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作者:吉吉的狗      更新:2020-07-29 03:01      字數:2815
  言子淵彎下腰來,向七十二家書院院長長長的作了一揖,足足有三秒。

  言子淵是儒教魁首,如此作揖不可謂不是大禮,眾人惶恐,卻又感受到言子淵這一禮中所含心意,當下也是紛紛起身,齊聲道:“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本來出自舊文明時期的明代大儒張載,新文明時期由言子淵率先提出,被視為儒家學子信條,也是每一位儒家學子畢生之理想。

  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語讓在座的各位院長心情一番激蕩,心中都抱定了忠於儒教,為其奮鬥終生的信念。

  此刻的小院內,七十二名大儒挺直了脊梁。

  ......

  儒法之爭暗流湧動,陳子遊忙著儒教交流會的事情,又非儒教中人,自然毫無察覺。

  近些日子以來,他每日閱讀儒教典籍,偶爾下樓聽聽各地學子的爭論,雖然大多迂腐之論,但是偶爾還是能讓人眼前一亮。

  這一百年來,儒家著書立說,傳世典籍不可勝數,但是被奉為經典者不過三書一說,其中三書都是言子淵所著,一說則是孟夫子所寫。這四本書基本囊括了現今儒教大大小小所有的觀點,言子淵用了五日的時間大致讀完了這幾本書。

  旁人看這些書都是帶著敬畏的目光,陳子遊畢竟是舊文明時期的人,卻是帶著批判的目光去看。孟夫子的《夫子說》,其實不是孟夫子本人所寫,是後來的徒弟將孟夫子平時的語錄,觀點集合在了一起。陳子遊讀完後隻覺的困乏,孟夫子的觀點與舊文明時期的儒教開派祖師孔子觀點幾乎可以說一模一樣,許多典故竟然分毫不差,陳子遊幾乎可以肯定這位孟夫子就是上一代的執行官。別人看來孟夫子天賦驚豔,在陳子遊看來卻不過是個照搬理論者。反倒是言子淵所著三書,在孟夫子的框架上有了很大突破,其中不少觀點在陳子遊看來都深以為然。

  這個言子淵倒是個人物。

  陳子遊在心底對言子淵的評價又高了許多。

  陳子遊走下樓去,正巧遇上方文龍又在樓下賣弄才學,不少年輕學子聚在他身旁,眼神中滿是崇拜之色。

  方文龍瞥到陳子遊的身影,趕忙出聲叫住了他:“許同學!”

  陳子遊心底厭煩方文龍高調的品性,但是也不想多得罪人,隻得停下了腳步,強擠出一絲笑容道:“方同學,可有事嗎?”

  方文龍笑著走了過來,拍了拍陳子遊的肩膀,顯示出很親昵的樣子,說道:“同學們都在討論這次儒教交流會上會出些什麽題目呢,想來問問你有什麽想法。”

  陳子遊輕輕抖了抖肩,不經意間離方文龍遠了一步,方文龍皺了皺眉,但是沒有開口表達不滿,依舊是

  滿臉微笑。

  陳子遊說道:“往年的流程不是大致相同嗎?先是筆試,考背誦,大題拋件時事,講看法,最後由七十二家書院院長閱卷,成績擇優者進入下一輪。”

  方文龍笑著點了點頭道:“往年確實如此,題目也好押,像四年前最後的大題是考秦趙肴山之戰,八年前考的是三家分晉,都是近些年來震動天下的大事,本來這次大家都覺得會考秦國入洛陽之事。”

  陳子遊不知道方文龍想要說些什麽,隻是點了點頭道:“的確幾率很大呀,秦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是大逆不道。”

  方文龍皺了皺眉頭,他的父親方孝孺是秦國右相,也是言子淵的得意門生,當初秦王派遣白朗十萬大軍入洛陽之時,方孝孺其實被蒙在鼓裏,事後方孝孺勸秦王退兵,卻遭到了秦王拒絕。這件事在當時秦國朝廷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一個月內上書的官員從地方到中央,文書堆滿了秦王的書房。這之後,方孝孺也遭到了不少儒教中人的指責,可是誰又知道方孝孺心中的難處呢?方孝孺在秦國出仕十餘年,官至右相,加上言子淵門徒這一層身份,在秦國的官員中確實很有聲望,追隨者一度不在少數。可是右相的官職,離左相還是差了一步,自從左相孫安瀾死後,左相之位一直空懸。名義上是說方孝孺領右相位,攝左相事,可是實際上軍權在白朗手上,政治上的事情,則是秦王和白朗把控,方孝孺一直以來不過是做些旁支末節的小事。

  眼前陳子遊直言秦國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大逆不道,方文龍心中雖然也如此認為,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國家,聽到別人這麽說還是有些不舒服。

  方文龍打了個哈哈,轉移了話題:“陳同學有所不知,這次出題人與往年不同,往年一向是由任恪守先生出題,可是據說今年將會由言先生親自出題呢!”

  陳子遊卻是一愣,這倒是新鮮,沒想到這次言子淵親自出題,看來儒教對這次的大會很是看重嘛。

  方文龍見陳子遊神色有變,心中滿意了不少,他低聲道:“大家私底下都猜測言先生年事已高,這次是想再收個關門弟子,都卯足了勁呢。”

  陳子遊點了點頭,如果是由言子淵出題的話,的確很有這個可能,言子淵掌管儒教已經有將近五十年,被視為儒教常青樹,可是人總有一死,誰都說不準哪天來個三長兩短,這麽看來,物色下一個儒教接班人的確很有必要。

  陳子遊突然回過神來,看了看方文龍,有些奇怪,這方文龍自從上次的小過節之後,似乎一直很不爽自己,這次怎麽這麽好心,跟自己講這麽多事情。

  方文龍看著陳子遊有些防備的神色,卻是打了個哈哈:“許同學別怕,我

  沒有其他的意思,隻是想聽聽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討論討論儒學,彼此精進一下學問。”

  陳子遊雖然有些不信方文龍的這番話,但是也不好再駁了他麵子,左右也無事,幹脆就和他討論討論儒學罷了。

  陳子遊說道:“既然如此,坐下說話吧。”

  方文龍趕忙點了點頭,和陳子遊坐了下來,兩人彼此對坐,周圍都擠滿了儒生,這些儒生都很是不滿,方文龍出身鹹陽書院,父親更是秦國右相,身份尊貴,不少人都想和方文龍打好關係,好為日後出仕鋪好路子,可是這方文龍雖然表麵上和大家相處極好,可是實際上和他們還是保持了距離。現在陳子遊受到方文龍這樣的親睞,自然很是不爽。

  當下就有人開口道:“聽說許同學出身衛國的留城書院,衛國上大夫劉子輿先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載於其所著《天理論》中,被諸侯國君們奉為座右銘,許同學可知道。”

  陳子遊搖了搖頭道:“不曾聽說。”

  那人笑了笑,有些不屑的道:“許同學出身衛國,竟然連劉子輿先生的名言都不知道,這十幾年寒窗苦讀倒是讀的一手好書。”

  陳子遊笑了笑道:“是何名言,還望同學賜教。”

  那人笑道:“以德報怨,四字而已!”

  陳子遊冷冷一笑,隨後所說之話卻讓人心中一寒:“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八個字說完,那人一愣,隨後大怒道:“你算老幾?竟敢篡改儒教信條!”

  陳子遊冷哼一聲:“劉子輿又算老幾?孟夫子開宗立派,言子淵先生繼之,他們所說自然是儒教信條,至於劉子輿,上不能助衛國抵禦強秦,下不能讓百姓安穩富足,卻宣講一些助長秦國侵略諸侯的話,算什麽人物?”

  陳子遊一番話說完,那人臉色漲紅,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的罵陳子遊大逆不道,陳子遊也被拂了興致,不想跟這些迂腐之人爭論。

  他站起身來,一揮袖子,徑直走了。

  身後眾人一片怒罵聲,反倒是方文龍卻是看著陳子遊遠去的身影,心中一直想著陳子遊剛剛所說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