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天元棋局(三)
作者:吉吉的狗      更新:2020-08-06 07:47      字數:3282
  雙方前六手落定,已經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開局。

  陳子遊雖然打出了“三三”、“星”、“天元”的奇怪開局,但是畢竟享有黑棋先手的特權,故而開局尚可接受。

  羅中正看著場上節奏開始加快的兩人,忽然開口道:“我想我知道陳子遊的目的了。”

  任恪守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我也大致猜到了,他之所以采用這樣的開局,是希望混淆言先生的視聽。”

  羅中正笑了笑道:“這隻是其中一個方麵,你我都能看出的目的,言先生又豈會看不到呢?他的第一手棋落定,言先生猶豫了許久才落子,黑三落星位,這一步單獨來看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與三三結合在一起就會顯得非常奇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三三開局的確達到了混淆言先生試聽的作用,言先生無從去推斷許小子的下一步會走哪,可是這黑五一落,不光是言先生,即便是我也反應了過來。”

  任恪守有些不解的問道:“這黑五落天元,難道也有講究?”

  羅中正笑意更甚了,說道:“這一手天元落定,幾乎可以說是妙手,打從這一步棋起,言先生恐怕要落入許小子的節奏裏了。我們都知道,天元這一步棋,不是說不可以早下,更確切地說是因為個人的能力有高低,故而不推薦早下。這需要對中盤有很強大的計算能力,才能夠確保這一步棋不會喪失效力,許小子自信自己對中盤的計算能力,希望能在中盤迫使言先生盡早的圍繞天元展開廝殺。我早先有和你提及過,許小子對於布局以及中盤的計算都很強,這也是年輕人的優點,記憶力好,腦子轉的快,心算能力強,因此可以說這正是許小子麵對言先生唯一的優勢。”

  任恪守棋力雖然不如羅中正,但是也不低,稍加提點過後很快明白了過來,說道:“言先生畢竟年近九十,如果是下慢棋,自然不用擔心中盤的計算問題,關鍵是這把下的是快棋,言先生根本無從躲避。”

  羅中正點了點頭,笑道:“真是好聰明的一個孩子,我們總把三三視為禁手,是因為這一手棋很難產生好的效力,可你看看黑七選擇用長連接三三,言先生反手也用長連接自己的白六星位,緊接著雙方直接自動默認放棄了這一局麵的博弈,如此看來,黑白兩方在右上角的局勢變化依舊很大,黑方討不到便宜,白方也是如此。”

  ......

  魯國公坐在最靠近高台的位置,身旁坐著的分別是魯國的相國蘇喆以及幾名上大夫。

  蘇喆出自群山書院宋群山門下,出師後由宋群山舉薦,進入了魯國朝堂,並且依靠自己超凡的才華,隻用了十年的時間爬上了魯國右相的位置,年方而立,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

  魯國公嗜愛下棋,時常在宮中與人弈棋,朝中許多官員都是優秀的棋手,雖然如此,棋道沒有一日千裏的道理,同時要操心政事的魯國公,棋力離一線棋手還要差的許多,加上言子淵與陳子遊的對局實在太過古怪,自然看不明白。

  魯國公無奈的看向蘇喆,問道:“蘇相國,這樣的開局百年不見,我實在是看不明白了。”

  蘇喆輕輕一笑,隨即向魯國公慢慢解釋了起來。

  大魯四位國手,言子淵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宋群山與羅中正第二第三的位置搶的激烈,反倒是第四的位置卻坐的安穩,而這第四位國手正是蘇喆。蘇喆家境優越,自小便養尊處優,後來又拜師被儒生們尊稱為僅次於言先生的名儒宋群山,不僅儒學學問精進,棋藝也得以一脈相承。蘇喆在朝中平步青雲,這與他的棋藝不得不說也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是投魯國公所好。

  名士風範的蘇喆娓娓道來,魯國公也是漸漸明白了過來,而這時場上的棋局已經戰至中盤。

  蘇喆若有所思的盯著場上滿臉淡然的兩人,儒生既然出仕,雖然要心懷儒教人天下為民的胸懷,但是畢竟步入了朝堂,麵對儒教魁首言子淵,自己可以尊重,但是不能有敬畏之心。蘇喆靠著出身的優勢,以及宋群山的舉薦,加之現在諸侯國盛行提拔年輕士子的風氣,得以爬上右相的位置。而這幾年來,他也一向是行左相事,這不是因為左相位置空懸,而是因為那位左相向來不問朝政。

  這位不問朝政的左相便是言子淵,而且言子淵掛著魯國左相的職稱已經有數十年了。幾代魯國右相都沒有熬過來,帶著可以說是一輩子的遺憾在右相的位置上告老還鄉,可是蘇喆和他們不同,蘇喆自信以自己而立的年紀,有望接過言子淵左相的位置。

  蘇喆也是魯國的國手,看場上的棋局看的要比旁人透徹許多,陳子遊希望利用快棋,通過中盤的複雜計算,來戰勝言子淵的想法,他也看了出來。

  而此時的場上局勢,從白6開始,一直戰至中盤,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黑方並未失去先著效力。

  而這時雙方的落子都已經有意往天元在靠,但是依舊十分謹慎,而在這其中,最讓人在意的還有一件事。

  因為是下快棋,所以雙方的思考時間是有限的,左右兩側各有人在數著時間,雙方各自享有三個時辰的思考時間,而依照現在的對局情況來看,言子淵已經耗費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反觀陳子遊隻耗費了大約半個時辰。

  從這裏可以看得出來,陳子遊的天元一手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坐在高台上的言子淵看起來似乎毫不著急,在思考了幾分鍾後才緩緩的將白子落下。

  陳子遊有些佩服言子淵的定力了,因為年紀的問題,言子淵的身材甚至說得上是瘦骨嶙峋,一雙手上也沒有什麽多餘的肉,可是就是這麽一雙手,在落子時候卻是異常的平穩,沒有絲毫的顫動。

  快棋與慢棋相比,快棋難就難在心算的速度,而一旦陷入緊張,心算一亂,那整個棋局就會亂,陳子遊雖然知道自己有以年紀相欺的嫌疑,但是也還是不得不佩服在這種情形下言子淵依舊能夠有如此穩定的應對。

  這百餘步棋下下來,言子淵給陳子遊的一個最直觀的感觸就是一個字——“穩”,他下的每一手棋都非常合理,雖然沒有出現石破天驚的妙手,但是也很好的維持了場上勢均力敵的局勢。

  陳子遊嘴角忍不住的一撇,這樣的棋風也讓陳子遊心頭的石頭徹底放了下來,之所以能夠在開局幾乎不假思索的下出三三、星、天元,其實與方文龍給他看過的棋譜有很大的關係。言子淵與方孝孺下的第一局棋,那時候的方孝孺十五歲,言子淵五十五歲。之後的第二第三第四局棋,言子淵的年紀逐漸增加,第四局棋時已經到了六十五歲。在這十年間,言子淵的棋風清晰可見的發生了了轉變,變得愈加穩健了起來。

  這幾乎可以說是每一位棋手隨著年紀上漲都會慢慢發生的轉變,開始追求穩健的行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下出所謂的妙手,乃至於神之一手。

  陳子遊正是吃準了這一甚至說不上是缺點的特點,以奇葩的開局換來了現如今的局麵。

  而在黑137手,陳子遊的落子立馬引來了包括蘇喆、宋群山、羅中正這三位國手在內的一聲驚呼。

  拋去一開始的怒火,身為國手的宋群山很快明白了陳子遊的意圖,故而麵對黑子奇葩的開局,他也開始平靜了下來,默默的看著場上局勢的演變發展。

  而當他看到陳子遊的黑137手,他還是忍不住由心讚歎。

  在四位國手先後看明白這一手棋之後,不少棋力上佳的棋手們也很快明白了過來,陳子遊的這一手,極有可能打破目前場上的均勢,現在問題就是言子淵接下來會如何應對了。

  執白的言子淵突然微微一笑,這一笑讓偷偷抬起頭來偷瞄對方神態的陳子遊心中忍不住的一慌。

  但是言子淵很快褪去了笑意,依舊是緩緩的拈起一枚白子,落了下去。

  陳子遊愣了一下,而後有些失望的看向麵前的言子淵,白138手,言子淵的應對依舊可以說是沒有問題,但是許多人都看了出來,一旦言子淵選擇了采取這樣的應對方式,就說明他是徹底放棄了要在中盤決勝的想法了。

  場外的任恪守原本整個人僵直的身體突然鬆了下來,歎了口氣道:“言先生是不

  打算在中盤與陳子遊分出勝負了嗎?”

  羅中正也是大惑不解的喃喃出聲:“為什麽?黑137手可以說是妙手,白138手是細棋,應當多加思索才是,言先生的應對隻能確保局麵不會變的更壞罷了。”

  不光是羅中正大惑不解,蘇喆以及宋群山也同樣如此,在這三名國手看來,這一步棋應該多加思索,言子淵的應對終究太過於平庸了,甚至縱觀全場下來,言子淵的應對都沒有十分出彩的地方。

  雙方又互相對了數十手,待到下至黑169手棋的時候,言子淵終於是停了下來。

  並且這一停,就是許久。

  而此時黑棋將小勝的姿態是明顯的,但是在言子淵看來,這白170手是細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