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李家莊招工啦
作者:趙子龍的兄弟      更新:2020-07-29 02:57      字數:2409
  柳清菡的三觀被顛覆了!

  來的路上,柳清菡看到一批人在修水泥路,就感覺很新奇。

  蘇州府最繁華的街道也沒有這麽好。特別是下完一場大雨,你就別想出門了,泥濘不堪的道路讓你絕望!

  可是,到了李家莊,到處都是這樣的水泥路,大車小車往來不絕。

  車隊趕車,押車的都配著刀劍,柳清菡仔細的觀察,發現竟然是晶瑩雪白的食鹽。

  行人中是不是的有人發出感慨:“還是正少爺做事大氣,瞧瞧這路,要是天下能都這樣,咱們至少能省出大半時間!”

  “誰用你說,誰不知道正少爺不是凡人,行事最是公平仗義,隻要守規矩,就一視同仁。”

  能讓這些羈傲不訓的大漢們,打心裏佩服,柳清菡對於李文正更加的好奇。

  想著李文正有時在她麵前的無賴樣,柳清菡嘴臉不自覺的上揚。

  李家莊給柳清菡的第一印象就是幹淨。

  地麵是幹淨的,人也都收拾的很幹淨。

  柳清菡蓮步輕移,準備在莊子上四處走走。

  李文正有事去忙,吩咐管事李四為劉清菡領路。

  窮困落後的李家莊,早已今非昔比:

  一排排新栽的楊柳在微風中搖曳,

  一座座新建的居民住宅冒著嫋嫋炊煙;

  三五成群的孩童,在陽光下歡叫嬉戲,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整個李家莊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畫卷。

  那麽的真實又有些虛幻!

  柳清菡覺得聖人所說的“大同世界”也就如此吧!

  走到了一棵小樹下,有幾個老人家在曬太陽,時不時的扯幾句家長裏短。

  “老張頭,聽說你家大孫子月錢足足有2兩銀子!可了不的。”

  “老李,你也別羨慕,你家幾個孫女在那什麽製衣廠,不比我孫子掙得少。”

  “聽說孫老頭家的小兒子,被正少爺帶去清江浦了,真是好命,進了少爺的眼。”

  聽到老人們的閑言碎語,柳清菡點點頭:怪不得莊子上都是老人小孩,原來青壯年都去工坊勞作了。

  想來清江浦那邊的市場裏稀奇古怪的物件都是這些人在生產吧。

  “柳姑娘,這一片住宅,都是少爺規劃新建的,還有養殖場,什麽雞鴨牛羊都有,在加上作坊的勞作,莊戶們的收入都算可以!”李四解答道。

  “這個是公共廁所,少爺愛幹淨,見不得莊戶邋遢。”

  “這個是垃圾桶,少爺立了規矩,不準把雜物隨手亂丟,都得放到這些桶裏。”

  “這裏以後會是書院,以後莊子上的少年都要來讀書識字

  ,少爺說不收束脩。”

  “這一片還在建造的房子,少爺說,這裏以後是什麽批發交易市場,以後商人們都要在這邊來拿咱家工坊的貨物。”

  “那是做什麽的?”柳清菡指著一處看起來很奇怪的地方問。

  李四順著看了去,說到:“那是大棚,可以冬日裏種些蔬菜瓜果,大家都說少爺是星宿下凡,連反時節的東西都能種出來。”

  柳清菡隨著管家四處瞧著,忽然一陣嘹亮的口號聲傳入耳旁。

  柳清菡轉眼一瞧:感覺心都要跳了出來。

  幾百個全副武裝的人,踏著鼓點似的步伐,向自己這邊小跑過來。

  手裏的大刀長槍在陽光的折射下,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忍著拔腿就跑的衝動,柳清菡扶著腳軟的丫鬟,她倒要看看李文正玩什麽花樣。

  這裏可是他的地方。

  那隊人馬,打頭的不是別人,正是李文正的哥哥,李文虎。

  李文虎聽嬸嬸說李文正帶了個小娘子回來,帶著兄弟們來看看。

  正字營的人在柳清菡的麵前停下腳步。

  隻見李文虎,大手一揮,幾百人整齊劃一的喊到:“少夫人好!”

  不待柳清菡有反應,李文虎哈哈大笑的帶著正字營跑了。

  留下呆如木雞的柳清菡主仆,在風中淩亂。

  李四解釋道:“這是文虎少爺,正少爺的二哥,這些都是正字營,少爺的家丁,他們喜歡瞎胡鬧,姑娘莫要見怪。”

  柳清菡哭笑不得,咬牙切齒的要找李文正算賬。

  此時的李文正,還在李家莊的工業區忙碌。

  因為這裏還很亂,他就讓柳清菡先在莊子上溜達,看看風景。

  水泥廠管事,製衣廠管事,香皂香水廠管事,玻璃廠管事,白砂糖廠管事等等,齊聚一堂。

  本來係統裏也有不少釀酒的方子,李文正想想也沒拿出來。

  現在山東,陝西都在大旱,要是收糧食的話,不知道要餓死多少窮苦人。

  李文正去清江浦時,已經把廠子的架子搭起來了,現在就是要人手,全力生產。

  製衣廠的管事就是王安的姐姐,王小花。

  幾個月的曆練,到時有了一番變化,李文正改良版的織機,她已經全盤掌握。

  李文正召集各廠管事就是商量要招多少人合適,每月產量又能達到多少?

  “正哥兒,製衣廠需要女子,可是能招到人手?女子出來拋頭露麵的可不多!”李忠問道。

  “爺爺,這點你放心,孫兒有計較的,無非就是銀子的事,看他們的骨頭硬,還是我銀子硬!”李文正說道。

  儒家

  思想再厲害,能有銀子厲害?

  李文正覺得挑戰禮教這種事,不能硬來。

  5錢銀子不來?那就1兩!

  再不來就2兩銀子,總會有人心動。

  看到別人家有了銀子,家裏能吃頓肉,添置幾件衣裳,能沒想法?

  不患貧,而患不均也!

  “正哥兒,我這水泥廠至少還要400人,才能跟上工程進度。”李忠說到。

  “少爺,紡織女工兩班製需要300人,製衣縫紉也需要女工200人。”王小花說道:“前期還要培訓,估計一個月才能正常生產。”

  幾個廠管事的都一一說了要求。

  李文正一合計,大概需要3000來人。

  女工就要500多人,在加上食堂,後勤,得要六百來人。

  “招人的事盡快完成,清江浦那邊咱們的貨供不應求,大家齊心協力,把咱李家莊的貨,鋪滿南北直隸,甚至整個大明!”李文正勉勵眾人。

  縣衙裏的書辦,都是老熟人了,自從正字營滅了鹽城縣周圍的幾家綠林豪強,對李文正越發的恭敬。

  這次李家莊招人,自是少不了他們。

  一行人帶著鍥約,去了十裏八村。

  和上次正字營招人一樣。

  李文正在方圓百裏的名聲是響當當的,給的銀子又多,男工很快就招滿了。

  女工意料之中的進展緩慢。

  李文正琢磨著,時間耽誤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