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雲開霧散(十五)
作者:水生三月      更新:2020-09-30 16:51      字數:2700
  這次的會議規模比淩晨第一次召集時要大些。黃方圓等人剛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向領導台上望去。除了浦江市公安局的肖副局長、刑偵總隊的廖隊長、江北區公安分局的夏副局長外,還坐著另一位未曾謀過麵的領導。

  葛斌掃了一眼那人的警號,悄聲道“這人應該就是郊東分局來的領導了。”

  “不止領導,還來了兩三名刑隊的人。”林宣示意他們轉頭看右手邊的那一排人。

  “大家安靜一下,我們正式開會了。”

  12月25日傍晚五點十分,在肖副局長一聲令下,第二次的案情討論分析會正式開始。

  “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坐在我右手邊的這位是郊東區公安分局的周副局長。”肖副局長隨即指了一下坐在台下第一排中間靠走廊位置上的男子,“這是郊東分局刑偵支隊的陶隊長。”他又指向另一人,介紹道,“那位是郊東分局刑偵支隊的錢副隊長。”接著,肖副局長解釋起了他們出席此次會議的緣由,“根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線索分析,保姆陸露和潘子龍二人均係他殺,現作並按處理,江北分局和郊東分局將在市局專案組的牽頭下,同時對兩件凶殺開展偵查工作。現在我們先請周局向大家介紹一下今早在郊東區發現被害人潘子龍的具體情況。”

  周副局長將桌上的麥克風向自己的麵前移動了幾寸,摁下上頭的開關,並用手敲了敲話筒部分,在聽到“咚咚咚”的回聲後,他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今早八點零二分許,我所轄區內接到一起非正常死亡的報案,分局刑隊在接到派出所的匯報後立即組織人員前往勘查現場。刑科所的同誌根據現場情況判斷,無法排出他殺的可能性,遂上報至了市局刑偵總隊。經過今天一整天的調查走訪,並借鑒了法醫屍檢的結果,我們初步認定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現在請陶隊向大家介紹一下案發現場及屍體解剖的相關情況。”

  被點到名的陶隊長豁然起身,邁著大步走上了領導台,一屁股坐在了周副局長的身邊。

  這次,崔副所長顯然指示內勤事先做好了布置,無論是投影儀還是筆記本電腦都已安排妥當。

  陶隊長坐在電腦前一陣操作,很快屏幕上出現了幾張照片。

  “這是我們在案發現場拍攝取證的照片。圖一是被燒毀車輛的車身外觀,圖二是被燒毀車輛的發動機鋼印號,圖三是死者潘子龍被發現時的狀態,圖四是用來裝助燃劑的金屬桶,其餘這些是被燒毀車輛的內部及周邊的現場圖片。”陶隊長一邊滾動著鼠標,一邊講解道,“你們現在看到的是法醫解剖時的部分照片。這張是我們到達案發現場後從死者潘子龍胸口取出來的凶器,經化驗比對,我們在這把刀上分別比對出了死者潘子龍及之前被害的保姆陸露的dna……”

  “因此,我們判斷該凶器就是犯罪嫌疑人在殺害保姆時所使用的作案工具。”廖隊長突然插話補充道,“也就是說,這兩起案件係同一犯罪嫌疑人所為。”

  “是的。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並未在凶器上提取到有效的指紋,無法通過指紋比對核實凶手的真實身份。”陶隊長接茬往下說道,“另外,根據我們對金屬桶內壁殘留物質的提取化驗,得出的結果顯示,其成分包含有甲苯、乙酸、醋酸等化學成分,初步分析該桶內裝的係香蕉水一類的物質。我們再結合桶身的形狀,判斷可能是市麵上所售的油漆稀釋劑。我們再來說一下死者的情況,根據法醫的解剖,我們未在死者的咽喉部及肺部發現灼燒和水腫的跡象,證明死者在被焚燒前已經死亡,致命傷便是位於胸口的那一刀。”這時投影屏幕上的畫麵停留在一張乍看之下不明所以,細看之後令人作嘔的照片上,“接下來,就是關鍵性的一條線索,也是我們認定這是一起他殺案件的重要依據。法醫在檢查死者潘子龍的傷口時,發現在同一路徑上出現了兩處細微的裂口。通過比對凶器後,認定是同一把凶器所致。之後,我們經過細心研判,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凶器曾沿著同一路徑多次進入死者體內。法醫根據這兩處傷口的出血狀況,得出了這是在已有致命傷且造成大麵積出血後,凶器二次進入形成的傷口……”

  “你們說凶手為什麽要這麽做啊?這不是畫蛇添足嗎?”林宣前傾著身子,將腦袋湊到身前的黃方圓和王祥瑞兩人中間,小聲嘀咕著,“難道凶手是怕潘子龍死不透,所以又補上一刀。”

  “這不合理。”葛斌也湊上前來,“一般情況下,若是補刀,肯定會選擇在不同的位置再製造一次致命傷,可這凶手卻是選擇在同一位置,這說不通……”

  “你說的有道理。”林宣附和道,“何況這潘子龍又不是擺件,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活人,被人紮了一刀後,他肯定會反抗,這第二刀能紮中他的身體就不錯了,更別說還是同一個位置。難不成他還會傻到被人紮了一刀後就躺那兒任人宰割了?除非這第一刀就已經讓他失去了行動能力……不對呀,如果一刀能斃命的話,凶手為什麽還要再補刀呢?”

  “保姆……”葛斌小聲提醒道。

  黃方圓和王祥瑞這時也微側著頭,開始側耳傾聽起來。

  葛斌緊接著又說道“一刀斃命,這和保姆的死狀幾乎一模一樣,基本可以斷定是同一個凶手所為……”

  “說了等於沒說……”葛斌的這番話令林宣略感失望,他不滿地抱怨了一句。

  “別打岔,聽我分析下去。”葛斌不以為然,接著分析道,“你們剛才有沒有仔細看照片——潘子龍被發現時的現場照片?你們就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別賣關子了,趕緊說。”林宣催促道。

  “姿勢不對。”葛斌看了眼一臉迷茫的林宣,繼續說道,“潘子龍的屍體是橫臥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上。”

  “這有什麽不對嗎?”林宣疑惑道,“他在車內被凶手紮了一刀,出於某種原因他無法離開駕駛座,因為疼痛他倒下了,出現這樣的姿勢不是很正常嗎?”

  “正常嗎?你再仔細想想。”葛斌耐心地引導著,“你開車時是怎麽坐的?”

  “開車時是怎麽坐的?”林宣一邊思考一邊模仿起了開車時的動作,“目視前方,雙手緊握方向盤,雙腳在下,一腳踩油門……”林宣忽然兩眼放光,驚喜地脫口而出道,“腳!潘子龍的身子是蜷縮著的。”

  “聰明!”葛斌讚許道,“你看他這姿勢明顯是被人塞到駕駛座上的,因此整個身體呈現出蜷縮的狀態,四肢軀幹全都在前排座位上。”

  “難道說凶手是先將他殺害了,然後再將他塞到車內進行焚屍的?”林宣質疑道。

  “很有可能。”葛斌肯定地回應道,“甚至我懷疑焚屍的現場未必是潘子龍真正遇害的地點,隻是凶手拋屍焚屍的場所。你看,郊東分局說了這半天卻隻字未提現場是否留有打鬥的跡象,他們也沒有在周邊提取到被害人的血跡。這麽大的出血量,就算大部分都淤積在了體內,但多少還是會滴落下一些來的,不可能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分析得有道理。”林宣附和道,“這麽大的案子,現場勘查一定很仔細。昨晚,他們為了找到殺害保姆的那把凶器,幾乎把整個小區的綠化帶及周邊的垃圾桶都翻了個遍。相信總隊的人不會在這方麵出紕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