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大魏的勃勃野心
作者:拾箏      更新:2021-02-14 02:17      字數:1102
  蕭必明都聽了,把草擬好的郡縣分區展開:“因著吳越的人口稀疏,各地之間距離很遠,為此隻能設立三個郡,三個郡下分設數十個縣。”

  “數十個縣?會不會太多了?”

  蕭必明搖頭:“臣等商議過,先設三郡,隻看哪一出縣的人口率先多起來,隻要人口一多,便設郡,因著吳越太多百姓都是居於山野,官吏也沒有意識讓他們到平地上種田農耕,才會人口稀疏,這樣一來,官吏為了盡早由縣變郡,會積極的讓山上的人下來,也會鼓勵農耕,爭相為百姓謀利。”

  “這到是。”明儀瞧著攤開的圖紙:“隻是有一點,必須加大巡政,莫要發生強搶人口的事。”

  “是。”蕭必明又拿了一份折子:“近些日子,有不少大臣向臣奏議,設一處專門掌管政務的地方,將六部衙門全部遷入,這樣集中處政,也能提高效率。”

  明儀仔細瞧著折子:“這倒是個好法子,隻是如此一來,你這位丞相便形同虛設了。”

  “無妨,主要是現在大魏國土擴大了近三倍,若是依舊按照原先的處政方式辦理政務,多少會有耽擱,設立一個地方,將六部衙門遷入,由皇上直接統領,如此最好。”

  他一向坦坦蕩蕩,明儀也就笑了笑:“這個法子可以議議,於國有利都可行,隻是皇上年紀尚小,本宮有意放他曆練,但仍舊需要人從旁協助,你還得多多操心才是。”

  “是。”蕭必明應了,他的事情說完了,便安心喝茶。

  明儀也慢悠悠的喝茶,閑聊般開口問道:“進來皇上的課業如何?你可問過?”

  “臣問過,教導皇上的李先生雖然崴了腳,但課業並沒有耽擱,而且,皇上主動要求文書司的唐可寅每三日去禦書房說談國事,近些日子上朝,見解也老練了許多。”

  明儀笑了:“唐可寅去了皇上跟前?”

  “是。”蕭必明有幾分擔心:“公主,此人有大才,但擅於鑽營,臣擔心皇上年幼,會被他蠱惑。”

  明儀放下茶盞:“他對政務的見解獨到,皇上願意和他聊也是好事,隻要不過分,都不必管,他若真的能自己爬起來,也算是一樁本事,擅於鑽營總比爛泥扶不上牆好太多了,他與薛卓二人,都是可用之才。”

  “的確。”蕭必明並不否認:“如今秋闈在即,各地都已經開始鄉試,秋闈乃文書司主理,文書司原參政朱彥自請去了吳越,參政一職空缺,朱彥離開前曾舉薦唐可寅,吏部尚未定下呢。”

  明儀點點頭:“就他吧,他辦事可靠,秋闈是大事,不能馬虎了。”

  “是。”蕭必明心裏有數了,又說道:“前日,臣收到了一份書信,說是一個叫梁文卓的人送來的,信中說,有意為大魏辦事,臣不知其人,也不好向旁人打聽,不知公主可認得?”

  明儀靠在椅子上:“梁文卓?我知道,弘治帝跟前的人,算是我的啟蒙恩師,幽州行宮出事後投靠了夏侯雍,如今在夏侯雍跟前辦事,他怎麽會想起給你寫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