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遺跡 第十三章 水塘
作者:我是那托      更新:2020-07-31 08:27      字數:1956
  我挽起褲腿走下池塘,到了那圓球麵前,水才沒過了我的膝蓋。我抱起那個圓球後,他們在池塘邊上看得分明,那就是一個皮球,隻不過上麵纏著一些黑色的絲線而已。可是他們卻看到我在抱起那個圓球後,便與它說個不停,就好像好像兩個人在說話一般。他們三個感到很害怕,於是喊我上岸回家,可是我仿佛沒有聽見一樣,不但沒有轉身反而抱著圓球走向了池塘深處。按理說,那個池塘並不算深,就是池塘正中央也不過一米左右。可就在那一天,我明明離池塘中央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卻已經被水沒過了頭頂。他們三個一見到這種情形,便立刻去喊大人。據說我被救起時,已經沒有了呼吸。我媽在知道我不行的時候,一下子便昏了過去。我爸倒是十分沉得住氣,在問明了事情的原委後,夾起我便往家裏跑。一到家便翻箱倒櫃的找出了一枚玉,掛在了我的胸前。你別說,還真是奇怪,原本已經沒氣的我忽然發出一陣猛咳,之後便又昏了過去。雖然沒有清醒,但至少這條命算是撿回來了。

  這些就是我那三個發小告訴的事情經過,可是我真是一點印象也沒有了。我隻記得我七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足足三個月,之前的所有記憶隻在腦中留下了一片空白,甚至連爸媽都是從頭認起的。病好後,父親告訴我胸前的這塊玉是爺爺傳下來的,要我片刻不能離身,好好保管。在那之後,我的身體越來越壯實,而家裏人也再沒有看見過我自言自語的情形。

  那塊玉有雞蛋大小,反麵雕刻的是並排的四朵雲彩,樣式各異;正麵則是一個繁體的“雲”字,那“雲”中的雲字底則也是用一朵雲彩代替。這塊玉戴在胸前冬暖夏涼,一看就知道並非凡品,再加上是我爺爺留下的遺物,自然要妥善保管。不過,凡是爺爺留下來的東西,一直都是由父親負責掌管,他從來不給我看,除了這塊玉和一本書。

  那本書名叫《清逸雜錄》,是我爺爺編纂的,由於爺爺的道號是“清逸”二字,所以這本書便以爺爺的道號命名。父親告訴我,爺爺年輕修道時,曾遊曆大江南北,見識和經曆了很多事情,而這本書裏除了寫有爺爺生平所學的風水道術外,便是一些見聞以及他所經曆的事情。我雖然對他所學的道術並不感興趣,不過書中所寫的那些見聞,倒頗具故事色彩,令我一直愛不釋手,讀了一遍又一遍。為此我還挨了父親不少打,理由就是不愛護爺爺留下的書籍。其實小孩子看書不都是一個樣嗎?誰會小心翼翼的慢慢翻看,跟照顧出生嬰兒似的?再者說那書經過了這麽多年,早就紙脆頁黃了,一個不小心就會撕破,哪能全怪在我的頭上?

  根據爺爺書裏的說法,我那天應是撞見鬼了,而且還是一個水鬼,它的出現就是為了尋我作它的替身。它附身在那個皮球上,等著有人前來,一旦有人上鉤,它便千方百計的誘惑你走向水中,再用水草、石塊纏住或絆住來人,令其溺水身亡,這樣它便能逃出升天、轉世為人了。而那個作為替身的人則要代替水鬼呆在水中,尋找下一個替身書中介紹,在水中自殺或是意外死於水中的人死後魂魄會在淹死的地方徘徊,從而變成水鬼,不能輪回。成為水鬼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它除了每天必須得經曆一次淹死時的折磨外,還要呆在水中不能離開,即便是盛夏酷暑,對於水鬼來說水中也是冰冷徹骨,下雨的時候還要承受萬箭穿心的痛苦。不過這所有的一切,它必須得忍受,直到能夠找到一個替死鬼,它才會得到解脫當然,第一次看完這書之後我是不信的,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沒有鬼神。我兒時經曆的那件事誰也沒有真正的看到過鬼的出現,而作為第一當事人也是唯一一個親身經曆過全部的人——我,也已經失憶想不起來了,所以鬼神之說虛無縹緲,至於我的蘇醒應該歸結為是醫學史上的奇跡。隻不過書上是這麽寫的,我隻是把它看做《聊齋》一樣,權當一樂。我當時就是這麽想的。

  那場大病痊愈後,便是九月份了,我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不過,我打小就不是學習的苗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事就翹課跑出去玩,小學玩街機、中學玩電腦台球,總之就是玩心特重。老師經常隔三差五的請我爸媽前去喝茶,真不知道是我去接受教育還是他們,所以爹娘對我的學習實在是頭疼的要命,招兒也想了很多,可都無濟於事,也許我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

  本來我這樣的學生能夠高中畢業也就算是燒高香了,誰想到後來正好趕上國家高等院校擴招,再加上我當時“浪子回頭”“亡羊補牢”,高考結束後竟讓我考進了一個三流的專科學校,在那裏混跡了三年後,才走向社會。這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讓我真正體驗了一番大學的自由生活——那真是上不管學校下不理爹媽,神仙般的日子。要不然我考不上大學,我的“社會化進程”一定會提前三年開始。

  我畢業以後就去了北京闖蕩,由於身體素質還好,便應聘到北京的一家安保公司當安保人員,而且表現不錯,薪金年年都有所上升,生活倒也安逸。若不是那件事的發生改變了一切,興許我現在還在那裏安安穩穩的做個職員,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