最上麵那封文書,念出鍾健的名字,又從右側拿起金牌,笑道:“上來吧!”

  饒是以鍾健的沉穩,此時也不禁是有些激動。臉色泛紅,快步走到趙洞庭麵前不遠,跪倒在地,“草民叩謝皇上。”

  劉公公從趙洞庭手中接過文書和金牌,走下階梯遞給鍾健。

  趙洞庭看向陸秀夫,“國務令,農業部打算給鍾健的是什麽職位?”

  陸秀夫輕輕躬身,“回皇上,農業部現有諸多空缺。經我等商議,鍾健可赴任邵州農業廳副廳長之職。”

  自趙洞庭在雷州實施新政以後,除去各部尚書以外,地方官員的職稱大多都已經做過改動,極為接近現代社會的官職排序。

  邵州乃是荊湖南路境內望州,又在天子腳下。這種級別的州,和現在的地級市沒有什麽區別。

  而邵州作為望州,經過改製以後,知州已經是正五品的大員。

  鍾健所任的農業廳副廳長,也就是間於正六品和從六品之中了。而以皇上現在對他的垂青來看,應當能評上個正六品。

  古代有九品芝麻官的說法,聽起來正六品似乎也並不高。但實際上,正六品官已經絕對不小,能相當於正廳級別。

  在平頭百姓的眼中,正廳官員能夠還不夠高高在上麽?

  隻是,有許多學子驚愕之後,卻不免露出濃濃失望之色。

  他們隻以為在通過殿試以後怎麽著也會得到六品以上官職,卻遠遠沒想,連最受皇上垂青的鍾健都隻是區區六品。

  這豈不是說,他們的任命將會更低?

  這樣算下來,甚至都不如那些在院試中成為貢士的舉生們了。

  尤記得那夔州路有一通過院試的貢士,他可也成為了某一州的農業廳正廳長。較之鍾健這個副廳,含金量怕是還要高些。

  試想,連鍾健都隻得到這樣的官職,他們又將會受到怎樣的對待?

  “你的考卷朕親自看了,於興農之道上見解的確不俗,朕決定采用。”

  趙洞庭卻隻是笑眯眯看著鍾健,誇獎兩句,並沒有解釋什麽。說完這句,隻又說了句準備到邵州去任職吧,然後便又翻開了下一本文書。

  毛堀,郴州水利廳任職。

  董力時,道州永明縣財政局副局。

  一個個進士都上前接過文書和金牌,然後又回歸遠處。眼中的濃濃失望卻是始終都沒有淡去。

  他們這些人裏,竟沒有品階超過六品以上官員,多是七到八品。更為詫異的是,連個衙門正職都沒有,最高也已經是副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