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喬裝
作者:筱安寧      更新:2020-07-29 03:43      字數:2230
  這想法還是在回家的路上想到的。

  這還得從她跟縣令夫人說話時,聽到的莫名其妙的響聲說起。

  離開縣衙時她被夏荷的話攪的沒了頭緒,差點亂了分寸。但當她回過神來,才想明白。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響聲了。

  這可是內宅呀,縣令夫人又把丫鬟們全都打發出去了。能躲在屏風後麵的人隻有縣令,也就跟她小舅舅同名同姓的盧宗書。

  那響聲分明是提醒縣令夫人的,所以每次聲響過後,縣令夫人的問話就會變個樣。

  如玉不是那等心機深沉之人,卻也不是個單純的小丫頭,也就順勢說出了他小舅舅的事情。

  如果盧縣令是個有心的,必定會去盧家莊打聽打聽。而且還是悄悄地去,因為這事情肯定不方便敞開了來說,要不然,縣令夫人也不會讓她把二人的對話保密了。當然了,前提是盧縣令真有什麽秘密跟盧家有關。

  想到這裏,如玉又歎了一口氣,“要是我小舅舅還在世就好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在天之靈也能安息了。”

  這話說到盧氏的心坎上去了,“那行,明天一早咱們娘倆就去給你外祖父他們上墳去。也跟他們說說咱們的縣令老爺,跟你小舅舅重名呢。”

  說到最後竟然吧唧吧唧落下了淚,“他若是你小舅舅該多好啊,我不求他認咱們,隻求你小舅舅還活著。這些年他一個人在京城過得一定不好吧,還娶了個大官兒家的姑娘,那大小姐的脾氣能是個好的?肯定是她不願意有個鄉下泥腿子婆家……。”

  如玉默默聽著,她知道她娘誤會了,但她不想點破,留個念想也是好的。

  其實,這位王大小姐,脾氣還行。隻是,為了親娘這個念想,她隻能暗暗地對縣令夫人說聲抱歉了。

  次日一早天還不亮,如玉娘倆便坐上了自家的大馬車往盧家莊而去。

  盧家莊雖然離百花村不算遠,家裏卻沒有祭拜的香燭等物,還得先去鎮上買,所以這一去怎麽也得一天的功夫。

  娘倆起了個大早,為家裏的那三個不會做飯的爺們兒準備了一天的吃食,然後將大門一關,誰也進不去。

  馬車內,盧氏東摸摸西看看,喜得不行,“哎呀,咱們家也有大馬車了。都是如玉給咱家帶來的福氣……。”

  如玉微微笑著,啥也不說,先靠在親娘身上打個盹兒再說。

  他們家的好日子才開始呢!

  如玉想得沒錯,縣令盧宗書真的去了盧家莊。帶著王詩琳喬裝打扮一番,離盧家莊還有二裏地時下了馬車走著去的。

  王詩琳的大馬車就停在二裏地外的小林子裏,也就是馬大娘子有這個本事,能把大馬車開到這麽偏僻的地方。同時也留下了春雨和他的一個小廝,他們夫妻這回就帶了這麽兩個人出來。

  此時的盧宗書褪下了在官場上養成的官威氣勢,也褪去了一身錦衣

  。

  他身上的衣服正是幾年前離開盧家莊時穿的儒衫,已經洗得發白了,又在衣櫃裏放了這幾年,越發得沉舊了。

  背上背了個竹製的書箱,也是陳舊的不行,怕是一個用力都有可能爛掉。

  原本白淨的臉麵也不知道怎麽弄得黑乎乎的,笑起來顯得那口牙特別白。再加上故意表現出來的憨厚,像極了農家窮書生。

  而跟在他身邊的王詩琳也是褪去了身上的華裝,穿上了那比丫鬟穿的都差勁的棉製衣衫。雖然沒補丁,卻也是半舊不新的,樣式也老,更不合身,硬是將身上的那份靈動勁兒給壓了下去。

  臉上也抹黑了,甚至畫了眉形,看上去就是個羞澀的小媳婦兒。弱不禁風,又帶著些懦弱的樣子,完全看不出這是個京城來的官家大小姐。

  盧宗書倒是沒什麽,這身裝備本來就是他的,他隻不過將身上的氣勢收了起來而已。而且原本的他其實也是很憨厚的,算是本色演出吧。

  王詩琳就不一樣了,她從來沒嚐試過這種裝扮,若放在平時這樣的衣服她看一眼都覺得掉身份,更別說穿了。

  但是能跟自己最在意的人一起扮成這樣,她還是很新奇的。照著盧宗書的指點,不時調整自己走路的姿勢與說話的樣子,刺激得不行。

  “宗書,若是這莊子裏真有認識你的人,我們該怎麽回話呀。”王詩琳來了興致,他覺得要裝就裝個十成十才行,可不能露餡了。

  盧宗書道:“見招拆招吧。這幾日我也派人打聽了洛如玉家不少事情,連帶著盧家的事也聽了不少,總能應付過去的。我們來此不就是想找認識我的人嗎?”

  王詩琳笑著點頭,“說得也是,那就見招拆招。就怕咱們回來後擋了別人的財路,不受盧家族人待見。”

  “哼!”盧宗書冷哼一聲,身上的官威再次顯現出來,“那就一鍋端了。”

  “就該這樣。平白無故奪人家財走到哪裏都沒理兒!”王詩琳道,“就算老爺不是這裏的人,此舉也能給胖丫頭她娘一個公道。胖丫頭人不錯,雖比我小了三四歲的樣子,我和她卻能說得上話來!”

  “好,夫人說啥就是啥!”盧宗書嗬嗬一笑,二人正式步入盧家莊。

  如玉娘仨在鎮上采買了祭拜之物後,天也大亮了,等趕到祭拜之地,日頭也老高了。

  盧氏見到父母的墳後眼淚就沒斷過,“盧家族人還是沒一個來上墳的,一群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啊。”

  今年清明祭祖之時,她是讓洛如山添過墳土,可夏天雨水多,墳頭眼看著又小了不少。

  可這會兒又不能添土,這裏的風俗隻允許清明時節添墳頭土,將墳圓得大一些。這樣才能顯出子孫旺盛來,後輩子孫沒忘了老祖宗。

  如玉兄妹默默地拔著墳邊的草,盧氏自擺上供品時就一個勁兒地說著話,從如玉被退

  親說起,一直說到新上任的縣太爺也叫盧宗書。

  光說這些就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個時辰,最後燒了紙,這才算是祭拜完了。

  娘仨慢慢地往回走,行至盧家莊村口發現三兩村民往村子裏跑。看他們的眼睛都是亮的,不時低頭說上幾句話。一看就知道有熱鬧可瞧。

  如玉心說,難不成盧縣令真的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