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二章 遊曆、靈台
作者:水平麵      更新:2020-03-10 03:50      字數:4487
  第九百五十一章遊曆

  這麽荒謬的消息,無論是誰都不會輕易相信,於是一番雞飛狗跳地調查開始了。

  汾州的道門與佛門相互對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要不是散修聯盟在中間當潤滑劑,極力地維持兩邊的平衡,恐怕雙方早就打起來了。

  即使如此,雙方都在各自的地盤和勢力範圍內安插了無數眼線。

  普陀寺一時之間被無數勢力的探子盯著。

  普陀寺表麵上一切如常,實際上,普陀寺才是最快得到消息的當事人。

  每一個強大的宗門內部都擁有本命魂燈這樣的手段來確認核心門人的生死。

  魂燈要是在完好無損的情況下熄滅,那就代表著死亡。

  現在普陀寺的最強者,二劫陽神全都死光了,這一下子就把普陀寺上層的精氣神給全部抽光了。

  後果實在太嚴重了。

  沒有了二劫陽神坐鎮的普陀寺還是那個站在汾州巔峰的佛寺嗎?

  “現在,我們不能自亂陣腳,一亂反而會給外界一個不好的信號,那個時候,道門必然會抓住機會,群起而攻之。”

  “苦吉師叔他們去幹什麽了?怎麽會一起隕落的?”

  “哎——我們要是知道的話,又怎麽會在這裏束手無策?”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先做兩手準備吧。要是普陀寺被滅,我們就算是能夠活下來,也隻有遠走他鄉,淪為散修了。”

  事實上,修行界的散修分為兩個類別,一個類別便是純散修,他們從踏上修行之路開始,便是散修,沒有加入任何勢力,這類散修是最普遍也是最多的。可這類散修之中,隻有極少數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高階修士。

  另一個類別便是宗門被滅,被迫遠走他鄉,成為散修的修士。

  這類散修其實也很常見,隻不過數量遠遠比不上純散修。

  這類散修,因為前期得到了宗門的培養,基礎紮實,見識廣博。有著係統的傳承,隻要心性達標,很容易就能夠成為高階修士。成才率遠遠大於純散修。

  楊盤和上官晨曦也是這一類散修。

  ―――――――――――――-

  普陀寺以前是汾州的佛門扛霸子,現在門下頂尖強者全都隕落了,原本就是出頭留情的普陀寺,絕對會成為道門的首要目標,要是沒有辦法抵擋,滅門是注定的事情。

  普陀寺剩下的幾位普通菩薩和一劫菩薩都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想要的是先騙過這段時間,然後再悄悄地轉移宗門財富、典籍以及精英弟子。

  當然,必要的時候,他們會放棄一切,獨自逃命。

  汾州的格局,從苦吉菩薩等二劫菩薩隕落之後,便已經注定了。

  “少爺,治州相隔汾州有三個州,以我們現在的速度,此行至少也要兩年以上。治州已經勉強屬於南域中部,那裏高手如雲。治州靈台寺乃是統禦治州佛門的頂尖宗門,地位和普陀寺差不多,但比普陀寺還要強。從靈台寺出來的遊方和尚竟然擁有二劫修為就可見一斑了。”上官晨曦介紹道。

  “走吧,就當是遊曆了。”楊盤笑了笑說道。

  上官晨曦也不在意,反正她的東西隨身帶著,嶽山那邊的洞府隨時可以丟棄,這就是散修的自由,想走就走。

  但要是沒有足夠的實力,還是呆在一處地方為妙。

  這一路上,攔路打劫,殺人奪寶倒是沒有,因為一看楊盤和上官晨曦所乘坐的馬車,便知道這點子太硬,能夠出來幹這種買賣的,一般都是凡人階層,出竅期以下的才有可能。

  出竅期以上,隻要不是走武道,那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來丟人現眼的。

  但是,一路行來,少有人煙之地,便是妖族聚集之所。

  這些妖族可不像人類一般,還要臉麵。這些妖族是將人族當仇敵一樣看待。

  所以,楊盤和上官晨曦一路行,最大的麻煩還是妖族。

  偏偏這些妖族大多都是妖將級別的小妖怪,成不了什麽氣候。

  不過,沒有關係,楊盤也索性拿這些妖族練劍。

  ―――――――――――――-

  正好,楊盤的“一劍隔世”創出不久,掌控力有限,正好需要大量的“素材”來練劍。

  楊盤一行走來,穿過了三州之地,到達了治州。

  此時,拉車的馬,已經換成了一匹妖將級數的龍馬。

  以前的三階踏浪駒已經放生了。

  這匹龍馬乃是楊盤的戰利品,被上官晨曦收為妖奴,其妖丹上種下的禁製都在上官晨曦的掌控之中。

  這家夥也是夠悲催的,同時也十分聰明,看到形勢不對,立即跳地求饒,為了活命,甘願被種下禁製,淪為妖奴。

  所以,禦妖輦還真的不是白起的名字,它真有禦妖的效果。

  同進,因為換了一個拉車的馬,車速提升了十倍不止,還擁有在低空奔行的能力。

  楊盤心想,要是回到妖族大世界,要不要抓一頭妖神級數的天馬?

  天馬奔行的速度,還要更盛這匹龍馬。

  隻是耐力上要比龍馬差而已。

  有龍馬拉車,楊盤和上官晨曦節省了許多時間來到了治州。

  楊盤一路行來,也是一路屍體,而且九成九都是妖族的屍體。

  哪怕有人族修士那也是中低級的修士,眼力太差了,自己要來找死。

  高階修士幾乎沒有幹這種行當的,除非是有特殊需要。

  這一路行來,楊盤沒有殺得手軟,那匹龍馬都看得腿軟了。

  有這麽多的勉強陪練,楊盤對於一劍隔世的掌控力大為提升,控製二十倍以內的壓縮沒有問題,十倍以內的壓縮,可以達到收放自如,不傷空間。

  當然,不傷空間,在外在聲效上就差了一些。

  上官晨曦感歎道:“這換個拉車的,速度竟然快了一倍,可以說堪比飛舟了。而且還比飛舟舒服。這禦妖輦的潛力不錯,值得深入祭煉一下。”

  “隻要你不閑麻煩,隨便你了。”楊盤不在意地答道。

  妾身才不會閑麻煩呢。

  上官晨曦要祭煉的法寶其實並不多,隻有一件攝魂鈴,這件靈寶最近也渡過了第二次天劫,晉升為二劫靈寶。

  穿雲過界舟早就達到了九階巔峰,暫時升不上來。

  ―――――――――――――-

  第九百五十二章靈台寺

  治州的佛道氛圍要比汾州好得多,至少沒有達到劍拔弩張的程度。這裏的散修也沒有結成聯盟去應對兩方勢力的擠壓。

  之所以這麽平和,還在於佛道雙方將理念和修行上的分歧擺到了明麵上,每隔五十年都會舉一次論道大會,除了理論上的論道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讓後輩弟子比試,決一個勝負,論一個高低。

  哪一方要是贏了,另一方便會在接下來的五十年裏,低調做人,一般情況下是沒人外出山門的。

  這就直接避免了雙方的大火拚,並且還能夠相互促進,不斷變強。

  所以,汾州那邊連一個二劫陽神都沒有,治州卻有兩位三劫陽神,佛道各一人。

  這兩人也是維持治州平衡的主要因素。

  修為到了三劫級數的陽神真人和佛門菩薩,基本上對於佛道之爭的概念也就淡了許多,他們追求的是大道。

  大道是永恒的,無論佛門還是道門都是兩條不同的修煉道路,和武道一樣。

  要是連這點都看不透,那還談何渡過第三次天劫?

  隻有觸摸到大道,才能夠體會大道的浩瀚和偉大。

  靈台上人便是靈台寺的創始人,靈台寺也因為他而聞名治州。

  楊盤的馬車,便是駛往靈台寺而去的。

  當然,這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並不著急。

  一天夜晚,楊盤和上官晨曦呆在野外,上官晨曦問道:“少爺,經過這幾天打聽到的消息,靈台上人在治州德高望重,我們真要動他?”

  “我平生最討厭的事情,便奸/***女,這智廣菩薩為了提升修為,竟然把主意打到你的身上。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智廣菩薩死不足惜,靈台上人竟然能夠教出這樣的弟子來,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遇上本座,也算他氣數已盡。”楊盤冷著臉說道。

  楊盤的話就好像金科玉律一樣,說靈台上人氣數已盡,靈台上人原本還是正數的氣數,瞬間就跌到了負數。

  ―――――――――――――-

  《金剛歡喜禪法》原本就不是用來提長修為的秘法,或者說提升修為隻是它的作用之一,它最主要的功效便是拖延天劫!

  此等秘法,與人雙修參禪之時,彼此的氣息交織在一起,不分彼此,借此來達到混淆天劫感應,借此來拖延天劫降臨。

  原本是一門非常正宗的佛門禪法,主旨並不是采補,而是參禪,直指四大皆空。

  但是智廣和尚卻用它來采補爐鼎,增進修為。

  這個智廣和尚也是一個歪才了,竟然把《金剛歡喜禪法》給修煉成采補的邪法。

  當然,佛門的主旨從來就不是慈悲,而是覺悟。

  靈台上人也好,還是智廣和尚也罷。無論他們的手段如何,最後要是能夠覺悟,那便是得道高僧,一步登天。

  靈台上人不清楚智廣菩薩在幹什麽嗎?

  非常清楚,再清楚不過了,在靈台寺內,在靈台上人這樣的三劫菩薩的眼皮子底下,智廣和尚幹什麽,靈台上人絕對是一清二楚。

  所以,靈台上人才會所他打發出來遊方修行。

  靈台上人也是害怕影響名聲,同時又期待智廣和尚能夠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得以覺悟大道真意,渡過第三次天劫。

  所以說,相同的法門,不同的人修煉效果也不一樣。有的人就是這麽有才,修著修著就給你歪樓了。有的人就是心術不正,好好的正道法門,給你練成邪法。

  靈台上人也想不到,在外麵遊方的智廣菩薩,竟然會給靈台寺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麻煩。

  智廣菩薩隕落的時候,靈台寺的魂燈熄滅,為此靈台上人還不禁感歎一句,“可惜了。”

  可是靈台上人根本不知道智廣和尚為自己引來了一個恐怖的存在,他要是知道的話,恐怕就不會說什麽可惜的話了,而是想要把智廣和尚給重新塞進孕婦肚子裏。

  ―――――――――――――-

  龍馬拉車,低空奔行,這樣的組合看上去似乎非常吸引眼球,實際上,楊盤這樣的行頭,實在是低調的奢華。

  看不出來的人,也就看個熱鬧,這和其他修士來往飛行,差不了多少,也就那樣。

  這就好像普通人看天上的飛機飛過,但不管是三代機還是五代機,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一個樣。

  問題是三代機和五代機能夠拿出來相提並論嗎?

  看得出來的人,才能夠體會到這輛馬車的不同尋常。堂堂擁有龍族血脈的妖將級數的龍馬竟然給人拉車,簡直驚爆人眼球。

  哪怕是元神真人、佛門菩薩也沒有這樣的逼格吧?

  “少爺,前麵五百裏便是靈台寺了。”上官晨曦站在一個萬丈高峰上,指著一個方向說道。

  從這裏可以看到五百裏外,建立在巨山之巔的莊嚴佛寺,那佛寺還在向外釋放出金色佛光,有七層光暈,實在太顯眼了。

  “賣相不錯。”楊盤淡淡地說道,嘴上說的是讚揚,可是臉上卻是絲毫驚歎的表情也沒有,包括上官晨曦也一樣。

  畢竟楊盤和上官晨曦可是真正見過世麵的人,出身擁有洞天世界的強大宗門,更是曾經去過禹餘大世界的修士。

  在眼界上,要遠超這方世界的土著們。

  “千裏鏡之術!”楊盤使出了千裏鏡之術,看向了五百裏之外的靈台寺。

  鏡麵之內首先顯示的是靈台寺的山門,這靈台寺四周布有強大的護山大陣,這是肯定的。

  這金色佛光、七彩光暈,就是護山大陣運行的一種外在形式,而且還是靈台寺故意布置成這樣的,佛門嘛,都需要一個好看的外包裝,不表現得高大上,怎麽吸引信徒?

  而且這層光暈還能夠有效地阻擋外界的窺視,從外麵再怎麽看也隻是佛光萬丈的樣子。

  靈台寺根本不怕別人看,甚至巴不得南域所有人都能夠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