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告別
作者:吉吉的狗      更新:2020-07-29 03:01      字數:2370
  陳子遊走後,儒生在眾人都醒了之後順理成章的將劉能慘死的鍋全部都推到了陳子遊的身上,而後在他暗自培養的親信的推舉下成為了黑風寨的新任寨主。

  而此刻已經抵達魏國邊城的陳子遊暫時在小妮的家中落腳。

  “哥哥,那些壞人都還活著,要是以後他們還繼續害人怎麽辦啊?”小妮自從父親死了之後也是一夜之間長大了很多,此時想起那些還活著的黑風寨賊人,忍不住問陳子遊。

  陳子遊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對小妮說道:“小妮,你要記住,好人有好報,壞人自然也會有他們的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早在抵達魏國邊城之後他便是修書一封送往了中山國的邊城,向官府詳細的匯報了黑風寨的具體地點人員配置,憑借他相國的身份,相信此刻的黑風寨早已經消失了。但他並沒有告訴小妮以及她的母親,劉能已經死了,他們的大仇也算報了,陳子遊不希望才七歲的小妮知道這麽多血腥的事。

  在這個亂世,很多事情都要靠見血來解決,但是陳子遊還是希望小妮能夠保留住一份純真。

  正在陳子遊將思緒飄向了更遠的地方,開始考慮接下來的打算時,在旁的婦人卻是突然跪了下來。

  “夫人,您這是何意?”陳子遊見婦人突然跪下,大惑不解的道。

  婦人眼眶含淚,感激的說道:“公子對小妮和妾身皆有大恩,老爺在天之靈也得以安息。可惜妾身家境貧寒,無以為報,隻能跪謝公子。”

  陳子遊歎了口氣,他早應該想到,在這個時代,不管用錢財還是權位來報恩都好,跪拜始終是不可缺少的禮節。曆代的執行官們或許是為文明循序漸進的發展著想,故而並沒有廢除跪拜之禮,反而一直延續了下來。做為古文明時期的人,陳子遊雖然反感這樣的禮節,但是卻也沒有廢除的力量。

  “夫人快請起!”陳子遊趕忙將婦人扶了起來。

  婦人起來後目光猶豫,似乎又要說些什麽。

  陳子遊見狀趕忙製止道:“在下不過是路見不平,並不奢求任何回報,還望夫人自重。”

  陳子遊生怕這婦人要說出什麽以身相許的話來,連忙製止了婦人的言語。

  婦人悲涼的笑了笑:“妾身殘破之身,確實是委屈了公子。”

  陳子遊不欲久留,起身道:“在下還有要事在身,就不多叨饒了。”

  “大哥哥,你要走嗎?小妮還想大哥哥多陪小妮玩幾天呢!”小妮見陳子遊要走趕緊拉住了陳子遊的衣角。

  陳子遊無奈的笑了笑,摸了摸小妮的頭:“小妮,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曆很多離別的,何況哥哥隻是離開一陣子罷了,以後我們還會有見麵的機會的。”

  言罷他又從包袱

  中取出了一錠黃金,遞給了婦人。

  婦人驚訝的推辭道:“公子不可!妾身一家大仇全靠公子得報,怎麽可以再受如此恩惠。”

  陳子遊搖了搖頭,堅持將黃金塞給了婦人:“我很喜歡小妮這孩子,小妮死了父親,你們一家已經失去了維持生活的主心骨,往後的日子不知如何過下去,你拿著這銀子,在城內找個好地段開家客棧,日後的日子會好過許多。等小妮長大了些,給她找個教書先生。”

  婦人見陳子遊堅持,也不再推辭,感激的點了點頭。

  陳子遊走出了院門,不再看向身後的小妮和婦人,雖然很舍不得這可愛的孩子,但是他身上要擔負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他留在這裏隻能守護一個人的笑容,隻有走出去,才能守護更多人的笑容。

  婦人拉著小妮跪下,遠遠的向陳子遊磕了三個響頭。

  ......

  告別了小妮一家人的陳子遊並沒有在邊城多呆,而是很快就踏上了前往魏國國都大梁的路途。

  這一路上,他也了解了許多魏國的民間風俗以及一些朝堂有趣的流言。

  魏國作為曾經晉國的一部分,在晉國分裂之後繼承了第二大的領土,並且所擁有的還是曾經晉國最富裕的土地,國都大梁也是晉國的舊都,當地的百姓都自詡是晉國遺民,頗有骨氣。不過可惜的是,本應該借此機會重振舊晉遺風的魏國,這十多年來換了四代國君,卻個個不修政務,對外更是卑躬屈膝,麵對強秦的欺壓屢屢割地賠款,久而久之落了下乘,淪落到今天隻能在中部五國中自稱大國,對外卻是早不如曾經的好兄弟趙國了。

  民眾有骨氣,國君卻荒淫。百姓與國君形成的鮮明對比讓人感慨。

  而近日市井之中有一個流言讓百姓更加擔憂,才剛剛即位不滿一年的魏王聽說年初突然染上了極為嚴重的風寒,宮中的太醫都束手無策。這位魏王雖說不是什麽有雄才大略的國君,但是上位以來卻也算兢兢業業,百姓還是頗為擁戴的。眼巴巴的盼望著能有機會重振舊晉的雄風,這魏王卻突然染上了風寒。

  “你們說,這叫什麽事?”幾名百姓正在客棧裏談論著這位魏王染病的流言。

  陳子遊剛剛抵達魏國的國都大梁,找了個落腳的地方,準備明日進宮麵見魏王,但是聽說了魏王染病的消息之後,心裏卻是沒了底。

  難道合縱計劃還沒開始實施就要泡湯了嗎?陳子遊不甘心,就算明天見不到魏王,他也至少要見見現在主持朝政的人,那位百姓口中的權臣,魏國的相國——吳魁。

  這吳魁年近五十,據說幼年時家境貧寒,但是卻讀書刻苦,後來有幸拜一位當代大儒為師,學成後在舊時的晉國出仕並且逐漸

  嶄露頭角。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選擇了留在魏國做官,憑借著以往積累的聲望以及功績,最終攀上了相國的高位。而他出任相國以來已經輔佐了三代國君,始終在朝堂屹立不倒。因為曆代國君都荒淫無道,而吳魁卻仍舊憑借著一己之力維持著朝政的運轉,至少讓百姓的日子過得還算舒適,因此在許多百姓眼中,吳魁算得上是一名好官。

  不過有一點令陳子遊非常好奇,除了第一代魏國的國君是因為年老力衰自然死亡以外,往後的兩代國君竟然都是短命鬼,一位據稱是飲酒過度導致的五髒六腑衰竭而亡,另一位死因更離譜,據說是在宮中庭院與妃子遊玩,誤墜湖中,最後搶救不及時窒息而死。而到了這一代的國君,才上位一年,卻是又染上了風寒。

  這麽多離奇之事卻全都發生在了吳魁所輔佐的國君之上,很難不讓陳子遊起疑。

  看來這次進宮麵見魏王一事恐怕並不輕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