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環城皆鹽場
作者:趙子龍的兄弟      更新:2020-07-29 02:57      字數:2332
  公元1622年。

  大明帝國,天啟二年!

  皇帝朱由校深居宮廷,專研著木匠手藝,寵幸奶媽客氏!

  大太監魏忠賢成為皇帝的代言人,被推著走上了前台,閹黨與東林黨的朝堂火並拉開了大幕!

  不管京城怎樣的波譎雲詭,風雲變幻,我們的故事發生在南方,那裏是一切的開始。

  《史記》有曰:“東南有海鹽之饒”

  漢武大帝劉徹早期,有一個叫劉濞的諸侯王,組織了一大批亡命徒,匯聚到這裏,煮海造鹽,積攢實力。

  著名的“七國之亂”就這樣發生了,這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鹽業基地,終於被當時的漢武大帝所重視。

  這裏就成了曆朝曆代朝廷的錢袋子,直接被叫做“鹽城縣”

  這時的鹽城縣城裏,凡是有些名氣的大夫,都被請到了縣裏的豪紳之家李家!

  李家二房的長子嫡孫李文正,騎馬摔倒,傷到了腦袋,昏迷不醒!

  李府。

  幾個大夫聚在一起,給躺在床上的的一個少年郎把脈,一位胡子花白的老郎中麵色發奇!

  “李老爺,令郎身體並無異常,脈搏強勁,心跳有力,呼吸平穩!”老郎中說到:“按理來說,應該醒來才是。”

  幾個大夫也是點頭附和,以他們幾十年的經驗,都沒遇到這種情況。

  幾個大夫在一邊商量著怎麽用藥是好,躺在床上的少年郎卻是在天人交戰!

  原因無他,少年郎的這具身體裏,又多出了一個靈魂,或則是意識,兩個靈魂在不斷的交織在一起,互相融合著!

  不知過了多久,爭鬥告一段落了,後來的靈魂占據了主動了,二者完全融合了!

  少年郎睜開了雙眼,就聽到邊上女孩吃驚的大叫聲:“老爺,夫人,少爺醒了,少爺睜眼了!”

  話音剛落,一個三十出頭的美婦人急忙走向床邊,眼淚汪汪的:“正哥兒,我的兒,你感覺怎麽樣,身子哪不舒服啊?”

  “娘親,孩兒無礙,就是腦子有些昏沉,想要休息一下!”

  幾個大夫也圍了過來,又是一番把脈問診,得出結論:少爺洪福齊天,沒啥事!

  李家賞了幾十兩銀子,把大夫送了出去,老爺,夫人,丫鬟也一並退了出來,讓少年好好休息!

  醒過來的李家少爺是迷惘的!

  現在主導這具身體的靈魂來自現代,剛走出校門不久的軍醫。

  他是一個熱血,強勢的人,在學校,出社會,一直都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2020年的疫情席卷華夏大地,他義無反顧的請戰武漢,多少日日夜夜的一線奮戰,他

  倒了下來!

  誰知道卻融合了一位少年的意識,占據了身體!

  好人有好報吧,隻能這麽說了!

  少年郎叫李文正,16歲的年紀,風華正茂。

  李文正的家族李家,是鹽城縣裏的鄉紳豪強之家。

  李文正的曾祖父早年跟隨戚繼光大帥抗擊倭寇,立有戰功,被戚大帥舉薦,當了個世襲千戶官!

  曾祖有兩子,也就是李文正的爺爺和大爺爺。大爺爺李武是長子襲了千戶官,爺爺李忠就經營起了私鹽生意。幾十年的發展生聚,才有了現在的李家!

  大爺爺又有兩兒四女,爺爺也是三兒兩女!

  李文正父親是爺爺的長子,李源,是個讀書人,舉人一位,可惜連著兩次都沒能中進士,不過他在是東林書院的,算是東林黨人,整個就是憤世嫉俗,噴子加鍵盤俠!

  李文正這一輩,那就不得了,兄弟姐妹得有二十來個!

  總結一下就是枝繁葉茂,家族旺盛!

  李文正慢慢的回想著記憶,自己作為李家二房的長子嫡孫,是被寄予厚望的!

  父親李源希望兒子科舉做官,開完蒙學就被送去江南無錫的東林書院,已是童生,這次回家就是為了考秀才。

  可是現在的李文正一點也不想科舉啊,雖說記憶中的學識還在,可是現在是天啟朝了!

  天啟七年,崇禎17年,也就是說還有22年大明就亡國!

  自己一路考上進士做官,等到能話事做主,菜都涼了。

  大明自上而下都爛到骨子裏,文臣隻知排除異己,勳貴將門除了吃空餉,就是剝削軍戶。

  地方上的士紳都想著怎麽兼並土地,逃避賦稅。

  這樣的大明還能咋救,首輔張居正死後都被挖墳鞭屍了!

  想想20年以後,韃子的所作所為,那會剛剛三十出頭的自己,還有很長時間享受生活,到底要怎麽辦呢?

  剃頭是不可能剃頭的,這輩子不可能剃頭。(影視劇裏的清朝辮子頭那是清朝後期的了,前期就是把四周都剃掉,隻留下頭頂一塊,醜到爆炸)

  “槍杆子裏出政權”毛爺爺的話很是要的。

  在這世道想要做點事,就得有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要求不高:一是能打,二是聽話。

  李文正選擇這條路不是無的放矢的,他發現腦海裏有一個軍政係統,這也是他的底氣所在。

  軍政係統顧名思義:軍隊和政事

  係統裏有各種強軍的訓練之法,比如:曹操的虎豹騎,高順的陷陣營,陳慶之的白袍軍,李世民的玄甲軍等等,不勝枚舉。

  各種軍隊所需的裝備鍛造之法,兵器甲胄

  ,甚至連現代的機槍大炮都有,不過現在沒什麽用,需要大把的時間。

  這麽說吧,你要建個大樓,得先打個地基,萬丈高樓平地起,然後才能一層一層的蓋起來。

  你現在就是把原子彈的教程拿出來,大明百姓從頭開始學至少也要幾百年才能造出!

  還有海軍軍隊,船艦建設,總之包羅萬象。

  係統裏還有衣食住行的民生政務方麵的東西。

  還有前世各種政體的建設之法,各種行政機構構建與解讀!

  有了這個係統,李文正才有一拚之力,要不單純靠前世知識的皮毛了解,半吊子都算不上,怎麽能成事!

  也是可惜,這係統不是什麽兌換係統,召喚係統,要不就厲害了,直接兌換,缺什麽人才就召喚,哪像現在這樣麻煩,浪費無數時間和精力。

  李文正想著,自己這想法在父親那裏怕是大逆不道了,東林中人不想著寒窗苦讀,弄這些歪門邪道,當真是逆子了!

  想要走這一步,還得獲得爺爺和大爺爺的支持,隻要兩位老人家認可,那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李文正想著怎麽說服爺爺支持自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