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別擔憂
作者:花花香我      更新:2020-07-29 03:19      字數:6362
  這是私下裏處分的方法,如果是便這麽大刺刺地把所有的事兒都放開了說,卻是沒有那麽好於了。首先,她弟弟程少爺的仕途算是毀了,在一出嫁的姐姐家裏,跟家中的來賓有染,還是被人抓了個正著。這事兒如果是傳回了家中,怕是父親一定會狠狠地懲罰他的。其次,有他的婚事,便算女方那邊沒有退親,這麵子上卻也是不好看了,難保兩人婚期會不會有嫌隙。

  當下,幾個下人便快速地離開了花廳,哪怕大堂姐一個勁兒地喚著,也沒人喜悅在蹚這趟渾水了。

  隻是,大堂姐卻不肯意善罷甘休:“這怎麽成?我妹兒此時著落不明,不找到她,我又怎麽能放心呢?”

  不想,大堂姐竟是爭先了兩步將花廳的門關掉了:“今個兒這事要是不鬧個清楚清楚,我是全部不會善罷甘休的!”

  “大姐,這是找什麽?”程少爺這會兒自然是不好受。像這種秘藥,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削減一點兒藥效,但要是真的失了藥效卻是極難的。因而這會兒他隻覺得渾身滾燙滾燙的,恨不得跳進冰水裏好好泡泡。隻是,他從小接管優越教誨的人,說不出責怪之詞,隻是婉轉地表白了不滿。

  “怎麽可能?!”大堂姐整個人搖搖欲墜,一臉的不敢置信。

  “不會,不會的!”大堂姐表情變更,看模樣最不好。

  狠狠地錘了一下大地,劉冬兒隻覺得滿腔的憤懣。

  “主人,要不要狠狠地教訓她們一頓?下藥下毒,這些娃娃都會!”娃娃挺身而出地舉著手。

  “主人你等等出去!”娃娃攔住了正要出去的劉冬兒:“先吃一顆果子,否則你也會暈過去的。”

  劉冬兒張嘴便把果子吞了下去,而後拉著娃娃急衝衝地離開了旎虛空間。她倒不是想要對付大堂姐主仆三人,而是想要快速地離開這裏,否則她失落的事兒是必定瞞不住的。

  關於這裏不熟識,劉冬兒幹脆拉著娃娃到處亂走,走到離花廳比較遠的一處假山時,才停住了腳步:“娃娃,你喊兩聲,看看周圍有無人在。”

  娃娃依言大聲地叫了幾聲,初時並沒有回應,又過了一下子,從遠處傳來婆子的聲音。過不了多久,之前在園子裏瞎轉悠的辦事嬤嬤帶著些人趕了過來。看到劉冬兒主仆兩人時,頓時是嘻皮笑臉:“太好了,劉家二小姐在這兒。真真是迷路了呢!”

  別管劉冬兒是不是迷路了,辦事嬤嬤是不想多事。這做客的小姐如果是在後院出事了,便算沒有她的義務,也會拿她出氣的。她一個簽了死契的下人,便算是被亂棍打死,也沒人替她抱屈!

  “呀,你們怎麽才來呢?我家小姐都受傷了!”娃娃是個聰清晰,她看到劉冬兒適才憤懣時用

  力砸了一下小池塘旁的泥地,便立馬拿了做起了文章:“看吧,跌倒的時候,手蹭在地上了,可不是受傷了嗎?”

  由於劉冬兒的手上有泥,倒是看不出來傷得怎麽樣,由於並沒有血流出來,想來是不重的。

  那辦事嬤嬤也是個聰清晰,當便便蜂擁著劉冬兒去了前邊,還特地往郭家老太太那邊繞了一下。有那婢女看到了,快速地跑去報告了老太太,一下子工夫,老太太院子裏跑出來的婢女便攔住了她們。

  “老太太說了,叫劉家二小姐先去下她那邊。”

  劉冬兒倒是無所謂,她的手完全便沒受傷,是適才砸得有些重了,倒是有些麻麻的難過,怕是撞出淤青來了。但這些倒是不要緊,當便她便隨著那婢女去了郭家老太太那邊。

  繞過了來賓眾多的前廳,劉冬兒被直接帶到了背麵的廂房裏,郭家老太太正一臉凝重地坐在上首,而她的下首卻是大太太。

  劉冬兒微微垂頭,借著擦拭手上土壤的機會掩掉了眼裏的寒意。大堂姐會這麽說並不虞外,她生怕並不是沒有想清楚,而是覺得劉冬兒出過後,必定沒人會在意那種小細節了。也是,如果不是有了旎虛空間,劉冬兒這會兒早便中招了,應該已經無望地等著最後的訊斷了吧?

  再可能,以她的心性,這會兒說不定直接一頭撞死了!

  隻是,回到了客房,大太太卻一把拉住了劉冬兒,屏退了所有的婢女,隻留劉冬兒在房內:“冬兒,你實說了吧,今日發生了什麽事?”

  劉冬兒眨巴眨眼睛,最不解地看著大太太:“什麽事?我在園子裏迷路的事兒?”

  “別跟大伯母裝傻!你會迷路嗎?可能我應該問,你會沒人伴隨去園子裏逛嗎?”大太太沉下了臉:“這事跟你姐姐有關是不是?你如實說,大伯母必定不會責怪你的。”

  看出了劉冬兒的躊躇,大太太內心愈加慘重了。她曆來便不笨,而且跟劉張氏差別,她也不是什麽軟弱的人。隻是,這會兒她雖說已經猜出了事兒的可能,卻仍然是有些不信。可看著劉冬兒躊躇的神誌,心底裏的那份質疑卻是越來越重了:“你姐姐做了什麽事?她是不是讓你去花廳等著她?”

  “花廳裏麵發生了什麽事?冬兒,你倒是講話啊!”大太太有些個急了,可她本便身子不好,這麽一急,竟是連連咳嗽了起來。

  劉冬兒內心一緊,忙把那些個雜念丟開,倒了茶來讓大太太喝了幾口,嘴裏也地撫慰著。

  “什麽事?”是跟那孩子有關嗎?

  “也不是什麽主要的事兒。”劉冬兒偷眼看了看大太太:“姐姐說,今個兒她會帶我去花廳,而後她要出去一下,過一下子便會來的,叫我放心地在花廳裏等著

  她,沒有事兒。”

  大太太放開了劉冬兒,臉上卻盡是悲觀之色:“她今個兒在郭家老太太的院子裏,那麽多人看著,老太太也看著呢,你跟她在一起,又怎麽可能呢?”

  劉冬兒輕聲驚奇了一聲:“這……這個……”

  大太太素來便曉得劉冬兒性質有些怯懦,雖說不像劉張氏那麽懦夫,但的確膽量不大便是了。因而,她矢口不移,劉冬兒走得遠了,乃至於迷路了是不會的。

  “後來呢?你沒看到你姐姐嗎?”

  “冬兒沒看到姐姐回來,隻是看到一個小婢女扶著一位少爺進了花廳,沒等冬兒上前說話,便看到那小婢女走了出來,而後轉身便把門給鎖上了。”劉冬兒低著頭,聲音聽起來有些悶悶的。

  大太太險些被氣得昏迷過去,這劉冬兒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她又怎麽會不清楚呢?

  “嗯。”點了點頭,劉冬兒再次閉了嘴。

  大太太並不笨,都說到這份上了,如果是她還不清楚的話,那便是裝傻了。隻是,她倒是希望自己可以裝傻,但她看到劉冬兒那表情,便清楚劉冬兒已經都想清楚了,這下子她除了苦笑卻是什麽都做不明晰。

  “大伯母,天色已經有些晚了,您還是去歇息吧。”劉冬兒輕聲說了一句,而後低著頭,一副想把大太太送走的模樣。

  大太太麵露哀色,伸手拍了拍劉冬兒的腦殼:“對不起。”

  聽了這話,劉冬兒險些是要落下淚來,這一宇宙來,她真的是太累太累了,不是身子累,而是心累。看著以來對她最好,很照望她的大堂姐居然要對自己下辣手,那內心真的不是滋味,聽到大太太那句“對不起”,劉冬兒卻覺得,這事兒最無辜的實在是大太太。

  “大伯母,我沒事,便是走了一天園子,有些累了。”劉冬兒硬是把眼淚逼了回來,她曉得,她不能遷怒。

  劉冬兒起先是一愣,隨後居然發笑了:“我說的是,大堂姐害我的事兒。”

  “呼!”娃娃整個人以後一仰倒:“主人,你嚇死娃娃了。”

  “大伯母很難過呢。”劉冬兒歎著氣坐在草地上,卻不像所以往那樣放開行動躺在草地上,而是把膝蓋抱緊整個人蜷縮起來。

  “娃娃也很難過,主人你真的差點兒嚇死娃娃了。”娃娃最幽怨地講話,而後慢慢地往劉冬兒身邊挪。

  “大伯母說,明個兒便要回來了。”劉冬兒與其說是在跟娃娃談天,不如說是在自言自語:“她真的很難過,還向我賠禮了。”

  “回來了嗎?太好了,娃娃稀飯睿哥兒。”娃娃捧著臉,一副花癡的表情:“睿哥兒長得真好看,性格也好,怎麽鬧他都不惱。不像蕾兒,總是逮著機會便欺壓娃娃,壞死了。哼,她以後

  一定嫁不出去!”

  “撲哧!”明曉得娃娃這是存心在逗自己,劉冬兒還是不由得笑了。罷了,看在娃娃這麽費力拿自己當樂子的份上,劉冬兒覺得也應該看開點兒,大堂姐嫁得遠,這一劃分也不曉得這輩子有無機會再晤麵了。罷了罷了,這件事便算是過去了吧。

  第二天,大太太依言去辭行。

  好在,她還算是保存了一絲明智,但早上辭行之後,卻是兩肋插刀地離開了。

  而等劉家的馬車離開了兩個時候後,大堂姐和她的兩個婢女才漸漸從昏迷中醒來,便好碰到了來花廳掃除的粗使婢女。大堂姐回到房裏,梳洗一番,想辦法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事的時候,可算有小婢女來報,劉家太太帶著劉家二小姐離開了。

  離開了……

  當便,大堂姐便瘋了似的衝了出去,直接便衝到了二門外,要不是有門房擋著,她都能直接衝出郭家去。

  怎麽能離開呢?為什麽要這麽斷交地離開呢?便算真的曉得了整件事兒都是她籌謀的,那也不能不說一聲便離開了吧?母親,如果這個世上,連您都不要我了,我還在世幹什麽呢?母親!

  大堂姐終是被勸了回來,還被憤懣之中的郭家老太太責令禁足,還沒個具體日期,隻說看大堂姐的至心。

  不提郭家的混亂,劉冬兒卻是和大太太一路跋涉回到了劉家。隻是,去的時候是興致勃勃,劉冬兒有點兒擔憂,但總的心境還是不錯的。可回來的時候卻是垂頭沮喪,劉冬兒隻是內心悶悶的,大太太卻是整個人沒了精力氣。

  是了,如果說大堂姐危險了劉冬兒,但關於大太太來說,卻像是活生生地往她心窩子裏捅了一刀。

  她,怎麽便狠得下心來!

  是本身心境不好,又是舟車勞頓,一回到劉家,大太太便病倒了,病情來勢洶洶,整個人快地瘦弱了下來。

  劉冬兒也不敢把這事報告別人,可她管得住自己,卻管不住大太太朋友。大太太身邊的婢女也沒敢到處亂說,隻是將她曉得的事兒大致地報告了大老爺。大老爺久混官場,怎麽會猜不出來事兒的呢?特別是,看著大太太一病不起,內心頭更是苦楚難耐。

  而劉冬兒這邊,看著大太太病重,隻能按照老方法換取藥材,可能是讓大廚房籌辦食材,大太太一病倒,中饋又輪到她管理了,盯死了廚房並不是難事。何況,劉冬兒加入廚房的事兒,卻也不是拿人家廚娘貪墨錢財說事,而僅僅是讓她們對食材上點兒心。劉家不缺那點兒錢,這個時候,劉冬兒還真是懶得管廚娘貪墨的那點子銀錢,大太太能好起來,這點兒小事並不重要。

  劉冬兒算漏了一件事,大太太並不僅僅是身子骨不好,更重要的是,她心

  境不好。也便說,她這是心病!

  心病還須心藥醫,這是上次大太太病倒的時候,醫生說的話,大太太的心病始終是大堂姐,這一次卻沒法再讓大堂姐來治療心病了。

  由於有劉冬兒的藥材吊著,大太太雖說病著,倒是不至於太緊張。隻是,這人躺在床上,卻也不是個事兒。才短短半年時間,大太太整個人都有了翻江倒海的變更。可那變更卻不是好的。

  這天,劉冬兒又按例去看望大太太,大太太身子算是真的垮掉了,整個人都軟軟地躺在床上,站起還要靠婢女的讚助。看到劉冬兒過來,牽強露出了一個淺笑:“冬兒,便刻要出門子了。”

  劉冬兒有些為難地低了頭,再過三個月她便要出門子了。隻是,雖是重生過了一回,提起這婚事,她還是有點兒小為難。

  “韓家是好的,那韓家大少爺也是個好的。等成親後,你們一定要和和善氣的,萬萬不能鬧性格哦。”大太太笑著看向劉冬兒,雖說她的身子骨不好,但她卻是曉得,自從她病倒以後,劉冬兒為她做了多少事兒。

  劉冬兒陪著大太太說著話兒,又跟她一起用了早飯,還拿了繡繃來討教她。大太太覺得自己愧對了劉冬兒,殊不曉得,在劉冬兒的心目中,卻是她愧對了大太太。

  前世,雖說她和劉張氏過得不好,但大太太這邊卻是都最好的。大堂姐還是一般,被逼著嫁去了郭家,也從嫡妻造成了平妻。但後來,大太太悲傷了一回,事兒也便過去了。郭家哥兒前世並沒有被她們所救,但也仍然平安無恙。大太太也沒有生下嫡子,但她有庶子,一貫便養在她跟前,也是一個不錯的孩子。前世,也沒有她和大太太前往郭家這回事,自然也便沒有大堂姐讒諂她,因而害得大太太病倒的事兒了……

  重生回來,她轉變的太多太多了,關於周姨娘和劉滿兒,她還可以說她們都是該死,便該獲得報應,關於大堂姐和大太太呢?大堂姐也便罷了,前世她便是這麽過日子,劉冬兒並沒有幹涉她的婚事。這一世,劉冬兒讚助她生下了一個哥兒,卻是一個殘疾的,但那也是擲中注定的,何況她也害過劉冬兒,劉冬兒並不會因此感應羞愧。

  唯一關於大太太,劉冬兒是填塞了羞愧的。

  前世,大房和二房的幹係並不算好,但不管如何,大太太卻也是沒有找到劉冬兒困擾的。相反,由於劉冬兒母女倆身子都不好,大太太把劉家的事兒一力挑起,還沒有鬧分居,她算是對得起二房了。這一世,大太太的確是真心對劉冬兒好的,不僅疼著她寵著她,為她出謀獻策尋門好婚事,而且還手把手地教她管家理事,乃至於由於她的原因又病倒了。

  偶然候,劉冬兒在想,

  如果是自己不多事,大太太還會病倒嗎?前世的大太太,直到劉冬兒死去,她的身子都是最好的。當然,這一世,大太太直接那麽脆弱,一方麵是由於大堂姐的原因,有一方麵卻是劉冬兒不得不認可的。

  她生下了一個嫡子。

  生孩子,那不是一件等閑的事兒,特別是大太太已經是傷了身子,醫生都說她一輩子都不會生育了。加上大太太本身的年紀也不算小了,貿然生下了孩子,對她的身子危險是極大的。可以說,大太太之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病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孩子的時候掏空了身子。

  冷靜地聽著大太太的叮嚀,劉冬兒忍著淚點頭應和著。不管怎麽樣,大太元始終為她掏心掏肺,便算是劉張氏,也做不到這一點兒。

  不是說劉張氏對劉冬兒不好,她最好,她是一個慈母,全部都以後代為重,劉張氏卻有一個致命的壞處,她太軟弱了,還不懂事。劉張氏是從小寄人籬下的,但由於受寵,實在並未吃什麽苦。哪怕是嫁人以後,也有老太太護著,等老太太看她不耐性的時候,劉冬兒又重生了。

  總之,劉張氏那才是養在溫室裏的花朵,她完全便不清楚民氣邪惡。前世,有一個周姨娘跟她對立,這一世她簡直便沒有經曆過風雨。周姨娘死了,菊禾被打發走了,碧兒是個老實的,二老爺書房也曆來不惹事。而且,這一世她又有了龍鳳胎,哪怕再心疼劉冬兒,到了後來也有些鬆散了。

  何況,劉張氏真的不曉得該教女兒什麽,劉冬兒的許多事兒都是大太太和娃娃教的。娃娃已經認她為主,大太太卻是把她當成女兒在疼的,這讓劉冬兒既打動又羞愧。

  “大伯母,冬兒一定會好好的,等冬兒出嫁的那一天,大伯母一定要出席哦!不是在房子裏看冬兒,而是到裏頭,看著冬兒上花轎。”劉冬兒強笑著,略帶些撒嬌地說。

  大太太笑了起來,連聲答應著。

  隻是這個時候,卻有婢女過來說,老太太請劉冬兒過去一趟。雖說不曉得老太太那邊有什麽事,但劉冬兒還是告辭了大太太,去了老太太那邊。

  不想,老太太卻是沉著臉等著劉冬兒,看到劉冬兒過來,麵上有些丟臉:“冬兒,韓家適才來人了,說是韓家大老爺沒了……”

  乍聽到這個信息,劉冬兒整個人都懵了。

  跟劉冬兒訂婚的是韓家大少爺,而韓家大老爺便是韓家大少爺的親生父親,也便是她來日的公公。自然,這會兒她還沒有嫁給韓家大少爺,韓家大老爺也算不得她的公公。隻是,這麽一來,她倒是無妨,但韓家大少爺卻是要為父守孝三年。

  也便是說,定於三個月後的婚事,便要推延到三年以後。

  看

  到劉冬兒有些愣神,老太太忙站起把劉冬兒拉到了身邊:“冬兒,沒事兒的,你此時也還小,別擔憂。”

  怎麽說呢?也幸虧是韓家出事,也不是劉家出事。雖說雙方該走的儀式都已經走完了,可要是出事的是劉家,那劉冬兒的困擾可便大了。是的,劉冬兒年紀還小,她十四歲,三個月後也才是她十五歲的生辰,便算再拖三年也還可以。

  韓家大少爺卻是比劉冬兒年長三歲,他都已經十八歲了。三年後的確是年齡不小了,他們家生怕也等不足了。

  如果說,出事的是劉家,劉冬兒自然是要守孝三年的,那韓家便算不退親,也必定會先納幾房小妾的。乃至於為了後代子嗣,等劉冬兒嫁過去的時候,孩子都生了。而韓家出事,韓家自然沒有可能退親,也不能納小。開什麽玩笑,百善孝為先,如果是韓家大少爺敢在自己生父的孝期納小妾,那便是罔顧王法,純心不要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