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行軍瑣事
作者:一隻小蘇信      更新:2020-07-30 17:44      字數:1606
  賈琮一行過了三日,已到了黑遼,便是後世的東北(不是東三省,是在內蒙古的那一部分。

  )

  此刻正在蒙古賬內歇息,自從太祖高皇帝征伐蒙古後,蒙古在太上皇年間又叛亂了一次,那時候還是剛封國公初入武宗的文國公韓瀟一人一騎闖入蒙古可汗營內,斬三位武宗,生擒蒙古可汗的一家老小,孤身平定叛亂,直個把太上皇喜的大呼“我有韓卿,宇內無憂。”

  當然,這多是場麵話罷了,賈代善在世時,太上皇還說過“我有代善,如劉備得諸葛。”死後還說“吾痛失手足!”也沒見他怎麽大封賞賈家……

  自從文國公孤身擒可汗後,蒙古便不敢叛亂,隻當大楚國最溫順的忠犬,哦,這話是他們自己說的。

  不得不說,這次當今沒派韓瀟來,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如果派了韓瀟,都不用出兵,隻讓韓瀟去和蒙古諸部聊一聊,應該就能湊夠六十萬牧民為軍了……

  當然,當今不敢便是了,別說是當今,就算是太上皇在,他也不敢派韓瀟出來。

  無他,韓瀟的功勞太大了些,生擒兩位曾經的“諸侯王”——南明偽帝和蒙古大汗,又位極人臣,晚年甚至還考了三元及第,直個是文武雙全……

  沒除了他,已經是很仁慈了。

  叫了李慶明和趙清泉來,李慶明主事,趙清泉自然是有些不服,可也隻能憋著,因為他是韓瀟舊部,但韓瀟不太搭理什麽什麽脈的事情,所以他隻感覺比李慶明低了一頭。

  此時,李慶明、趙清泉、牛繼宗、柳芳、劉炳燁、韓通、賈琮等人在蒙古諸部首領的大帳內議事。

  “蒙古各部總共出十五萬兵馬,軍糧一應由蒙古自己負擔。”趙清泉喝著酒,悠然開口。

  這要求其實不算高,隻是一個試探罷了,真正的底線是十萬兵馬,隻是看著蒙古諸部首領連連應承,卻感覺自己要少了。

  至於為什麽他們軟的和爛泥一樣,這就得說是因為趙清泉是韓瀟舊部……

  嗯,到底還是有些用的。

  一夜飲酒之後,第二天清晨幾人便爬了起來,對他們來說,誰要是宿醉幾天,那才是讓人瞧不起。

  幾人碰了個頭,又喝了一盞,隨後牛繼宗好說歹說才讓他們沒繼續喝下去,不然他們能喝幹了這點子存貨。

  賈琮到了皇城司所屬的那片兒,見兩個內罡站門兒,有些詫異,一問之下,才知道這群皇城司的人全是內罡甚至內罡以上,隻當今的人手都不夠,還動用了許多太上皇當年的老人。

  其中,就有趙啟明。

  賈琮得知趙啟明出去打探了,也不多留,對那二個內罡說等趙啟明回來記得告訴他去賈琮那裏一趟,兩人滿口答應。

  因為他兩人,都是器修,一刀一劍,從賈琮身上看出了比他們更加鋒銳的氣息。

  兩人都是八品巔峰,但都年過半百,對這麽一個年輕的九品自然恭敬些。

  回到自己帳中,賈琮開始修煉《碎山拳》,不過修了半個時辰,趙啟明就拉開簾子走了進來,笑道“三弟,幾日不見,可把為兄想的緊。”進來就給了他一個男人之間的擁抱,是互相錘一拳的那種。

  “大兄,不知這幾日睡得可好。”賈琮還了他一拳,笑著對他說。

  “好,怎地不好,這幾日除了勞累些,也沒什麽不好的地方,人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若是旁人看去,隻道是我被使喚了,卻不曾想我心裏頭還高興呢,好家夥,那麽多老番子前輩指教,我平日裏求還求不來呢,這回可算是如願以償了。

  這回回去,我定然要南城東城他們羨慕個死!哈哈哈,經了這一遭,我手下的密探,至少辦事效率提升五成!”

  趙啟明看起來很有興致,就差指著天說一聲蕪湖了,不過他這幾日所得到的指教確實是足以讓密探們吃個大飽,雖說皇城司密探每一代下來都有相傳,可到底不是骨肉血親,有所隱瞞,隻是一代要比一代差些,但那些老番子傳給了趙啟明,就算有些隱瞞,也都不太要緊,畢竟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趙啟明又與賈琮說了些話,無外乎一些瑣事罷了,暫不多述。

  趙啟明回去之後不過半個時辰,天就黑了,夜來了,賈琮獨處黑夜之中,也睡不著,幹脆爬起來,出門看看景兒。

  雖說天黑看不出什麽,但賈琮隻覺得這些地方哪兒都好看。

  星懸雲外,獨望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