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四章 李氏祖地
作者:水平麵      更新:2020-03-10 03:49      字數:4503
  第五百七十三章李氏祖地

  李萬明禦使著飛舟,來往於各府,不斷地從各府接走一兩個小家夥。

  這些小家夥年齡都在十五歲左右。

  李嚴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從心裏感歎道:“真不愧為王族李氏,觸角之長之繁之密,超乎預料,這些李氏旁支,在各府之中,也算得是上是豪族,即使沒有盛間李家那麽強大,也不會遜色太多。”

  幾個月之間,李萬明就接走了幾百名孩子,然後才回轉李氏祖地。

  李氏祖地乃是位於元洲中心的中京城。

  這是元洲最大最有名的巨型城池,完全由李氏所主導。

  乃元洲王城。

  威名遠揚,震懾四方。

  元洲中京,即使沒有星河坊市那麽大,但也有它的四分之一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城池。

  在這座城市裏,才是天人不如狗,虛境滿地走,隻有真身才能抖一抖。

  以飛舟的遁術,一個呼息便是上萬裏之遙,這樣的速度,連續飛行了兩個月才到達中京城。

  飛舟並沒有進入中京,而是拐了一個彎,進入了一座山脈之中。

  李氏族人經過無數萬年的繁衍,族人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上千萬之眾。

  正是因此,李氏才有能力將觸角灑遍整個元洲,甚至於伸出元洲之外。

  這麽多人,自然不可能全都住進中京城裏,而且中京城實在太繁華了,住在其中,意誌不堅者,容易迷失在中京的繁華之中,失去了上進心。

  說得直白一點兒,就是怕出身高貴的族人們成為紈絝子弟,沒了出息。

  家族的強大是要靠後輩族人不斷努力上進來保持的,家族的地位也是靠著強大的族人來維持和保護的。

  因為哪怕是人仙或者是渡過一兩次天劫的地仙,也無法保證自己能夠活過下一次天劫。

  所以,他們的長生是有限度的,並不是無衰無劫,與天同壽。

  類似於人皇以及八大王族這樣的存在,都不能夠保證長久不衰。

  ―――――――――――――-

  因此,需要族人們的不斷自強,唯有人仙和地仙不斷代,才能夠算得上是長盛不衰。

  王族李氏為了避免族人腐化在中京的繁榮之中,於是把祖地建立在群山之中。

  別以為這裏居住的人很多,事實上,隻要沒有修煉資質的族人都被遷出祖地,有的在中京城落腳,成為普通的居民。有的則遠遷各地,成為支脈和旁係。

  一般來說,淪回普通人的族人更多,有資格遠遷外地的,基本上都是不甘於平凡,有些修煉資質,但資質不好的族人。

  比如說,盛間李家的祖上,便是這樣的人,他遠遷到盛間府,靠著李氏的身份,勉強占據了一點利益。

  那個時候的李家,一窮二白,連現在的顧家都比不上。

  現在的盛間李家就是經過後輩子孫的不斷奮發自強才發展起來的。

  當然,這其中有部分原因還是在這祖地上。

  李氏王族給予各地支脈的幫助,也僅限於招收他們的精英子弟,送到祖地培養,開過眼界的精英子弟,日後學成歸來,將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盛間李家也不是全靠著主脈的支持才有現在的地位和實力。

  那怎麽可能,遍布元洲各府的旁支,實在太多太多,王族李氏怎麽可能全都照顧得過來?況且這些旁支要是需要主脈不斷輸血,那還不如直接當個普通人好了。

  不過,不管是哪一脈,隻要有人成就人仙,就有資格舉族搬回祖地,算是入主嫡脈。

  飛舟在一處無人的山脈之中停留了一會兒,隨後繼續前進。

  隻感覺到,飛舟穿過了一層無形的牆壁,眼前忽然之間一變,原本無人的山脈,變成了欣欣向榮,人氣活躍的建築群,從飛舟之上往下看去,能夠看到許多人的身影。

  李萬明駕馭著飛舟停到了一處廣場上。

  “孩子們,到了,都下船吧。接下來會有人來接你們去族學,好好努力,日後也好成為我李氏的棟梁。”李萬明輕聲細語地說道。

  ―――――――――――――-

  接來的孩子,大多都在十幾歲左右,不超過十六歲。

  但這些孩子大多早熟,所以沒有哭鬧,反而秩序井然地下了船。

  空地上,已經有一個老者帶著十幾個青年女子等候著,看到大家都下了船,於是笑著迎了過去。

  “孩子們,恭喜你們獲得入學李氏族學的機會,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地學習,不要錯過了這次機會。”老者大聲說道,然後指著身後的青年女子說道:“這些人是你們的領班,負責照顧你們的起居飲食。”

  這些領班們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開口道:“念到名字的人,和我走,我會帶你們去宿舍休息,並且給你們講解一些疑惑的問題。”

  各個小姐姐開始念名字了。

  李嚴跟著二十九名其他孩子一起,跟著一個漂亮小姐姐一起朝宿舍出發。

  途中,這名小姐姐開口道:“我的名叫李清露,你們可以叫我露姐姐。”

  “露姐姐——”大家異口同聲地叫道,嘴巴都特別甜。

  “你們從明天開始,就要上族學了,不,準確的說,從你們進入這裏,就已經開始了。咱們李氏族學,能夠提供給大家各方麵的知識,無論武學、兵法、謀略、技師等等,總之各個方麵是應有盡有。除了武學之外,其他方麵的知識,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根據興趣而來。如果都不喜歡,隻想專心武學,那也隨你們心意。”李清露侃侃而談地介紹道。

  “那我們要學什麽武學最好呢?”立即便有人開口問道。

  “武學沒有最好,隻有適合。你們挑選武學的時候,要盡量挑選適合自己的武學,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武學。”李清露這話說得十分有道理。

  “當然,我們李氏是刀而聞名天下,相信大家也從小修煉刀道,這一次來族學,大家最好是將《天擎刀法》補全。《天擎刀法》共分十式,每一式單獨拆分開來都可以演化成一門獨門刀法。若能夠練成十式,融會貫通,化繁為簡,便能夠觸摸到刀法至境,突破虛境不在話下。”李清露笑著述說道。

  這話引得在場所有人都震動無比,頗有些迫不及待了。

  ―――――――――――――-

  第五百七十四章李氏祖地(下)

  “另外大家都還處於先天洗髓的階段,而在族學之中,有一件寶物,它可以輔助你們朝廷洗髓,最高可以達到第九次洗髓的境界。那就是龍池,龍池之中浸泡著一種特殊的靈髓液,可以加速和輔助先天境的人洗髓易筋。”李清露又述說道。

  “修習武學一般易學難精,修煉武道,悟性極為重要,沒有足夠的悟性根本無法理解高深武學中的武學精義。而我們李氏,有著曆代前輩在坐化前留下的武學奧義澆灌而成的悟道台,可以幫助你們提升對武學的領悟。”李清露如實相告道。

  “武學乃實戰之學,不經曆實戰,學得再多也是紙上談兵。可實戰對於你們來說,又有些危險,所以我們李氏先人以地仙之法構築了一座試煉之塔,能夠讓人們精神入塔,參與實戰,即使隕落,也隻會損失一些精神力,不會有性命之危。”李清露又說了一個大秘密。

  龍池、悟道台、試煉塔,三大寶物輔助,讓李氏能夠量產武學天才。

  除此之外,還需要無數天材地寶煉製丹藥,來彌補修煉武學帶來的肉身虧空。

  練武絕對是一件消耗極大的修煉道路。

  一路修行,要耗費的資源比起道修要多得多。

  道門正宗,修行到元神境界之後,基本上便能夠不假外求,不再受限於資源,而隻會因為自身心性的原因而止步。

  但武道修行,哪怕是修行到人仙、地仙、天仙也無法擺脫對於天地資源的渴求。

  當然,你也可以不假外求,可時間有限啊。

  天劫臨頭,你有這麽長時間去不假外求地修煉嗎?

  所以,武道地仙和天仙更加依賴於天材地寶,來錘煉自身修為。

  長此以往,這方宇宙的壽命會大幅度縮減。

  對於高高在上的道祖大能們,這是他們絕對不允許的。

  所以,他們才這麽熱衷於傳播道門正宗元神之路。

  修煉道門正宗,對於資源的依賴性將大大降低,轉而對於心性的要求又極為苛刻。

  ―――――――――――――-

  李嚴正式融入了李氏族學,開始他在族學的求學生涯。

  對於楊盤來說,李氏族學最珍貴的,不是龍池,不是悟道台,也不是試煉塔,而是武道閣!

  裏麵有李氏無數代收集而來的各種書籍,雖然以武學居多,但還是有不少其他類型的雜書。

  李嚴第一次踏進武道閣的時候,就被這裏的武學知識給驚呆了。

  楊盤收集了好幾個宗門的知識了,其中以星河道場為最。

  可是比起武學知識來說,星河道場也比不上這裏。

  這是一方真正武道昌盛的大世界。

  他們對於武道的研究和闡述,讓楊盤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楊盤穿越多方世界,收集知識,其中以武學居多。

  武學之道,對於世界要求,對於修煉者來說,可以說是門檻最低的修行道路。

  但是想以武學長生,卻是難上加難,因為武道之途,易學難精,先易而後難。

  越到最後,越是需要龐大的資源。

  這裏的資源,不僅僅是指外部資源,還有無數武道知識和經典。這些也是不可缺少的資源。

  每一位武道大能,皆是以爐養百經之法,化為自身的武道之途。

  他們一個個意誌無比龐大,身軀萬年不朽,血液有如靈藥,蘊含著無窮的生機。個個鬥戰無敵,令人佩服。

  但可惜,這方宇宙的根本大道,不是武道,而生死大道。

  以武修生死,往往便真的是一條死路,所謂將軍難免百戰死,武者聞戰而喜,因戰而盛,最後難免都會死在鬥戰的道路上,沒有例外。

  反而是道門正宗元神,修身而養性,寧靜高遠,內修心境,外合天地。

  貼近天地大道,才能夠從這生死之路上,找出一條活路來。

  ―――――――――――――-

  李嚴召喚出了智慧之門投影,開始大範圍地掃描藏經閣之中的所有知識。

  為了不引人注目,這種掃描都是用最隱蔽最緩慢的掃描方式。

  說白了,就是盡可能降低掃描速度,以不讓人發現為大前提,一點兒一點兒地掃描。畢竟王族李氏,可是有人仙坐鎮的。

  而且很有可能不隻一個!

  甚至地仙也不是沒有的。

  武道修行可不像外道元神一樣,完全沒有出頭的機會,完全沒有渡過天劫的希望。

  武道修行渡劫和道門正宗元神渡劫,是一樣的,劫數也是四九天劫,天人五衰。

  有本事證得人仙果位,稍加打磨一下心性意誌,煉製幾件護身法寶,渡過第一次天劫的可能性,在七成以上。

  外道元神則是連半成都沒有。

  所以,李氏絕對有地仙存世,麵對這樣的大能,楊盤能不小心嗎?

  不過,好在武道藏經閣最強的守護者不過是一個洞虛境的高手,有這樣的高手守護在藏經閣,再加上這是李氏祖地,倒用不著人仙和地仙一直盯著藏經閣不放。

  況且修煉到人仙以上之後,都會走上自己的道路。

  因為他們沒有類似於《鎮天神功》這樣直指半步金仙的武道神功,隻能夠自己創造,走出樊籬。

  所以,李氏對於藏經閣的重視程度達不到人仙和地仙都關注的層次。

  這也讓楊盤的盜經掃描之行為,極為順利。

  楊盤從李氏族學那裏得到了更加詳盡的曆史記載,裏麵有不少關於天魔宗的記載,這些記載大多數是加工而成的。但透過現象,看本質。

  多方比對之後,楊盤還是從中提取到了一些曆史的真相。

  天魔宗前期,率領人族對抗妖族,乃是人族英雄,十幾任宗主雖然嗜殺,但也不會發動血祭這種玩意兒。

  也就是說,天魔宗肯定發生了某種變故,才導致他們後麵開始玩起了血祭的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