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作者:大字者      更新:2020-07-31 02:12      字數:4563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無法搜索到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書海閣全拚)找到回家的路!

  一代神醫就這樣被忽悠到寒博這艘破船上了。

  這幾天忙過去了,寒博終於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一晚上過去,再一睜眼,居然是第二日中午了。

  搖搖腦袋揉揉眼,清醒了半天,肚子開始餓了。臉都沒有洗,就跑到前麵去找吃的。

  “呀,小老板,你總算醒了。”剛進大廳,就見含雲在那裏拿著本兒賬在看。

  “早啊,含雲姑娘!”寒博打了聲招呼,又去找吃的。

  “不用找了,我給你去拿吧,都在廚房給你熱著呢。”說著含雲放下賬本,往廚房走去。

  寒博嗬嗬笑笑,覺得還是有人伺候比較好。走到那邊拿起那個賬本看了一下。粱老叔兩天前就和達爾幹去了突厥,留下含雲照看生意,沒想到含雲對做生意還是挺有天賦的。賬本上密密麻麻的記著許多數字,都是寒博教他們的。

  含雲端著一碗湯餅走了進來,放在桌子上說道“快去吃吧,我們都吃完了,就剩你了。”

  寒博笑笑說道“哎,以後就沒有這種福氣了,倒是成都大哥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氣,羨慕啊!”邊說邊走到桌邊,囫圇的就開始吃麵。

  含雲雖然臉色微紅,口中卻說道“那是,他就是有福氣了!”又開始看賬本。

  寒博很快將一碗湯餅吃完,摸摸肚皮,心滿意足的靠在椅背上歇食兒。含雲看了一眼說道“怪不得你那兩個親兵每次吃完飯都懶得動,原來都是和你學的。”

  放下賬本一邊收拾一邊說道“尤其是那個姓程的,剛剛吃完飯,就有兩個從孟津來的人找你,見你睡著,就準備出去吃飯,誰知姓程的又跟著出去蹭飯去了,都吃成豬了!”

  “從孟津來的?”寒博一下子坐起來問道“看樣子著急嗎?”寒博擔心寒義不會又出什麽事情了。

  “不著急,也沒說有啥事,就說來找你的,你要急,就去望月樓去找他們吧!”含雲說完端著碗筷就下去了。

  寒博想了一會兒,還是覺得過去看看,大老遠從孟津趕來一定有事情的。

  望月樓依然繁華,因為那日寒博的到來,更是增添了許多新的菜肴。老板是個會經營的人,將那天寒博吃過的飯,命名為明月套餐,銷量大增,牆上的詩作更是用薄薄的綢布罩了起來,供食客們參觀。

  寒博一進樓,夥計們就去通知了老板,不一會兒人們都知道寒博又來了,再一次掀起了一股“寒博熱”。

  老板下來見到寒博,更加親熱。寒博記得要給這裏留一首詩的,便說先找人談事情,走之前會留下,老板趕緊幫忙找人。

  程咬金四人很好找,都是五大三粗大嗓門兒,沒費勁兒就在二樓的一個包間裏找到了。寒博和老板說不要打擾他們,便推門而入。

  幾人見寒博進來了,都站起身叫寒都尉。寒博一看,原來從孟津趕來的是劉弘基和尤俊達二人。大家坐下後,寒博便問發生了什麽事情。劉弘基說沒有其他的事情,隻是一點小事,便用眼光看了一下方三郎。

  幾人中隻有方三郎比較陌生,所以有些話不知道是不是方便說。寒博笑道“方三郎是自己人,也是我的親兵,有話但講無妨。”方三郎也是嘿嘿直樂,大家看到他的樣子也跟著笑了起來。

  尤俊達低聲說道“都尉,我哥已經打聽清楚了,皇杠這個月底就要起運了,走水路。”

  寒博微微一皺眉算了下日子,如果正常行程不耽誤的話,也就是說一個月的時間就能運到洛陽附近了,到時候按計劃,就需要義勇軍去做掩護了。可現在義勇軍剛剛成軍,可能還需要一陣時間的磨合,還好有一個月時間。

  寒博點頭道“那其他人都已經安排好了嗎?”

  “謝映登和王君廓都已經回去安排好了,我剛剛也派人去通知了他們,估計七八天就會到孟津了,到時候我們一會合就往虎牢關去,在那裏等著他們。”尤俊達說道。

  “不。”寒博搖頭道“你們不能輕易現身的,押皇杠的都是精兵,即使不是楊林的人,也不會是一幫窩囊廢,隻要他們稍稍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形跡可疑之人,要是提前打草驚蛇了,我們就不好下手了。”

  劉弘基點點頭也說道“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具體是誰押送皇杠,所以我們隻能以不變應萬變了。”

  寒博笑道“其實很簡單,他們路上一定會防著有人劫道的,隻要我們通知一下綠林的朋友,讓他們沿路不要去打皇杠的主意,慢慢的他們自己就會麻痹的,都不需要我們做什麽,到時候一擊必中。”

  尤俊達眼睛一亮說道“還是都尉計策高明啊,我這就寫信給王君廓,讓他把山東河南的那些小寨子通知一遍。”

  方三郎聽了半天才知道要幹什麽,笑著說道“俺當是幹啥呢?不就是劫個皇杠嗎?至於弄的這麽神秘嗎?”

  劉弘基和尤俊達都看看寒博,寒博搖搖頭對方三郎說道“有些事情我們要做的,但是我們必須要小心,你要記住,你是我的親兵,我有很多事情都是隱秘的,以後我也不會對你隱瞞,但是,你要是不小心說漏了嘴,那出事的就不隻是我們幾人,你明白嗎?”

  方三郎見寒博說的鄭重,便點點頭說道“我的任務就是保護大人,其他的我什麽也不知道。”

  寒博心道,別看說話辦事都是咋咋呼呼的,心裏卻清楚的很啊,這又是一個程咬金呀。

  幾人又商量了半天,寒博這才問起孟津和寒義的事情。

  劉弘基笑道“自從上次大人把糧食運到孟津後,寒老爺就按照大人走的時候留下的那些計劃,開始慢慢的建設了。現在城牆都已經修好了,而且很多人都報名參加孟津衛了。”

  又看看尤俊達道“我們倆現在搖身一變,已經是孟津衛的兩個都統了。”

  寒博笑著說道“那以後你們就歸我直接領導咯!”

  “是啊,還請寒大人多多提拔!”尤俊達笑著對寒博抱拳說道。

  “恩,你們要好好帶兵,把孟津城保護好了,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寒博也裝作一本正經的訓話。說完後幾人就開懷大笑起來。

  程咬金撅著嘴說道“人家都是都統了,兄弟也不給俺個都統當當,現在還是一個小排長。”

  寒博一愣,轉頭看看程咬金的樣子就笑了起來。程咬金依然撅著嘴,寒博說道“排長是在義勇軍中才有的,都統是衛所軍中的職位,這怎麽能混為一談呢。再說,你的排長要比他們的都尉都厲害,你還有啥好抱怨的。”

  “比他們都厲害?”程咬金眼睛一瞪,不解的問道。寒博對著尤俊達一眨眼說道“當然啊,你帶的那一個排,可以義勇軍中最厲害的偵察排,不管有什麽作戰任務都要衝在第一線的。他們就是守城的兵,到哪裏去打仗啊!”

  程咬金一聽寒博說的有道理,又轉憂為喜,對著尤俊達和劉弘基笑道“聽到沒?你們都統也都是守城的,哪有俺這樣自在,打仗時衝在前邊,想殺人就殺人,想放火就放火,你們不行。不如也來俺們義勇軍吧,俺跟都尉求求情,讓你們當個副排長怎麽樣?”

  程咬金就屬於給點兒陽光,他就燦爛的人。剛才的事情已經忘記了,現在開始調侃尤俊達兩人。兩人也都知道他的性格,隻是笑著,不接他茬兒。急的程咬金隻好和方三郎說,碰到方三郎也和他一樣的人,一拍即合,可把程咬金吹高興了。

  幾人在包間裏坐了一個時辰左右,寒博便將老板叫了進來,叫他準備筆墨,要給明月樓題詩。老板早就準備好了,立馬拿了上來。

  寒博想了一下,在紙上寫道

  “洛陽無大宅,長安乏主人。黃金銷未盡,隻為酒家貧。此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竹葉連糟翠,蒲萄帶曲紅。相逢不令盡,別後為誰空。對酒但知飲,逢人莫強牽。倚爐便得睡,橫甕足堪眠。有客須教飲,無錢可別沽。來時長道貰,慚愧酒家胡。”

  一氣嗬成,待墨跡幹後,交給老板說道“今日與友人在此相聚也是緣分,這首詩就留在這裏了,祝願你的酒樓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老板笑的見牙不見眼,連忙道謝,就像捧著寶貝一樣,樂嗬嗬的出去找小二去拿到裝裱鋪子,好好裝裱一番。寒博幾人也起身往米鋪而去。

  回到米鋪,正好寒德也回來了,寒博便在大廳裏說說之後的事情。洛陽一行事情也算辦的圓滿了,而且還意外的從宇文士及手中接過了七間商鋪。寒博也一並交給寒德打理,又告訴他該怎麽裝修,怎麽宣傳,總之一句話,要把龍門的那一套辦法全部用到洛陽來。

  安頓完這些,寒博又找到含雲,告訴他明天一早就要回龍門了,不去和成都告別了,又讓孫思邈在這裏給含雲治好病後就去龍門,這才安心收拾東西,等待著明日返回龍門。

  楊廣站在殿外,看著麵前的這架四輪馬車,滿意的點點頭,又招手把駕車的人叫到身邊問道“這車是寒博親手做的?”

  那人是寒博派來送車的,第一次這麽近距離見到皇上,有些緊張,結結巴巴把寒博做車的事情說了一遍。楊廣點頭,便上了車駕,要將車駛起來試試。

  車夫上了馬,將身後車廂壁上的一塊擋板往下一拉,車廂上就出現一個四方的洞,洞裏是三片簡易的風扇葉子。楊廣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問車夫。車夫說寒博怕夏天坐車的人熱,就裝了這個,車一跑開,就有涼風吹的。

  楊廣對寒博的奇思妙想很感興趣,就叫車夫趕緊開始。馬匹一跑起來,那幾片葉子就開始快速的轉動起來,將外麵的風源源不斷的帶進車廂裏。楊廣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麽道理,更加佩服寒博。

  馬車在皇宮之中繞了一圈兒後,又停在了大殿門口。楊廣下車,叫人賞了車夫,便回到了殿內。

  一進殿內,楊廣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一桌子的奏章,沒有一件是順心的事情。雁門關外的突厥兵馬倒是按兵不動,但王須拔和竇建德與泥步設已經合兵了,現在攻城略地,將整個河北山東弄的烏煙瘴氣,而且派去的大將現在還沒有把握將他們打垮。

  南方杜伏威的農民軍也是所向披靡,一路打到了高郵,幾乎將淮河兩岸都要占領了。楊林的兵馬遲遲沒有趕到,也讓楊廣心急如焚。

  河東郡毋端兒又死灰複燃了,整個河東被他們弄的烽煙四起,寒淵的兵馬又在河南郡剿匪,一時半會兒過不去。楊廣突然覺得自己現在是捉襟見肘,空有力氣卻無法施展。

  來回在奏章中找了半天,終於看到一本好消息。從漁陽郡征收好的皇杠,月底就要起運了,問楊廣運到洛陽還是晉陽。楊廣在奏章上批複運到洛陽,又命涿郡督軍羅藝派人押運護送。

  想想今年的皇杠就快運來了,楊廣的心裏舒服了一些,便在奏折中又開始尋找感興趣的先看一下。

  這時殿外一個內監進來報說,有從龍門送來的一個錦匣。楊廣叫人送進來,一看是給蕭後的那個錦盒,趕緊找鑰匙打開,裏麵有一封信和一張名單。

  楊廣拿起信,看看封麵上是蕭後的字跡,這才拆開看起來。原來蕭後自從參加了義勇軍建軍儀式後,就開始慢慢將來到龍門之後的事情都寫下來,然後整理了一下,分開類別,給楊廣寄了過來。

  信的前兩張紙寫的是初到龍門的見聞,和寒博花樣百出的歡迎儀式。之後又寫到寒博是如何將一座歌館變成現在龍門最高檔的綜合性劇場。楊廣看的頻頻發笑,被寒博層出不窮的手段和花樣給逗樂了。

  接下來重點寫了一下寒博對商業的改革,將商人大會和股份製簡單的說了一下,又把其中的利弊也分析了一遍,最後用寒博的話說就是在龍門先做一個試點,如果好的話就可以在全國推廣。

  楊廣很認真的看了兩遍,發現寒博就是變相的將所有商業都控製到了官府手中,然後由官府統一管理。這樣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了解每個行業的動態,而且還能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調整,避免了商稅的流失。

  看完寒博的辦法,楊廣都不禁拍案叫絕,這要什麽樣的頭腦才能想出來。他又讀了一遍,然後提筆將寒博的辦法單獨寫了下來,這才接著往後看信。

  蕭後在後麵又寫到寒博建書院的進度,還有各種商鋪都已經建好,建議楊廣選一些皇家子弟來龍門學習。還說寒博要在書院裏開設各種新的課程,最好是再派一些有學識的名士也來聽聽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