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拈花無裳      更新:2020-07-30 04:26      字數:3591
  所以,這件事就這樣引爆了整個天下的輿論,物議沸然!

  劉芳在家中也時常會聽到劉國公夫人與世子大哥他們的議論,大多還是比較看好嫡長公主成為儲君的。

  畢竟無論從尊卑,還是從長幼,亦或者是才能品性來說,這位嫡長公主都當之無愧為諸皇子公主中的第一人!

  再有,安親王,也就是八皇子與這位嫡長公主的關係極其親近,八皇子又沒有爭位的念頭,劉國公府還是比較傾向於才德兼備的嫡長公主為儲君。

  這群書生倒也大多數對嫡長公主的印象頗佳,但還是有些堅持男女尊卑的觀念不看好嫡長公主為君。

  “說到底,不過是嫡長公主為女子罷了。若她生為男兒身,諸位可還有異議?”

  一位藍衣書生看著眾位同窗說道。

  眾人皆搖頭,“公主之大才,在下等都欽佩,隻可惜……”

  藍衣書生嗤笑一聲:“如此,那麽你們就是受不了日後為之效命的君主為女子罷了。

  這般胸襟狹隘,就算嫡長公主日後為君,也未見得就樂意重用你們。”

  這番話簡直就是得罪了天下學子的節奏,不僅僅是所有學子聽愣了,就是劉芳等人也聽愣了。

  安荷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對劉芳說:“我記得他是母親看好的人選中的一個,叫方成?”

  劉芳點頭,“嗯,就是他。”

  方成,晉文十八年舉人,年十七,家住京都外城城西文家巷中,京都人士。家中父親早亡,由寡母撫養長大,下麵還有一個小兩歲的弟弟,一個小五歲的妹妹。

  家有京都外城西城的文家巷住宅三進院落一座,京郊兩百畝田地,兩個京都外城西城的商鋪,奴仆數人,算是稍有資產,富足之家。

  本人品性端方,頗有才名,暫無通房妾室,未曾配婚定親。

  ——以上,就是劉國公夫人給劉芳看的名冊上所寫的,關於方成的生平來曆。

  上麵所說的“品性端方”那是沒看出來,隻不過,他言語犀利倒是真的。

  安荷對劉芳說:“此人就算有才,也是恃才傲物之輩,而且野心不小。與你所想相差甚遠,不是良配。”

  劉芳明白她的意思。

  這位方成不管是沒過腦子說出這樣的話,還是故意為之,對於她這樣想找個“事兒少”的來說,都不是“良配”。

  ——倒不是說人家配不上她,而是不太適合她。

  要是對方是沒過腦子就說出這樣的話,那就證明他才不配名,整一個魯莽衝動的蠢貨;要是對方是故意說的這番話,那就證明他對仕途是有所期待,也真的有幾分才能,想要做一些事情的,甚至是有封侯拜相之類的野心。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適合劉芳。

  前者會讓她焦頭爛額,後者則會讓她時刻活在算計之中,實在心累,都不是她所想所求。

  劉芳對安荷微微一笑,“放心,姐姐,我今日就是特意來看看他們的,要是沒有合適的,我也不會委屈自己。”

  安荷聽了,笑著點頭,“正該如此。”

  她們兩人挨著頭低聲輕語,倒也沒有被人聽到她們說的是什麽,其他人還在興致勃勃地聽著那撥書生繼續議論。

  方成的話雖然驚呆了眾人,但還是有人出來反駁道:“方兄此言言重。非是我等不願日後在女君之下效命,實在是,諸皇子之中亦有賢德之輩,並不是隻有嫡長公主一人。”

  方成再次嗤笑,“是嗎?你是想說大皇子?”

  “額……”那人語結,無法真的說是大皇子。

  畢竟有眼睛看的都知道大皇子就是一個隻會衝鋒陷陣的粗人,什麽兵法謀略,嗬嗬,不好意思,他還真不懂!

  想當初,晉文三年的一場邊境之戰,大皇子先自告奮勇帶兵出戰。不出三天就被敵軍給坑到差點被抓,成為俘虜。

  要不是嫡長公主正好在西北,帶兵救援,恐怕他就成了大晉朝建朝以來第一位戰敗被抓的皇子了。

  安荷對劉芳嘀咕:“好吧,這人也是不行的。竟然投靠了大皇子那個草包,他腦子裏不會也長滿草了吧?”

  劉芳憋笑,無奈地嗔了安荷一眼,“十七姐,你說的太刻薄了。”

  “刻薄嗎?我覺得是事實好嗎?”

  劉芳:……好叭,你高興就好啊!

  這時,又一位學子說道:“就算諸位皇子的確比不上嫡長公主,但他們也不全都是無能之輩吧。至少,做個守成之君還是綽綽有餘……”

  安荷捂著眼,對劉芳說,“我都沒眼看了,這麽蠢的話竟然還能當眾說出來的?”

  劉芳也搖頭,這人說什麽守成之君,先不說這句話僭越與否了,隻說那些個皇子們聽見了,恐怕也不見得就高興。

  大晉朝現今不過兩位帝皇,先帝是開國皇帝就不說了,自然是能夠吹上天。

  隻說晉文帝也不是個庸碌無為的守成之君,反而是一位頗有眼光胸襟,十分有想法,也十分大膽的開拓之君。

  不管是男是女,登上了那個至尊之位,就沒有哪個樂意後世評說他們平庸無能,而“守成之君”這四個字,就等同於“平庸無能”的意思。

  ——什麽樣的皇帝才會被人稱之為“守成之君”?

  ——在位時無甚大作為,也無甚大過錯,怎麽接的皇位,到死了,就怎麽傳下去。

  想想看,誰會樂意被人這般評說?

  就算是普通人好了,打工的還想評個先進呢,至少也得是個優秀吧,誰會去爭那個“普通”啊?

  所以啊,此人的話,真是說的十分愚蠢,毫無水平。

  劉芳真是失望了。

  前麵這兩位反駁方成的,都是在名冊上的人,也不用多說他們是誰了,隻說這兩個人說出這樣沒腦子的話,劉芳就不必看其他人了。

  ——劉國公夫人可是最看好這位方成的,但她也說了,此人非池中之物。

  所以啊,劉芳覺得,今天還真是來遊玩的了,她所想的全都白搭。

  …………

  這邊的爭論依舊繼續。

  方成看著那人,搖頭歎氣道:“我大晉朝何時落魄到了隻需要一個守成之君的地步了?真是可歎!可歎啊!”

  眾人眉頭一皺,張明實在忍不住了,便道:“方兄,你錯了。”

  方成挑眉,“哦?是嗎?張兄,不知在下何錯之有?”

  張明:“嫡長公主之才德人所皆知,這沒什麽可爭論的。但要說,諸位皇子就真的一無是處,這也未必。

  凡人有所長,必有所短,這不是很正常的麽?

  再者說了,儲君之事,乃國之大事,非你我一言一語就能定論。

  皇上也自有定奪。

  就算有一日,嫡長公主為儲君,我等要為朝廷效命,為天下百姓之心亦不會更改。

  相反,若有一天,儲君並非嫡長公主,而是其他皇子,你我初心難道就會更改不成?”

  方成一噎,無言以對,臉色卻不大好看。

  張明仿佛看不見,依舊不緊不慢地說:“方兄,既是如此。那麽,嫡長公主成不成為儲君又有何分別?難道你還會挑選自己效命之君不成麽?”

  這番話真是犀利啊!

  安荷眼睛一亮,對劉芳說,“這個厲害了!”

  劉芳:……

  “嗬嗬,就是太厲害了!”

  一番話自然是說的有理有據的。最重要的是,這群人誰都不敢說一句:我想自己選主子!

  這樣的想法隻會在各自心裏想,暗地裏議論,絕不會有誰大聲在眾人麵前嚷嚷出來。

  這就好比剛才的方成,他隻抓住嫡長公主的才德來攻擊其他人;而張明則抓住隻有“君主挑選他們的份兒,絕沒有他們隨意對儲君指手畫腳,挑肥揀瘦的份兒”來還擊。

  就算是哪一位暗地裏已經有了傾向,甚至已經有了投靠的人選,但現在,是誰也不會說,誰也不敢說了。

  這張明是很厲害,也很聰明,他發現話題的角度越來越偏,從普通議論,變成了立場之爭,那就不得了了。

  再是風氣開放,那也還是封建社會呢,皇帝在位的時代,要是有個萬一,他們在場的所有人都活不了。

  所以,他打算直接把話題給終結掉,言語十分犀利,毫不留情。

  隻是,他想終結話題,方成卻不想,他還打算借此機會揚名天下呢。

  於是他便換了個角度說道:“張兄所說有理。不過,在下覺得,嫡長公主除了是女兒身,其才德已經堪為儲君了。其他皇子不是無才,隻是相比之下還是有差距的。

  為天下計,為百姓計,嫡長公主為儲君更好,張兄覺得呢?”

  張明實在是煩透他了,淡淡說道:“雖是如此。但儲君之事茲事體大,自然是交給朝中各位大人們考慮,由皇上親自定奪。你我即使再推崇嫡長公主,也不可能就此來妄下定論吧?”

  方成冷笑:“天下人的天下,你我隻是議論,難道還不可以嗎?”

  眼看著兩人就要吵起來了,安荷是看得眼睛發亮,激動不已,劉芳卻皺緊眉頭,十分擔憂:這樣的議論,真的沒有關係嗎?

  楊安也皺著眉,看方成與張明兩人一副誓不罷休的模樣,顯然是打算今日一定要爭出個高下來了。

  他上前一步,對兩人行了一禮,方成張明一看,倒是收斂下火氣,各自給楊安回了一禮。

  這一行禮一回禮之間,倒是把場中的緊張氣氛給鬆緩了下來。

  眾人皆在心中鬆口氣:好歹來了個救場的!

  “在下楊安,不才,也有幾句話想與兩位兄長談論一二。”

  方成,張明都不好意思繼續爭吵,隻好各自點點頭,都說道:“請說。”

  楊安頷首,慢悠悠地開口。

  安荷卻扯著劉芳說,“你看,這位不錯啊,長得好看!而且他一出場就把所有人都鎮住了!厲害!”

  劉芳眉頭一鬆,微微一笑,不語,隻看著對方如何說。

  “方才在下聽聞兩位兄長議論,對嫡長公主之才德甚是推崇。在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