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作者:大字者      更新:2020-07-31 02:12      字數:4393
  寒博伸手摸摸她的頭說道“豆兒又長高了啊,在這裏還好嗎?”

  豆兒眼睛亮亮的笑著小聲道“原來大哥哥還記得我的名字啊,豆兒在這裏好的很呢,每天都能吃飽,還有學上!”

  寒博被她一句大哥哥叫的心裏甜絲絲的,笑笑又道“豆兒都上學啦!都學了什麽東西啊!”

  “我學了論語了,他們都沒我學的快!”豆兒驕傲的揚著小腦袋,指指身後那些原來的乞兒們,大力的說道。

  寒博開心的笑道“恩,我就知道豆兒是最聰明的,以後要多學學問,等你學好了,大哥哥請你去我的書院裏當第一位女先生,好不好啊?”

  “真的啊!”豆兒的眼睛更加明亮,一下子興奮起來,拍著手說道“好啊好啊,我以後要當第一個女先生,誰要不聽話,就打他板子。”

  豆兒的話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寒博牽著她的手,一揮手道“走吧,咱們都進去吧!”帶著眾人進了縣衙。

  破敗的縣衙早已沒有了蹤影,看到新修的房間,寒博問寒義“父親,這裏的人手還夠用嗎?”

  寒義笑道“何止夠用,現在外麵還有一堆人排著隊等著進來呢。”

  “恩?怎麽回事?不是沒有那麽多的衙役差官嗎,怎麽又多出人了?”寒博不解的問道。

  “那是從前,現在百姓家中孩子們多的,不是來衙裏當差,就是去想辦法從商,都積極的很呢,你那些辦法,倒是叫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了。”寒義手撫胡須得意的笑道。

  寒博想想也是,百姓們看到了希望,當然想要過更好的日子了,當差也是不錯的選擇,拿著公糧,吃著俸祿,就是古代的公務員嘛。

  兩人說著話,都進了大堂。那些乞兒各自幹著自己的活計,四散開了。豆兒從後麵提著茶壺出來,給眾人倒上水,就站到了寒義身後。

  寒博笑笑問寒義“父親,這些孩子們現在都上學了,怎麽還在縣衙裏呢?”

  “學堂就在縣衙裏啊,他們不但上學了,閑暇的時候,我還給他們分配任務,做完了還有獎勵的。”伸手將豆兒拉到懷裏說道“像豆兒就是獎勵拿的最多的。”又低頭問豆兒“快告訴大哥哥,你現在有多少獎勵了?”

  豆兒有些害羞,低聲說道“我現在有……”說著想想,又掐掐手指數了數道“有三錢多銀子,還有六十三個錢幣了。”

  寒博看著她可愛的模樣,忍不住又摸摸她頭道“豆兒真厲害,繼續努力啊!”這才對寒義說道“孩兒不能陪在爹娘身邊,豆兒有這麽貼心,幹脆父親就把她收做義女吧,也能陪著爹娘嘮嘮嗑兒!”

  寒義大笑道“你不在我們也不想你,你娘早就將豆兒當做親閨女了,一會兒見不到,就想的不行,我看你呀現在都沒有豆兒重要了。”說完又是哈哈大笑起來。

  寒博也跟著笑道“隻要爹娘開心,我也就高興了,我這不也算有個妹妹了?”

  寒義忽然有些臉紅道“其實再過幾個月,我估計你還真的要有個妹妹或者弟弟了。”

  寒博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大聲說道“爹,娘有了?”

  寒義點點頭,還是有些得意的。

  後麵魏征和張方洛也同時恭喜寒義,一屋子人笑聲不斷。

  寒博聽說娘又懷孕,就坐不住了,起身說要去看看娘,一溜煙兒就跑到了後麵。

  前邊寒義和魏征幾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叫下人帶著眾人去休息,也到後麵去看王夫人了。

  王夫人知道寒博要來,早就想出去看了,可寒義說她懷有身孕,不要大動幹戈的出去了,等著寒博來看她吧

  見寒博一進來,王夫人就哭了。兒是娘的心頭肉,兒行千裏母擔憂,古今同理。幾個月不見麵,第一眼就發現寒博瘦了許多,也高了許多,眼淚就止不住了。

  寒博最怕這樣的見麵,趕緊過去,拉著王夫人的手說道“娘,不要哭了,對肚裏的孩子不好的。”

  王夫人難得的嬌嗔一回,用手指戳了寒博的額頭笑道“你個小東西,一見麵就笑話為娘啊,你都是個孩子呢,怎麽懂得這些!”

  見王夫人不哭了,寒博笑道“嗬嗬,這不是逗娘開心嗎?娘,是弟弟還是妹妹啊?”問完就後悔了,就是現代的技術也不能剛懷上就測出來,他這不是瞎問嗎?

  果然王夫人又是一戳道“就不能說點兒別的啊,我怎麽知道!”

  寒博訕訕的一笑道“我這不是高興的忘記了嘛!娘,在這裏還住到習慣嗎?”

  王夫人拉著兒子的手道“習慣,能有什麽不習慣的,就是見不到你,想的不行。”說著又要哭。

  寒博趕緊轉移話題道“娘,我看你還是先到龍門住上一段時間吧,等孩子出生了再回來,而且那邊我還請到一個名醫,娘去了也省的我爹和我擔心你。”

  王夫人笑道“怎麽發現你真的好像什麽都懂一樣。”又歎口氣道“還是算了吧,我走了,你爹自己留在這裏也不好,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門外寒義邊進來邊說道“我倒是覺得博兒的提議好啊,你還是去吧,這裏什麽東西都沒有,對你和孩子都不好的,到了那邊,起碼吃的東西不用操心,不是還有什麽名醫嗎,正好可以安心養胎的。”說著坐下倒了杯茶。

  王夫人看看他道“我是擔心你在這裏一個人不習慣的,要不給你找個小的吧。”

  寒義正喝茶呢,一口就噴了出來。邊擦嘴邊道“你呀,當著孩子的麵兒,什麽話都說的出來,我都這把年紀了,還找什麽啊!瞎操心。”

  王夫人和寒博都哈哈笑了起來。

  母子又說了會兒話,最後還是定下,等寒博這次返回來的時候,一道將母親接到龍門去養胎,這才出來和寒義到了書房裏說事情。

  寒博將這次去虎牢關真實的目的說了一遍,把寒義嚇了一跳,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當心,實在不行就不做了。

  寒博點頭答應,這才讓寒義安心些。又說起寒淵和寒世民的事情,寒義說他也不知道寒世民找到沒有,隻是寒淵在獨角峰又待了將近一個月便走了,說是去剿滅毋端兒了。

  寒博這才想到毋端兒那些人馬還在霍邑一帶活動,倒是聽說他們混的不錯。兩人又說了些話,便回房間去休息了。

  第二日趕上下暴雨,寒博一行也不著急,就在孟津住了下來。誰知道這一場雨一下便是三天,第四日天晴後,寒博便急急的要趕路了,他怕誤過和尤俊達等人的碰麵。

  走之前寒博又安頓了錢家三兄弟好好當差,過上一年半載的,就把他們調回去,當連長。這三人現在已經是孟津守軍裏最大的官兒了,也過的不錯,都答應寒博一定會守好孟津的。

  一行人終於又踏上了去虎牢關的路。

  出了孟津,隊伍轉向東行。為了趕時間,寒博也沒有再好好的去別的城鎮休息,見到城鎮都是繞城而過,派人告訴城守等他回來後再好好檢查。就這樣走走停停,終於在七月十一這一日到達了虎牢關。

  虎牢關又叫汜水關,因為地處滎陽郡汜水縣得名。又因為傳說是周穆王在此牢虎,所以百姓們又叫他虎牢關。

  寒博一行人馬過了汜水河,便看到了巍巍雄關擋住了道路。寒博看看這樣的雄關才明白為什麽這裏在曆史上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虎牢關是通往關中的要道,有“鎖天中樞、三秦咽喉”之稱,兩麵壁立千仞,南連嵩嶽,北臨黃河,唯有西南一深壑幽穀通往洛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東都洛陽的門戶。

  見識到雄關崔巍,寒博想到這裏曾是“三英戰呂布”的地方,不由的豪氣萬丈,大聲道“兩崖峽束枕洪濤,自古英雄爭虎牢。蒼天胡為設此險,長使戰骨如山高。”

  魏征在旁鼓掌道“都尉每到一處都會有佳句留存,我看都尉的詩句也會和這虎牢關一起流傳千古了。”

  寒博卻要搖頭說道“這裏的每一寸山石,每一方土壤,都留存著無數百姓兵士的鮮血與白骨,小小一座關隘,卻是我們漢人保土守疆的血淚見證啊。”

  魏征突然覺得寒博忽然有這麽多感慨,好像經曆了多少年的滄桑一樣,又看不清他的本質了。

  眾人在關前站了一會兒,兩邊山上卻出現了無數的兵士,手持弓箭對著山穀裏,一人高聲喊道“關前是何人兵馬?不要前行了,不然我就放箭了。”

  張方洛大聲回到“陛下欽差,河南郡都尉使寒博寒大人前來巡查,速速開關。”

  山上那人聽了一遍,轉身對著後麵的親兵說了一聲,親兵便跑了下去。那聲說道“是寒大人嗎?下官要驗一下通關憑證,方可放行,見諒!”

  寒博笑著對魏征說道“此人不錯,起碼很認真啊!”魏征點點頭,看看張方洛道“張將軍,如果給你一支人馬,要在這裏防禦,你會選什麽地方?”

  張方洛不知道他什麽意思,轉身看看地勢說道“我也會選那人站的那裏,地勢居高臨下,而且下山隻有一條小道,關鍵是那裏可以觀看整個戰場,又不會被敵人遠程武器打到,周圍沒有樹木,不怕火攻,唯一擔心的便是水源問題了。”

  魏征笑道“將軍厲害啊,看來以後你還真的是衝鋒陷陣的大將啊!”

  寒博笑道“這還用看嗎?我早就定好了,他是我義勇軍第一位將軍。”

  張方洛心裏一喜道“都尉過獎了,不過在下沒有別的本事,打仗還自認為不輸於別人的,隻要都尉放心,以後我張方洛就給將軍攻城略地,打下它個花花世界來。”

  三人說著話,那邊山上有個小兵過來要求寒博提供證明身份的東西。寒博將信印交於他,那人又返回去給山上的看了。驗證無誤,那人便朝著城中揮揮旗子,關城大門這才緩緩升起,寒博帶著人馬慢慢進了城中。

  關城依山而建,緊緊的靠著兩邊的山石。城中的路緩緩向上,漸漸的拔高,等走到城中心時,都已經可以遠眺城外的情形了。

  寒博還真的第一次親臨這樣的環境,雖說那一世也去過幾回山城,但和現在相比,感覺完全不同。回身眺望來時走的山穀,就像一條玉帶一樣穿過山間,蜿蜒著朝遠處而去。

  這時,一個身披明光鎧的戰將騎馬走了過來,見到寒博,便下馬行禮道“末將虎牢關守將張公瑾見過欽差大人。”

  寒博看看他身高七尺,膀大腰圓,和張方洛有的一拚。再看年紀也就二十多歲,不由的讚歎一聲,這個時代的英雄實在是太多了。

  叫張公瑾起身,便問道“剛剛在山上的那位將軍就是你嗎?”

  張公瑾搖搖頭道“不是末將,那是末將的一個手下,叫毛公遂,欽差大人不要治他的罪,是末將告訴他每支過往的隊伍都要驗看的。”

  張公瑾擔心寒博生氣,要治毛公遂的罪。

  寒博笑道“他做的很對,你也沒錯,我為何要治罪。剛才見到他派兵守住的位置恰到好處,所以問一下,此人是個將才,應該多多重用才是。”

  張公瑾聽寒博這樣一說,也就放下了心,請寒博幾人到關中的樓城,那裏有一個大廳可以觀看整個城關。

  又往上爬了一刻鍾時間,這才到了虎牢關最高處的樓城,大廳就在樓城中間,一麵大門,三麵有窗,推開窗戶整座關城盡收眼底。

  張公瑾叫親兵上茶道“得知欽差要來,我們這裏也沒有什麽可以招待的,白日裏我去打了一些山上的野味,晚間為大人下酒。”

  寒博笑道“我來這裏又不是為了吃喝的,不用大動幹戈,有什麽就吃什麽,沒關係的,我倒是覺得你想多了,放心,我不是其他的欽差,沒有那麽多愛好。”

  張公瑾臉一紅,連連稱是。程咬金又來勁兒了,看看外麵的景色說道“那個張將軍,你每日都在這裏不悶的慌啊,就這麽大點兒地方,要是俺的話,看上兩日便就煩了。”

  張公瑾不知程咬金是何人,便笑著說道“這位將軍說笑了,在下在這裏也待了有兩年了,並沒有覺得有什麽枯燥的,相反,有時還可以出去打打獵,還是相當自在的。”

  程咬金便問道“那這裏哪個地方可以打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