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醜聞
作者:花花香我      更新:2020-07-29 03:19      字數:5323
  劉冬兒心中警鈴大作,她才不要讓劉滿兒跟劉張氏接洽到一起,劉滿兒那性質,仙人來了也教不好:“大伯母,我娘此時要照望蕾兒和睿哥兒,連我都顧不上了,怎麽有精力照望妹兒呢。”

  “對呀,這便是我的不是了,冬兒,大伯母跟你賠禮。”大太太笑得很和善,隻是那笑容卻不達眼底,看向老太太:“老太太,您看如此可以嗎?我房裏也有庶子庶女,要否則我們拿出個章程來,好好揣摩一下,這庶子庶女要怎麽教。”

  在一個家庭裏,人多了短長自然多。

  想起剛剛重生的時候,雖說也挺鬧騰的,但比起此時那是好了不曉得多少了。劉冬兒看著大太太一臉鎮定地首先講訴她是如何修養庶出後代的,心理有些隱約。如果有可能的話,劉冬兒倒是希望自己這輩子都不必為庶出後代而犯愁,平生一世一雙人,在這個凡間上是何其之難!

  劉冬兒點點頭,轉身看向大太太:“大伯母?”

  大太太看待劉冬兒還是比較溫柔的,事實上,她關於任何人都是比較溫柔的,哪怕再生機也能用溫和的方法讓對方頓口無言。耐著性質將自己適才跟老太太說的話又對劉冬兒說了一遍,完了還不忘叮囑劉冬兒要回來好好歇一歇。至於大堂姐那邊,人家說了,不必劉冬兒奉陪了。

  劉冬兒點頭應下了,實在大堂姐便不必劉冬兒陪著,她才離開劉家六年時間,便算當時候她還小不太記事,那不有婢女嬤嬤嘛?大房的下人都是從劉家帶出去的,當然也有後來買的,但絕大部分人都是在劉家生活了半輩子的。

  一點兒也欠妥心大房會不適應劉家的生活,劉冬兒覺得,她還是管好自己和劉張氏的事兒比較好。適才大太太跟她說的事兒,要緊是關於劉家小一輩序齒的事兒。

  劉冬兒這輩兒,嫡長女自然是大堂姐劉芸如果了,她便是劉家的大小姐。劉冬兒是二小姐,劉滿兒則是三小姐。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這三位小姐在大房六年前搬離劉家的時候,都已經出身了。而有問題的則是菊禾所發此時養在碧兒身邊的庶子祥哥兒,以及劉張氏所出的龍鳳胎。

  這三個孩子年歲都還小,之前也並未排序,他們都尚未入族譜。劉家的禮貌是,嫡子一周歲收族譜,嫡女六周歲收族譜,庶子三周歲收族譜,而庶女僅有到出嫁那天才氣入族譜。當然,庶子庶女在族譜上都是有辨,但不管是什麽身份,是劉家的後人都是可以寫入族譜的。

  二房這邊的三個孩子都還沒有寫入族譜,倒是大房那邊也是一般的情況。

  大房僅有一個嫡女,也便是大堂姐劉芸如果,大太太雖說出身高貴,但無奈肚子不爭氣,自從生下大堂姐後便再也沒有傳出喜

  信來。好在,老太太不是大老爺的親生母親,關於這個大兒媳也不是那麽在乎,更是懶得督促她在房裏添人,有些事兒便算尊長給你體麵,也並不代表這事便可以這麽著了。事實上,大房搬離劉家後不久,大太太便主動給大老爺添了人。

  也不曉得是為什麽,大老爺有五個庶出的孩子,卻偏巧僅有一個是男孩子。大太太把這最小的庶子養在了身邊,而剩下的四個庶女,卻都不是很在意。

  而劉家的序齒也是如此而來了。

  大小姐劉芸如果,大太太所出嫡女。二小姐劉冬兒,劉張氏所出嫡女。

  三小姐劉滿兒,周姨娘所出庶女。至於四小姐劉芸萊、五小姐劉芸茉、六小姐劉芸莉、七小姐劉芸萍皆是大房庶女,其中五小姐和六小姐是對雙胞胎姐妹,四個庶出小姐年齡皆為五歲,想來便是大房離開劉家後,大太太添的新人所出。

  而後便是八小姐劉芸蕾了,劉張氏所出的龍鳳胎之一。

  最後便是少爺的序齒了,大少爺是大房的庶子劉浚,二少爺則是劉張氏所出的嫡子劉睿,也便是睿哥兒。三少爺是菊禾所發此時養在碧兒身邊的祥哥兒劉祥。

  這麽一看,倒是覺得劉家真真是陰盛陽衰了。

  大太太除了幫小輩兒的人序齒之外,同時還誇大了一件事。那便是,庶女是不能煢居一個院子的,劉冬兒那邊她是不會加入,但劉滿兒的院子卻是要讓出來的。也不是想把劉滿兒趕走,而是想把大房的四位庶出小姐一塊兒都放置到芳苑去。當然,這麽一來,芳苑也便要更名了,但大太太沒有明說,隻說便先如此好了,那四位庶出小姐有過幾日才氣到。

  劉冬兒自然不會反對,何況以大太太的性質,縱使反對也是沒有用的。把原話轉達給了劉張氏,劉張氏隻是點頭說曉得了,旁的也沒有太在意。大房那唯一的庶子,生怕應該是養在大太太的院子裏的,倒是不必其他人多管閑事。至於那幾個小的長大以後該怎麽辦,自有其他人會思量,也不需求劉張氏費心。

  三天後,大房後續的人連續到來了,而劉家遍地院子也已經修理穩健了,芳苑被老太太更名叫做媛苑,連劉滿兒在內,一共住進了五位庶出小姐。讓劉冬兒感應詫異的是,大房有四個庶女一個庶子,卻沒有一個姨娘可能通房。前世,由於身子不好,劉冬兒沒有精力在意大房的事兒,何況時候便算是發覺到了也不會太在意的。

  而重生回來,劉冬兒想的問題自然是多了,略略地打聽了一番,卻獲得了一個讓她萬分詫異的謎底。

  大房的姨娘通房都在此次搬家的時候被銷售了。事實上,銷售的隻是剩下的幾個未曾生育過的,至於生育過孩子的姨娘可能通房

  ,則是在生下孩子坐完月子以後,全都被打發去大太太的陪嫁莊子上了,用大太太的話,念在她們生育過的份上,自然會好吃好喝地扶養她們一輩子的。

  實在,這也不能怪大太太心狠手辣,實在是由於她當初是被逼急了。想昔時方才離開劉家,由於自己隻生了一個女兒,大太太原是想著提拔自己身邊的一個婢女當姨娘。不想她才剛露出這種心理,大房便刹時亂套了。大房的四位庶出小姐年齡相仿的原因也便是由於她們的親生母親都是在同一個月的時間裏爬床的。

  察覺了婢女爬床,大太太其時是又氣又急,再悔恨也已經晚了,幹脆大太太把那三人都提拔成了通房,幹脆讓她們自己去鬥。結果,三個通房生下了四個女兒,在孩子滿月後,直接便被送走了,今後以後信息全無。至於大老爺那邊,更是容易,大太太又買了一個美貌的小妾,大老爺也便無話可說了。

  後來,大太太身邊的婢女是不敢再爬床了,人家婢女想的是生下孩子後可以有一世的榮華繁華,卻沒想到都落了一個被打發的了局,大老爺居然還沒有半點兒定見。這便是大太太想要的結果,之後她又買了幾個小妾進門,也有懷孕的,但平安生下的卻僅有一個。

  念在生下了庶子的份上,大太太還沒希望把那位姨娘打發出去,未曾想那位姨娘是個狠的,以為生下了庶子便可以翻身了,把主張打到了大太太身上。大太太察覺以後,驚怒異常,直接讓人將那位生下庶子的姨娘活活打死,而且還跟大老爺約法三章,今後以後但凡是生下了孩子的通房亦還是小妾,在孩子滿月後直接便打發走人。

  這一次由於天各一方趕來劉家,大太太一句嫌那些個通房小妾困擾,答應到了劉家又再買新的,便直接賣給了人牙子。要說大太太對付通房小妾的手段那叫一個光明正直,人真的不帶掩蔽的,直老爺自己沒有定見,其別人的定見真的不重要。

  內心悄悄的欽佩大太太的手段,但劉冬兒也牢牢是欽佩而不是傾慕。她已經九歲了,如果是前世那便已經訂下了婚事,而此時雖說她還沒有訂下婚事,但不可能否認的是,不管是老太太還是劉張氏都已經首先相看起來了,隻是由於大房的到來打亂了她們原定的決策而已。

  算上前世的年紀,劉冬兒自覺得已經不小了。前世在出嫁前,她關於婚後的生活有著諸多的向往,直到後來,她才清楚了一個道理。媳婦在丈夫的心目中,是聯婚的對象,是來日的包管,當然有生兒育女奉養公婆的好處。至於戀愛,從她看到丈夫同意劉滿兒的請求,將自己丟到了亂葬崗裏的時候,便已經不再信賴了。

  此時的她,望自己來日的

  丈夫,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尷尬。倘如果自己無法生育也便罷了,如果是有兒有女,那麽通房小妾是不是可以少點兒了?平生一世一雙人是無法奢求的,那嫡妻的麵子她卻是想要的。

  隻是,那樣的人,要去何處找呢?

  “冬兒,你過來一下,娘有話要跟你說。”

  看著劉張氏手裏拿著的紅貼,劉冬兒便猜到了發生的事兒,有些事是回避不了的,既然始終都是要麵臨的,不如耐下心來,為自己細細地經營來日。起碼,這一世,她定不會讓自己再落到那樣悲慘的了局。

  “冬兒,你也不小了。”

  劉張氏一講話,劉冬兒便清楚她要說什麽,卻沒打斷她的話,由於有些事兒不是想回避便能回避的。

  “冬兒,你看芳兒已經跟張家大少爺訂下了婚事,雖說隻是互換了庚帖,節餘的事兒還是要過幾年等她大了再說的。你是我的女兒,娘自然希望你比芳兒嫁得更好,你看,這些都是你祖母交給我的。”劉張氏指了指放在桌上的紅貼,麵上倒是露出了一絲得色。

  劉家的嫡女跟庶女自然是不一樣的,劉冬兒這一世身子骨最好,又比前世愈加獲得老太太的喜好。像這種事兒,應該是劉張氏做主的,由於她剛生下了龍鳳胎,精力有些不夠了。老太太關於劉冬兒是沒話說的,而且那些帖子雖說是老太太接下來的,但也都會給劉張氏過目。乃至於最後定下來,必定還是需求劉冬兒自己點頭答應的。

  感謝本朝律法的寬饒,劉冬兒起碼還能自己挑選將要跟自己共度平生的人。隻是,這個挑選卻也隻能看著帖子,可能聽別人的評價。除非是像張家那樣,便跟劉家有親戚幹係,否則的話,便算是想看也隻是粗粗地看上一眼,頂多便是在有旁人見證的時候,說上那麽一兩句話。

  劉家的親戚還是許多的,但要好的卻也僅有張家而已。當然,老太爺的元配家屬倒是人口眾多,便像大堂姐,她定下的婚事便是大老爺的親外祖父家。

  隻是,劉冬兒雖說一般也是劉家的嫡女,但跟大堂姐比起來遜上一籌的。作為她生父的二老爺嚴格來說並不是嫡子。雖說律律例定,後妻所生的後代也可以被稱為嫡子嫡女,但在禮法上不如原配所出的嫡子嫡女。特別是,大老爺的外祖父家比劉家的門楣還要高。

  那邊自然是不必想了,劉張氏從老太太那邊拿過來的帖子裏,倒都是官宦家屬。想來,老太太應該已經刪選掉一部分了,說不定她也有讓劉冬兒跟大堂姐別苗頭的心理。

  劉張氏一張一張地把帖子翻給劉冬兒看,同時也耐性地做著疏解。作為一個母親,她自然是希望女兒嫁得好,而且平生美滿。隻是,說真的,光看帖子還

  真是看不出什麽來。

  “冬兒,娘覺得這徐家相配得不錯。你看看,他們產業今已經分居了,來求娶你的雖說隻是次子,但他們家生齒單薄,家裏便這麽兩個兒子。何況這個宗子身子一貫是不好,聽說都沒有進學了,此時他們家偏重培植次子,你要是嫁過去,說不定可以當家做主。”

  劉冬兒略微皺了下眉頭,適才說了幾戶人家,瞧劉張氏的意義是不太滿意。而劉張氏之因此不滿意,是由於那幾戶人家中,要麽便是兄弟姐妹太多了,要麽便是家裏妻妾成群,有戶人家是由於老太太、太太都不是好相處的人……

  而這個徐家,劉張氏倒是滿意了,可劉冬兒卻曉得事兒並不是像劉張氏說的那麽容易的。

  徐家是僅有兩個兒子,宗子也的確是身子不好,但問題是,這個次子實在並非是嫡妻所出的嫡子,而是抱養了妾生的兒子,徐家跟別人家差別,雖說次子是妾生的,由於嫡宗子是娘胎裏帶出的弊端,而嫡妻又沒了生育的能力,因此雖說是庶子卻是從小當做嫡子養大的。乃至於外界都不曉得徐家的二少爺是妾生的兒子。

  這倒是無所謂,既然人家已經把這件事瞞了下來,而徐家的太太關於次子也是極為痛愛的,這全部便已經不是問題了,重生回來的劉冬兒卻是曉得的,用不了兩年,徐家便會鬧出一件大醜聞。

  已經是生下了徐家二少爺,卻被徐家太太趕到莊子上的小妾回來了,而且是一回來便鬧了個翻江倒海。當然,她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認回兒子,可能應該這麽說,她曉得大少爺已經活不長了,而二少爺當時候學識是頂尖的,又以極為優秀的成績考取了昔時鄉試的第一位,小妾內心不舒適了。

  那是她的兒子,將來是要為她養老的,怎麽可以認別人當母親呢?沒有多少見地的她,一心覺得,認回了兒子,那她將來便是徐家的主子,便可以在徐家太太頭上飛騰跋扈。除此之外,她什麽都沒有思量,包含徐家二少爺的名望。

  可事實上是,被她這麽一鬧,徐家是真的的名望掃地了。這妾生的兒子當成嫡子養在大戶人家是很正常的。那一般都是生下來跋文在了嫡母的名下,卻不是從一出身便不報告其親生母親是誰,真的遮蓋出身。如果單單是如此也便罷了,偏巧其時徐家二少爺已經跟一位官家小姐定下了婚事,而那位小姐卻是家裏的嫡長女。

  更為不幸的是,由於那位小姐受不了如此的羞恥,在一個月後自縊身亡。

  倘如果那位小姐不出事,徐家也可以還可以想辦法挽回聲譽,可偏巧那位小姐被察覺時已經斷氣身亡了,這讓她的父母極為大怒,聯合幾家親眷一路打壓徐家。一年後,徐家大少爺病故

  ,太太沒多久也隨著去了。最後,徐家老爺辭去了官職,帶著二少爺遠走異域。

  劉冬兒想的是,如果是這一世她跟徐家定下了婚事,不說,起碼以她的性質來說,她是萬萬不會自縊的。實在想想也真是的,那位小姐連自縊都敢了,居然卻沒有活下去的勇氣。真不曉得應該不幸她還是鄙夷她。

  “冬兒,你覺得這徐家怎麽樣?可以嗎?”劉張氏相配滿意徐家的前提,她跟徐家太太已經認識了快十年了,曉得那是一個仁厚的婦人。而且徐家太太很想要個可愛的女兒,卻由於身子原因僅有兒子。在劉張氏看來,如果是劉冬兒嫁了過去,一定可以獲得徐家太太的歡心。如此一來,劉冬兒的日子也便會好於許多。

  雖說自己沒有那麽脆弱,但劉冬兒卻不覺得自己是個何等善良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