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作者:大字者      更新:2020-07-31 02:11      字數:4451
  毋端兒看看笑道“不錯,應該就是這裏。”

  眾人一看,寒博點的是一座橋。

  毋端兒看著寒博問道“大郎識字?”

  寒博道“少時家裏還請過先生,可後來被官府逼的上了山,就耽擱了。”

  毋端兒點點頭沒有話,寒博便問道“我們來的路上就聽毋老大以少勝多,大敗官軍,想必毋老大也是懂得行軍之道啊!”

  毋端兒搖搖頭道“我哪有那本事,都是武先生出的主意。”

  蔣忠和遊進宏從洛陽太守府中出來,就直奔軍營,他們要盡快的準備好行軍需要的武器和糧草,不然段大將軍會用最慘無壤的方法收拾他們。

  起段大將軍可是有許多故事的。

  段達三歲的時候就襲封了襄垣縣公爵位,是隋朝年齡最的縣公。成年後就一直跟在文帝楊堅身邊。

  段達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經常做一些別人理解不聊事情。

  有一次和幾個年齡相仿的貴族子弟去遊獵,在一個山穀裏發現了一群野狐。眾人中段達的騎射功夫是最好的,於是大家就讓他去把那群野狐拿下。

  段達二話不,催馬就進了山穀。大夥兒就在穀外等候,可是左等不見,右等不見,眾人有些擔心,大家便進穀去找他。

  當大家看到他時,他靠在一塊石頭上,奄奄一息,渾身多處都是傷口。眾人大驚,匆匆的把他送回府中,請了郎中為他治傷。

  半月後,眾人再次相聚,便問起當日之事,段達抱怨眾人不去幫忙,才讓自己受的傷。眾人不解,問他原因,段達便氣憤的講起當日之事。

  原來段達跑進山穀才發現那一群野狐大概有四五十隻,他一進來,野狐就紛紛逃跑了。

  段達便立馬在路中間,張弓搭箭,準備射殺幾隻,可當他準備射的時候,突然想到了眾人的話,大家是要他把這群野狐都拿下的。

  段達想想自己這樣射出去,最多就是射殺幾隻,不可能都拿下。於是他下馬走到路邊,從馬身上的背囊裏取出自己的吃食,拋灑在地上,吸引野狐過來。

  起初野狐都在遠處看著,過了一會兒,有一隻野狐受不了誘惑,便試探著搶走了一塊兒散在地上的吃食,發現段達根本沒有管。於是漸漸的周圍的野狐也加入到搶食的大軍鄭

  段達非常高興,他靜靜的坐在一邊,看著眼前越來越多的野狐從暗處跑了出來。他在想一會兒把這些野狐都拿住,回去給那幾人一看,多有麵子的事情。

  可是事與願違,這群野狐發現段達不是一隻要吃它們的野獸,相反,是一隻溫順的綿羊,於是,悲劇發生了。

  先是一隻野狐發起了對段達的攻擊,接著更多的野狐參與戰鬥。段達還在美滋滋的想著怎麽去炫耀,就覺得胳膊一疼,一看野狐已經咬住了他。

  大驚之下,躍起反擊。其實段達的功夫不錯,隻是猝不及防,沒有反應過來。野狐見一下子就得手了,更是肆無忌憚,成群結隊的在他的身上搶肉吃。

  可憐的段達便成了野狐們的盤中餐,幸好那匹軍馬及時的發出嘶叫,才把野狐趕跑,但還在他周圍溜達,尋找時機再次下手。

  要不是幾個人下來找他,估計真的就進了野狐的腹中了。

  幾人聽完,都不知道什麽。他聰明,他理解不了幾人的話;他笨,懂得用吃食去引誘野狐。不久後,市井中便流傳出段達獵狐的故事,人們便親切的叫他“野狐將軍”。

  這隻是所有軼事中的一件,比起他當了大將軍之後的故事,就要遜色的多了。

  楊廣即位後,段達被封為左衛將軍,授光祿大夫,河北張金稱起義,楊廣派他去鎮壓。起先他是連戰連敗,後來就守城不出,起義軍給他起外號槳段姥(u)”。最後還是聽了手下的計策才把起義軍戰敗。

  楊廣征高句麗,段達留守涿郡,碰到起義軍攻城。段達為了一雪前恥,便主動出擊,大敗起義軍,於是誌得意滿的回城。大部隊城外紮營,防止起義軍偷城。

  當日夜裏,起義軍偷襲段達軍營,糧草盡毀。

  段達非常生氣,第二日又出城攻擊,可起義軍沒有和他打,他隻好悻悻的回城。

  夜裏,起義軍再次偷襲段達軍營,帳篷焚毀無數。

  第三日段達便在大街上貼上了官府的公告,居然是對起義軍的挑釁,的是有本事今晚再來偷營。

  於是夜裏,起義軍第三次偷襲段達軍營,馬匹逃跑無數。

  段達發狂了,安排所有兵士今夜不能再睡覺,必須把起義軍拿住。旁邊的幾個將領就勸他,起義軍不會再來了,換成是誰也不可能每都來,那不是等著自投羅網嗎?

  段達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便沒有安排。

  是夜,起義軍四次偷營,兵器鎧甲皆入敵手。

  段達連夜就把那幾個讓他判斷失誤的將領進行了嚴懲,懲罰的手法有些駭人聽聞。

  他先把幾人摁在長凳上,褪下褲子,準備打板子,然後準備鹽水往幾饒嘴裏灌,最後脫下鞋襪,用馬尾在腳底板撓癢。

  這三招同時用到一個人身上,那人沒兩下就昏死過去。等再轉醒後,發現那人好像得了羊角風一樣,不停的抽搐著,再沒有好過來。

  軍營的兵士看到了,覺得他太可怕了,便悄悄的叫他“段三氈。

  當然,對起義軍來,他就是福星,每晚上都是大有收獲。後來他的事跡在起義軍中流傳開了,便有好事的人叫他“段財神”、“送禮將軍”。

  雖然很多人都不看好跟著他打仗,但段大將軍自己卻很有信心,每次打仗都是豪言壯語在前,氣急敗壞在後。人們總感覺段大將軍對打敗仗這件事是樂此不疲。

  其實段大將軍本身還是很有決斷力的,他不會因為眾口一詞而改變初衷。

  在收複清河城的時候,段大將軍便充分的運用了自己的決定權。

  清河是個大城,城牆高大,城外還有護城河,城內的起義軍人數也比較多。段達到了清河時,便派斥候去打探消息。

  後來聽城中的起義軍發生了內訌,便心生一計。他叫過自己的副將耳語了幾句。副將聽完兩股戰戰,不知如何是好。

  段達看到他的模樣,非常生氣,便叫人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可想而知,這個副將都站不起來了。

  兩後的夜裏,副將偷偷進了清河城,投靠了起義軍。眾人大驚,慌忙跑去告知段達。

  段達輕輕一笑他早已知道,不必擔心。眾將勸了半,也沒有結果。

  沒錯,似曾相識的橋段,就是“苦肉計”!

  又兩後的夜裏,段達突然命人把所有將軍叫來,要偷城。眾人不解,段達先前那個進城投靠起義軍的副將是自己安排的臥底,眾人才明白怎麽回事,於是都誇段達用計鬼神莫測。

  是夜,看到城頭有暗號傳出,段大將軍一聲令下,幾路人馬便從洞開的城門進了城。

  戰果輝煌,段大將軍人馬全軍覆沒,隻跑回了幾個騎著馬的將軍。

  回來的人怒不可遏,紛紛來找段達理論。段達自己也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隻能一一安撫,最終撤兵,再沒有攻城。

  其實段大將軍計策很好,隻是他忘記了“苦肉計”有一個經典的釋語,要想成功必須是“一個願打”,還需要“一個願挨”。那個投誠的副將還真的是投誠了。

  現在的段大將軍在所有饒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每次出征,將士們都會和家中老揮淚拜別,告訴他們不要再等自己回來了。

  了這麽多段大將軍的輝煌戰爭史,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段大將軍作戰的主要特點就是“你想到的,他能做到;你想不到的,他更能做到。”

  所以蔣忠、遊進宏目前正在營中和手下的弟兄們談心。

  蔣忠道“今日未時,咱們就要出發去龍門了,現在就要準備好所有的東西,包括你們的決心!”

  遊進宏也在一旁道“我們這次麵對的是剛剛擊敗了鷹騎衛的毋端兒,他們也正是驕傲的時候,我們就是要趁著他們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去消滅他們。”

  看看麵前站著的四千將士,蔣忠心中突然有些不舍,這些都是自己的兵,他們有家人在等著他們回去,可是這一去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再也回不來了。

  下邊的士兵們隻是靜靜的看著這兩個人,真的不知道這次的把握有多大,跟著段大將軍,永遠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

  動員活動草草結束,兵士們各自準備自己的東西,向著無知的未來出發了。

  寒義被關到了大院的西房內,身邊有兩個大漢監視著。他很著急,就怕寒博真的來救自己,卻被人家算計。

  他在屋中不停的來回走著,苦苦的想著應對之法。屋門忽然被推開了,一個大漢進來,推著寒義就往外走。

  寒義措不及防,差點兒摔倒,大聲的問道“你要幹什麽?要帶我去哪裏?”

  大漢繼續推著他道“閉嘴,俺們老大要見你,趕快走!”

  著便狠狠的推了寒義一下,寒義大聲道“我自己會走!”抖了抖身上的袍子,大步流星的朝著大廳走去。

  寒博聽到毋端兒有一個武先生出的主意,心裏便盤算開了。首先這個武先生一定是個聰明人,其次他對楊廣的朝廷有著仇恨,最後這個武先生可能是剛剛加入的這隻隊伍,要不然杜葵不會不知道。

  想著想著忽然想到杜葵沒有和他完的那句話,毋端兒和杜葵都是什麽人?

  寒博有些忘記了自己身處的環境,被毋端兒敏銳的發現了。看到寒博皺眉的樣子,毋端兒發現這個孩子和武先生口中的寒博很像。

  一樣大的年紀,一樣的聰明,甚至連姓氏都一樣,越想越不對勁兒,但他沒有輕易就把寒博拿下,他忽然叫人去把寒義請過來,他要看看這兩人見麵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

  寒義被帶到了大廳,麵色坦然的望著毋端兒。此時的他並沒有發現寒博,但張方洛卻是看到了他,心中一緊張便叫出了聲音。

  寒博聽到張方洛的叫聲才醒悟過來,自己剛才想的太投入了,會被毋端兒懷疑。於是便大方的道“剛才我想的有些入神,沒聽到毋老大話,嗬嗬,隻是對武先生很感興趣。”他完才發現毋端兒若有所思的看著他,心裏想到不會已經被發現了吧。

  那邊寒義聽到張方洛的聲音看了一眼,又轉過了頭,感覺這個人好像在哪裏見過,一時想不起來,再聽到寒博話就愣住了,心裏突突的狂跳,差一點兒就喊了出來。

  張方洛眼看就要穿幫了,便又捂著肚子叫了起來,“奶奶的,肚子怎麽這麽疼啊!”

  寒博已經感覺到毋端兒對自己的態度在變化,這邊張方洛又突然出現狀況,便知道一定是有什麽地方露出了馬腳,回頭看向張方洛,突然他看到寒義站在那裏,看著他發呆。

  寒博立馬知道壞了,這大概是毋端兒認出自己了,但他馬上想到,要是認出來就不會讓寒義出現在自己麵前了,這是試探。心念急轉之下,寒博快步朝著寒義走去。

  眾人都看著寒博的動作。毋端兒暗自像幾個手下點點頭,張方洛慢慢的揉著肚子,手卻放到了腰間的劍柄上,寒義則是緊張的有些發顫,隻有杜葵在那裏傻傻的笑著。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寒博朝著寒義一拱手道“剛才還在和毋老大起你的,沒想到沒一會兒就見到了,在下寒博,見過先生。”著衝著寒義眨眼。

  寒義不清楚寒博什麽意思,但看樣子這些歹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寒博,索性自己也假裝不認識。寒義哼了一聲,轉過身不去看寒博,心裏卻緊張的求佛祖保佑寒博不要出事。

  毋端兒正要下手拿人,不料寒博的話他也聽不懂,立即使眼色讓幾人別動,問道“怎麽,大郎認識這位先生?”

  寒博搖搖頭又點點頭道“算是認識吧,嗬嗬,他不是武先生嗎?難道我認錯了?”

  張方洛忽的出了一口氣,繼續裝作肚子疼。

  毋端兒一愣,哈哈大笑道“大郎認錯人了,他是我們綁的肉粽子。”

  寒博也是哈哈笑道“我就毋老大怎麽會這麽快就把武先生找回來。”著又回頭看看寒義道“這人是肉粽子?”

  毋端兒點點頭道“怎麽,大郎有什麽問題?”

  寒博道“我還真是不知道何為‘肉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