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差點小命不能保
作者:唯水玲瓏      更新:2020-07-29 02:49      字數:2806
  引子:你知道70後農家女孩,她們從小的夢想是什麽嗎?是跳出農門!你又知道那時農門的生活,是如何的苦嗎?為何她們一心的想要跳出農門呢?你想了解一二嗎?且聽鍾小嵐跟你慢慢道來……

  本文的主人公鍾小嵐,她本來也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女孩。但,自她出生之後童年中所經曆的事,處處烙上了70年代的艱苦烙印。

  不知經曆過多少艱辛和挫折,她才脫繭成蝶,找到屬於她自己的那份幸福!

  在20世紀的70年代,鍾小嵐就出生在,廣西Z市下麵的、一個四麵環山的偏僻村莊裏。這個村莊,一共也才隻有四、五十戶人家。

  70年代還是生產隊的年代,鍾小嵐出生的這個村莊,又被劃分為四個生產小隊。密集在一起的十來戶人家的地方,就稱為一個生產小隊。

  這其中呢,僅第三小隊是莫姓人家。其餘第一、第二、第四共三個小隊,都是鍾姓人家。

  這個村莊的構造大致是這樣的:

  有三麵背山,另一麵先是稻田,然後是一條村裏要道,然後是一條作為村裏主要水源的小河,然後是一條通往鎮、縣的主幹公路,然後公路那邊又是山連山,連綿起伏,一座連一座。

  在落後的年代裏,村民們根本不知道,山的盡頭又是什麽。

  70年代的人們生活維艱,基本上是三餐不保,但也勉強可以維持生計。

  雖然,人們的生活基本上解決了溫飽,但還是物資匱乏,生活環境、生活水平、醫療水平等等,都有著很大的局限性。但比起6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算是更為幸運的了。

  1973這一年,本文的主人公鍾小嵐,降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裏。她爸爸有六個兄弟、兩個姐姐、一個妹妹。

  他們這一大家子,都居住在她的太祖公留下來的,一個老式的、有點象四合院結構的祖屋裏。這個屋子一共有十幾間房間那麽多,勉強可以夠這一大家子人居住。

  早在鍾小嵐出生之前,她爸爸的幾個兄弟們,都是在,村裏那條河對麵山上的一個石場裏做工。

  他們開采石頭來賣給商人,商人再運去別處建房子用。而賣石頭得來的那點工錢,還是歸生產隊共有的。

  就在鍾小嵐出生的這一年,她爸爸第二小的那個弟弟,就是在這個石場裏不幸被炸死的!

  據說他們在石場做工時,要對開采中的石頭進行一次爆破。

  因為開始時炸藥沒爆響,她爸爸這個弟弟就過去查看。而正當他走到炸藥的旁邊時,很不幸的,這個時候炸藥卻又爆響了!

  她爸爸的這個弟弟,被炸飛的石頭亂砸一通。而有一個正好砸中他頭部,頓時他頭上血流不止,不一會兒,他就已經跌倒在地上了。

  等他的哥哥們和同在石場做工的工人們,匆忙趕上去看時,

  還沒等趕來的人們,做出什麽搶救措施,他就已經奄奄一息了。

  即使華陀再世,對他也是無妙手回春之力了!

  而炸藥開始時不響,據說,竟然隻是因為,這次放引線的人是個新手,把引線做長了!

  就這樣,一個十八歲的生命在如花的年華裏,被一根小小的引線,害得嘎然而止!

  這個年代生活的艱辛,生活環境的惡劣,以及生活水平的低下,由此可見一斑!

  這還不算完的,鍾小嵐她出生後不久,也很不幸地惹上一種所謂的熱毒症,又差點小命不能保!

  在鍾小嵐出生之時,她爸爸的三個姐妹都已出嫁,六個兄弟中,除了第二小那個被炸死了,還有一個十六歲的、最小的弟弟沒有成家之外,別的都已成家。

  所以,就在她來到這個世界上之時,已經有了一大幫的堂兄弟姐妹們。

  由於Z地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處西江、潯江、桂江三江匯合之處,鍾小嵐所在村莊,雖然離市區十幾公裏之外,卻有個關於那條河的順口溜:“四月八,大水發”。

  就是說每年到了四月份,清明時節雨紛紛之時,雨下個不停,那條河就會排泄不力。

  河水就會漫上稻田,把這個村莊生產小隊與生產小隊之間,分隔開,村裏人稱之為“出河澇”。

  鍾小嵐活到半歲多的時候,也不知怎麽她得了一種怪病。

  小嵐嵐全身浮腫,發高燒好多天了也不見退燒,整天哭個不停。隻有她奶奶整天背著哄著,她才得以片刻安寧。

  去村大隊裏的衛生院,也看不出是啥病。這裏的衛生員,也是隨便開點藥,打發說:“退燒了就好了,不退燒就聽天由命吧。”

  這個怪病,使得她小小年紀就飽受病魔的折磨,好些日子在痛苦中呻吟,在絕望中掙紮。

  鄉裏鄰裏懂點草藥的鄉村郎中,都圍著她轉,想幫她減輕點痛苦卻無果。

  在這些日子裏,小嵐嵐要麽在床上迷糊地躺著,要麽在奶奶的背上不安分地趴著哭著,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

  對這時的小嵐嵐來說,奶奶的背才是她的床,奶奶的懷抱就是她的搖籃。

  可惜呀,有經驗的老人們,甚至是村裏被尊稱為鄉村郎中的人,也不知她得的是啥病,根本不能對症下藥。

  鍾小嵐得病這段時間,又偏偏正值大水發“出河澇”的時候!

  村子裏三小隊莫姓人家那邊,倒是有個八叔公對草藥比較有研究,醫治疑難雜症很有一手。可是,家裏人卻不能直接抱著小嵐嵐,過去找他幫忙醫治。

  萬不得已,她奶奶隻好讓小嵐爸背著她,撐個簡陋的竹排過去莫姓人家那邊,求八叔公給看看能不能醫治。

  八叔公倒是很認真地看診了一會兒,才慢條斯理地告知小嵐爸。

  “依我看呢,小嵐嵐她得的是熱毒症。她都病了這麽些天了,

  唉,我醫治把握並不大,隻能試著開幾副以毒攻毒的至涼草藥,吃了能好是福,要是不能好,你們可千萬別怪我!”

  不管怎麽說,既然八叔公肯幫忙開藥了,她爸爸便千恩萬謝,拿起那幾包草藥,再撐竹排回家煎藥。

  天可憐見,奇跡終於出現了!

  小嵐嵐吃了八叔公幫忙開的草藥,沒多久燒竟然慢慢退了,腫也慢慢消了,也不再一天到晚哭鬧了,也可以慢慢的吃點東西了。

  這下子,她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小命!

  打這之後,她奶奶就經常跟她嘮叨:“你的小命,是對麵莫姓人家八叔公救回來的。你長大了,可要記得八叔公的恩情呀。”

  雖然小嵐嵐此時才一歲多,聽著奶奶的話也是似懂非懂,連點頭示意也還不懂,隻會傻傻的對著奶奶咯咯地笑。

  但是,自鍾小嵐牙牙學語起,她就懵懂知道,自己的小命是撿回來的。

  所以,她自小就很乖、很聽話也很勤快,自她懂事起,她就記得,幾乎沒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打罵過。

  奶奶也常常跟她說,她從小就是兄弟姐妹中,最好帶的一個。

  可以一個人,不哭不鬧的在廳堂及膝高的門橫裏,從這頭玩到那頭,玩個大半天也不嫌悶。

  奶奶還說,每次有親戚帶著糖果來了,想多分給她一個她都不要。她會老實的說,她已經得一個了。

  鍾小嵐長到快三歲了,在堂兄弟姐妹們中,就數她個兒最瘦小。

  奶奶就常對她念叨:“你看你,都不見長個子的,這都快三歲了,還沒有人家兩歲的個兒高。這樣子,長大了也高不到那裏去!到那時候,幹農活可吃不消啊!唉,你以後一定要努力讀書,要跳出農門才好呢。”

  小嵐嵐就懵懂地聽著,也不知道跳出農門是什麽意思,跳出農門又有什麽好處。

  但是,她知道奶奶說的話肯定是對的。所以她盼望著長大,盼望著跳出農門的日子。

  (本章完)