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議和之議(2)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10 07:24      字數:2234
  第686章 議和之議(2)

  “哼!”

  阿術冷冷哼了聲,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

  他心裏也奇怪得很,不明白為什麽宋朝從區區硇洲之地,在短短時間內還能越打越強。

  以前他們蒙古軍也是越打越強,但那是因為有掠奪政策,打到哪,搶到哪。而宋朝,並沒有對哪個地方進行掠奪啊!

  剛剛說這話,他也是因為心中不忿。

  宋朝還撐得住,而他們大元朝,卻是有些撐不住了。數十萬大軍在南方被覆滅,這已經算得上是傷筋動骨。

  現在國內軍隊鋪展得極開,西征歐洲,東征高麗、日本等等。想要再抽出很多軍隊去以人數優勢覆滅宋朝,不太可能。

  更為主要的是,現在元朝中有不少掌握大軍的將領,其實已經不太安分了。

  當初忽必烈殺阿裏不哥奪權,這可是在朝中始終頗受詬病,也讓其餘蒙古宗王完全沒有了反叛的心理壓力。

  你忽必烈能夠殺兄奪汗位?我們怎的就不能殺你奪皇位呢?

  忽必烈倒也看出來阿術是因為不忿,是以,也沒有斥責阿術說話不經過大腦。

  他說道:“那耶律鑄你的意思,就是讓我朝稍作退讓了?”

  耶律鑄卻是不答話,而是看向桑哥。

  三人智囊團,他不想太出風頭,以免引起阿術和桑哥兩個聯手反對自己。所以,想先聽聽桑哥的意思。

  打仗,要聯合縱橫,其實為官,也同樣如此。

  桑哥滿臉絡腮胡須,不像是個文臣,但眼中卻是有著極為睿智之色,道:“皇上,臣覺得耶律鑄大人所言不錯。我們主動要求議和,就不能再端著不肯吃虧的想法了。不過這虧,卻也不能吃得太多,讓那群宋朝人以為我們就不敢和他們繼續打下去了。依老臣看,反正廣南西路、廣南東路、還有江南西路、荊湖南路等地現在已經不在我朝掌控之下,不如順勢而為,在名義上將這幾路歸還給他們便是,至多再加個福建路。如此,宋朝應該會見好就收,而我朝,也不至於有太大損失。”

  “福建路也讓給他們?”

  忽必烈還沒說話,阿術就瞪起眼睛來,“現在高興還在福建路和宋軍糜戰,勝負未分,怎能說讓就讓?”

  桑哥幽幽道:“就是趁著勝負未分才好讓,要是等到勝負已分,宋軍勝了,胃口也就更大了,不啃下我朝兩塊骨頭,是絕不肯議和的。而要是我軍勝了,他們那群亡命之徒隻怕會大軍繼續攻進福建,到時候,也議和不成。好處,就都讓大理給占了。”

  忽必烈眼神微動。

  桑哥的話,顯然是說到他心坎裏去了。

  不管他在名義上讓不讓出江南西路等路,這幾個地方,實際上都已經跟他元朝沒有什麽關係了。

  雖然說福建現在還在廝殺,可他堂堂忽必烈也不至於那般小家子氣,連個福建路都舍不得。

  隻要將兩浙西路、東路,還有江南東路、淮安路等地都牢牢掌控在手裏,他大元朝還是這個天下最為雄厚的勢力。

  而且在他想來,隻要研究出熱氣球和神龍銃,到時候再重新拿下福建等路,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他隻是需要時間,讓阿老瓦丁等人得以將熱氣球和神龍銃研究出來就行。

  隻是,他忽必烈心中卻還是有些疑慮,“如此,宋朝會同意議和麽?”

  他們想得到的,那宋朝自然也想得到。忽必烈捫心自問,要是宋朝這樣糊弄自己,不給自己實質上的好處,自己肯定不會答應議和的。

  桑哥微微沉吟,“光是如此,宋朝怕是不會肯議和。不過皇上,哪怕宋朝不想議和,百姓們會不想議和麽?咱們隻要在百姓中造些輿論出來,到時候宋朝皇帝就是不想議和,怕也抵擋不住民意吧?現在的宋朝,可是已經千瘡百孔了。”

  “製造輿論?”

  忽必烈皺眉,“咱們隻是讓出那些已經失守的地盤,都沒有實質性的讓步和誠意,如何製造輿論?”

  “老臣懇求皇上!”

  桑哥突然跪倒在地,“將明珠公主許給宋皇為後,如此,我朝便有了誠意。”

  “這!”

  忽必烈眉頭緊皺,“明珠是朕最心愛之孫女,怎能許給宋皇為後?”

  桑哥抬頭,“皇上,可若是議和不成,您覺得明珠公主殿下還能夠回來大都嗎?”

  忽必烈沉默。

  耶律鑄跟著跪倒在地上,“老臣也懇求皇上將明珠公主許給宋皇為後。”

  有了和親之舉,大元朝議和的誠意就出來了。到時候,要製造輿論將士輕而易舉。

  眼下國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在元朝願意休戰的情況下,你宋皇敢不顧及民生,繼續堅持要廝殺下去?

  阿術見得桑哥和耶律鑄兩人都跪倒在地上,雖然心裏憋屈,但也還是跟著跪了下去。

  議和已成定局,他自然不會為明珠公主而再發表什麽言論。

  實際上,皇室的公主,有很多本就是犧牲的代名詞。

  禦書房內,陡然安靜下來。

  忽必烈眼中時不時地閃過怒意,整個房間內的氣氛都因他的眼神而顯得格外凝重。

  但最終,忽必烈還是歎息了聲,“此事,就這麽定下吧!隻是委屈明珠了。”

  桑哥站起身,道:“皇上,雖然明珠公主殿下嫁入宋朝是委屈了,但貴為皇後,總不會吃苦就是。”

  忽必烈又是歎息,點了點頭。

  耶律鑄道:“皇上,那老臣這就遣使前往雷州,和宋皇議和?”

  忽必烈擺手,“不必去雷州,傳旨蒲壽庚,讓他去找文天祥議和便是。等到使臣趕到雷州,說不得福建路的仗都已經打完了。”

  “老臣領命。”

  剛剛站起身的耶律鑄拱了拱手。

  至於李秀淑的事,他們誰也沒有再提。幾人顯然都沒有要放李秀淑出宮的打算。

  放走李秀淑,那就幾乎等於對整個西夏都失去掣肘了。

  不多時,耶律鑄、桑哥和阿術便告退,離開禦書房而去。

  黃粱策還站在忽必烈旁邊,卻隻如同個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